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尘寰之中,纷纷纭纭,灰飞散尽,了无痕迹。
许小芸的电子邮箱里,收到北京刘风竹和内蒙古陈耐焸的邮件。许小芸连忙打开去看。
书名《桃花笔记》无异议。内文第一章,“南契丹”和“北契丹”的译稿两相比较,许小芸整理如下:
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萧萧生于韩州(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偏脸城址),字长义。父为辽人,母为汉人。通辽、汉字,善骑射,天庆六年投军,历泰、祥二州猛安(辽军里中低级军官)。
天庆六年春(1116年春),皇帝春捺钵于水边(“春捺钵”的活动以捕鱼猎雁为主,并借渔猎之机,大宴群臣和使节,约见各族首领、接纳贡品,商议国事。辽代“春捺钵”遗址多位于吉林省松原、白城一带湖泊边缘)。萧萧在角抵(摔跤)大会上,ⅹⅹⅹ(中间三百五十字,不认识),战胜数位将军,遂引人侧目。平州(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抚宁、昌黎、卢龙三县及唐山市)留守张珏不服,遂比试。ⅹⅹⅹ(中间五百五十字,不认识)。萧萧与张珏角力八天八夜,不分胜负,二人疲惫不堪。时大石林牙于侧观看,请二人罢赛饮酒,ⅹⅹⅹ(中间三百五十字,辨认不出)。萧萧、张珏二人惺惺相惜,因有汉人血统,决意结拜为异姓生死兄弟,张珏年长为兄,萧萧年幼为弟。
张珏,辽道宗大安三年(1086)丙寅科状元。耶律大石(1087年-1143年,译者注),字重德,契丹人。耶律大石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辽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进士,并考中了殿试第一名,精通契丹文、汉字,后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大石林牙见萧萧雄伟英勇,武艺出众,力拔其为护卫,随大石赴任泰、祥刺史。
许小芸看完,十分高兴,于是给林际发出一份译稿。
这时收发室的刘阿姨进屋交给许小芸一份省文物局的批示,批准省文物研究所对花园村遗址开发,并同意省考古研究所成立考古队进行挖掘,许小芸为领队,省考古研究所贾义为副领队。文件还提到,国家文物局的文物发掘用地审批文件经国务院批准已经转发给省政府,省政府已同意耕地征用,该文件已经传达到当地政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在文件上许小芸的名字上画了个圈,用一黑线引申到文件空白处,写下一行字:同意。请小芸同志与文多县文物所联系,妥善将辽金时期遗骸运回省城。然后是签名。
许小芸速将文件传真到文多县文物所。然后去贾义的办公室。贾义是文物所的副研究员,许小芸与他同事多年,与他素无往来,只是在开会时见过面,没有交集。因为贾义的岁数在45岁,年龄和职称比许小芸高,所以许小芸十分尊重他,主动到贾义的办公室商量花园村考古的工作事宜。
贾义见是许小芸,非常高兴,连忙倒茶,说:“没想到,这次会与许领队一起工作,希望能合作愉快。”
“贾老师,您是前辈,所里能指派您这样的经验丰富的人来帮助我,我十分高兴。以后,您就叫我小许吧。这是文物局和所里的批文,我给您复印了一份,捎过来。”
贾义看了看文件,口称:“小许真是一员福将,到花园村去了几趟,就发现了一个惊动国家的辽金遗址,我十分佩服。”
“贾老师,我年龄小,所以愿意在一线奔波,线索自然就多。这次虽然文物局和所里已经聘您为副领队,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也是真心实意地邀请您出山帮我发掘文物的,用您宝贵的经验支持我。”
“小许,你很谦虚,谢谢你的真诚。我恭敬不如从命。”
“队员人选,您给个意见。”许小芸说。
“所里的人员你都了解,把年轻人都带上,也不够,我想应该给各市县文物单位去函,借调十多个人进入考古队。”
“贾老师,我同意这个想法,这样吧,请您速打个报告,拟出借调人员名单,我签字后让所长和局长签。”
“好的。今天咱们考古队就正式成立了,这是我的第一项工作。”
“这样吧,我与文多县文物所的李所长联系一下,商量考古队的大本营设在哪里为宜。咱们分头行动吧。”许小芸说。
“好。”贾义兴奋地说。
许小芸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随即给李江海打了一个电话,李所长说明日将安排殡仪馆的冷冻车把那具尸骸运到省城,考古队大本营的地址他将亲自去选址。许小芸还问了花园村的情况,李江海让她去问林际,因为林际就在花园村采访呢。
许小芸立刻给林际打电话,果然,林际正在花园村采访土地征用情况,林际说回省城后再说,这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
上次林际据实报道了《良田上的争夺——花园村土地征用纪实》,新闻一出来,就引发了公众的大讨论,两种论调在民间激烈交锋。一是,县域经济欲快速发展,农民必然要以失去土地为代价;另一是,耕地安全是国家长期发展的保障,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篇报道对当时花园村现有征地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沉默很长时间后,文多县县长单天语再次邀请林际来花园村采访,单天语另有目的。
林际在县长办公室看到了国家文物局土地征用的文件。林际问单县长:“这么说,此前的旅游征地项目终止了?”
