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理想信念之基:把握实情_三、重在“三大认同”

三、重在“三大认同”

认同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坚定共产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键是做到“三个认同”,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

第一,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任何政权都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竭力加以证明和维护的重要问题。合法性是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对统治者而言,合法性意味着“统治的权利”,即权威性;对被统治者而言,合法性则意味着自愿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与治理,即自愿性。两者归结到一起,政治合法性都指向被统治者的政治认同。因而,政治系统要获得政治合法性,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换言之,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政治认同使人们产生政治归属感,这意味着人们认为一定政治系统及运作符合他们所选择的价值标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在经济学角度,以政治认同为基础的政治合法性直接关涉统治成本问题。一个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政权,由于得到了被统治者的自愿拥护和配合,其统治成本会很低;反之,统治成本就会很高。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所谓政治认同危机,乃是指人们对政治体系产生了心理的疏远和疏离感,社会归属感和自我规范意识出现淡化、动摇,现实的政治实践与政府倡导的政治价值理念之间产生了巨大裂痕。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政府认同危机、执政党认同危机及理想信念危机三个方面。有学者指出,转型期的政府信任关系衰落,是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在当代中国,政府认同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利益受损,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例如,收入分配失衡、税费负担、土地征用和拆迁以及住房难、看病难、出行难、入学难、就业难等问题。民众对于少数党员干部的信任度不断下降。2009年12月,《人民论坛》杂志发起的“盛世危言:未来10年10个最严峻挑战”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挑战为“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82.3%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在某方面就等同于对执政党的期望,一旦政府行为失效,党就会不可避免地承担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的理想信念危机,就党员干部群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以上种种问题,都是政治认同危机的表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破解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危机的路径选择。构筑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经济的发展对政治认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对此明确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构筑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在政治方面,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政治参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消除各种腐败和不公正现象,以构筑民众政治认同的政治保障。构筑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构筑民众政治认同的理念基础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

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营造政治认同的良好社会环境。当代中国,构筑民众的政治认同,还需要通过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营造民众政治认同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二,思想认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就要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通过纵向历史维度的比较研究,让人们深刻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但它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由于它来之不易,所以必须备加珍惜;由于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所以必须始终坚持;由于它要面向未来,所以必须不断发展。

通过横向现实维度的比较研究,让人们深刻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实践证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切合中国实际、能够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让人们深刻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把科学理论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积极引导人们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领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在掌握科学体系、把握理论精髓上下功夫,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自觉将这种制度优势转换成为实践成效,并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不断完善现有制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三,感情认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情认同。增进感情认同,重要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得到,从实际生活改善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在合理引导预期、切

切实实改善民生中,让群众看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有希望、有盼头。

坚定理想信念。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增强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远大的指向、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观察、分析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钥匙。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的地位和作用、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性质和本质,了解人类行为的目的、动力、特点。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应该选择的科学道路,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顾过去,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把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极大地激发出来,才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要振兴中华民族,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切实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但主要还是实践问题。是否坚持不懈地关注民生,千方百计地保障民生,尽心竭力地改善民生,是检验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坚定、旗帜鲜明不鲜明的最科学、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尺度。不能设想,一个对民生状况漠不关心,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置若罔闻的党政组织或党员干部,会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会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转化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从而增强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情认同离不开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自觉接受、遵循的过程,价值认同的不断强化就会促使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约束自己行为的价值观。要“定心”,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情认同的基点。这里的“心力”,是对科学理论、正确价值和合乎国情、民心的制度选择的认可。这样的认可一旦形成,就会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格外强大,就能有抗拒一切干扰、诱惑和杂念的“主心骨”与“定盘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转型、利益调整和矛盾凸显的环境下,党员干部如何防止心为物役,如何抵御多重诱惑,尤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心”。要“定志”,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情认同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精神与价值取向,它能够给人以始终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矢志不移的价值追求。毛泽东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质疑的回答和邓小平在苏联东欧发生历史性剧变后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的断言,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体现的都是对社会主义信仰不懈追求的坚定志向。唯因有了这样的志向,才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定行”,确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情认同的路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真正认同,根本上要看实践、看行动。梳理现实生活中一些贪腐堕落的党员干部案例不难发现,他们在价值迷失、信念动摇上的离经叛道,很大程度上不容易从他们道貌岸然的所言所说中得到体现,但都可以从他们实际行为上的改弦更张中找到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