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荒唐闹剧
1994年9月,秋叶开始飘零,秋虫深夜啼鸣,宛如弹奏夜色沉寂和凄语荒凉的琴弦,确实令人伤感,难道将要发生什么?果不其然,正是这个伤感的季节,公司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突然有人报料,发电机的充电器不翼而飞,到底是谁搞的鬼呢?难道公司里真有小偷?难道有人自导自演而唱出了一场闹剧?难道有人假装蒙在鼓里?难道有人心知肚明却不外露?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陈平安的堂侄女陈红芳与老乡邓志勇虽不在一个厂上班,但是相隔不是很远,而且邓志勇与陈红芳的哥哥嫂嫂们与陈平安都是同事,所以邓陈二人自然有了相处的机会,久而久之,越走越近,不知不觉谈起了恋爱。
或许他们是上帝的安排,两厢情愿,感情融洽,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你瞧,无论山林里,无论公园里,无论电影院,无论街头街尾,无论陈平安刚来横岗镇时曾经栖身的菜园里,都刻印了他们相恋的足迹。在大众的眼里,似乎天上一对,地上一双,双方都认为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呢呢喃喃,嘻嘻哈哈,心心相依,爱得轰轰烈烈,仿佛地球上沸腾了一样,远远胜似小两口,甜蜜而又幸福,梦想着有走上红地毯的那一天。
可是,因为特殊原因,陈红芳家人表示强烈反对,竟狠心棒打鸳鸯,这对年轻人触手不及,尽管他们以前打流公司的总经理邓华华等人出面劝导,总是于事无补,结果双方含泪分手。既然他们无奈分手,对双方就造成了很深的伤害,简直成了冤家,就算偶尔碰面,也如生人一样,视而不见,见而不闻,个个心里都不好受,宛如天河相隔,望尘莫及,伤心欲绝,那又怎么样?显然,秋风不懂云的漂泊,苍天不懂雨的落魂,眼睛不懂泪的懦弱,家人不懂拆散恋人的痛苦。这种事情是不是做得有点过火了呢?只有天上的秋月知道。
其实,大康程凯球厂有二十来个老乡,主要是以陈邓两大家族为主,恰巧肖师傅也是邓志勇家族那边的人。起初,大家上班一起去,下班一起回,吃饭靠近桌,休息同唱歌,周末共跳舞,游玩也同步,团结互助,开心快乐。既然这样,陈平安与邓家关系密切,亲如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算回到邵阳老家,同样礼尚往来,相互拜访,引来众多称赞的目光。
然而,因为陈红芳与邓志勇的分手,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他们各自的心里有如理不清的疙瘩,相互之间又如隔了一垛厚厚的墙。因此,大家表面嘻嘻哈哈,心里却有隔阂,嘴上不说,心里却明白,只是一切保存沉默里,由此成为了以后彼此相处可怕的炸弹。
有一天,邓志勇的生日到了,为争回谈恋爱失败的颜面,为快速转移痛苦的视线,竟然大搞庆祝活动,特意在“湘邵饭店”摆上几桌丰盛的酒席,并且向陈平安发出了请帖。
说实话,陈平安心系两家,确实不好办,好像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又好比踩在刀尖上,或者在鸡蛋上跳舞,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真是难于上青天。因为如果他去参加邓志勇的生日活动,就伤害他们陈家的心,自然伤害到自家兄弟姐妹的心,如果不去参加活动,就得罪了邓家,更何况他正跟随肖师傅学习电工呢。他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凛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一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打不烂的铁碗,分不开的家庭,远亲不如近邻,兄弟姐妹永不分离,最终没有去参加邓志勇的庆生活动,难免埋下了误会的种子。
从此以后,邓家个别人心怀不满,总是猜忌陈平安,或者疑神疑鬼,甚至背后说三道四,讲他不给面子,如果这与以前相比,变化也太大了,以为陈红芳与邓志勇的分手,或多或少与他有关。因此,他们个个因此怀恨在心,逐渐从熟悉变为陌生,从朋友成为敌人,从亲密变得疏远,甚至采取卑鄙下流的手段,老乡老乡,背后一枪,谁也没有料到会发展到这种难以想象的地步呀。
有一天,全厂员工急急忙忙吃过早餐,一如既往地高兴上班。邓志勇的堂哥邓球是公司的保安队长,突然带领一帮保安,盛气凌人地来到电工房。他直截了当地追问陈平安:“兄弟,真不好意思,我们来打扰你了。因为我们接到举报,发电机的充电器不见了,你知不知道在哪里?”他看似笑容满面的,笑容里却藏不住那杀气腾腾的脸色,显而易见,笑里藏刀。
