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今天,这一价值观90年来从未动摇,说明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表达方式不同,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变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探讨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并从中获得启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变革

导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樊体宁:《西方国体与政体》,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政党与价值观有着天然的联系。世界上的政党,从形成之日起毫无例外地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只有在价值观上取得认同,形成一致,才能走到一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成为政党”政党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方式,就是政党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表达出来,以赢得人们的价值认同,从而达到动员和组织人民去为实现政党的目标团结奋斗。正是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指导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和胜利。因此,围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这条主线,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渐进变革,对如何进一步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话语表达的实践发展概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十分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的革命型政党价值观,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指导下,毛泽东思想中建立一只革命的人民军队价值理论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价值目标话语表达方式,支撑并推进着党领导人民军队从井冈山——延安——西北坡的革命事业发展,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民族和国家主权独立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62年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在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并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尽管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初级阶段认识的探索还是初步的,同时也发生了**的错误。但正是在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推动下,通过结束**的拨乱反正,逐步消除极左路线带来的偏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错误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并运用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在进一步提高和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治国理念和社会大众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和基本价值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执政党建设命题,推进着包括“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与时俱进发展,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执政党价值观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实现的与时俱进话语表达,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政党向执政党价值理念的转变及其执政方式的变革。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话语表达方式变革,这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执政方式变革,就是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就是以中国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

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这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党的执政理念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紧紧跟进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方式虽有所不同,但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却始终没有动摇和改变。

二、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变革的基本归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以民族独立和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探索为价值诉求,以带领中国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一切依靠人民”、“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军队”为价值话语表达,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前进动力的毛泽东思想价值观。变革着“三民主义”的旧民主革命话语表达向“求翻身、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推进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过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阶段的价值目标追求,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打天下、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变革。从这一时期开始就逐步形成和确立为人民谋解放的革命政党价值理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实现的话语表达方式,推动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毛泽东思想中革命军队建设的价值观建立和形成,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价值实现依靠人民军队,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纪念张思德的讲话)话语表达方式,就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归纳。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以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为社会价值基石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转移。说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基本路线确立的价值取向话语表达,建立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价值观话语表达,既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转变成为执政党的实践认识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畅行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话语表达。但急于求成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论的简单化,也使服务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违背人民基本意愿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错误理论和**实践的严重扭曲和异化,反思这一错误实践话语表达方式,彻底结束**的拨乱反正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话语表达,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推进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价值观变革的客观形成。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话语表达方式和邓小平理论呼之欲出,就是中国共产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历史时期,代表人民根本意愿的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基本归纳和结果。

(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1)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制度体系的话语归纳,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人民社会实践的探索,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并实现了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与时俱进变革。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期、新情况代表人民意愿的所做出的最具社会发展价值理论的指导思想话语表达,就是执政党价值观中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新世纪的表达。推进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深化,并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价值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话语表达方式变革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认识出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推进,就是迄今为止的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

三、探索中国共产党90年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变革的启示

(一)党的指导思想凝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发展和话语表达方式凝炼,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与时俱进的发展,说明党的指导思想凝炼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因为,马克思主

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话语表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党的指导思想话语凝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价值观具体表达方式不同,也出现过各种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但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以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目标。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人民群众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新的征程中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辉煌。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的执政党价值观中最具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提示,揭示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高度概括,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的与时俱进,同时提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发展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话语表达方式的变革。充分说明了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与时俱进的话语表达方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变革,这一发展与变革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地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党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话语表达,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凝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组成部分组成,即:“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可简明的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话语凝炼与实践方式的表达,揭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一级理论形态和话语观念形态,是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事实,后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话语概念的理论抽象,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价值观在进步发展中得到深化。因此,凝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表达,包括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要从包括执政党指导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方式变革中、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俱进的变革中去探寻,既要从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找,更要从已经发生的历史对未来的启示中探寻,为凝炼中国共产党90年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做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史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注:本文的写作借鉴了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文余教授的部分论证内容和参考论题,并于2011年12月完成本文的论述和论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