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刚过,第一批出国人员的护照便办下来了。在二十八人中,燕山村就有十七人,他们分别是:大队长吴春、副大队长赵永刚,中队长张继民、侯二柱,小队长也就是组长李双庆、张志家、李四宝以及电工组长吴子良、翻译王浩然,以及七名技术全能工人,另外就是厨师赵亚明。

赵亚明报名去做厨师,虽然很出乎大家的意料,但经过了解,赵亚明家的确没有后顾之忧。公婆年岁还不算老,现在自己生活,一个儿子去年考上的大学。再说,赵亚明本身,开朗、大方、热情、不拘小节,但作风上绝对的正派。

这样一个有着满满正能量的风趣女人,在异国他乡为远离家乡的老少爷们熬汤做饭,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虽然赵亚明从各个方面都具备随公司出国的条件,本人也积极主动,但基于赵亚明第一次出国,公司领导还是决定,在没拍板办护照之前,还是第一时间去她家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走访。

——赵亚明的老家住在燕山长城以北,村前屋后都是绵绵的大山。那一年,市里的工程队在她的村前修筑盘山公路,山里人别提多高兴了。从小就做着愚公移山的梦长大的山里人,他们的梦终于要实现了。

那一年她刚满二十岁,农闲时,便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自发地帮助工程队开山运石。队里领导见她是个小女孩,身体单薄,个子又小,就让她帮助电工组打下手,那时吴子良好像刚毕业,来工程队做电工时间不长,但人很机灵,长得又帅,赵亚明时不时地总想多看他几眼。

电工组里的另外两名中年人悄悄地对吴子良开着玩笑说:“子良快看,你的小媳妇又在看你呢。”“别瞎说,谁愿意嫁咱们这些一年回不了两次家的男人。”吴子良的话音刚落。赵亚明就大声说:“我愿意,回不了两次家又怎么了,男人在外边干着修桥补路的活儿,是为民造福,积德行善,作为女人,感到自豪才对。”

就这样,赵亚明和吴子良便开始了正式的恋爱,两年后,燕山盘山公路竣工,吴子良和赵亚明在一片祝福声中结婚了。

——说到这里,赵亚明看了看公司领导,又回头看了看吴子良,接着说:“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儿子都已经上大学了,我们虽然聚少离多,但在我的心里,依然像当年谈恋爱时的感觉。我想这不仅仅只是因为爱情,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听了赵亚明的话,来家访的公司领导激动地在赵亚明的名字下打了一个大大的对勾。

其实,因为公司原来的厨师老邹头年岁大了,前段时间又病了,原本吴春和他叔叔商议,介于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燕山本地人,为了凸显饮食上的家乡特色,实在不行就想让吴春的媳妇刘红先去顶一阵呢,至于吴春的父亲——吴青山老爷子,虽然自己还算能自理,但家里没有年轻人也还是不放心,没办法,只有麻烦吴春的两个姐姐轮流照看一下,寒暑假的时候,吴春在外地读硕士的儿子——吴浩回来还可以分担一下。

吴青山老爷子深明事理,举双手支持他们出国,老爷子说:“此次工程,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威望。为中国人争光,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有机会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是我们一生的荣幸不是?”

吴松山为有这样的父兄而骄傲,吴春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其实对于刘红来说,除了家里有年岁高的老人需要照顾之外,还有一点是最最重要的,那就是此次公司在国外作业,相较在国内会有很多困难,很需要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也就是说很需要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刘红原本就是燕山村的妇女主任,这些年来,妇女们习惯了围着刘红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是忙前忙后,谁家的婆媳闹了分歧,也愿意找她化解矛盾。农忙时她组织村里的闲散劳力组成帮忙队,既方便了群众,也让闲散劳力有了收入,更让在外工作的男人们没了后顾之忧。

