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德品行之根:优秀传统文化_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七章

道德品行之根: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是党员干部道德品行的根基血脉。习近平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培育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当前,人们不断看到“老虎”被打,“苍蝇”被拍。“老虎”、“苍蝇”各有各的问题,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抛弃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出了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界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内容等还存在一些争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仁爱孝悌、谦和好礼。“仁爱”精神讲求爱他人、尊重人,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相爱的关系,“仁者爱人”告诉我们“仁者”标准。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明仁者爱憎分明,极具正义感。孔子也向我们论述过君子无论是在匆忙时,还是在颠沛流离时都不会轻易丢掉“仁”, “仁”不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无论是出身贫寒或富有,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多生子女,“仁慈而宽容、大爱无私”的道德价值理念都是我们所应有的。“孝悌”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基础,“仁者爱人”就是要爱父母、兄长、子女,也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所不喜欢的,强加于他人。总之,要有一颗善良待人、宽容爱人、乐善好施的助人之心。“孝悌”源远流长,无论是古代从远古帝王舜的“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伺候生病的母亲三年,为母亲“亲尝汤药”,还是孔子弟子曾子与母亲“啮指痛心”的心有灵犀,都说明了“孝”对国民性格的深刻影响。因此,要结合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孝悌观念教育,增强孝道意识,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道,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要积极发扬道德榜样的作用,树立优秀典型,以榜样感染和鼓舞社会成员,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孝道观念,提高道德品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作为伦理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处伐”、“自是”。谦德亦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其集中体现就是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诚信知报、精忠报国。诚信就是诚实而守信用,也是忠诚信义的概括。诚信道德要求一个人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诚信作为道德规范,源远流长。我国大约从商末至春秋,青铜器上就有“信”的铭刻;《周易》上有“忠信,所以进德”的话语;《诗经》有“无信之人言,人实不信”的诗句;《礼记》“礼运”篇

对大同社会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描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即是对交朋友是不是言而有信之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无产阶级政党更是视诚信如生命。例如,列宁曾说:“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也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政治上的诚实,是强大有力的结果;政治上的伪善,是软弱无力的结果。”因此,中国共产党党章将“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作为党员义务予以规定。诚信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个人幸福的条件。个人诚信是诚信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应该既为社会也为自己培养诚信的道德品德,做全面发展的人。个人诚信品德的养成,和其他道德品质的培养一样,必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长期艰苦的熏陶、教育和磨练。诚信品德的养成,是一种漫长复杂的道德熏陶、学习和认同过程。在诚信制度保障下,在诚信风尚引导下,通过学习感悟,逐步增长道德知识,懂得真善美和假丑恶,逐渐提高坚持诚信的自律能力,日益增加对于诚信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并持之以恒地不断实践,且用这些情感来选择行为,党员干部的诚信品德就会养成并得到巩固。

知报,即感恩图报。人是脆弱的,要想较好地生活下去,必须互相帮助,这就是既被帮助也要感谢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党员干部,成长为党员干部,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育教育。党员干部理应感谢党和人民。这种感恩图报,集中表现为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是热爱祖国、奉献国家的高尚品德,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各族人民都起来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都是精忠报国的生动体现。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陆游,不辱使节的苏武,前赴后继御外族入侵的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还有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等,无不是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杰出代表。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精忠报国的传统美德,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社会主义祖国。

第三,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这是中华民族倡导的美德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克己奉公、修己慎独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和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家天下”文化,家族是这种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个“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可以说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在这一点上都达成了共识。这种文化必然要求克己奉公,把天下利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韩非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之谓公,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毛泽东号召“大公无私”,邓小平认为不能作为普遍性号召,但是应该也可以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岁月,但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克己奉公的事情仍然很多: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在抢救别人生命的时刻,在制止歹徒作恶的搏斗中,在完成一些急难险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有克己奉公的精神。即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种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它主要体现在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克己奉公,在平凡的岁月里持之以恒、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弘扬克己奉公精神,特别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榜样和表率作用。当前正处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党员加强个人修养,使党员群体成为公众认知的道德标准模范,通过党员的个体行为,把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精神和灵魂;通过党员的个体行为,体现党的宗旨,实践群众的愿望,使党组织成为向社会负责、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核心。

修己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是一种趋近完美的道德修养境界。几千年来,这种修身的方法,对我国人民修身养性、人格铸造、提高道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明代曹鼎在山东任泰和典吏时,曾押解一名绝色女贼,因来不及赶回县衙,共宿荒山野庙。入夜后,那女贼频频色诱曹鼎。曹情急之下,用纸写下“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不为所动。在我们党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能够修己慎独自律的好干部,像毕生严于律己、始终克己奉公的周恩来;于艰难竭蹶之中,经手巨量公款,个人分毫不沾的方志敏;厚德待人,把宽敞房子和高级轿车让给其他领导的项南;不拿公家一草一木,坚持不给女儿转正的谷文昌。还有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曾向机关各部门宣布:有事找他,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家门免进。在他的追悼会上,很多干部和企业家才第一次见到他的妻子。这样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能够始终坚守修己慎独的道德准则。当前,面对各种诱惑,党员干部应该把修己慎独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方法,加强道德修养,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美德。

第四,见利思义、勤俭节约。这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重要道德品行。

见利思义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意思是见到财物能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难勇于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顿还不忘平日的誓言,这样也可以成为完美的人。见利思义并不是一味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该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先义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与见利思义截然相反的是“见利忘义”。《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语道出了见利忘义和保利弃义也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许多仁人志士,在利益诱惑,甚至生死面前,坚持以义为重,勇于舍个人之小利,求人生之大义,有的乃至舍生取义,留下许多佳话。东汉时期,有个叫王密的贤人曾受到过东莱太守杨震的举荐,后王为报答知遇之恩,怀揣十金要送给杨震,并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拒金之事一直被传为美谈。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是处理义与利之间关系的楷模。周恩来总理曾为家人定下“十不准”的规矩,要求时时处处公私分明,不能占公家和他人一点儿便宜。陈云曾担任过两届中纪委第一书记,在此期间,对党的廉政建设作了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有一次他在外地结束调研,所乘的返京列车快要开动时,秘书报告当地干部为表达敬意硬是要放两只老母鸡和一点儿蔬菜到车上,建议不如按照市场价格买下来,以免退回去让基层干部为难。陈云听后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可见,即使对人际交往中的小节,老一辈革命家也绝不大意。

勤俭节约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无畏,到建设时期“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生动号召,崇尚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成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名言都说明这个道理。“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资源有限,我们的社会越是进步,越应该坚持勤俭节约;越是繁荣富强,越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质。领导干部应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珍惜民力,节约每一分钱、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