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懂事后,我家却在三棵油子树正对面的现在住的屋子建设了四间房子,成了独门独户的单间屋。石湾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有河的地方有龙,所以石湾里有一个龙王殿,过去听说建在三个油子树下,但后来给破坏了。听说石湾里的龙王很是显灵的,相传长冲易家有一年发人瘟,我们送了个子龙过去,这个村子里的人瘟马上好了,现在春节耍龙的时候,双方还是要相互你来我往。
古色古香的祖屋是什么时候拆掉的我也没记忆了,茂盛的三棵油子树是什么时候砍掉的,我也没记忆了,清澈的小河是什么时候变成干枯脏臭的,我也没记忆了,估计是分田分土后。童年的小河是什么时候修成笔直的石头垒砌的河道,这是我当兵转业到南方工作后,听说大村子里有个人当了水利局的头,划拨资金就修到隔边莲子塘村止,让隔边村子里的人很是恼火,后来那个头出了点问题。所以好事利用政府资本可以做,但不能划地域做成让人骂的事。当然私人的资本由你怎么使用没人敢说你。要是动用公产,那一定要出于公心,用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记里读到伟人大都不回故里,就是怕乡里乡邻说他忘本,但他们心里有本明白账,我们打天下,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不是为了自家的几口人丁,也不是为了村里的几户人家。前几年流行在外面当官的人,动用公权力为本土找项目,批条子,建楼房,甚至把一家人都先富起来,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到利益要害部门,一人得道,鸡狗升天,结果害了自己坏了名声,把百姓搞得怨声载道。现在政策变了,一般在外面当官的人都不敢图个人名声搞小圈子、拉团团伙伙、搞利益群体了。凡事得讲个规矩,才能赢得民心,让百姓心里没有前二十年那么窝火。
树有树的灵魂,村有村的魂灵,人有人的气节。
湖南人讲风水,信菩萨,求名声,重人格。丘陵地带的湖南山多水多人多,构造出很多地名就是冲多湾多塘多坳多,最著名的要数荷叶塘、韶山冲、炭子冲……
冲里出伟人,湾里出刁民。石湾里又名石坑里,坑人的地方,也是养人的地方。先辈两兄弟在清朝中期湘乡、安化遭遇特大洪灾时期,土著人死得差不多了,在朝廷补充人口中,两兄弟从江西迁移到湖南,寻找到这个地方。去过江西的人大都会记得,江西的每个村庄的村口头,都会见到几棵大树,几家院屋。清朝尽管是外族侵略,但把华夏忠、孝、礼、义、仁用得出神入化,清朝很重视乡贤文化的建设,讲究落叶归根。村里建祠堂,建私塾,再大的官员背水离乡,但官员退让制度让乡贤们都会在故乡留下个痕迹,留个好名声福家风。曾公正在国难当头时候,母亲去世,朝廷还是批假让他回乡守孝一年,这样才成办了他的湘军。不像现在的人,大都贪欲城市的繁华,一有人当了官发了财,就把全家人甚至全家族的人带到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有些甚至移民到国外,把故乡的魂掏空了,让乡村变成了“空心村”,自己却像个孤魂野鬼一样困住在城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