陈平安望着他们奇怪的脸色,顿感莫名其妙,昨天充电器还在,并且自己开过发电机,当时还充过电,今天却说不见就不见了呢。再者厂里有那么多人,他不去盘问,却第一个盘问他呢?难道邓球他们掌握了铁的证据?不然唯独这么肯定地怀疑他?人正不怕影子歪,半夜不怕鬼敲门,他没做任何事情,那怕什么呢。
所以,陈平安迅速调整好失态,轻言细语地反问:“邓球兄弟呀,我哪里知道呢?你是保安队长,有义务保护好厂里的财产安全,也是你们的职责所在,还不赶快去调查?不过,远贼必有熟脚,近贼必有熟人,我倒要提醒兄弟呀,你先要问问你们保安队的夜班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
或许邓球心里有鬼,面对陈平安的反问,顿时傻眼,也满脸绯红,双手迅速握住了难堪的脸面。看来他的确没有真凭实据,望着陈平安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真是稀里糊涂呷荞粑,也未免太冲动太敏感了吧,竟敢平白无故地第一个怀疑陈平安?事实上,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对于厂里所有的员工来说,个个都是怀疑对象,既然这是没有证据的事,真希望他不要信口开河,以免造成可怕的误会。
因此,邓球面对陈平安的言辞,脸色突变,立刻缓和了态度,降低嗓门说:“陈平安兄弟呀,你也别见怪,正如你刚才所言,这是我们的职责。因为我们刚刚接到举报,或许有人把充电器藏到公司某个角落里,如果此人不自动交出来,我一定会想办法搜出来的,后面就有好戏看了。”
“既然有人举报,你们就有了线索,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出来,还不赶快去搜查?你们别站到这里耽误时间了撒。好兄弟呀,看来你要立大功了。我提前恭喜你心想事成。”陈平安心里不是个滋味,干脆语音双关,随便他怎么去想。
邓球望着陈平安,目眦尽裂,也无可奈何,只好满脸奸笑,见机招呼大伙撤退。陈平安看着邓球那奇怪的眼神,心里就有了预感,难道他想……唉,他暂时没有证据,不可胡乱猜测,更不要过早下结论,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到哪座山唱哪支歌吧。
接下来,因邓球立功心切,带领保安们,大动干戈起来,搅得全厂乌烟瘴气,搞得人心惶惶,简直鸡飞狗跳呀。你看,他们从宿舍到厂房,从第一栋厂房到第二栋厂房,从厂房三楼到一楼……忙忙碌碌询问,仔仔细细搜寻,简直翻了个底朝天。然而,他们折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充电器,真是瞎折腾。你不是说有人举报吗?你不是有线索吗?难道你是有意在演戏吗?同事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虽然他们暂时没有搜寻结果,但是邓球好像很有底气似的,当众叫嚷起来:“大家给我听好了,今天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去看,就是厂房后面的露天水井。”大家面面相觑,难道他心中有数?这事也办得太露骨了吧。
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果然如邓球所言,真的在水井里找到了。原来,充电器是用绳子绑得牢牢的,悬挂水井的半空中。同事们闻讯后莫名惊诧起来,一个个私下里嘀咕着,这个小偷到底怎么啦,手段如此高明?如果小偷没有绑好充电器,一旦掉到水井里,岂不是白费功夫了吗?如果小偷真要想偷盗,早已拿走了。所以。就算是三岁小孩,也可猜想得到,这里面应该有文章,或者有一个可怕的计划,也许有不可告人的大阴谋。全厂同事正翘首以待呢。
据说,邓球在搜查之前早已报告总管阿英了。阿英觉得事情不妙,趁机报告给台湾陈老板。邓球向她反映说,他怀疑偷盗这个充电器的人,肯定是懂电的内行人,而且怀疑是本厂电工人员,特别陈平安嫌疑最大。老板在电话里当场否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口说无凭,事实为证,希望不要信口开河,千万别冤枉了好人,因为老板十分了解陈平安,也充分地相信他。
