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特征和导向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特征和导向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的群众性团体,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学生社团形成相应的社团文化呈现其一先一后的发展态势,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缩影。揭示着在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代校园文化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特征和导向,从而规范学生社团行为并形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发展增长点。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文化建设;文化特征;导向

经批准的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的群众性团体,是高校群团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校园的社会存在。说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规范学生社团行为并形成学生社团文化,进而开展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推动学生社团先进文化建设,形成高校校园健康文化和新的发展增长点,有着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直接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发展增长点

(一)高校学生社团及其社团文化发展概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和指导教师等规范指导下,经批准的由学生自主成立的群众性学生团体(组织)。而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从狭义的定义而言,是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和建设发展中所形成一定特征并反映其社团价值属性的文化。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伴随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社会文化和高校文化进步的发展命题。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社团学生特别是未经学校组织批准的学生个体组织,如同乡会、老乡会,犹如雨后春笋、芸芸众生。仅据某高校的社团登记统计,经学校团委等组织正式批准注册登记的学生社团38个,而未经批准即兴自发组织的同乡会、老乡会则达67个。这一数据尽管各高校不尽相同且各具其特点,但从普遍现象而言,学生社团的兴起,提示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规范学生社团的行为并形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发展增长点。同时也反映了高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和娱乐性乃至自主自由性,既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倾向和关注自身素质提高价值的新趋向,也是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文化价值新取向。反映了高校校园的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亚文化的繁荣景象,体现了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校园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呈一先一后同步发展的态势。但未经学校组织批准的学生个体组织和社团,既给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也为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构建依法依规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以学校组织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多元共融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学生社团发展与社会思想文化紧密相连,而作为社会亚文化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又主要由师生特别是学生思想文化和社团文化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学生社团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进而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有文化运动先驱的指引和带领而发起,更有一批新学生青年参与和推动,就是青年大学生作为文化运动和各种活动重要组成和主力军并最终成为社会文化推动者的最好例证。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先导和移动通讯、电脑普及的网络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青年人是快速掌握现代化通讯工具,推动网络、微信、飞信、微博、Q群等网络文化发展的主流群体,成为学生社团文化推动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活力。提示着高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的推动,将成为学生社团文化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释着由高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兴趣、爱好、志向而组成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既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集合体,也是形成高校社团文化的有效载体。说明关注学生社团的发展,要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既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特征和多元价值取向与个体发展趋向

在众多的高校社团中,学生社团的价值特征首先体现在娱乐性文化特征为第一基本价值特征。因为,在经正式批准的学生社团中,以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为主旨的社团占绝大多数,并以兴趣、爱好、志趣相投为文化特征。呈现出多元纷呈,取向多元、观念各一、价值非整合的文化多元特征和倾向,同时向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且不问政治的“去政治化”价值取向发展。一些学生社团在价值观念的取向上呈现出个人的发展似乎与国家的政治无关,在政治与经济、政治与国家发展乃至经济文化发展认知上,甚至表现出个人的发展道路与国家发展道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殊不知,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特征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其意识形态性,只不过大众化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是其多元性和少谈政治而已。但是“文化,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说明文化的狭义概念就是意识形态。进而说明高校学生社团的意识形

态综合属性是其基本特征属性。例如,学习型的理论性学生社团,就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生社团,又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理论性社团,只不过这一类的学生社团在整个高校学生社团中不表现为主流而已。说明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着“去政治化”发展趋向,但是大学生的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综合性属性是客观存在并不容回避的。否则,高校社团及其文化建设就会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特征和多元价值取向与个体发展趋向,提示着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并加强指导,推进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命题。

二、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多元价值导向,是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要素

(一)关注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和其文化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的价值属性及其多元价值取向是由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学生社团的价值属性就是其文化价值属性,亦即学生社团的价值属性是以其文化属性和文化性为基本性质。因为,高校学生社团尽管有多种类型。但各种学生社团类型的属性和存在价值可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二是兴趣价值属性。其中兴趣价值(即爱好即为价值)属性又归属于文化价值属性。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兴趣价值(爱好即价值)属性主要表现在,例如:理论学习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习会、大众哲学研习会等红色类社团);文化艺术型(如,琴棋书画等文艺社、文学社,舞蹈学会、集邮协会等社团);技能、技艺交往型(如,武术学会、桥牌学会等);专业爱好者学会型(如航模、汽车、计算机、军事武器爱好者协会)等多种类型。在这多种类型的学生社团中,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兴趣爱好属性为其基本价值属性,而学生社团这两者价值属性从根本上说又是由其文化属性决定的。说明高校学生社团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及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其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即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取向)特征。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和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包括各社团的指导老师,要在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学生的社团文化建设,关注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多元价值取向特征和其文化发展。在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和指导实践中,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示的先进文化建设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以学习型、理论型社团为引领,把控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发展导向

构建学习型、理论型高校学生社团是党的思想文化战线(领域)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高层次要求。揭示着高校文化建设和社团文化建设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表率,就是要以学习型、理论型社团为引领,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为基本内容,把控好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与发展导向。因为,高校文化包括作为高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文化,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揭示着高校文化建设和社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基本任务,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其中“引领”本身就蕴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其多样性的文化含义,说明社会思潮的产生是其相应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反映。这就提示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要关注和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价值多元的先进文化建设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的主元去推进和主导社团多元文化建设,以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为抓手,推进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自觉与意识形态共融,实现思想文化新觉醒,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的文化发展,把控好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与发展导向并以高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大众化文化发展。这既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基本职能要求,也是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建设得以合理合法存在并实现有效发展的认知基础。

