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德品行之根:优秀传统文化_二、捍卫民族精神独立

二、捍卫民族精神独立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实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千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自秦王朝统一到16、17世纪,中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积极发展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七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等,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方针的宗旨,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播撒和平种子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伟大精神。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人类所处的这个星球依然很不太平,由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恐怖主义危害依然严重,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解共融,促进各国之间以协商、和谈的手段解决争端,促进各国人民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进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勤劳勇敢是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一切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历来以勤劳为立身立国之本,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在中国,同勤劳紧密联系着的勇敢,是和智慧、仁义并列的三大美德之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特征。为了真理而不惧权势,不畏强暴,不怕孤立,不顾利害,不计生死,才称得上大勇、真勇。这就是所谓的“率义之谓勇”。“见义不为,无勇也”,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就是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

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正是由于对于勤劳勇敢有独到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所以中国人民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杰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创业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才得以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最终战胜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不信邪,不怕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赢得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敬。

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说,它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贞刚毅精神,体现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随时世制”、“与时偕行”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优秀继承者、发扬者。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从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从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建设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不断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民族的团结和凝聚,离不开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要前进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精神支撑。在民族遭遇灾难,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民族精神所起的关键作用就更是明显。譬如每当中华民族国难当头之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充满爱国情感高风亮节的民族精神,就会点燃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之火,激励他们为民族的奋起而积极抗争。中国前进的路上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焕发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以百倍的勇气和胆略迎接挑战,加快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速度,抓住发展机遇,增强综合国力,做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以特别强大,是与中国的56个民族从组成民族大家庭那时候起,就有了统一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点。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古国,从秦朝统一中国开始各民族就逐步走向统一,到西汉,中华民族已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强屹立,不仅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相反,越来越团结,越是困难越坚强。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量,这种力量潜移默化而无处不在。作为文化根基,它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目标导向,它能够指引民族前行;作为一种动力激励,它能够激发人民团

结奋斗,投身发展大业,创造人间奇迹。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条件在于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奋斗,而自强不息、爱国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推动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源泉。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我们党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之后,还只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还只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完全的现代化,还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更需要秉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党员干部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职责。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党员干部不仅应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而且要带头学习弘扬民族精神,捍卫民族精神独立。

第一,学习把握民族精神。学习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要认真学习《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尚书》、《史记》、《资治通鉴》、《朱文公文集》等历史文化典籍,把握其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等精神品格,奠定捍卫民族精神的认识基础。

第二,交流传播民族精神。交流传播是捍卫民族精神独立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指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每个民族的精神也是这样,各有千秋,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当在尊重民族精神的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民族精神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精神的优点和长处,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创作更多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精神文化产品,传播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等民族精神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力,进而捍卫中华民族精神独立。

第三,发展丰富民族精神。发展丰富是捍卫民族精神的动力。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受到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的东西。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传统的精神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做到古为今用。同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结合中国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如创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实现推陈出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