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大解放促高等教育大发展

以思想大解放促高等教育大发展

1998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高校扩招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包括西部地区的高等学校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的局面,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制约因素不少,其中思想不够解放、办学思路不活、教育观念陈旧、体制创新不多是重要的思想束缚。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办学体制,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更大发展。

一、在解放思想中更新教育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统一思想

当前,高等教育和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建设,既面临着大扩招促大发展,大变革中求图强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资源相对紧缺、办学条件相对紧张、大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深刻的挑战。因此,面对国家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前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上规模的同时上水平,走体制创新并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是21世纪高校发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史责任,也是历史呼唤和历史的必然。

(一)实现高等教育大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回顾教育发展史,每当教育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总是强烈呼唤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每一次大的教育思想解放和教育理论创新也总是带来教育的大变革、大发展。在解放思想中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实现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从观念到体制都面临着深刻而重大的变革。面对喜人而又逼人的高校发展态势,国内各高校都在变革图强中,不前进就是落后,前进步伐不快仍会落后。快进则生,中进则退,慢进则衰,不进则亡。事实告诉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推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起着先决性、主导性的作用。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就是要敢于和善于抢抓历史性机遇,果断决策,不搞无谓争论,认准了就干,就是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的障碍,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学校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如1998年以来广西工学院的扩招,学院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力排众议,果断决策,敢于负债发展。认准和抓住学院地处柳州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学院办学扩招征地政府给予政策性照顾、优惠和校董事单位支持的有利条件,同时抓住高校扩招机遇,立足区内,走向区外,拓展生源,改善结构。四年多来,校园土地面积增加了70%;校舍建筑面积净增1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净增3000万元;在校学生每年以跨越式(净增1000人)的速度增长。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解决了学校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认识的突破,带来了学院的大发展,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实现高校的大发展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提示着学校快速的发展不仅是速度和规模上的大发展,发展规模上快速地跟进不等于历史性的跨越,规模和质量是两个必须同时强调的前提。因此,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做到主观意识要立足于符合客观实际,做到思想的解放要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也就是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校教育规划起点上,坚持能高则高的原则;在教育目标上,坚持能优则优的原则;在教育发展速度上,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但是,高等学校的大发展、大改革、大建设,不仅要看眼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眼前有增长并不等于将来有后劲,规模大并不代表结构优,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质量高。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数量的扩张不但会有隐患,还可能直接演变成危机。

同时,学校在制定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时,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集思广益,发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领导层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全院的思想,不要一开始就局限于领导的思路。比如,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广西工学院,学院的办学思路要努力打开局面,办出特色,首先要立足于柳州,要以办学特色和较高培养质量取信于民,从而树立学院在柳州乃至广西的形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

与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和实质性的合作,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不断拓展学院的办学空间。

(三)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要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内部管理体制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实现校、院(系)两级分层管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权力和利益,大胆地把该下放的权利充分到位地放下去,以调动基层单位加强自身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和潜能,改变那种在现有体制下,把系(院)统得过死,基层搞不活,在人才引进与教师培养、专业发展规划、学生学籍的管理、教职工的内部津贴分配等方面无自主权的弊端,克服责、权、利不明,部门本位主义、唯小集体利益是图,工作效率低下,一些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的现象。同时加强全校常规管理与监督,严格校纪规章,做到令行禁止,活而不乱,保障教育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到突出的位置

经过1998年以来的扩招,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实现了新的突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学校规模扩张较快,办学条件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思想解放再讨论中,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管理观、质量观的转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到学校工作突出的位置上来。

(一)转变教育观,领导的思想观念必须解放

领导思想解放,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具有现代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应勇于开拓探索所领导的高校的生存发展空间,为在校学生提供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大学教育平台,能让其学生引人关注的校长才是成功的校长。高校领导无论分管什么工作,都应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认真的研究,因为办学质量是每所高校生存的生命线,高校只有具有较高的质量,才能为学校开创出独具特色、朝气逢勃的办学环境和办学形象。