“终止了。你也看到,国家文物局的征地批文下来了,是我县终止旅游征地项目的原因之一,同时县里反复论证后,认为旅游征地项目不合时宜,永久性停止了。客观上来讲,原先的旅游项目为遗址开发项目做了前期铺垫工作,原来的一些强制性的要求被删除,新增加的条文对百姓百利而无一害。最重要的是保护了地下的文物。坏事变成了好事。无论如何,请林记者这次在报道新闻的时候,给读者讲清楚。你的文章发表之后,我们到省里开会,领导问的最多的就是花园村土地的事情。”
“作为一个记者,我当然要客观公正地记录农村发生的真实情况,政府的想法与农民的想法都要给公众交代出来,政府发展经济没有错,农民失去土地生活也会很困难,我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真实情况发表出来,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这是两个项目的征地补偿文件,你对比看一看,就知道这其中的差距。我保证,这次不会再发生村民持械护卫村子的事情。我可以陪你下去走一走,了解现在的征地工作。”
“好啊。还是看一看真实的情况吧。”
林际跟着单天语上车去花园村。在行驶过程中,林际把两份文件看了一遍,发现确实改变很大。村里的土地不再征作他用,只是征用几个月,明年开春就还给村民,不影响明年的耕种,耕地上的青苗补偿款变为三年,每年每亩补偿1000元。林际点点头说:“这个方案很好啊!”
“其实县里是全力支持农民致富,花园村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水果产量很大,所以县里决定下一步支持花园村搭‘建互联网+’平台,在电商这块着重发展,在招商引资帮助村民建设罐头深加工和仓储以及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把花园村的水果销售到全国去。”单天语说。
“看来县里已经有了花园村的发展蓝图了。”
“林际,感谢你提醒了我们,让我们找到适合花园村的发展之路。以前我们只知道盲目招商引资,不知道引来的资金是否适合农村需要。所以,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啊。林际,欢迎你常来,与我们一起找工作上的不足。”单天语说。
“咱们先去村委会征地办公室吧,看一看签约的情况。”
村委会门口聚集着许多人,林际忽然想起第一次来花园村的情景,心中一紧,感觉左腿仿佛要瘸一般,脚步不敢往前迈。单天语已大步流星地进入办公室。林际站下来看看四周,远处一辆长城牌轿货两用车架着一个高音喇叭慢慢行驶着,宣传着征地政策:“抢种不多得,不抢不少得。根据征地办公室的要求,在本月15日前签约的,奖励2万元。在15日以后签约的,非但没有奖励,每日还要从补偿款中罚款300元。”声音响彻村子,震耳欲聋。林际与身边的人聊起天来。
“小伙子,是来签约来的吧?”
“只是看一看。”小伙子腼腆地笑着。
“没有签约呢?”
“没有。”
“为什么?”
“感觉补偿少。”
“这少吗?使用几个月的土地,补偿三年的收入,按期签约,还有两万元奖励。”林际说。
“你不知道,大伙都在抢种呢,我家也抢种了。但是征地办说抢种的部分不给补偿,我们感到亏了。”小伙子挠着头说。
“哦,这么回事!”林际连忙进屋。征地办里站了一圈人围着单县长,村委会主任黄承恩也站在人群中间。单县长介绍了林际,也向大家介绍了征地办的工作人员,这些征地办的人是由镇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
“这不,村里还没有一户人家签约的,我们动员村干部先签约,给大家率先做个示范。”单县长说。
林际问黄承恩说:“黄主任,你签约不会是县领导施压的结果吧?”
