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下决心当作家,也知道向前的道路上会有不少困难,可我却把困难估计不足,没想自己真扑下身子去干了,原来创作的道路竟是这么漫长而艰辛,一辈子只在土地上耕耘的父亲,有些把我的写作想当然地认为跟种庄稼应该类似,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有收获,我趴在书桌上写了一年又一年,竟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从没做过学问,没有这方面体验的父亲,这时才意识到写作与种庄稼是两码事,看来他是太过于乐观了,可年长的父亲毕竟比我经历多,酸甜苦辣都经历过,虽说种庄稼属于春种秋收,可要真能种得收成好,也要花很多气力和血汗,当农民也是不容易的,就不用说自己儿子追求的是志向高远的当作家了。
父亲的优点,他对我想干的事儿,从不打击,从来都一如既往地支持,父亲就在我正需要他力量的时候,走到了我的身边,他给我打气说,不要说你写东西难,我看一个人想干成一件啥事都不容易,只要你肯花气力,不退念头,总有一天你会干出个样儿来,活人不能活得倒缩,让人低看,咋也要让人高看一头。
父亲一番话,把我热情重新鼓起来,我的眼前又重新燃起来希望之火,我本来只是精神上有些消沉,从来没想过放弃,我坚定地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坚韧不拔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一定会走向成功。
我们家庭其他人,见我重新振作起精神,他们打心里都松一口气,因为他们过去都为我所追求的文学事业付出过,要是我干到半路灰心丧气了,他们感到可惜了不说,还会跟着我落一村人的耻笑。他们寻思着我将来能有个大好的前程,我能给他们争口气,也让他们在村人面前能挺胸抬头,能活得光彩、荣耀!
可现实生活始终是发生着变化的,人的年龄是跟着时间增长的,二妹芳龄到了二十,已经处在订婚年龄,可父亲为了让她顶替我干活,一直把她婚事向后拖延,不给她订婚,一直把她给推拖到二十五岁,父亲看实在不能拖了,他才着手给二妹订了婚事,父亲原本派着给二妹婚事订下后,再过两年才嫁人,可订过婚的男家却急着娶,把媒人指使过来,跟父亲谈迎娶的事,给父亲一口回绝,二妹正式出嫁那一年是二十七岁。
二妹出嫁之后也不过两年,三妹的婚事跟着也就逼到了眼前,三妹非常看重我这个有文化的三哥,她订婚先征求我的意见,说:有人给我提婚,我看你正在写稿子,我心里有些不想订。
我内心怎么想,先放一边,我当三妹面,跟她是这样说的: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有人提婚,你该订订,你不用管我。
三妹抬头满带感情地看着我说:你是我哥,可你至今还没提婚,二姐已经出嫁,我要是再打这个家离开,家里有活就得你干,你哪还有时间写你的稿子。
我强作笑样对三妹说:你再为我着想,也不能留家一辈子,迟早少不了打离开家这条路上过。我不能为了我的写作,老把你拖累,你只管提你的婚。
我不知道三妹怎么回事,凭三妹的容貌,三妹的聪明,她找对象理所当然找个好的,经人多介绍几个男孩子,从中认真挑挑。可三妹只跟第一个介绍上门的小伙见过面,两人只经过一次简短的交谈,她就把人看下了,然后让父母和我也过目一下那小伙,说是给她掌掌眼。
父母看过之后没有说啥,我看过之后,那小伙给我留下的印象,让我看不上。
我看后三妹问我,我就摇了头,我不是一般的有不同意见,而是极力地表示反对。我说:三妹,你怎么这样眼光低,他那样的小伙,你怎么就看上了呢?我直言不讳对三妹说:他与你不相配,你不能跟她。
我认为三妹应该重视我的意见,把我对那小伙的评价听心里去,不会轻易跟那个小伙去订婚的,再说也只是上场见过两三次面,又没有啥感情。
让我怎么也没想到的,三妹这个头脑灵活,应变能力很强的人,偏在她个人婚事上,成了另外一个三妹,我不赞同那只是我,她对我的意见置若罔闻。正因为我反对,她就躲开我,父母不反对,她就让父母给她作主,悄悄订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