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又是一年的阳春六月天,地里的庄稼一片片油油绿绿的,燕山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山下的高速公路据说是河南的工程队在施工,人来车往好不热闹,特别是燕山高速服务区已初见规模。通往各个景点的盘山公路也在市里、镇里的大力支持下,以长蛇阵式向山里绵远盘旋,一处处景点交相呼应,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被刘红演绎成文字,请当地工匠雕刻在燕山特有的青石板上,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燕山之上,闪闪发光。

第一道景观便是龙潭行宫。话说上古年间,东海龙王一日奉玉皇之邀去天庭议事,行至燕山上空,无意间向下一望,但见烟波浩渺,青山粉黛,好一处人间仙境。龙王驻足远眺,见三山之间有一汪清潭,紫气升腾,波光粼粼,走近方知,此处山下直通大海,正可谓海外仙山,世外桃源。于是命虾兵蟹将在此修建龙潭行宫,每年春天,龙王便带着娇妻美眷到此游玩,这也便是燕山地区每年春天都会下一场透雨的原因。

第二道景观是北洞仙泉。话说这一年初春,天降黄风,一场瘟疫蔓延整个燕山地区,一时间,尸横遍野,百姓叫苦连天,老龙王仙游至此,亲自到燕山查看,遂在燕山北洞开一眼龙泉,将龙宫至宝“水晶石”至于泉眼之中,并令青龙太子幻化成青衣少年到民间游说,百姓纷纷到北洞痛饮甘泉,果不其然,不久瘟疫全消。

第三道景观是幽兰谷。这幽兰谷可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花神生了八个美丽的女儿,她们分别是:梅、兰、竹、菊、丹、月、荷、芍,各个美丽倾城。一日,花神对八个女儿说:“你们各有各的倾城之美,锁在深宫着实可惜,这样,你们都下界去吧,让世人评说你们的美丽。”八个花仙子告别了花神,来到南天门外,她们拨开云雾,向下界张望,只见燕山层峦叠嶂,烟波浩渺,粉黛青山,于是便在一个美丽的清晨,飘飘悠悠来到了燕山,他们站在山顶四处一看,见有一石门小院基于半山之处,于是便推门而入。

这个小院里居住着一个少年书生,清晨书生推开房门,一股花香扑鼻而至,书生非常高兴,于是便俯下身细细观赏,当他走到兰花身边时,发现只有兰花个子最小,静静地生长在梅花和竹子的脚下,少年心疼地将兰花从土中捧起,移栽到一只漂亮的花盆里,并将花盆放到了窗台上。

少年对兰花每天浇水施肥,呵护备至,兰花也幸福地回报以微笑,并将油绿绿的长辫子梳理得井井有条,耷拉在窗台上,夜晚幽幽清香伴随着少年做着甜甜的梦。

大比之年,书生临行前悠悠地对她们说,说自己如若金榜高中,必将她们迎进府中,同享富贵,如若名落孙山,也将尽快回返,从此和她们朝夕相伴,直至余生。

书生走后,天有些干旱,生长在地上的花儿还勉强度日,可怜长在花盆里的兰花一天天憔悴,长在地上的七姐妹见兰花在干渴中已经是白发苍苍,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便纷纷劝兰花撤身还魂,另投名主。兰花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梅、竹、菊、丹、月、荷、芍七姐妹纷纷退身还魂,没有了踪影。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一只鸟儿落到兰花的花盆边,对她说:“你信守承诺,不忘昔日书生对你的恩德,我很敬佩你,但你这样等下去会死的。这样吧,我帮你滚到谷底去,那里有龙眼清泉渗过来的甘泉水。”兰花同意了,小鸟儿站在花盆边上,使劲一蹬,花盆从窗台上掉落地上,顺着陡坡向下滚去,花盆撞到山石上碎了,已经干透了的泥土粉粉碎落下来,最后只剩下干枯的兰花的根和茎,小鸟儿飞过来,轻轻叼起向谷底飞去。