农闲时,她又组织大家发展个体经济,开始她只在自家的院子左右盖上厢房,组织年轻的妇女们从事一些手工作业,她们粘过塑料花、干过小柳编、织过毛衣领、敲过玻璃花,然而当这一切都没给人们带来满意的经济收入的时候,刘红又开始花大价钱购进二十台电缝纫机,跑市里各大服装厂承揽服装加工的活儿,这一次终于见到了成效。

如今,燕山村已有四五家这样的服装厂,村里的年轻妇女们有了正式的上班单位,再没有了那种麻将场上论输赢,赢了欢天喜地,孩子大人吃喝随意,输了垂头丧气,孩子大人都要节约度日的糜烂的生活气息。

——村里有个叫昌盛的,三十几岁了才经人介绍娶了个会抽烟的东北媳妇,小媳妇叫项红,模样很好,白白净净的,就是烟瘾太勤,不打麻将的时候还好,打上麻将一颗接一颗,半天两盒烟不够,更有甚者,十麻九输,偶尔有那么一回赢了,原本抽七元一盒的香烟,立马改成十元一盒的。

昌盛一年在外辛辛苦苦劳动,年终回来后,来家要账的络绎不绝……年复一年,昌盛忍无可忍决定休妻,刘红知道后,找项红谈话,并让她在自家的服装厂做零工,几个月下来,项红尝到了甜头,不但活干得很利索,就连烟瘾也没以往那么大了。年终结算,自己的工资除了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还剩了一部分,丈夫昌盛的工资全部存到了银行,第一次有了积蓄,那一年的春节过后的第三天,昌盛和项红提着大包小包来到刘红家表示感谢!

更搞笑的是,燕山村原本有三家麻将馆,现在都关门歇业了,原来吃过饭就出来,站在大街上合人的老板娘,如今都找地方上班去了。

在外上班的男人们,吃过晚饭,习惯性地打个电话和自家的媳妇腻歪一会儿之后,合上手机,一个个满满的都是欣慰和自豪。

——夏天到了,媳妇们商量给婆婆们买什么样的连衣裙,吃过晚饭后,逼着穿惯了长衣长裤的呆板婆婆们,穿上漂亮的连衣裙去广场学跳舞;母亲节到了,媳妇们在接到自家的宝宝从村里的小学校寄出,又在外边转了三天才回来的母亲节贺卡后,含着眼泪,笑着商议今年的母亲节要带婆婆们去哪里玩。

好的村风村貌,铸就了无数个好的和谐幸福的家庭。

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这不仅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更适用于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只要大家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2009年4月28日,这一天对于燕山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吴春家刚吃上早饭,张继民、赵永刚、李双庆、侯二柱等十来个人都在家人的陪伴下涌进了吴春家,吴青山老爷子坐在桌边,手里的酒杯刚刚端起,他要再叮嘱儿子几句,他想说的是:“出国在外,不比在国内,凡事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说话办事,时刻想着自己的言行,你们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你们这些人,不但要修好桥,修好路,还要让斯里兰卡人民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还是一个勤奋勇敢、勇于创造的民族,同时我们更是一个有爱心的民族。总之,让世界从新认识我们中国。”

“说得好!”赵永刚大声说:“咱村这群老爷子,整天没事就聚在广场谈论国家大事,现在的水平都赶上专家了。你看我爹,以前谁都说老实,现在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就是呢。”张继民笑着说:“以前,我都不知道我家老爷子还有那口才,你看那天在广场上的发言,简直都让我刮目相看!”

“是谁在背地里说我们呢?”随着声音,张文、赵立笑呵呵地从外边走来,人们赶紧让出一条道,因为此时,吴春家不小的客厅里已经站满了人,吴青山老爷子一见两个老兄弟走了进来,忙招呼刘红再拿两只酒杯来,张文、赵立忙摆手,张文说:“今天孩子们出国,家里也都是吃的饺子,‘饺子、饺子’的谐音就是‘骄子、骄子’,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好孩子。”