黄承恩说:“不是,土地实际上并没有被占用,只不过是借出去几个月,还能得到三年的地上青苗补偿,还能得到两万块钱的奖金,为何不签呢。尤其是我们村干部,为支持国家建设,应该先带头,让村民放心。”
说着,黄承恩拿出征地协议,坐到办公桌前,掏出钢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林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好在黄承恩与征地办工作人员交接协议和发放补偿奖金时,拍了一些照片。此刻,单县长第一个鼓掌,其他人的掌声雷动。窗户外偷看的孩子大喊起来:“黄大爷签了第一单!黄大爷拿钱了!”
然后村民小组长也签了协议。单县长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向大家说:“县里有一个会,我必须回去了。”
林际召集村干部与县长合了个影,并告诉单县长自己要在花园村蹲点,待几天。单县长先是一愣,然后告诉黄承恩:“一定要把林记者招待好。”
大家出去送单县长,村委会门口聚集了百余村民,县长的车一发动,人群自动让出通道,县长的车消失在村道尽头。
村民们围住了黄承恩。黄承恩对大家说:“别犹豫了,签吧!我的补偿款和奖金都拿到了!政府讲道理,按规定办事,‘抢种不多得,不抢不少得’。”村民们窃窃私语,却无人去征地办办手续。
林际拉着黄承恩的衣服,说想去田里看看。黄承恩领着林际回家,开车到几里外的农田旁。
两人下车,走在夏风拂面的田野上,两边绿油油的田地里已经不是高高的玉米,而是说不出名的低矮作物。
“都是为了钱啊!现在的人心不比以前了,朴实本分。你看看,都是把玉米地废了,然后种上药材。药材远远比玉米的价值高,而且补偿款能多出好多倍!”
林际被田里的情形吓到了,半晌才说:“上次我和许领队来时,这满地都是玉米地,这才三个多月,一切都变了。我还拍了一些照片呢。我会把这些照片交给征地办,他们会做比较的!”
“看!那个李文革和柴青在地里干活呢!”林际说。
“这两口子精着呢,这种药材,还是他们两口子第一个种的呢!张德才如法炮制,然后大家都知道了。”黄承恩边走边说。
“李大哥,李大嫂,你们好!”
李文革和柴青见是黄承恩和林际,很热情地迎上来。
李文革穿着白背心,灰裤子卷到小腿肚子上,抬起胳膊擦了额头的汗水。说:“什么风把林记者带来了?”
柴青说:“林记者一来,就给我们带来好事!”
林际说:“大哥、嫂子!我是来看看村民得补偿款和奖金的!”
李文革说:“多亏了林记者,没有你的报道,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林际说:“这个耕地征用的事情,我仅仅是客观报道而已。”
柴青说:“我们这块土地,算是托您福。上次县文物所挖掘古尸补偿过一回,这次又补偿三年。大伙说我家的地是金地。上次,我家文物所挖掘完后,我听张德才说,补种药材,到时候补偿款会更多!现在市场上,天麻100元/公斤。这不,我和文革正在种天麻呢!”
“粮食地,种药材合乎规定吗?”林际问。
“文物所挖了我们的粮食田,我们为何不能补种其他药材呢?”柴青反问道。
黄承恩“文物所挖了一亩地,你补种两亩药材!这对吗?”
李文革说:“黄主任,您就高抬贵手吧!我家一垧地年收入也就9000元左右。现在什么东西都贵,化肥农药价格年年涨,孩子学费贵得要死,上有老下有小,一年这点钱也就是够维持生计!一年又一年下来,存不下钱,还累得要命!”