谷底青草翡翠,泥土湿润,小鸟将兰花放在一块岩石旁的土地上,涓涓细流正从岩石的缝隙里渗出,一滴一滴落在兰花的脚下……

兰花得救了,就这样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谢,在谷底默默地等着书生回来,这一等就是几十年。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下人的陪同下缓缓走来,当他发现谷底的一墩墩生气盎然的兰花时,苍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原来书生当年高中榜首,后来做了丞相,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如今告老还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这山中小院,然而满目苍凉,正当老者心灰意冷的时候,却闻到了一股清香,从谷底随风飘来。

老者顺着花香来到了谷底,但见当年自己钟爱的兰花默默生长在谷底。那神情,那姿态,宛如当年一般无二。

老者坐在岩石上,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兰花,轻声说:“想不到当年一别,你依然这般美丽,你静静地生长在谷底,从不张扬,悠悠花香随风四溢,你乃花中君子,从今以后,你的学名就叫君子兰吧。”

后来,文人墨客们在感念兰花的君子之风的同时,又赋予她更多的感情色彩,因为它生长在深深的谷底,又叫她深谷幽兰,这也便是幽兰谷的由来。

第四道景观青龙石。青龙石位于燕山的最高处,传说上古年间,龙太子小青龙到燕山游玩,正值燕山地区大旱,小青龙正欲从龙潭返回东海,禀请龙王在燕山地区降甘露,救黎民。不想正在这时,一个少女身着喜袍,被一群人推推搡搡来到龙潭边上。

原来此女名唤李香儿,父母早逝,为葬父母卖身为奴,不料,老东家见其出落得花容月貌,便心生邪念,欲霸占她做他的小妾,李香儿誓死不从,老东家便想出这个办法,逼迫李香儿就范,否则便将其作为祭品推下龙潭。

乡民不知其中含义,见李香儿为求雨救百姓,甘愿赴龙潭为祭品,纷纷下跪,感念香儿的恩德。

两声炮响,财主差人问李香儿从是不从,李香儿抬头望着天空,好像看到了爹娘就在天上等她,她又回头看了看众乡亲,心想:但愿我的离去,真能感动上天,降甘露,救万民,于是笑着起身,一步步向龙潭走去,就听“扑通”一声,李香儿一头扎进龙潭,青龙一见,忙紧跟下去,因为青龙知道,此龙潭连接东海,李香儿一旦被卷进海口,神仙也难救她。

在波涛汹涌的海口,小青龙抱住了李香儿,他将李香儿抱到龙潭行宫,放到宫中柔软的龙**。小青龙看着眼前这个睡美人似的柔弱的村姑,想着刚才跳下时视死如归的样子,心想:真乃人间奇女子。

不知过了多久,李香儿幽幽醒来,发现身边躺了个青衣少年,心想:自己嫁给了龙王,想不到龙王这般年轻、英俊。正在这时,小青龙睁开了眼睛,四目相对,宛如胸中有一团无名之火熊熊燃烧,李香儿轻轻眯上了眼睛。

小青龙向李香儿的额头、鬓角轻轻吻去,要知道,千八百年来,小青龙从未动过春心,龙宫上下,美女如云,小青龙几乎都未多看一眼,今天,面对眼前这个美丽的村姑,小青龙全身热血沸腾,他在李香儿的脸上洒下无数个香吻,当他的唇触碰到李香儿的香唇时,忽然内心深处无比的柔软,整个身心好像被融化了一般,怀中的香儿也好像柔软的玉脂,和自己一起融化在这龙床之上……

青龙自知自己触犯了天条,罪不可恕,于是抱起李香儿来到燕山之巅,它要实现李香儿的梦想,为燕山百姓喜降甘露,造福黎民。

那一夜,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第二天,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桃林口的两山峡谷之间,一条发源于此的大河滚滚东流,它绕过燕山流向平原,蜿蜒曲折百十里经滦河入海,沿途之中,竟未伤及一人一畜。

