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探研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探研

摘要:从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认识,要进一步明确高校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深入考量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进一步加强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功能及个性特征的研究。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的对策主要是: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切实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努力开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质量文化”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企业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了企业组织及国际质量管理机构的热捧。进入本世纪以后,质量文化概念才被移植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研究中,并引起了国内部分学者的关注。因此,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和发展探索,推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现状及相关分析

(一)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现状

为较为全面的掌握高校质量文化的研究现状,作者利用清华同方的CNKI中国期刊网对于“高校质量文化”和“学校质量文化”进行“标题”搜索,查找到1994年至2008年间(截止2008年8月)标题有“高校质量文化”和“学校质量文化”字段的学术论文共17篇。其中:2000年3篇,2001—2003年各1篇,2004—2005年各2篇,2006年3篇,2007年4篇。说明自2000年发表的第一篇探讨高校质量文化的学术论文以来,有关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献总体上呈缓慢增长。输入“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教育质量”这些关键词可以查询到很多论文,但涉及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的讨论并对本论题的研究、借鉴很有限。同时,查询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及学位论文数据库没有发现有关论述。此外,在某些学者关于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的专著中部分章节对质量文化的问题有过相关阐述,这些文献基本反映了当前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现状的特点

1.研究思路和内容取向大致相同,但高校质量文化与质量立校的关系论证不足

在上述查询到的17篇高校质量文化的论文中,有7篇论文论述了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功能、构成要素、建设高校质量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另外5篇论文选取了质量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构成要素、建设意义和建设途径的某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但质量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对高等学校质量立校的作用认识尚不到位,其关键性影响因素的论证分析出现缺失和真空。

2.研究多以个人经验进行分析、推理,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个案实践研究相对缺乏

在上述查询到的17篇论文中,仅有张蓓以集美大学作为个案提出了该校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说明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及其意义研究尚未由个别现象上升到普遍层面的共识。进而说明:由于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涉及的诸多要素尚待研究,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对策或建议及其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尚需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长期的探索,以形成各自高等学校较为稳定的质量文化。

3.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充分性论证不够

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从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的学者都能认识到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十分必要性,并对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功能、构成要素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因此,研究角度取向较为一致。但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充分性(如: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

论证分析有所欠缺。同时,从质量文化视角论其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乃至其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对推动高等学校大众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由于对质量文化建设的充分性认识不足,学校质量文化尚未真正形成,导致众多高等学校在面向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缺失。

(三)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现状的成因及相关问题分析

通过对上述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的现状、特点和相关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认识: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质量文化也是人们长期从事质量探索实践活动的结果,其建设具有长期性、效果滞后性等特点。高校质量文化是近些年来才引起教育界重视的论题,其建设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因此,大多数研究只能基于研究者的个案以及对已有文献进行综合性理论研究。因而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功能、构成要素、建设高校质量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的研究现状,只能说明其必要性,其质量文化建设的充分性及其发展趋向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证探索。

二、进一步提高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的认识

(一)进一步明确高校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

关于高校质量文化的构成,应包括以下四个层次或要素:1.物质层面。即高校质量的物质文化,它是凝聚在高校物质设施中体现高校质量管理理念的外化部分,包括实体性的文化设施,如带有本校特色的育人环境、教育教学设施、环境质量等。2.制度层面。即高校质量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高校质量管理领导体制、高校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高校质量管理制度三个方面。3.精神层面。即高校质量的精神文化和文明,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高校质量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地位。4.行为层面。即高校质量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管理层、师生员工利用物质层的要素,在制度层的约束下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质量交往、质量攻关宣传等活动的行为模式。这四个层面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转换、互相渗透。精神文化和制度层面、为行为层面及其物质层面提供思想基础,是质量文化乃至精神文化的核心;制度层面精神和文化层面约束并规范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建设;物质层面为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提供物质基础,是学校质量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二)要深入考量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

考量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要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1.明确高校质量文化具有稳定性、时代性、养成性、整体性和学术性特征。2.高校质量文化还应具有实践性、鲜明的个性、综合性和隐形性特征。3.高校质量文化除了具有其它文化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即:精神性、社会性、综合性、独特性和一致性外,还应具有其独立特征,即:形式的文化性、育人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基础的一致性、功能的整合性、形成的自觉性与目的的实践性。认识高校质量文化的特征对深刻、全面认识高校精神文化,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部分研究者们对高校质量文化特征的提炼总结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论证也不够严密,这些特征是否真实的反映出了该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的总体特征(即:基本特征或主要特征),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功能及个性特征的研究

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者在关于高校质量文化的概念和定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不同见解和研究。但是高校质量文化内涵的表述和研究还需进一步概括和理论抽象;同时,关于高校质量文化的功能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对高等教育功能发挥的研究方面,而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所形成特有的质量文

化及其功能,对推动高等学校的发展并增强学校文化的积淀作用,以及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对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研究,尚未引起高等教育学者和专家的重视;此外,高校质量文化研究与建设尚处于普通层面和一般意义上,高校质量文化研究与建设还没有真实、全面地反映出高校文化的个性特征等等,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今后做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三、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我国目前(指撰写本文时的2009年)约有2200多所高等学校,其中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等。无论是从办学的主体还是办学的层次、办学的类型来看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反映到教育质量和高校文化上也使高校质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由于目前对院校质量文化的比较研究处于空缺状态,各种类型院校或不同层次院校之间的质量文化比较研究,同类院校或同一层次院校的质量文化比较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如何在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质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继而分析和总结这些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模式,以推动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发展及其研究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二)切实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

如何在加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贯彻重在实践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成为高校质量文化研究与建设的关键。因为,高校的质量文化形成及其发展,说到底是在建设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而理论研究紧跟其上,起指导和引领作用。只有加强了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实践和探索,质量文化的理论及其内涵研究才能得以深化。这是贯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哲学方法思维,从而提升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的理论认知,真正做到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充分、有效结合所必须实现的重要前提。至于怎样才能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应该着重加强哪方面的建设,也是坚持实践第一,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更是推动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走向深入的课题。

(三)努力开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开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要从高校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入手提出相应策略。比如: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途径主要包括:高校“品牌文化”建设,环境与校容建设,推进技术、设备现代化进程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以构建现代化的高校物质质量文化;制度文化建设途径则包括:加强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或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以形成强有力的制度执行质量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表率文化、教职员工群体行为文化、学生群体参与文化三方面的建设,以高素质的行为质量文化规范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学校的办学精神教育,加强教风、学风、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学校精神质量文化和文明水平。通过多途径、全方位、多视角的探索,长期开展上述四个质量文化的要素建设,为最终形成和确立稳定的高校价值观和高校教育管理哲学打下良好的高校质量文化基础。

注:本文是作者参与的广西教改工程十一五重点资助项目之一:学分制下地方院校建立“参与式”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批文号:桂高教教194号)成果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