林际心中一动,发现自己与村民完全处于两个世界,自己在报社工资虽然不是太多,4000元/月,但是三个月收入是农民一家几口全年的收入,不免慨叹起来。钱真是个魔鬼,若不是为了钱,大家也不会如此。换位思考,理解了,心中不免同情起他们来。这偌大的世界里,人只有这一巴掌大的土地自给自足地活着,好也罢,赖也罢,生存着,百年之后埋入地下,烟消云散。
林际问:“你们为何不去征地办签约,过期没有奖励了。”
柴青说:“我们不是等着呢吗,看有谁家的抢种、抢盖、抢建的东西获得补偿,我们也好跟着借光。”
黄承恩说:“自己难为自己。政府的政策说得明白,凡是通告发布后抢出来的东西,一律不补偿。不要质疑政府的决心,还是痛快地签了吧。免得过期了,两万元奖金没有了,超期一天还得从补偿款中罚300元。”
柴青说:“你是村主任,你要给我们做主啊。小德在自家的地上后盖了仓房,还新修了一条水渠。那柱子家,更是建了蓄水池。北边的老张家,盖了猪舍还没完,前两天又盖了鸡舍!更可笑的是,张德才他家,黄主任你知道吗?黄主任,他家干了什么?你都难以想象!”
“干了什么?”
“张德才在他家的地的中央,立了个碑,说是他爷爷的爷爷就埋在那里!”
黄承恩大怒道:“这不是胡闹吗?”
林际哈哈大笑,心想这农村的稀奇事情还真的不少啊。
李文革怯怯地说:“黄主任,你现在也算是征地办的工作人员,你觉得大伙的这些抢出来的东西,政府管吗?”
黄承恩:“政府非但不管,还要从补偿款中扣钱。尤其是抢建的设施,还要拆除。拆除还得需要拆迁费吧,这费用就得从补偿款里出吧!”
柴青说:“不会吧!”
“好端端的土地,让你们弄得……”
李文革说:“那政府也不知道谁家有什么东西,没什么东西?”
黄承恩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高科技知道吗?政府在规划征用这片土地之前,在天上就用飞机进行了航拍,在地上就用录像机进行了录像。还有,国家土地监视控制中心的数据库里,每天都有高清的卫星图,十厘米大小的东西都可以看得清楚,种什么东西一目了然。”
李文革懊恼地说:“我就觉得干这事情,就像做贼一般,心虚得不得了。这下该怎么办?”李文革无奈地看着柴青。
柴青把脸一扬道:“我倒不信,政府就一点不赔。”
林际端起相机给谈话的三人照了相片。
黄承恩说:“你家的情况和别人家不一样,只不过多种了一亩药材。”
李文革说:“那些药材苗贵着呢?买得急,没有太讲价,一棵一块钱,这一亩地就上千棵。”
黄承恩摇摇头说:“政府说得对,‘抢种不多得,不抢不少得’,这钱得你们自己愿意掏!这怨不了别人,都是自己找的。”说完拉着林际的手说:“林记者,走,到我家吃饭去!”
两人驱车回村。黄承恩的媳妇炖了一只鸡和蘑菇,拌了个凉菜两人小酌一番。
林际问:“黄主任,你告诉我你签约的原因,是不是上边有压力?”
“我们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开了两场会,最后统一意见,个人服从集体,支持国家开发。由党员和村委会干部带头签约,带动村民签约。估计,今天村干部和党员都已经签完字了。”
“村干部和党员都没有抢种、抢建吗?”
“我们开会时也研究过了,我们党员和干部不能违法,所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村里那么多村民抢种、抢建,你们村委会为何不管呢?”林际又问。
黄承恩沉吟一会说:“这个事情,真的不好意思说。这些年,土地都是自己种自己的,别人干什么,村委会基本不参与了。最重要的是,像我这种村官,都是乡亲们选举出来的,所以有些事情不好去说,尤其政府已经作出规定的事情,村民违反了,自有征地办公室来解决。”
“看着别人抢种、抢建,你家里人怎么想的?”
黄承恩道:“我爱人,你嫂子,本来也想建个马厩的,但是被我制止了。刚开始你嫂子不理解,好多天不跟我说话,后来思想转过弯了,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张德才是党员吗?”
“是!”
“那么他也签约了?”
“上午我跟你去农田里了,没看到他签约。但是前一段时间党员开会时,他表态同意签约的。”
“噢?咱们吃完饭,到征地办公室去看看!”
“好!”
