十五
斯里兰卡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的时间比较短,一年只有三、四月份和九、十月份,剩下的八个月都属于雨季,有人说:“没有平地起山洪的勇气就无法在斯里兰卡工作。”这话一点不假。
今年的斯里兰卡雨量特别大,从五月份开始,几乎没有连着两天是晴天,为了不误工期,吴春他们真是做到了和雷雨赛跑,雨来我躲,雨停我们继续工作,有时候一天之中都能下上三四场雨。
这个季节无法进行凿桩、罐桩作业,还好去年进行预压的沼泽路面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按照工程标高将撤下来的沙土运到高速下侧的辅助路上,形成高速路的下道,十几台铲车轰鸣作响,几十辆运料翻斗往返穿插,压路机跟在后面缓缓推进,吴春和赵永刚分两端指挥作业,他们的身后百十米宽的高速雏形缓缓展现在眼前。
天空中又飘过来一片乌云,赵永刚抬头看看,大声说:“老天爷真是对我们不薄啊,我们刚撤一段路,他就下一场雨,生怕我们路面不平整,看这不又要帮我们测量了。”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噼啪落下,人们嬉笑着钻进附近的车里……
吴春看看手表,心想:这场雨过去,也就该下班了,照这样干下去,这项工作还要半个月才能完成,上边说让他趁着雨季,尽量安排第一批来的员工回国休假,现在是七月初,六月中旬回去的十几个人再有几天就该回来了,这下批人里应该让赵永刚回去,前两天听刘红说老赵大叔最近脸色不好,人也越发的瘦了,春霞说前段时间晚上还犯过两次心脏病,虽然吃过药后就好了,吓得她婆婆一个劲地掉眼泪。可是,老爷子却说什么也不让告诉赵永刚,说自己就是因为天热,等过了这六、七月份就好了。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明明自己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怕儿子分心、影响工作,却还要笑着说没关系,这就是我们的父辈。
吴春想着,眼前出现了自己老父亲佝偻的身影,老人家拄着手杖,仰着头看着他,那眼光里满满的慈爱和自豪。
可是,这批自己还是回不去啊,张继民的预制场眼下工作不算太紧,因为他负责的桥梁板已经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单等雨季一过,就按顺序运输安装。赵永刚的工作有自己接管,也不会有大的疏漏,毕竟眼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这撤料、垫道,自己多操点心就行了。吴春想着,长出了一口气,心里默默地说:“对不起,老爸,对不起,刘红,等下个月,下个月……唉!下个月?九月份是一年中难得的旱季,九十月份会更忙的,那就再挺两个月,十一月份我一定抽时间回家休假。”
吃过午饭,吴春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了,得到通知的员工一个个都很高兴,毕竟离家一年多了,一想到就该回家休假了,心里怎么能没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吴春决定下午给他们这些人放半天假,到会计那里支点卢比,到街上想买点啥就买点啥,毕竟是从国外回去的,最起码也要带点当地的特产什么的。
张继民对于自己这次休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原本上个月休假吴春就安排了他,只是他说,预制场那边还有些事,需要他处理,这段时间,他将手头棘手的事情都已安排妥当,接下来他让副手负责的工作就是一千米长高架桥的桥板,因为数量多,型号、标准都一致,估计他休假回来,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赵永刚对于这次休假啥话也没说,估计是从他老婆那里得知了他老爸的身体情况。别看赵永刚平时嘻嘻哈哈的,这段时间明显就像有心事似的,有时候一个人躺在**,眼睛望着天花板静静发呆。
今天,他向吴春交接完工作后说:“难为你了,看样子这个雨季你是回不去了,你在这里涝的难受,家里的旱情却无法缓解啊。”吴春看了看他,觉得他的话有些莫名其妙,待看到他向自己挤挤眼时,吴春忽然明白了,忍不住笑出了声。
可是笑归笑,一想到他们都能回家缓解家中的“旱情”,吴春的心里还真就跟猫抓似的,老婆那可人的微笑、勾心的眼神和那肉嘟嘟的红唇,想想就让吴春热血沸腾。
燕山村再一次沸腾了,第一批回国休假人员刚走,这第二批回国休假人员就到家了。赵永刚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吴春家,把吴春让他捎回来的几盒茶叶放到吴青山老爷子面前说:“这是斯里兰卡的高山红茶,是吴春哥给您买的。”吴青山老爷子笑眯眯地说:“好,好,那就沏一杯尝尝。”刘红沏了两杯热茶端到他们面前,吴青山老爷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眯着眼睛慢慢咽下,又喝了一口,睁开眼睛笑着说:“嗯,很好,只是和我们的铁观音还差一点。”
接下来。吴老爷子询问了吴子良和赵亚明两口子的情况,因为第一批出国人员中,除了吴春就剩他们两口子没回国。
