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参观教堂

听说美国两多,银行多、教堂多。我在美国海滨小镇奥申赛散步,每走过两三个街口,就看见一座教堂。这些教堂建筑,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装饰华丽,外墙上、屋檐下,都有大理石神像雕塑,还有彩绘玻璃;有的比较简朴,外表像一般民居,只有屋顶上的十字架,说明这是一座教堂。由此可见,这里的教堂都是独自经营的“个体户”,经济条件才会各不相同。后来,老友告诉我,这里的教堂和罗马教皇没有什么经济关系。每个教堂只有一个牧师主持教务,其余的人,都是自愿尽义务。教堂如果有富豪赞助,它的经济实力就强,反之,就很寒酸。

1 台哥尔的白人教堂

老友见我对教堂有兴趣,便在星期日教堂做礼拜时,带我去参观。这是台哥尔小镇上的一座白人教堂,建筑高大、朴实,外墙上有个巨大的十字架。我们走进礼拜大厅,这里宽大敞亮,几百个座位,已坐满了人。大部分是白人,也有少数黑人、黄种人。因为是一家老小同来,所以,既有白发老人,也有襁褓婴儿。我们找个座位坐下来,座位宽大舒适,前面一排的椅背上,有小木架,放着一本英文圣经、笔和纸。大厅正面讲台上,一位男歌手用他那圆润响亮的男中音在歌

唱圣经。讲台后面,有个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有一行英文god bless me (上帝保佑我)。讲台两侧各悬挂一台60英寸的薄板电视,屏幕上不断显示圣经文字或图片。歌手唱罢,牧师登场。他的打扮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也不穿牧师的长袍。他开始讲经,我听不懂。老友翻译,说他在讲,只要大家都献出爱心,世界就会更美好。牧师说完,歌手又上台。这时,大家起立,随着歌手一起唱经。人们的神情都很肃穆、专注,歌声在大厅里回响。只有不懂事的婴儿,突然大哭起来,破坏神圣的气氛。

歌罢,人们落座。从讲台后走出两个人,各捧一个黄铜盘,分送每人一小杯酒,一块小点心。据说,这是上帝给的食物,请你享用。接着,又有几个人走来,他们手提一个小竹篮,请大家捐款。我也随大流,捐了一元钱。礼拜结束,人们四散。

2 要警察保护的犹太人教堂

在波特兰市中心,有一座犹太人教堂。这座老式的尖屋顶三层大教堂,被一棵棵粗大的苍松围绕着,宽阔的停车场上,已停满了小轿车。教堂门前有一位全副武装的警察,仔细地检查人们携带的手包。就在前几天,本?拉登被美国特种兵击毙,这几天,美国本土加强了戒备和安检,防止基地组织报复。这叫打人一拳,防人一脚。我们主动打开包,让他看。这个白人小伙子看了一眼,向我们挥了挥手。我们走进教堂,门边一个大塑料桶里放了许多丝质小四方帽,比维吾尔族的小红帽还要小。每个人都取一个,我也照葫芦画瓢,取了一个别在头发上。这里没有镜子,不知我戴这个东西是什么形象。看看别人,有的很顺眼,有的挺滑稽。上三楼,进大厅,看见一位牧师带着大家读圣经,读罢,有一家人站了起来,原来,他家最近有人病故,牧师特意为亡人祈祷。

之后,大家来到餐厅就餐。看来,犹太人教堂的经济条件很好,为大家准备的午餐丰富多样又精美。看到我们几个中国人,大家都很高兴。有几个人还端来饭,和我们挤在一个桌子上用餐,问了很多有关中国的问题。有一位热情的小姑娘,不断地为我们送来饮料和点心,我们也不断地说thank you(谢谢)!丰盛的食物,友好的人们,都使我们感动——这真是一顿难忘的免费的午餐!

3 华人教堂有乡情

波特兰还有一座华人教堂,大洋房四周,有一片绿色的草坪。几个中国孩子在那里追逐游戏。走进教堂,看到带孩子的妈妈,把孩子送到托管室,几个女孩子笑容满面地把孩子接过去,妈妈们便去大厅了。可容500来人的大厅,坐满了人。这么多中国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平时,波特兰的街道上,很少看到中国人。现在一下看到中国人,还真有些激动,又见乡亲,又听乡音了。一位湖北人走过来,热情地帮我们找好座位。邻座一位女士,立刻招呼人,给我们拿来一本中文圣经。圣经拿来了,她又帮我们翻书,找到牧师正在讲解的那一段。

讲台上的牧师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从台湾来。他西装笔挺,声音洪亮。开口即称兄弟姐妹们,因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是上帝,所以,进了教堂,不论年纪,

不论辈分,都以兄弟姐妹相称。一位身着湖绿色上衣的女士,把他的话翻译成英文,因为座位上还有几个洋面孔。这位牧师讲解圣经,不刻板不教条,他不时夹杂着说些社会趣事、国际新闻,幽默有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使这个讲经会没有庄严肃穆,倒有几分快乐。想不到,还有这样讲经的牧师。听过讲经,领份中式午餐,一饭一菜一汤,味道还不错。那位湖北人说,他是来做义工的。那位翻译,是他的妻子,也来做义工。这里看小孩子的,为人们准备午餐的,都是义工。在这里不仅可以见到乡亲,还可以找到朋友,得到帮助。

和老友聊起来,才知道美国的教会分很多种。有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还有摩尔教。按教会的教友来分,又有白人教堂、黑人教堂、犹太人教堂、华人教堂。现在,教会的宗教色彩渐渐淡化,增加了很多社会公益的内容。比如,白人教会里,可以举办家族聚会、生日派对。还帮助人们学习英文,老友每个星期五去教堂,由教堂推荐的一位美国女士为她补习英文。这位女士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准时来教堂,免费为老友讲课。华人教堂为初到美国的华人补习英文、介绍工作、找免费住房,俨然是个同乡会。所以,这里的华人都知道,有困难找教堂。不管你是否入教,都会得到热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