两人吃菜喝酒。
黄承恩说:“晚上,你就住我家里吧。我儿子的床空着呢,儿子一家三口现在在县里,儿子儿媳妇在县里做买卖呢。他的房间空着,你就住着吧。”
“我得在花园村蹲点,住两天,等村民都签完约了才能走。时间太长了,会打扰到你们,我还是住村里的旅馆吧。”
“村里不比城里,旅馆条件差,你还是住在我家吧。单县长还让我好好照顾你呢!”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给你和嫂子添麻烦了!”林际站起身来,欲给黄承恩鞠躬,被黄承恩按下。
“就这么定了。”
时间大约在下午一点半,两人吃完饭,踩着时间点到征地办公室。门口依旧站着许多村民,等着看谁家又签约了。
“李副书记,这是省城记者林际,他想知道张德才是否签了字?”黄承恩问办公室的一个工作人员。
那人站起来与林际握手:“我是花园镇委副书记李伟,早上我们见过,你和单县长一起来的。关于张德才的事情,很遗憾,他现在没有来。上午打过电话,说下午一点半来,估计快到了!”
这时,外边传来脚步声,一个四十多岁的身着品牌T恤的男人进来,身材微胖,看起来很精明,很有派头。黄承恩拽了林际的衣角,附在林际耳边小声说:“这就是张德才!”
张德才神色匆匆,看见李副书记,脸上马上绽放出笑容。
李书记正色道:“全村的党员就差你一个人没有签字了。”
“我家的那个母老虎死活不让我签字,上午缠着我,我出不了家门!”张德才点着头、哈着腰说。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我现在就签字!”张德才从兜里掏出笔,回头看了一眼屋门口,慌慌张张地在桌上的协议上签了字。
这时办公室外一阵嘈杂,一个女人的声音又哭又喊:“张德才!你听着!你若签字,我就死给你看!”
办公室人员把协议收好,其他人员出去看个究竟。林际掏出相机,把现场拍了下来,工作人员也拿着录像机拍摄现场。
一个穿着时髦的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挥舞着拳头说:“一定要赔偿我家的坟地!张德才你这个不得好死的家伙,你敢签字!”
李伟走上前去,想安抚那个撒泼的女人。他说:“你是张德才的媳妇吧?我是花园镇的副书记李伟。你家的坟地是一个月前才修的,不能给补偿!”
那个女人忽然嚎啕起来:“怎么的,你们挖我家的祖坟,我跟你们拼了!”说完。双手舞动起来,往李伟的脸上就抓。说时迟那时快,李伟脸一偏,女人的一只手挠在了李伟的肩头上,“刺啦”一声,衬衫的半截袖被撕开一个口子,几道血痕立即出现在李伟的胳膊上。李伟立即后撤,全程被林际拍了下来!
张德才在屋里窗户看到这一幕,于是冲着窗外大喊:“马丽!我已经签完字了!你别闹了,好吗!”
马丽大怒道:“张德才,你就是个王八蛋!我今天就死给你看!”说完从包里,掏出一瓶药,全部倒在嘴里。
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冲上去抢药,那马丽躺在地上,拼命往肚里咽着药。大伙上去按住这泼妇的手脚,医护人员抠她嘴欲取出药来。“啊呀”一声,一个医生的手掌被泼妇咬住,血水从泼妇嘴边飞出,喷得满脸都是,此妇人满脸是血,看上去令人恐怖!
一个护士大喊:“她吃的是酵母片!”
李伟说:“把她送到县医院抢救,化验药品,不能出岔子!”
救护车来了,众人把马丽架上车,张德才也跳上车,救护车往县城而去……
这一刻,惊心动魄。李伟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拿着医护人员留下的药与纱布给李书记进行了包扎。
林际问:“李书记,你怨恨张德才的媳妇吗?”