因此,陈老板在充电器找到后立即做出指示,有些话或属捕风捉影,没有证据表明与陈平安有关,此事到此为止。不过,陈老板为了顾全大局,无论怎样,都要给邓球一个风风光光的台阶下,毕竟他也是为公司利益着想嘛。然后,公司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即给予邓球记大功一次,其余保安各记小功一次。显然,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话又说回来,无论别人搞什么飞机,陈平安都无所谓,权当一阵海风吹过,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总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正如陈老板所言,这一页就这样翻过去了。然而,邓球每次见到陈平安很不自然,好像一条变色龙,以微笑应付一切,却掩盖不了他那尴尬的表情,更埋没不了他那肮脏的心里旮旯。当然,陈平安也不是什么傻瓜,表面功夫还得要做好,只是把一切赖在肚子里,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同样以礼相待。因为对于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差那层纸没有捅破而已。
此事过去了半个月,总管阿英与陈平安聊天时偶尔谈到了丢失充电器的事情。她左顾右盼一会儿,见四周无人,便悄悄地说:“陈平安,你知道嘛,我从邓球的眼神里看得出,极有可能是他自导自演的闹剧。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者可以表现自己,捞到骄傲的资本,以便获得陈老板的信任,见机升官发财;二者可以趁机公报私仇,就是为了打击报复,为了排除异己,不仅释放冤恨,而且借此搞垮别人,自己可以稳坐钓鱼台。不然,有谁向他报告了?他怎么那么肯定是你陈平安干的?他又怎么知道充电器藏在水井里呢?我们从那个现场可以分析出某些端倪,充电器绑得非常牢固,怎么又正好悬挂在水井半空中呢?说句实在话,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谁。事实上根本无需分析,就是邓球自导自演的奇葩闹剧,他一心想着耍点小聪明,完全是骗人的把戏,依据他的办事风格、狂妄言语、卑鄙的手段以及荒唐的闹剧,难道不是不打自招吗?唉,这世道呀,充满尔虞我诈,事事竞争残酷,杀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也。”
“谢谢总管小姐这么看得起我,也谢谢你充分地信任我,我很高兴,也很感激你。不过,一切都过去了,我权当此事没有发生过,或者当作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因为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家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有希望,才有未来。如果我们同事之间相互拆台,势必一起垮台,如果相互补台,就会好戏连台。所以,我希望我们厂的同事们不要相互猜忌,不要相互打压,不要相互拆台,还是要真诚团结,密切配合,拧着一股绳,有我有你一定赢……”阿英小姐听罢,高兴点头,大大点赞。然后,陈平安再与她客套一番,便笑笑咧咧地离开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陈平安第一个儿子于去年出生没多久,因患脐风(脐带破伤风)而夭折,造成终身遗憾。从此以后,他犹如惊弓之鸟,上班没有心情,吃饭没胃口,整天忧虑重重,晚上总做噩梦,一天比一天消瘦,吕香华与陈水叶都非常担心。再者,他们结婚后挣钱养家固然重要,但是传宗接代也是重中之重,用他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延续香火呀。所以,当吕香华怀上第二胎时,陈平安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为了保险起见,必须吸取血的教训,打算年底提前辞工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一个月要过年了,漂泊游子哪个不想家呢。“过年了,麻糖米糖不甜了;过节了,麻糖没得了……”夫夷过年儿童歌时而回**在陈平安的耳旁,自然而然他引向了快乐的童年时代。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是漂泊游子思乡念亲之情越来越浓,回家过年之人也越来越多。他望着吕香华越来越大的肚皮,心里真有点着急了,人在深圳,心却飞向了家乡。因此,他一时兴奋,写下了《想家》的打油诗。
年年月月漂泊样
日日夜夜工作忙
时时刻刻念差良
分分秒秒思爹娘
慌慌张张清行囊
急急忙忙挤车厢
平平安安回家乡
高高兴兴拉家常
