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卖糖葫芦,扬结巴名

某周日,琅琅又拦截到叶小叶,要请她去看电影,小叶说没时间,转身便走,那款款而行曼妙优雅姿态不是嫣然又是谁呢?琅琅不觉喊了一声:嫣然,嫣然。小叶不理,径直前走。琅琅又发了痴,追上前,情不自禁大声道:嫣然,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你为什么要折磨我?你知道吗?你,你死后,再也没有一个女孩能走进我的心中……

小叶走得很远了,琅琅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胡语着。

晚上,韦志勉提出要和琅琅、栗挺之一起去看电影,他们仨好久没在一块儿厮混了,韦志勉总在找机会修补琅琅和栗挺之的关系,可他俩彼此有些爱搭不理。栗挺之说,他晚上约了人去看电影,韦志勉问和谁,栗挺之看了琅琅一眼,哼着小调就出去了。

韦志勉和琅琅来到电影院,发现前三排栗挺之和叶小叶坐在一起。韦志勉假装没看见。

电影是《魂断蓝桥》。在演到女主人公跳桥那个情节时,栗挺之去握叶小叶的手,被小叶拂开了。在两人交往中,栗挺之总是大献殷勤,可小叶总是与他刻意保持距离;栗挺之有时想去吻她,小叶不让他越雷池半步,这让挺之心痒难熬;栗挺之给小叶送过好几次贵重礼物,其中还有价值万元的名表,小叶总是一句“无功不受禄,干吗送我东西啊”就拒却了。栗挺之越发读不懂这个女孩了,她对自己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他抓狂。

电影演完后,琅琅和韦志勉走出电影院。一路上,韦志勉见琅琅一直郁郁不乐,就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说:“琅琅,我说过,咱俩一个长得丑,一个嘴笨,不像人家栗挺之长得帅,嘴又甜,如果追女孩正面接触,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我觉得还是写信!”

“写了快到十封了,都泥牛入海了!”琅琅沮丧地说。

“我那些信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韦志勉笑道。

“我,我甚至怀疑了,如果一直这样写下去,咱们就能等来‘金石为开’吗?”琅琅苦笑道。

韦志勉拍了拍琅琅道:“翻译家朱生豪给宋清如写了十年情书540封信,咱俩这才哪到哪啊!琅琅,别气馁,我辈尚需努力!”

“如果照这么个写法,这得花多少邮费啊!”琅琅心疼道。

韦志勉提议道:“琅琅,写信通过邮局,三天才能收到,慢不说,还花钱。我早就有个想法:咱们轮流在半夜送,就从门缝中塞进去,你看怎么样?”

琅琅喜道:“这个方法好!”

岁尾年终,人文学院大楼灯火辉煌,莘莘学子备考忙。各教室都座少虚席,一个早来者可以为晚来者占好几个座。没相托室友占座的迟来者得楼上楼下跑颠几个来回才得以寻个座儿。对文史哲的学子来说,平时再怎么散漫疏懒也不妨事,只要期末临时抱好佛脚也能凑付个“万岁分”。

琅琅晚上早早来到教室,拣最亮处坐了,还替室友占了两个座位。学至八点左右,甚感腻歪至极,眼睛盯着书,魂魄已不知何往。两室友已来,义务已尽,便将书本交于他们,自己出外溜达。外面寒风凛冽,砭入肌骨透心凉,偌大的校园行者稀稀寥寥,更显其空旷寂清。

在学校东门外,琅琅买了只糖葫芦。此时他并无馋涎。每次在这里,他总能得见这位大娘。看她伛偻着腰,瘦小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口内“咝咝”直吸冷风,琅琅不禁起了恻隐心,买一只,让大娘早回家一会儿。自己还是穷书生,要不然就全包圆,分给众室友和友好寝室。

看着大娘跺着脚,打着战儿,朝手哈着气,他想:我就是累个半死,也不能让自己母亲受这样的苦。

琅琅疑窦顿生:她的儿女们养活不起母亲吗?