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小青龙太累了,被抽空了的龙体在阳光下,缓缓变成了一块青龙石。

李香儿静静地睡在这青石板上,人们把李香儿带回村里,发现李香儿怀有了身孕,后来,有人说李香儿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儿,也有人说,李香儿生了一条青色的小龙……

第五道景观和第六道景观分别是燕山长城的起点和终点,这段明长城起点叫重峪口关隘,终点叫桃林口关隘。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北方蛮夷部落越发猖獗,他们经常越过燕山到内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叫苦连天,纷纷逃离家乡,一时间,灾民布地。

明武十年春。皇上下旨,命大将军徐达率部在燕山修筑长城以御外敌。徐达率部屯聚在燕山脚下的小村庄,庄民得知大军到此是为修筑御敌长城,无不欢喜鼓舞,纷纷献计献策,燕山之中,山石布地,但苦于没有大量可用基石。

一日,徐达忽做一梦,梦中一白衣女子将他带到一处山地,此山地坡缓路宽,山石**,极易开采加工,徐达见状,深深拜下,女子曰:“吾乃一狐仙,家住此山南,门前有三根石柱高耸壮观,皆因一月前,丈夫外出游历,一日饮酒微醉,在燕山被蛮人射杀,今日,我赴燕山为夫讨债,得知将军为求修城基石而忧,特引将军至此……”徐达醒转,知是有仙人指导,遂叫上军士,沿梦中路线前行,约走了两个时辰,果然找到了此山坡,徐达帅军士再拜,拜罢,徒步越过山脊,在阳坡的半山处,果然有三根石柱高耸壮观,众人近前再拜。

这里便是有名的红山仙狐洞。后来在修建重峪口长城关隘时,徐达再次向仙姑请教,仙姑思索了一会儿,给徐达画了一张图,据说图上画的是上界南天门,徐达手捧图纸细细观摩,内心激动不已。清晨醒来,翻遍整个睡榻,也未找到图纸的下落,只好按着记忆中的样子修建,建成之时,果然高大、雄伟、气式辉煌。

每当清晨,晨雾皑皑,烟波浩渺,重峪口宛如天上的南天门一般忽隐忽现,那气势,别提多壮观了。

明武十年秋,燕山长城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接近了尾声,桃林口关隘分两处,在对面高山陡峭之巅,山下峡谷之间有一条浩瀚的大河,河水清澈甘甜,像母亲一样养育着两岸的人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又名青龙河。

桃林口关隘竣工那天,徐达的心情非常激动,夜晚睡不着觉,独自一人来到桃林口关隘的一端,徐达站在关隘之上,隔着青龙河向对面的关隘凝望,见一白影伫立在对面关隘之上,徐达忙隔空相拜,口称:“不知仙姑至此,有失远迎。”

对面白影回拜,幽幽言道;感念人类的智慧和勇敢,竟在这短短的春秋之间,修筑了如此壮观,蜿蜒百里的御敌长城,实乃奇迹。言毕起身,白光隐去,夜空中传来四句诗:“碧水滔滔去不还,松林片片出高山。小舟晚泊鸳鸯渚,画角秋风虎豹关。”

今天,刘红来到这按原样整修了的桃林口关隘之上,望着对面悬崖峭壁之上刻着的这四句诗词:

碧水滔滔去不还,

松林片片出高山。

小舟晚泊鸳鸯渚,

画角秋风虎豹关。

心中真的是汹涌澎湃,回望燕山这六大景观,这六段传说,悠悠相关,这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望着这滚滚流淌的青龙河水,他们一路高歌,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只为了早日到达大海的怀抱。

虽然他们投身到海洋,只是沧海一粟,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这不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中国而付出生命的胸怀吗?这不正是今天我们共产党人为了让我们的国家乃至全世界变得更好,而应有的胸怀吗?

刘红的眼前,青龙河水泛起了波光,这波光缓缓远去,汇入了波光粼粼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