提起吴子良和赵亚明,赵永刚的话匣子可就打开了,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吴子良。吴子良是电工组组长,别看三个人的电工组,责任老大了,工地用电全是公司自己发的,如果赶不上打梁、罐桩还好,工地用电有三四台发电机就够了,如果赶上打梁、罐桩,只一个冷库用电就要三四台发电机,再加上工地及部门用电,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
特别是前段时间一个电工的老母亲得了癌症,已到晚期,这名电工回国该两个月了,至今未归。
这不和我们一起出国的另一个电工,这次和我们又一起回来了,现在工地上就剩吴子良一个电工,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打电话说某处电出了问题,吴子良立即就得到现场维修。说是电工组组长,凡事都一马当先。
再说赵亚明,这段时间,正值雨季,工地施工较以往不紧,公司员工和别地部门先后有人员回国休假,他们后厨也有一个师傅回国了,再加上赵亚明还有一群狗孩子,每天早晚务必带着它们出去遛弯,哈哈哈,也够她忙的。
赵永刚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吴老爷子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当听说赵亚明还有一群狗孩子时,而且每天早晚还要带它们遛弯时,禁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赵永刚。赵永刚看出了吴老爷子的疑虑,笑着解释说:“斯里兰卡有三大怪:吃饭用手抓、拉屎用水刷、狗和乌鸦不能打。”
接着,赵永刚便和吴老爷子聊起了有关这三大怪的一些趣事儿,其中免不了提到那次他们坐小火车去买高山红茶的事……当谈到他们几人在兰卡小饭店,在没有中餐的情况下,他们洗了手,准备体验生平记事以来的第一次抓饭的时候,赵永刚笑着说:“您也知道,我从小就是左撇子,可偏偏斯里兰卡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饭必须用右手,因为左手是用来擦屁屁的。所以洗手的时候,吴春哥再三强调,抓饭的时候,不能用左手。我生怕自己因为习惯而让人看笑话,丢了我的脸无关紧要,丢了我们中国人的脸是万万不能的。”
说到这里,赵永刚抬头看看吴老爷子,见吴老爷子正笑眯眯地听着,就连正在厨房做饭的刘红都停下手笑着等着听下文,赵永刚接着说:“您知道吗,当时小饭馆人可多了,再加上和我们同去的两个兰卡同事,他们一个个就像观看一场大戏一样看着我们,老板和老板娘都撇下客人,静静地看我们表演。我心里紧张,左手紧紧地攥着拳,生怕一不小心伸出去。我抬头看看吴春和张志家,见他们正怔怔地看着我。好像对我说,管住你的左手。
这时,就见吴春笑着拿过提包,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个塑料袋,慢慢展开,从里面拿出四把调羹,每人一把。我们心里高兴,表面上却很自然地接过调羹……忽然,在场的兰卡人掌声一片。”
吴青山老爷子已经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细看,你根本分不清哪道是皱纹,哪道是眼睛。
“一高兴,你还是用左手接过调羹了呗?”刘红笑着说。
“当然不是,我真的表现得特别好,不但没用左手接调羹,同时自那次开始,我已经改掉了用左手使筷子的习惯,咱不能拿笑话让人看,注意国家形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赵永刚说完,做了一个鬼脸。
“嘟嘟”,刘红手机在桌子上震动起来,吴青山老爷子对着厨房大声说:“刘红啊,手机响了”。
“哎!”刘红答应着,从厨房走出来,一手端着一盘菜,一盘是西芹腰果虾仁、一盘是青椒丝炒豆片丝,一看就知道刘红刀法了得,这青椒丝和豆片丝均匀细致,黄绿相间,让人一看就有食欲。刘红将菜放到桌上,拿起手机,对方好像已经挂断了,刘红打开手机,噢,是赵永刚媳妇春夏打来的。
刘红回拨:“春霞,永刚在我家吃了,我给他炒了爱吃的青椒豆片丝,呵呵,没事,爷俩聊得可开心了……”放下电话,刘红走出屋子,就见赵永刚的媳妇骑着电动车进了大门。赵永刚忙起身,笑着说:“今天就不在这吃了,改天再来吃嫂子炒的青椒豆片丝。”
说完就向外走,正好他媳妇春霞进门,见赵永刚出来了,笑着说:“我一猜你就在这呢,妈和爸把饺子都包好了,快回家吧。”春霞说完,又扶着屋门探进头去笑着说:“大爹(大伯),我爸说,让您也去我家吃,他想和您喝两杯。”
“呵呵,我今天就不去了,你嫂子菜都炒好了,改天吧”,吴青山老爷子笑着说:“你爸这两天身体怎样?儿子回来高兴啊,高兴也少喝点酒,你就说,改天我请他。”
赵永刚两口子和刘红说笑着走出了大门,刘红止步,赵永刚骑上电动车,春霞坐在后座上,看看街上无人,一双手就从后面抱住了丈夫的腰,这一抱,赵永刚全身一抖,电动车左右摇晃,险些栽倒,春霞忙将手缩回,顺便在丈夫的背上捶了一下,轻声说:“稳住,激动啥?”赵永刚没说话,屁股在车座上向后蹭了蹭,简直就坐到了老婆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