“你们出去后,好好表现,努力工作,不要惦念我们,我们这群老东西一定照顾好自己,我们还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呢。”赵立老爷子笑着说,看了看他的儿子,又将目光移向要出国的全体后生们。赵永刚此时豆大的泪珠噼啪滚落,回身伏在他老爸的肩上泣不成声。

——去年秋天,赵立老爷子因心脏病曾两次住进医院,最严重的那次,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书,母亲、媳妇和姐姐商议给赵永刚打电话,赵立老爷子说什么也不让,他说:“不能打,我儿子没回来,我就一定努力战胜疾病,等我儿子回来。如果我儿子现在要是回来了,说不定我就一放松,真的就过去了。”

赵立老爷子拍着像小孩子般的儿子笑着说:“放心,你老子没有那么脆弱,赶上这么好的时代,生活这么好,我还没有活够。”

赵永刚从他老爸肩上抬起头,见周围的人们眼里都衔满了泪水,特别是不知啥时候来到门外的赵亚明此时正一手儿搂着婆婆、一手儿搂着自己的老妈泣不成声。她的娘家老妈、老爸是两天前吴子良开车接来的,自从有了盘山公路,燕山长城外的山里人,出山进山宛如走平常路一样,那是老方便了。

赵亚明的公公和老爸此时正含着泪,笑着看这娘仨“腻歪”。赵永刚擦去眼泪,走出门去,笑着说:“怎么的,大嫂子临出门,还要先吃饱了奶再走?”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赵亚明抬起头,胡乱擦了一把眼泪,笑着说:“我就是想吃饱了婆婆的奶再走,怎么了?你想吃,还没有呢。”话音刚落,又引来了一片笑声,赵亚明此时也许意识到了自己的话有点幼稚,抿着嘴做了个鬼脸。

九点刚过,三个红色的面包车便停在了吴春家的大门口,人们将行李装上车,和亲人们告别后都上了车。

在车子启动的一刻,送行的人群中不知谁大声说了一句:“今天来送行的人很多,有一种当年送儿出征的感觉。”话音刚落,几个老婆婆捂着脸回过头去,好像要看看是谁说了这句不合时宜的话,又好像怕自己流泪的样子让人看见,忙转身擦去满眼的泪花。

“燕山是我们的背,

长城是我们的魂,

我们是中华儿女,

龙的传人……”

村里有名的快乐光棍,残疾军人李凤山从人群后面转过身,一边高声唱着这古老的、只属于燕山地区的歌谣,一边向大队广场方向走去。

——李凤山年轻的时候是燕山村有名的帅小伙,高中毕业去当兵,当时村里有好几个漂亮姑娘向他暗送秋波,当兵的第二年回来探家,原本想借此机会和自己心仪的姑娘确定关系,谁知,一纸调令,他便匆匆返队——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他随队开赴到最前线。在一次特殊战斗中,他们班负责牵制敌人,被敌人包围后,苦战了几个小时后,全部阵亡。

战斗结束了,我们胜利了,当部队找到他们时,只见他们一个个虽然牺牲了,但还保持着生前虎视眈眈面对敌人的表情,同志们向他们敬以最崇高的军礼!

同志们小心地将他们抬上担架,当抬到李凤山的时候,发现他的四肢柔软,脸上似有痛苦的表情,于是第一时间送到后方医院……当李凤山半个月后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和他的一条腿不见了……

人们静静地站着,望着李凤山拖着一条假腿,慢慢远去的身影,听着那熟悉的、老一辈儿都会唱的歌谣:

燕山是我们的背,

长城是我们的魂,

我们是中华儿女,

龙的传人……

不知不觉中,吴青山、赵立、张文以及吴子良的父母、岳父母等老人们都轻声唱了起来,年轻的媳妇们开始只是看着、笑着,最后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歌声浑厚,伴随着散去的人群此起彼伏。

吴青山老爷子慢慢转过身去,挺了挺腰板,抬头向村北几里外的燕山望去,绵绵的燕山层峦叠嶂,山顶上蜿蜒起伏的长城宛如一条正欲腾飞的巨龙昂首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