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道德品行之重:政治品质_四、挺身而出、敢于斗争

四、挺身而出、敢于斗争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第一,挺身而出具有特定的内容指向。挺身即是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不畏缩、不后退。挺身而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既得利益等小团体利益而辩护,它有具体的指向,就是要为国家民族利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党的事业发展而挺身而出。

为国家民族利益挺身而出。长期以来党内的伦理学家一直很强调人的精神境界,认为第一境界是大公无私,第二境界是先公后私,第三境界是自私自利。现在,如果按这三种境界来处事,会把处于复杂纷繁的社会环境中的党员的行为选择简单化。实际上,对大多数既热爱国家与集体又关心个人利益的普通党员来说,无论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无私奉献,甚至争取个人利益,都可以是他们处于不同境遇内的不同的处事原则和行为选择。党员不是为境界而生活的。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赞成为了理想而自我牺牲,但他也反对为了道德而完全牺牲个人的正当利益,认为这本身就是非道德的。他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会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现实生活中,党员行为可以是多选择的。但是在关键时刻、特殊时期要能挺身而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决不能患得患失,更不能畏缩不前、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为国家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就是切实解决好“服从谁”的问题,坚持个人和集体的一切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党的性质决定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国家的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同时,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尊严,始终把个人追求同祖国富强结合起来,把各民族繁荣发展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统一,在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为人民群众利益挺身而出。壮举发乎自然,英雄出于平常。群众危难之时,能不能、敢不敢挺身而出,检验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更测出了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正确的权力观、明确的公仆意识、强烈的群众观念的综合体现。有些干部,平常满足于完成规定的任务、“凭良心工作”,与群众总是隔着肚皮、分着心窝,感情淡漠,危急时刻自然就表现平庸;更多的干部,平常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疾苦忧患,牵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将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在群众有危难之时,他们义无反顾。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的干部,是我们党和政府干部中的主流,是建设小康大业的砥柱,是永远值得群众充分信任的领导力量。坚持“权为民用”。要明白,“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受人民重托,掌一定权力,负一方之责,就要以民为本,恪尽职守,奉公而使,为民而用。坚持“利为民谋”。为民谋利,造福人民,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领导干部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会使

群众满意,得到群众拥护,才能在群众中真正树立起威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业为民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一定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坚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一切对人民负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

为党的事业发展挺身而出。为党的事业发展挺身而出要敢于讲真话。会不会说真话,能不能说真话,敢不敢说真话,决不是小事情、小问题!它不只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兴趣问题,品德问题,而且是严肃政治问题,根本原则问题,甚至是有关党生死存亡、兴旺发达的大问题。翻翻有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分析文章或专著,看看《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等电教专题片,就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敢讲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当面一套、背面一套。”为党的事业发展挺身而出要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以革命前辈叶剑英为例。江泽民多次评价叶剑英,他说叶剑英“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地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

第二,敢于斗争具有特定的内容涵义。要敢于斗争必须要出以公心,敢于斗争必须不是搞运动,不是打着批判的幌子,高举批判的大旗,排除异己,而是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等。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敢于亮剑是一种担当。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团队成员有担当,才能充满活力、不断进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担当,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干部。在面对大是大非时要敢于亮剑,领导干部亮剑亮出来的是原则,亮出来的是立场。领导干部亮剑就是要在重大原则和重大是非问题上出现思想混乱、黑白颠倒的时刻,敢于站出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坚定地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敢于亮剑,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时刻保持一颗忠诚之心,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大局意识,摒弃私心、去除私利、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必须讲党性,有正确的是非观,在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守,看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否坚定。在社会思想多样、多元

、多变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是经常的、现实的,制度模式、发展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的考验也是经常的、现实的。面对否定共产党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领导干部应当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并给予有理有据的正面回应,绝不能沉默失语,也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如果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无动于衷、避退三舍,那不配做共产党的领导干部。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矛盾问题面前,最能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跳进矛盾漩涡中去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我们党的事业就是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我们许多优秀领导干部也是在解决复杂矛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需要啃的硬骨头很多。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就要知难而进,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面对工作中的具体矛盾,就要勇于担责负责,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决不能在挑战面前缴械。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这些年经历了不少大的急事难事,许多领导干部挺身而出,展示出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大事难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一定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遇到紧急情况,要有胆有识、果断决策,决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遇到大灾大难,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临危不惧、靠前指挥,决不能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抓紧研究解决办法,决不能见事迟、行动慢,敷衍塞责、激化矛盾。应当充分相信,不论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只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我们的党旗就能在那里高高飘扬,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从古到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往往是敢于面对错误的人。勇敢地去面对错误,是成就人一生的关键,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使人一生焕发光彩的唯一途径,只有敢于面对错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取,抒写我们辉煌的人生之歌。唐太宗敢于面对错误的勇气,可谓历代君王少有。从当时最有名的谏臣魏征可以看出,魏征曾进谏达二百多次,都被唐太宗接纳了。魏征当时进谏语言不可谓不尖锐,一般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唐太宗还是勇敢地面对了错误,最后才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贞观长歌。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为我们津津乐道,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勇敢地面对错误,承担责任,也正是这种品质,促成了他日后成为美国总统。领导干部工作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思其过、改其行”,不敢正视错误、承担责任。知过能改需要勇气,面对失误敢负责也是担当。作为领导干部,揽功诿过是一大忌,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千斤重担,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应当是一个敢于对失误负责的干部,是一个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升能力和修养的干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