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

三年过去,秋水二十一岁了。

卫二娘喜欢秋水由来已久。当年秋水出生,第一个抱起他的就是她。后来韩木匠对儿子严加管教,也是她挺身而出从中讨饶。这两年,眼见得这小把戏越来越成器了,卫二娘就想把娘家的远房侄女讲给他。姑娘叫冬云。卫二娘认为冬云和秋水很般配。

卫二娘拿定主意就回娘家小李庄。

冬云妈小名叫金玉子。卫二娘落了座就直奔主题:“金玉子嫂嫂,我想多句嘴,给冬云讲一个好婆家。”“哪一家啊?”“近得很!我家对门的韩家。韩木匠好手艺,家里三间瓦房,根根木头落地哩。小把戏叫秋水,独萝卜一个!冬云要愿意,那就是前世里修来的福气!”

冬云妈取下插梳,仔细地捋头发:“她大姑妈,你讲的这些,我们日后慢慢访。不晓得小把戏人品怎么样?”

卫二娘一拍胸:“你放二十四个心!这小把戏从小就驯良。他生下来就与旁人不同,一团和气的。你不晓得韩木匠的家法多严!他**这个儿子,下了苦功!你去打听,村上哪个不讲小把戏的好话?这辰光又在学堂里当先生,更是有横有竖了,半点不像乡里人!你真不晓得多少人想把丫头许给他,可惜我没养女儿,就两个讨债鬼……”

正说着,冬云爸回来了。他听了个尾子,接着说:“韩木匠,我认得,一个忠厚老好人。他儿子,差不到哪块去。”

见丈夫这样表态,冬云妈就说:“我想你大姑妈也不会把侄女儿往火坑里推。闺女大了,总归是人家的人……”

卫二娘想这边有七八成了,就赶回来向印荷叶吹风。

“冬云这丫头,上下三村的人尖子!她初中毕业,人又神气,田里生活家务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她娘老子也讲理,听我把你家秋水的情况一摆,马上就松了口!你要是由我做主,包你一房好媳妇!”

有这等好事送上门,印荷叶求之不得。她二话不说,马上就杀鸡。

按老规矩,媒人要在男方家吃七十二餐半哩。印荷叶心细,每招待一餐,就拿火钳在石灰墙上画一道黑杠子。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7 11:25

这一段基本属实。媒人的一张嘴,哄死人不偿命啊。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711:48

什么叫“基本属实”?你是谁?莫非……你是冬云?

秋水有些措手不及。他才二十一。他的大脑里还残存了不少从文学作品中传染来的浪漫心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的。如今一点也不吻合了。他原打算婉言谢绝,却听卫二娘起劲鼓吹冬云如何出色,就答应见一见。

见了面才晓得卫二娘没说谎。冬云当真好看,黑油油的头发,水汪汪的眼睛,从上到下段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她好面熟。想起来了,她确实念过书,比他矮几届,记得当时就曾看她发过呆,这一来真是碰巧。秋水顿时感到胸中一团滚烫的东西翻滚起来了,还伴有口干舌燥。他没有经验,他想这大概就是爱情了。于是很激动。他一激动嘴就变甜了,他喊冬云妈一口一个“舅母”,喊得亲滴滴的。

冬云看秋水也亲切。她马上想起他当年总和一个黑人一道。当时觉得很滑稽,还因此想到一首儿歌:“亚非拉,亚非拉,黑人白人是一家。”冬云目前还不晓得那黑人就是盒子枪。现在他认得了秋水。秋水文质彬彬,她十分满意。她想当教师真是舒服,搞得不好……我以后能在他学校里找一份临时工做做……想到这里,脸上就飞起五彩云霞了。

卫二娘这媒人当得现成,两家选了个双日办了订婚酒。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7 12:04

嘻哈努克跑哪儿去了?也不来解释解释。

“亲滴滴”,方言,指非常亲切,有点肉麻的感觉。

楼主,你又不是当事人,怎么写得跟真的一样?你真牛!

现在我相信了,原来你真是何方村的小兔子!

你在哪块呢?如果你在南方,说不定能碰到你。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7 12:30

春风得意的秋水并未怠慢盒子枪。他一如既往地关心他。

盒子枪这两年混得不照。他基本上闲着,家里的责任田有哥哥姐姐料理,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他就留给人们不务正业的印象。家里拿他没章程,乡亲们更多差评。不可能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自家倒是瞄准了一个,也是小李庄的,叫李春苗。秋水不认得李春苗。盒子枪说:“亏你不认得。你要认得了,懊悔得肚子疼!”秋水说:“真的啊?”

盒子枪一撇嘴:“当然是真的。”他又叹道:“不想了,怄得慌。”

盒子枪也曾托人去接洽。他还修书一封给李春苗表明心迹。这封信不幸落到了春苗妈的手里。她妈立即把信扔到锅堂里。火光熊熊,映出她妈轻蔑的表情:“家门口的塘,哪个不晓得深浅?那个小把戏,文不文武不武二流子的样子,趁早死了这条心!”