领导思想解放,必须敢于实事求是。我国近几年每年都在扩招,学校招进来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是参差不齐。如果我们不能理智地客观地对待这一现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是对每一届学生都用同一培养标准去进行教学,自然会得到不一样的培养效果,师生就会互相埋怨。近几年常听到教师怨学生差、学生怨考试难、学校教务处怨各门课程不及格率高等呼声,这些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学校的教学不能完全切合实际;要改变这一事实,首先得从领导开始,积极转变观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应以多标准,多元化质量观来对待目前高校的教学。不能用相同标准而对所有的学生,应该在教学上因材施教,不要过于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应注重强调学生是不是已经接受了这种教育过程。

(二)转变教学观,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转变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的教学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将影响着所教授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观如果脱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表现为对学生要求苛刻,期望偏高,漠视学生学习的困难,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丧失信心;如果要求过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性,必须改革当前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单项传递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就是要把教师的学术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讲,教师的教学观不转变,培养质量将被质疑。

(三)转变管理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改革与管理

要牢固树立管理出生产力的观念。管理是科学,而且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过:“我看中国高校与国外一些大学的主要差距之一,就是管理。当前高教领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敢严格要求,上级不敢严格要求下级,老师不也严格要求学生;二是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精力上、时间上对管理工作投入不够,没有完全负起责任;三是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落后,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形势。”因此,我们要大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从严治校,规范管理,整顿和规范教学秩序;要完善学校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秩序,进一步扩大基层

民主,推行校务公开,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转变质量观,倡导科学、全面的人才观

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成人与成才。因此,全校各部门都应该树立“一切为学生成人,为学生成才”的意识,加强所有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观念。学生来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教学自然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人人皆知,可是没有人人皆行之。有些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认为教书才是责任,育人自然有学生思想工作的有关人员,其实这是教师的严重失职,因为任课教师才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教育者,如果任课教师放弃这块教育空间,则学生的散慢情绪就会立刻滋生并蔓延,学风自然也会滑坡。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全校各部门都应该有评估指标体系来量化自己的工作,指标制定的目的就是考核各部门的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及服务质量。要让让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首先得提高,服务质量也得相应提高。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长期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队伍在开展“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中,应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这个中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实践活动,要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缺陷,自己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以完善自己知识结构,使学生做到促使自己勤奋起来,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三、创新办学体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创新的本质是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与众不同。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必须谋求先发效应,就是要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体制创新上优人一着,在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高等学校履行着普及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专门建设人才的基本职能,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结构大转型、大变革过程中,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必须对政府负责,接受政府的政策指令和检查与监督,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下,提高办学水平,加快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面向市场,加快WTO背景下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国有高等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同样面临着市场的竟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借鉴国有企业发展的经验来加快发展,这是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特别是作为地方院校的广西工学院,面对全国高校林立、竞争激烈、他强我弱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拓宽办学思路和空间,促进学校持续、健康、有序的跨越式发展,除了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打破常规的传统思维模式树立教育的市场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借鉴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加快建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形成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独特资源。如:广西工学院董事会于1994年成立的九年来,以董事会为载体,通过董事办秘书处及下设的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教育基金三个委员会进行具体的运作和成功合作,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和企业实行“双向参与、互惠互利”的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双方事业的发展献策尽力,学校为董事单位培养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如举办培训班、专业证书班、大专本科学历提高班、“3+2”试点班及开展校企科研合作、学科联合共建。同时,也在董事单位建立了10个校外专业实验室和50个教学实习基地,可利用的实验设备总值达5600万元,并多渠道地筹集办学经费2000多万元,把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学院发展之路转化为广西工学院的独特资源,立足柳州、面向广西和全国教育市场,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观念和广西工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创新办学体制,逐步地走出了一条在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办学新路,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在消除制约教育发展体制性障碍的探索中较为成功的范例。

注:本文是作者在本校“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大讨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发言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