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先生
秋水学习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又懂礼貌,碰到长辈总是恭敬客气。他和我们不大来往了。放了学,他要么待在家里,要么就为生产队里捡稻穗,或者割草喂牛。
盒子枪大惑不解:“秋水,你瞎搞啊,你爸你妈也不管你?”
秋水说:“老师不是要我们热爱集体么?我听老师的话有什么错?我爸我妈高兴还来不及哩。”
盒子枪啼笑皆非:“你个呆瓜,还当真了。”
有几回,盒子枪把秋水割的草拿走了,扔进了自家猪栏。
小学五年,秋水做了五年班长。他总是“优秀红小兵”“三好生”,奖状得了十几张。韩木匠做了十几个镜框,把奖状都镶进去,在墙上一字排开。乡亲们见了都竖大拇指,纷纷以秋水为榜样教育子女。盒子枪则常常充当着反面教员。
到中学,秋水的成绩继续领先。尤其是语文,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读得摇头晃脑。教语文的班主任陈老师很欣赏他,给他吃小灶,借给他不少书,有《红岩》《艳阳天》《百炼成钢》,还有《激战无名川》。
等到秋水上高中,四人帮已经倒台了,紧接着高考恢复了。
后来,秋水去参加高考。
恐怕是水土不服,他一到县城就开始拉肚子,吃药也不见效,折腾了三天,回到家又不治而愈。最后,他以二十分之差败北。
冯大爷,你的预言有点悬了。
那会儿不像后来各地都有补习班,要复读只能去县一中插班。秋水不想去。他没出过远门,生活难以自理。秋水就回来了。
秋水就这样回来了,韩木匠很不甘心。他原本指望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倒是印荷叶想得开:“蛮好。他真考走了也麻烦。我们一天比一天老了,他一抬腿走出去千里迢迢,丢下两个老的孤孤单单的,像两支老莴笋!”韩木匠想想也有道理,便不再惆怅。
但有一点二老是高度一致的——不能让秋水做田,甚至不学木匠。小把戏念了十年书,该有个体面又轻巧的行当。
韩木匠拎了烟酒茶叶去找班主任陈老师。陈老师很客气,高低不肯收,客气了半天还是收了。陈老师说:“嫑急,我来想办法。”
陈老师很快想出了办法。他介绍秋水到张村小学代课(那是我们的母校,罗校长和陈老师是同学),三十块钱一个月。韩木匠十分感谢陈老师的栽培。
陈老师说:“不费事的,主要是秋水成绩好,不少人都晓得,连书记都有印象。不然我也没点子。这饭碗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比如你们村的何自强,他也是我学生,他要来找我,我就没点子。”
何自强就是盒子枪。盒子枪初三没念完就退学了,毕业证都没搞到。话又说回来,就算他念到头了、参加了高考又怎样?秋水都不中,他还中?还不是像个伴娘一样到县城耍一趟!
陈老师问:“好久没见何自强了,他在做什么呢?”
韩木匠一笑:“他还能做什么?他也不想做田,又找不到正经事,就整天在村上东游西逛地晃膀子。”
作者:天涯谁人不孤单 时间:2013-06-06 20:14
“晃膀子”,好生动!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画面。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620:57
在乡亲们看来,在学堂当先生简直就是在天堂里过日子。首先是快活。上课了,抓几根粉笔夹一本书,往中间一站,讲一番张家长李家短;下课了,坐在办公室里乘凉,哼二黄调子。还有星期天,还有寒暑假。其次是干净。当老师一年四季都能穿鞋子穿袜子穿得青枝绿叶,哪像老农民,脏是他累是他苦还是他,这就是命了。
秋水晓得大家馋不过。每次回来,他就模仿公社干部从大路上绕,而且一边踱步一边思考。这样就难免会遇到熟人。那人正挑草甚至挑粪,看见韩老师就站稳了,眼珠子突出来:“你……你可真享福啊!”眼看口水要牵成一线了,赶紧用衣袖连汗一道揩了,然后叹气、换肩,“咚咚”地走远。秋水脸上矜持,心里开了花。如果他妈印荷叶正好在场,肯定会为儿子帮腔:“你啊外不知内事,吃苦的地方不一样哩!我家秋水操心哩!学堂里几十个小把戏,那么好服侍啊?”说着说着心疼了,像要落泪,撩起衣裳下摆去擦,擦出一脸湿漉漉的笑。
秋水有空就去看望盒子枪。何家十分感动,腾出灯光最亮的地方让他坐。他坐下了就和他们闲聊。一般是他主讲。他常常借题发挥添油加醋。比如昨天发了枕巾、前天发了雨伞,大前天上面来了人,大家一块喝酒,一张台子堆了七八个菜,根本吃不掉。何家人个个心旷神怡,有喉结的动喉结,没喉结的咽口水。
何德能看看小儿子,眼睛里冒火:“你要用点心,不也吃香的喝辣的?钱扔水里,还能打个水漂,花在你身上,一点响动都没听到!”
盒子枪说:“秋水哪像我做那么多事?”
何德能说:“你三花脸做皇帝没正相,就是变成跳蚤钻进书里都不中。”
这话太伤自尊了,盒子枪嘟囔道:“那你就嫑管我。”
何德能操起一根扁担,就要扫过去,吕桂香连忙上前抱住了扁担:“叫你嫑管就嫑管,儿孙自有儿孙福!”
作者:古道西风瘦马 时间:2013-06-06 21:09
我一直在看。嗯,怎么总感觉这一卷……有点脱节?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621:11
这一卷我只写秋水(这回应该就没事了吧?)。我想解剖一只麻雀。
我本来就计划把秋水单列的。现在提前了一点而已。实际上,秋水、盒子枪、花狗他们都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是有故事有嚼头的人。
作者:嘻哈努克 时间:2013-06-06 21:16
我也很纳闷。这一段太突兀了。情节和情绪都不连贯。
我怀疑这并非楼主原先的构思。你前面写的那些,好好的,怎么就中断了?是不是有人干预了?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6 21:23
没有……本来写东西就未必平铺直叙,完全可以跳跃。
大家把这一卷当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看,不可以么?
作者:嘻哈努克 时间:2013-06-06 21:34
楼主,你的辩解很无力。
严峻的现实是:读者越来越少,像黄鼠狼拖鸡——越拖越稀。
我替你着急。原因何在?你避重就轻,王顾左右而言他。
再这样下去,我也会离开。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时间:2013-06-06 21:40
楼主,嫑听风就是雨,你接着写秋水的故事,我想看!
作者:广阔天地一剩男 时间:2013-06-06 20:45
楼主,不要受一小撮人的蛊惑。
写什么,自己拿主意。
千万不要出尔反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者:嘻哈努克 时间:2013-06-06 21:05
“剩男”,谁勉强他了?我只是说了一点想法,供参考。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621:30
朋友们的话让我深思,以及汗颜。
必须承认,我确实做了很大的变动。我确实妥协了,向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我不惜将它弄得七零八落。我自欺欺人地想:这样也未尝不可。大家会认为这是出于写作技术上的考虑。这种写法还挺心潮。其实不完全是,完全不是。都是因为我的怯懦。
感谢鞭策。请给我一点时间,好么?
3.3
楼主:哭泣的兔子 时间:2013-06-0710:28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我答应你,把秋水的故事讲下去。
其他的,再说。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