“大……大娘,你有几个孩子?”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孩子,慢慢说,大娘不会笑话你的。”

琅琅又托出疑问。

大娘长吁道:“哎。老伴儿患脑血栓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我白天在家伺候,晚上儿女轮流帮着照顾些,只能晚上抽空卖点,贴补点家用。儿子一月才挣二百多,媳妇没工作,小孙子一月都要花一百五。女儿和女婿都下岗了,做点小生意,也挣不了几个钱。你说,孩子,我在家能坐得住吗?……”

琅琅突然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要寻找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主动出击,转守为攻,以战胜口吃恶魔;于是发了奇想:要帮大娘卖糖葫芦,既能让大娘早点回家,成己悯人之心,又能借机自我锻炼,可谓两全其美。

大娘满口应承,老泪纵横:“我要是有你这么一个好儿子,又是个大学生,心眼又那么好,那可是修了八辈子的福了。”

琅琅怕大娘放心不下,说,我先买下十只糖葫芦,大娘忙说:“孩子,我对你是一百个信任,你先拿十只到西门去卖。”

“孩子,慢慢说,也没有什么丢人的。不管卖没卖完,九点多就回来,别冻着了。”看着瑟瑟作抖的琅琅,大娘嘱道。

在西门外,琅琅穿着军大衣,将帽沿往下压了压,不时偷觑着进出校门的行者,盘算着一看见熟人,就赶紧作鸟兽散。

“卖,卖……卖……”

又整不出来了!

“没事,想当年家里开小店,自己还当了好几年业余售货员呢,这,小菜一碟。”琅琅自我慰勉着。

“卖糖,糖,糖葫芦喽——”

好,完整弄出来了,可喜可贺,还有个“喽”,很专业嘛!

前两声喊出后,蹦跳的心也踏实稳妥了好许,就像小时候穿过一片玉米地去偷人家房后的樱桃,起初蹑手蹑脚大气不敢出,后来觉得如入无人之地,从容到边摘边吃开了。人无生来胆,胆皆历练成。第三声喊后,琅琅便觉嗓子被豁喇喇地扯开了——

“卖——糖葫芦喽——”

琅琅起劲地扯着,渐次放大分贝。与其说他是在帮老妪卖糖葫芦,倒不如说是在发泄,发泄心中的压抑,一扫内心的积郁,扯破百年的惆怅。老太太万分感恩于小伙子的古道热肠,殊不知,小伙子也应感恩于老人家给他提供了情绪疏泄的平台,锻造自我的熔炉。

只剩一只了,销售成绩还不错,看看表快至熄灯时分,回去晚了,还得跟宿舍老头儿费番软磨的口舌,琅琅决定自己就做最后一只的顾客。

琅琅迈着快意步伐,哼着得胜小曲儿,到东门外向大娘交差。

大娘摸着琅琅通红的脸:“冻坏了吧?哎,我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碰上这么个好小伙。”

“一,一点儿不冷,挺有意思的。卖了九只,还剩一只,宿舍快熄灯了,我得马上回去,这一只我买了,给,一共五元钱。”

“不,孩子,这一只你留着吃,给你三元,算我付的辛苦费,买点零嘴吃吧。”大娘拿着钱要塞给琅琅。

“不,不用了。”琅琅躲着跑开了,回头说:“赶明儿,我有空,还帮你卖。”

此后,琅琅践履自言,常在晚自习后趁黑帮大娘卖糖葫芦,大娘每次执意不肯,每次都拗不过,只好遂他了。

翌年四月末某晚,琅琅向大娘交差后,大娘要琅琅告知其姓名和班级,琅琅未允,大娘正色说:“孩子,咱们相识一场,连你的姓名我都不知道,大娘我死也不会瞑目的。你如果不说,今后我坚决不让你帮我卖了。”