盒子枪的希望随着那封信化为灰烬。秋水安慰了他几句,暗想:换了我,肯定能成功。李春苗要是比冬云还好,我岂不操之过急了?唉,不想了。冬云已经很好了。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7 13:02

“不照”,不行、不好的意思。

李春苗哪里比冬云好了?盒子枪不可能这样说。这是你瞎编的。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7 14:15

韩木匠夫妇上岁数了,做生活日渐吃力,秋水从小念书,父母又娇惯,农活一向生疏。好在有了冬云,她一有空就来帮忙。冬云名不虚传,割麦时闪闪银镰如蝴蝶飞舞,栽秧时纤纤玉手似蜻蜓点水。冬云的姿势也撩人,那腰和屁股扭来摆去。这就让到前线送茶的秋水眼花缭乱了。他看着看着生出了幻觉:这……这分明是一条水蛇昂着头吐着信子游过来。

冬云从田里上来又走进厨房。她系好围裙就请未来的婆婆到一旁稍息。印荷叶无比惊喜,三步并作两步走出去,见人就夸冬云。听众感同身受,说他们前世里积了德,修来这样的好媳妇。

卫二娘不敢苟同:“你这样子讲我就不赞成了!这件事,要是没有我穿针引线,哪块成得了呢?”卫二娘话音刚落,对方就反驳道:“还不是秋水有出息!他要是不争气,你卫二娘鸡嘴磨讲成鸭嘴也不照。何德能的小儿子盒子枪,也不小了,你给他讲一个试试!”卫二娘头摇得像货郎鼓:“你嫑拿我开心了,那个小把戏,棉花湿水——没弹(谈)头!”

盒子枪开始卖冰棒了。冰棒箱子四周贴满了电影画报,自行车也用胶带纸缠得花花绿绿像一条大蟒蛇。他一顶草帽一副太阳镜走村串巷。太阳太毒了,几天一过,他晒得像一头黑叫驴。

正在度暑假的秋水很不以为然。一个念书的,竟然做这种事了,简直倒包了。他有些鄙视他。盒子枪不知内情,碰到秋水,总要拿几根冰棒塞给他,还死活不肯收钱。秋水一定要付。“这怎么行?你也不容易!”秋水付钱时心中升腾起一种类似救济难民的崇高感。

一个季节下来,盒子枪净赚了五百块,超过秋水一年的收入了。

后来,政策进一步放宽,盒子枪又开起了小店——“大光明小店”。秋水时常见他从外里进货回来,赤膊上阵挥汗如雨。他想这又是何苦呢?这还“光明”?简直黑暗。而且小店的东西比街上的贵。比如“大江”香烟,街上卖四毛四,他卖四毛八,“佳佳”洗衣粉街上卖一块九,他两块一。这小把戏真是黑心肝啊!秋水忧心忡忡,怎么没人管呢?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作者:嘻哈努克 时间:2013-06-07 15:25

“倒包”,方言,原指商贩将剩下的货物全部贱卖,犹如现在的“清仓放血大酬宾”。后引申为某人倒霉或沉沦、堕落。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7 15:39

改革开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活了,只有秋水(可能还有他老爸老妈)还是个老脑筋,他们已经跟不上趟了。我替冬云捏了一把汗。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7 15:50

这一天韩木匠去挑水,碰到了从外里回来的盒子枪。

盒子枪递烟给他,还帮他点着了。他吸了两口,转身掐灭了,带回来让秋水认牌子。是“红塔山”。

韩木匠说:“这小把戏从外里回来,大包小包的。那打火机,一捺火就窜出来,差一点烧了老子眉毛。他讲光这打火机就一百多哩!鬼东西花钱跟淌水一样!”

冬云说:“他们讲究这个。我们村的大扣子,光一副眼镜就一百二!”

韩木匠说:“小把戏胡话连篇的。他跟我讲,这一回不走了,要办厂。你听听!办厂就那么容易?放屁就能打得着火?”

冬云说:“你嫑小看他。”

秋水说:“什么办厂啊?十有八九又是钻国家空子!他那身衣服我就看不惯。我都懒得理他了!”

冬云说:“这是你小肚鸡肠了。我倒想会会他。毕竟是你的老同学。他发达了,你应该高兴才对。”

印荷叶打圆场:“不讲了,吃饭。我们家稳稳当当的,蛮好!“

秋水边收拾桌子边说:“你好像挺欣赏这帮人。你总不至于要我丢了工作跟他们一起去浪吧?”

冬云笑道:“浪,也要有本钱。你可有呢?”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7 16:45

“浪,也要有本钱”。

直到现在,我依然赞同冬云的这句话。

3.4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8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