李伟说:“我这里仅仅是皮外伤,不碍事。老百姓为了多要一些补偿金,做出这样的事情,可以理解。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这点伤,我不会追究的。”
林际见李伟很焦急,心情也不是太好,于是和黄承恩先回家。
一个半小时以后,征地办公室给黄承恩来电话,张德才的媳妇马丽什么事情都没有,吃的确实是酵母片,已经出院回家了。林际连忙把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开始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题目就是《蹲点日记:花园村征地见闻》在通过读卡器把图片倒出来,选好图片,整理完毕,把稿件发到编辑部。林际给报社新闻部主任打了个电话,确认稿件他们已经收到,心里踏实起来。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7点了,肚里“咕咕”叫了。出得屋来,饭菜的香气飘满饭厅。
黄承恩唤着林际,于是两人坐到桌前,等嫂子做完最后一道菜,三人便吃了起来。嫂子吃饱下桌。两人推杯换盏,谈天说地,天南海北,直到半夜十点半方才喝罢。
二一天早八点半,黄承恩、林际两人来到征地办。门口人依旧很多,几个未抢种、抢建的农户排着队签字领钱。外边观望的人群**起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当签完字的人笑呵呵拿着钱出来时,有人问:“拿了多少钱?”那人只是笑而不答,尽管往家里走。
李伟说:“这就是张德才起作用了,他家的抢建的坟没有获得补偿,其他人心里便知道了政府的底线,政府真的在执行‘抢种不多得,不抢不少得’。张德才媳妇是村里有名的吝啬鬼,如今她老公也签字了,那些抢建、抢种的人动摇了!乐观的话,今天便有一些抢建、抢种的农户来签约。因为时间不等人,再有三天,签约截止日期就要到了。”
果不出李书记所料,李文革与柴青两口子露面了,李文革低着头仿佛见不得人似的进了征地办,柴青显得扭扭捏捏地跟着。李文革在桌前迟疑片刻,柴青捅了一下李文革的肋间,李文革才拿笔签字,口中说:“签了,就不这般纠结了。”
柴青拿了钱,激动得满脸通红。跟大家道谢,两口子护卫着这一包钱如释重负地回家了。外边的人群更是指指点点,几个小孩大叫着飞奔回家,告诉那些还在家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大人们……
黄承恩的手机响了,他说:“你等一下,我就出去。”林际见黄承恩出了办公室,于是跟着出来。黄承恩穿过人群,径直往村子的后边走,在一个拐弯处的大柳树底下,站着两个人。林际认得,就是拿大棍曾经打过自己的柱子和小德。
两人走到他俩近前,柱子说:“黄主任,您给我俩出个主意。”
“出什么主意?”
小德赶紧接话:“我们签不签字啊?”
黄承恩说:“你俩上过小学没有?”
柱子摸着后脑勺说:“黄大爷,您就别逗我俩了。”
黄承恩说:“这么简单的加减运算,你们都不会做吗?签了,就可以拿到2万元的奖金,可以补偿你们的抢种与抢建的费用了。可是你们不签,奖励终止之后,2万块钱没有了,每延迟一天,还要从补偿款里扣款300元。这是道很简单的小学生算术题嘛!”
小德很难为情地说:“我们不想当叛徒啊。”
“你们背叛了谁?拿到手自己的钱,你们是谁的叛徒?”黄承恩反问道。
柱子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了声:“我明白了。”然后拔脚如飞地跑了。
小德指着柱子喊道:“柱子,抢建的钱你不想要了?”柱子并没有回头。
黄承恩说:“你这个笨小子,就是那2万块钱啊!”
“这两万块钱,是奖励那些没有抢种与抢建的钱。可是,我建了一些设施……”
“你建得高兴,要拆掉不是还要花钱吗?政府没有罚你款,反而奖励你2万元。你还有什么不满足?”
小德说:“我知道了,什么是‘抢种不多得,不抢不少得’!”
“傻小子,跟我去签字吧!”说完,三人向征地办走去。
多米诺骨牌倒下了……到了下午四点半,一日下来,村子里绝大多数村民签了协议。林际赶紧回黄承恩家赶写稿子《蹲点日记:花园村征地见闻二》。夕阳西下时,文章做完。稿件发到报社。
黄承恩见林际忙完工作,于是喊林际吃晚饭,嫂子已经吃完回屋里休息。黄承恩今天尤其高兴,两人推杯换盏,多喝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黄承恩和林际照例去征地办,此刻的村委会外已经是门可罗雀。李伟正在和工作人员查找未签约人员的名单,经过对照发现村里老周太太和另外两户村民还没有签约,于是征地办工作人员分头行动去了解情况。
李伟、黄承恩和林际三人往老周太太家赶去。林际带着疑问随着李伟和黄承恩进了老周太太的家。
老周太太正坐在床边发呆,黄承恩进来,老周太太乐了。黄承恩介绍了镇委副书记李伟给老太太,两人紧紧握着手。老周太太说:“林记者来了,单县长也来了吗?”