娘俩又几番拉钜,琅琅实在拗不过,只得依从。

在帮大娘卖糖葫芦这几个月中,琅琅和韦志勉如约轮流在半夜给叶小叶和何晓娜送信。琅琅所住的110和叶小叶所住的222只相隔两段楼梯,可对琅琅和韦志勉来说,却又是那么遥远:他们绞尽脑汁地写完信后,还要苦熬到夜深人静时蹑手蹑脚地去送信。见到地面上的信对222早起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女孩子们始终在猜想这些信到底是什么时候塞进来的。某晚,轮值到韦志勉送信,他四顾着轻手轻脚来到222门前,走廊灯忽闪忽闪,刚把信塞进门缝,只听屋里发出“啊——啊——”瘆人大叫,此时那只忽闪的灯又突地灭了!韦志勉只觉灵魂出窍,背脊发冷,不觉也“啊——”的一声迅即摸黑往楼下跑,没走几步,只听“扑通”,摔滚下楼。韦志勉忍着剧痛爬起,只觉口内有一股热液涌出,吐出后竟是鲜血!韦志勉蹒跚着挪步至楼梯不远处的大镜子前,发现大门牙磕断了!看着镜中的自己,本来貌丑,如今门牙失,没了门面,丑上加丑,便对自己生厌了百倍。

“唉妈呀,你这是怎么啦?”韦志勉看见镜中神情惊异的琅琅问自己。

琅琅没睡。每次韦志勉去送信,他都有些不放心,生怕有个闪失。毕竟大半夜悄摸着去女寝不是什么好事,倘若让起夜的女同学撞见了,就会闹出风雨来。前不久,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半夜去厕所,竟发现一位戴着帽子、捂着口罩的男生正猫在厕所里偷窥。这件事弄得女生们人心惶惶。琅琅甚至怀疑起韦志勉来,是不是这小子干的?

昨晚222寝室的那声声“啊,啊”,二楼的好多女同学都听到了,她们议纷纷:是不是哪位起夜的女生上厕所又遇到男生偷窥了?事后不少女生还到学校保卫处、学生处请愿要求男女生分开宿舍独立住。222寝室的人都知道,那叫声是董玲珑发出的,她说又做恶梦了。

那叫声琅琅也听到了,他不放心,才披衣起床。琅琅疑心大起,他想盘问韦志勉,见他满嘴流血,忙说道:“快去校医院吧。”

两人叫醒宿舍管理员,只说是“半夜上厕所摔倒了”。两人去了校医院,折

一封手书的大红表扬信悬挂在学校的宣传栏上,柯琅琅一时成了110室茶余饭后的谈资,室友打趣说:“琅琅卖了这长时间的糖葫芦,我们哥几个可连个棍儿也没见到。”

《东北联合大学校报》记者闻风而动,采访了琅琅。采访地点是学校的阶梯教室,那天空无一人。见记者是叶小叶,琅琅显得很激动,刚开始他结结巴巴,语不成句,但看着小叶对自己和颜悦色,神情平淡如水,他也渐渐放松下来。第一次和她说这么多话,让琅琅很畅快,他真想和她谈谈采访以外的话题。

当采访结束,小叶收起笔记本,说了句“谢谢你接受采访”时,琅琅痴痴地看着她,这分明不就是司马嫣然吗,便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嫣然,你还记得咱们当初的约定——同当黄海电视台记者,我扛大,大机器,你拿话筒吗?”

小叶冷冷地道:“对不起,我叫叶小叶。”

琅琅看着小叶走下阶梯消失的倩影,内心充溢着难以名状的悲戚:“她走得如此决绝,她难道真的不是嫣然?嫣然不会不理我,不会不理我!”

《寒风夜归人——新闻系柯琅琅帮老妪卖糖葫芦纪实》在校报刊登后,校电台又做了转摘播送——

小小的糖葫芦,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它把幸福,团圆,甜蜜,毕集于一身,可是,你知道吗?它是我校一位学子用爱心串起的。

柯琅琅是我校新闻系新生,生于农村,自小刻苦耐劳,不善言辞,为人朴实无华。从去年12月开始,几度寒风瑟瑟,他以瘦弱之躯,站在学校西门外,不计报酬,无怨无悔,为一位七旬老妪叫卖糖葫芦,一只又一只,一晚又一晚,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为当代的大学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

当他践行着助人为乐的操守,又获知他是口吃患者时,你会更加肃然起敬。

被揭了伤疤之语“他是口吃患者”,如小时口中钻出一条自肚内逃逸的虫子,委实令琅琅有鲠在喉。他大悔不该将名字告知大娘,弄得覆水难收,一朝成名全校知——这结巴名不出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