(三)加强学生社团文化的要素建设,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学生社团文化的要素是指由该社团名称和属性相符的的文化特征、价值取向、活动范式、活动内容、成员的素质、社团组织和个人行为规范等元素。提示着关注上述社团文化的诸元素建设并把握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特征,进而把握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多元价值导向,既是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正确导向,也是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要素和基本要义。同时说明加强学生社团文化的要素建设,就是要把学生社团建设的诸要素作为重点加以持之以恒的建设,使其诸要素成为社团文化的特征和符号,以此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因为,高校学生要成为其社团人,其文化要素就是其文化特征和符号的代表。要使其成为该社团相应名称的社团人,该社团人既是该社团活动的爱好者,也是其参与社团活动并形成该学会名称相对应的文化元素的建设者。例如,广西科技大学学生社团之一的“晨光文学社”,是一个已经成立并发展了27年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多为文学爱好者,学生毕业出去之后除掌握其原有的专业技能外,有一定文学爱好的特长并转行从事社会文化服务和管

理的人不在少数,就是其大学文学社团的文化影响结果,而要使其成为品牌就要加强社员对“晨光文学”的业余写作乃至创作为文化要素的内涵建设,并形成“晨光文学”为要素的文化符号和特征,使其成员成为文学爱好者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文化影响力,以此推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依法管理 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一)规范学生社团行为,推进高校学生社团依法依规管理

加强学生社团及其文化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的行为,推进高校学生社团依法依规管理极为重要,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践的一项常规工作命题。而规范学生社团行为,就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从社团的发起者开始的社员组织发动,社团的名称确定,社团的内部章程(含社团的基本性质、目的宗旨、活动内容、方式和活动的要求等)的制定、指导教师的遴选、社团的逐级审核报批及备案,到成立会议和活动安排等,方可成为高等学校作为依法办学实体条件规范下经批准的高校学生社团。凡是未完成上述程序并经批准备案的自行成立的学生团体(特别是老乡会、同乡联谊会),均属不合法、不合规的学生组织和团体,且应予“取消”的同时,对活动组织的牵头者予以教育并劝其解散该团体,取消任何在校园出现的相关聚会宣传、海报和广告等。唯有做到规范学生社团行为,才能推进和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依法依规管理。这是维护高校校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秩序,实现高校安全文明、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高校师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下从事学习、工作和业余文化、文艺体育生活的需要,更是高等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在高等学校《章程》尚未普遍推行的过渡时期,推进依法治国、提高政府部门和高校治理能力之使然。

(二)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指导,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新发展

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要与其社团的要素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揭示着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指导,就是要加强其社团要素的建设指导。这一要素就是社团活动的主要元素,就是使其社团形成相应文化的传统(即能使之传承和遗传的)元素,而要使其社团形成相应文化的传统元素,就要使社团成员在长期的活动中把代代相传的做法形成优良传统。例如,邓小平理论研习会(一般在研究生层面的组织居多),经常邀请指导教师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新研究、新成果,而学生在讨论会上经常以“学术论坛”的形式探讨学习和认识体会并成为惯例;又如,汽车爱好者学会自行设计制造的简易跑车,在校园划定的范围内由教师、教练的指导下经常习练车技和交流,利用业余时间边习练、边交流形成固定的活动方式,就会形成相应固化的社团活动模式和文化形态,亦即对社团活动内容和方式固定化并进行周而复始的习练,不断加强其活动的指导所形成固化的模式和相应的文化形态,长期一以贯之地坚持就能形成该社团的社团文化。说明社团的要素建设就是使其成为社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法等主要元素加以建设,这一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加强其社团活动的指导所形成固化的模式和相应的文化形态,并形成相应社团文化的进程。因此,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指导,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新发展,是一个学生社团活动实践推进社团文化和理论建设的、实践产生理论、形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命题。唯有如此,高校的校园文化就能在丰富多彩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并形成相应的学生社团文化而得到新的发展,进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新发展。

(三)引领和推动学生社团先进文化建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先进文化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价值属性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的娱乐特性现实,决定着学生社团的基本属性功能是为丰富学生文化和大众化服务的。提示着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向高一层次的先进文化建设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因为,学生社活动如果丧失大众化和兴趣爱好娱乐性特征以及实践可操作性,就会使学生社团的建设及其文化发展进入阳春白雪却无人问津的境地。揭示着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既是多元纷呈的,也是具有不同层次的,同时也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娱乐性质的。说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学生社团文化先进性建设,仅仅依靠一两个学习型、理论性品牌是难以实现的。唯有建设兴趣爱好型、技能技术型的学生社团并成为其品牌,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在信息化、大众娱乐化时代背景下,有时恰恰相反的是先进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来源于熟练操纵和掌握现代化通讯工具和网络传媒的、同时又从小至今受到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良好教育的高校学生。他们在校园信息快速传播的高校文化环境熏陶下,其有时获得和掌握的知识信息及技术比指导教师快速,反而成为相应的社团活动实践老师(即教练)。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及其相应的社团文化建设,要在社团管理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在社团活动和理论学习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发挥社团成员作为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凝炼和形成该社团的精神与文化,以此推动学生社团先进文化建设,并以一贯之地坚持其先进文化的主元和要素建设,形成先进文化新的增长点,从而形成社团的品牌活动并向品牌社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引领和推动学生社团先进文化建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先进文化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