林际连忙赶去与老太太握手,说:“单县长前天来过,但县里开大会,他回去了。”
老周太太说:“单县长是个好孩子,了解民意,通情达理,为民做主,我们的土地保住了!”
这时,林际的手机响了,一接电话,说曹操,曹操就到。真是单天语的来电,林际接听。
那边单天语道:“林际,太感谢你了!你在报纸上的两篇文章,我和书记都看到了,写得真好!”
林际说:“这是我们记者应该做的,我现在正在老周太太家,您和她说两句?”
“好的。”
林际将电话交给老周太太,老太太接过来,与单县长说起话来。老太太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但林际听不清单县长说了什么。
老周太太把电话交给林际说:“咱们的干部都是好样的!”
黄承恩问:“周奶奶,看来你是支持这次征地的?”
老周太太说:“上次单县长来家里时,我对征地建设旅游景点是反对的,原因是他们占了咱的土地。这次征地,就不一样了,只是为了使用几个月,保护文物,土地会还给自己,还给三年的赔偿。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感激单县长能够听从百姓的意见,我支持这次征地行为!”
李伟的脸上变得轻松起来,和颜悦色地说:“周奶奶,您为何没去征地办签约呢?有困难吗?”
听到这里,老周太太长叹一声,道:“我这两年,身体愈加的不中用了。儿子、孙子都在城里打工,所以把自己的那一垧地,租出去给别人种,他们已经租了很久了,种了好多果树苗。现在政府征地,我想把地收回来,但是对方不同意。这几天,我让儿子给租地的人打电话,但是对方不愿意交接,说让我们赔偿他们的树苗!我这两天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李书记,快给我们解决问题吧,不是我们不愿意签约,实在是租地的人不同意啊!”
林际心里“咯噔” 一下,知道遇到了麻烦事儿,于是用目光看着黄承恩。黄承恩摸着脑袋,一时没有主意,又看李伟。李伟眉头紧锁道:“周奶奶,您别着急,这件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就不能不管了。”
老周太太抹着眼角的眼泪,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盼着过上好日子,政府给这么多补贴,可是又摊上这么件事情。那点补偿款看来要给了别人!”
看着老周太太流泪,林际心中酸楚,胸中的郁闷蔓延起来,仿佛一块大石压在心间。
“周奶奶,您有租地协议吗?拿给我看看可以吗?”李伟问。
老周太太颤颤巍巍地从床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协议书递给李伟。李伟走到窗台前,仔细地看了起来。林际和黄承恩也凑过去瞧。
李伟看完,回过身来,坐到老周太太的身边,说:“周奶奶,您先去签约吧。剩下的事情,由我们来处理。”
老周太太眼睛一亮,道:“那我的补偿款给谁?”
李伟说:“您签完字,钱,补偿款您就自己收着,归您自己了!”
老周太太半信半疑地说:“真的?”
李伟点点头,坚定地说:“真的!”
这时,屋外进来一个五十岁的老人,正是老人的儿子刘长顺。
老周太太说:“刘长顺,这是镇委副书记李书记,让咱们去村委会签字取钱。”
刘长顺不明就里,黄承恩解释一遍,他仍不信。
李伟见老太太身体不便,马上给征地办签约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让他们带着协议和补偿款尽快过来。
林际心想,李伟的葫芦里不知卖得什么药。
李伟告诉刘长顺,现在立即给租地的人打电话,说让他们下午速来花园村办理交接手续,因为政府明天就要接手这块土地了。
刘长顺按照李伟的话给租地方打了电话,对方同意下午就赶过来。
征地办的人带着钱来了。老周太太颤抖地签了字,收了钱,打了收条。
“林记者,您帮我给这个协议照个相如何?”