可是,当陈平安向陈老板提交辞工书时,他犹豫了一会儿,笑眯眯地询问:“小陈呀,你不会是因为那个充电器的事情吧,似乎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总是感到不爽,老是想不开,以辞工来表达愤慨,表示抗议,对吗?如果你要是这样想,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我希望你留下,因为我一直相信你的。”
既然老板这样说话,陈平安就有点犯难了,还真不好意思开口,但是一想到老婆隆起的肚皮,一想到过年回家时人多拥挤而会带来许多麻烦,就鼓足勇气与老板说明白。
陈平安停顿了一会儿,望着老扳手上那支颤抖的笔头,望着雪亮的日光灯,望着办公室里认真作业的各位文员小姐,眨眨眼睛,摸摸下颌,笑着回答:“老板,你千万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因为家事而已,你的确是多虑了。我与你说句真心话,人这一辈子,结婚生子,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更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人丁兴旺嘛。如果我们夫妻俩没有小孩,辛苦挣钱又有什么用呢,还谈什么兴旺发达呢。因为钱是死宝,人是活宝,只要有了人,钱是可以慢慢挣的对吧。再者,我老婆快要生了,而且要吃一堑长一智,吸取第一胎失误的教训,趁机提前辞工回家,以确保母子平安,恳请老板批准辞工。”
陈老板见陈平安讲话口若悬河,情真意切,更觉得有点儿道理,望着他无话可说,但是端好茶杯喝了几口后又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说是供他参考。不仅如此,而且他笑盈盈地示意陈平安坐下,又叫来办公室文员小姐阿香,指示她给陈平安倒了杯高山茶。
接着,陈老板真情地说:“小陈呀,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特批你三个月假期,等你老婆生下小孩后,就迅速回厂上班,好不好?”
陈平安望着窗外寒冷的苍穹,听着海风弹着呼啸的琵琶琴,随意擦了擦手,心想老板所言极是,但一想到第一胎夭折,心里就害怕,看来只能让老板失望一回了。所以,他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仍然坚持己见道:“谢谢老板的好意,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妥,因为钱是身外之物,人才是无价之宝,只有吕香华能安全生下小孩,才是天大的好事,还是让我辞工吧。”
陈老板见陈平安心意已决,去意已定,就算留住人,也留不住心,只有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了。所以,他无奈地摇摇头,只好让步,又从办公桌对面走近陈平安,轻拍几下他的肩膀,微笑着说:“小陈呀,你的名字叫陈平安,请你不要过分担心,苍天会保佑你们陈氏家庭的,所有一切将会平平安安的,我也提前祝福你家母子平安,家庭平安,兴旺发达,一切平平安安。”
老板的话语突然把陈平安引向了二十多年前的故事里。听妈妈说,他是在山里出生的。那是1968年3月的一天,金良村第二生产队的队员们正在油茶林紧张地播种花生,突然传过来挺着个大肚子孕妇的“快来人啦”的呼叫声。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尖叫声吓坏了,不约而同地睁眼一看,发现孕妇已经倒在了茶树下,脸色苍白,疼痛难忍,危在旦夕……一个带着崭新冲锋枪的孩子呱呱坠地,那个男孩就是他自己。因陈氏家族依山靠山,依水吃水,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并且男娃在油茶林里出乎意料地降落于人间,平平安安,顾名思义,取名为陈平安。这样取名的目的是……
“小陈呀,看你飘忽不定的样子,到底想到哪里去了?我正与你说话呢。”陈老板提高了嗓门,边说边再轻轻拍打着他的肩膀,从而打断了他的回忆。
陈老板见陈平安反应过来,接着又说:“小陈呀,你是不是觉得我说错话而不理我?”
“老板,对不起,您没有说错话,因为你答应了我辞工要求,我一时激动而说不出话来了。其实,你说得非常对,我的名字叫陈平安,希望借你吉言,将来保佑母子平平安安,家庭兴旺发达。”当陈平安从梦幻中醒悟过来时,迅速调整好心态,双手抱拳,由衷感激。此时,他们都笑了起来,日光灯射出喜悦的光芒,从深圳海湾吹过来的海风心有灵犀,又弹起了庆贺的琴弦。
最后,陈老板送给陈平安一套台湾产的组合工具,留作纪念,以放长线钓大鱼,欢迎他再次归来。
陈平安万分感激,谢过老板,终于辞工,安全回家,却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