林际照做,把所有协议拍了下来。
李伟把协议还给老周太太,对刘长顺说:“下午租地的人来了,你让他们到征地办公室找我来处理这件事情,之后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
刘长顺更是千恩万谢。
几人出了老周太太的门,回村委会。林际疑惑不解,那些树苗,难道征地办公室还要再赔偿一次吗……
中午,林际与黄承恩回家吃饭,中午一点又赶回征地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喜气洋洋,因为在奖励截止的前一天中午,全村的征地协议全部签订了。林际与李伟攀谈起来。李伟说,签完字就意味着,连续奋战两个多月的征地办工作即将结束,清除掉田地里的青苗和建筑后,从镇上抽调的干部就可以回家了。李伟在村里待了一个多月了,一直没有回家,老母亲病重,都是媳妇陪在医院伺候着。
老周太太的租户一直没来。黄承恩问李伟,如果租户不来,明天的清除青苗行动是否可以开始?李伟说,那是必须的。黄承恩听后犹疑不已。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眼瞅就到了下午三点半。征地办公室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最后的难题来临。林际心里捏了把汗,如果他们不来,这次征地还留着一个尾巴,那么多树苗价值不菲,一旦砍伐,会激起不小的事件。
李伟迎上前去,与刘长顺握手。刘长顺介绍道:“这是盛世农业发展公司的董事长林壮先生。后边的而是他的律师。”
林壮显然是带着怨气来的,眼神里透着厌恶看着李伟,厉声问李伟道:“我的树苗怎么办?赔多少钱?刘长顺让我们找你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咱们没完。咱们是法治国家,保护公民财产已经写在宪法里的。”
李伟不慌不忙地说:“我们的征地工作是建立在讲法治、讲规矩的基础上,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既然讲法治,我的地里,现有樱桃树苗两万六千棵,市场售价220元/棵。你们看该赔偿我们多少钱吧!”
“林先生,为了确保你不受损失,少受损失,我建议您立即把这些树苗挪走。”
“凭什么挪走。我花了钱,交了租金,还有协议,这片土地的使用权是我的。我想搬走就搬走,不想挪走,谁都甭想动我。”
“你的协议不合法的。拟签订协议时在村委会备案了吗,到镇里审批了吗?”
“我租刘长顺家的地,还用村里审批?笑话!”
“按照国家土地流转规定,你们是违法租地。你的律师不会不知道吧。”李伟说完,看着林壮后边的瘦律师。
瘦男人点头称是。
林壮额头上的汗淌了下来,嘴里嘟囔着:“请你什么用都没有。”
律师憋屈地小声回应道:“你当初签协议的时候请我就好了。”
林壮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瘦男:“找你干什么?不是花钱免灾吗?我给你那么多中介费,你得给我想办法把钱要回来。”
瘦男沉吟片刻道:“刘长顺,既然政府不管这事,就得咱们俩私了,你得赔偿我们四百多万块钱了。”
刘长顺吓得脸色发白,求助的眼神看着李伟,半晌说不出话:“这——,这——”
李伟不紧不慢地说:“刘长顺,你的租地协议带来了吗?”
刘长顺点头道:“带了”。他连忙拿出协议打开放在桌子上。
李伟指着不可抗力条款念道:“以上条款如遇以下不可抗力情况,将不负赔偿责任:在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风灾、旱灾、地震等;如战争、封锁、政府禁令、政府征用土地等。”李伟看了看林壮肥硕的脸,那脸已经扭曲得变了形,林壮从裤兜里掏出手帕不停擦拭着脖颈中的汗……
李伟说:“从法律角度上说,没有经过镇政府和村委会备案的土地流转协议是违法的,没有法律效力的。就算你们想纠缠刘长顺,这条不可抗力条款,你们也不会得到一分钱的。”
李伟道:“按照规定,县政府国土局将责令你恢复土地原貌,将依法对你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依法没收非法所得。”
林壮说:“这个——”
李伟说:“林先生,还有什么问题吗?”
林壮:“那我先恢复土地原貌可以吗?”
李伟指着前边办公桌边上的一个工作人员说:“这是县国土局的工作人员小张,你可以找他接受处理。”
林壮和律师连忙点头哈腰地去了小张的办公桌前。
林际在旁边暗自佩服镇委副书记李伟,他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地处理了这个棘手的纠纷,到目前,花园村的征地签约工作全部完成了。林际赶忙回去写新闻稿,给编辑部交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