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世事无常,飘来飘去,鸦雀绕枝,何以所归。许小芸翻阅古籍翻译稿件,邮箱又见新稿,喜不自禁,迫不及待去对照整理出来:
天庆七年(1117年)春正月,女真军攻春州(今内蒙突泉县突泉镇西北约60公里的宝石镇境内),东北面诸军不战自溃,女古( 兴圣宫帐军)、皮室(辽侍卫亲军)四部及渤海人皆降,复下泰州(今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南4公里的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城址)。
ⅹⅹⅹ(此段千字,无法认出)
几年间,辽军屡战屡败,降金者无数。天庆十年(1120年),耶律大石任辽兴军节度使,与萧萧相聚。天庆十年(1120年),金攻克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守军投降。到保大元年(1121年),辽已经失去了其地盘之半。而辽朝内部又发生了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天祚帝杀其长子耶律敖鲁斡。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ⅹⅹⅹ(此处四百字无法识别)
萧萧与张珏对饮。张珏叹辽朝半壁江山沦陷,大辽内部自相残杀。萧萧言父母均陷于韩州(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偏脸城址),生死不明,萧萧感父母养育之恩,十分忧虑。
张珏劝萧萧回乡,道:江山破碎,非彼一己之力能独支也。张珏说有一妹张素儿,年方二八,貌美贤淑,随他多年,战乱年代,不宜带上战场。萧萧问道,将军何意?张珏忽然倒地叩首,曰:我唯一牵挂就是吾妹无人照料,还请兄弟收留。如无不可,请纳其为妻,速远遁韩州,躲在民间尚可活命。
萧萧见状倒地叩首道,兄长所言,吾当舍命护佑。只是小弟不能助兄建功立业耳,不能再护嫂侄。
张珏泣曰:知你是壮士,不愿苟活。然朝廷祸乱,大厦将倾,你不能作为他人成名的枯骨,你且带妹逃走,可保性命无忧。我与你嫂侄,自有决断,他日有缘,自能相会,若无缘,请将吾几人尸骨收集埋葬,每年清明上一炷香便可。
萧萧、张珏跪地相拥而泣。
萧萧领张素儿去南京(今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辽兴军大营,向耶律大石告假,说父母病危,回家伺候。大石迟疑片刻,便去后室取金200两,银500两,赠与萧萧。曰:你之父母,便是吾之父母,待病好,速来寻我,与吾共创大业耳!
两人遂泣别。
ⅹⅹⅹ(后六百字无法认出)
许小芸整理了文稿,给林际一份,给夏如新一份。传完,给林际打电话。
“见色忘友啊,有了夏如新,我们这般朋友就可以不要了。”
“不是正给你打电话么。契丹人译稿又出来了,传到你邮箱了。”
“说到契丹人,又出大事了!”
“什么?”
“我刚接到花园村爆料,那里发生爆炸事件!”
“怎么就会爆炸了?”
“花园村昨夜有爆炸声。没有伤亡,像是半夜在田地里。具体情况,因为不在现场,不是太清楚。报社派我现场采访,我现在正在赶往花园村的路上。”
“你先去,我马上也去。”许小芸说。
许小芸拿着手机沉思片刻,又给贾义打电话,决定考古队立即赶赴花园村,以防不测。到了花园村,考古队住进村上的客栈,住不下,早就按文物管理所李江海安排好的,安排到农户家里去住,给老乡钱。许小芸住进孤寡老人老周太太家里,算是周济她。周老太十分高兴,家里多了个说话的了。安顿完行李,许小芸和贾义便去了田地查看发生爆炸的地方
林际还在现场,县公安局的警察正在调查取证。林际看到许小芸来了,过来握手,也与贾义和队员握手。林际带着许小芸来到爆炸的地点,发现一个洞口,洞口里有一个棺材,棺材里有一个无首的遗骸,还有两个骷髅头摆在离其两米的地方,墓内的陪葬品不见踪影,唯一的一块石碑被炸药炸得粉碎。很显然,这座墓已经被人破坏。这不算完,这周边的土地,还有三十余个钻眼,看来有人在此勘探过。许小芸一看就明白,有人曾经进行详细的前期探测。许小芸把自己的判断告诉现场办案的文多县公安局局长李文忠,李文忠局长点头,说与他们的判断是一样的,有考古专家的意见,确定这是一件盗窃陪葬品的案件。
许小芸和贾义把考古队的相关文件交给李局长,请公安局派警察在考古阶段,给发掘现场予以保护,李局长当时就安排一个小队的警察带领一个班的武警共计十六人,也驻扎到花园村。警察小队队长为花强,武警班长江拥军,与许小芸的考古队员见了面,开了分工会,各小组分头准备。贾义说人手不够,从邻省文物部门借来一名经验丰富的文物工作者——李大强,以前参与了很多红山文化和辽金时期遗址的开发,增强了花园村考古队的技术实力。
林际跟着李文忠局长他们到村里摸排调查,从村民了解最近几日进村的陌生人员情况,一无所获。近期,村里并无异常,大家刚拿到补偿款,都在喜悦中。晚上,公安局办案民警没有地方住,只得回县城。林际住在村主任黄承恩家里。因为是考古队第一天来,林际就去客栈找许小芸,贾义正和大家吃饭,客栈因为收到伙食费,考古队的一日三餐由客栈负责。贾义告诉林际,许队长因为没有地方住,和一个女队员住在老周太太家。
林际乘夜去老周太太家,几声犬吠声,一个女同志开门,她那打扮却是省城的打扮,林际知道她是许小芸的队员。女同志自我介绍:“我是考古队的傅梅。队长正在厨房炒菜呢,你先进屋吧。”
林际嚷嚷道:“有福之人,坐享其成。”进屋里与周奶奶打招呼。
老周太太认得林际,说:“小林记者,怎么拆迁的新闻还没有报道完呀?”
“不是的,这次因为是田地里的爆炸。”林际说。
“听说那爆炸是在张德才家的地上,离我家的地不远啊。”老周太太说。
“是啊。”
“听说,又出现一个古墓?”老周太太问。
“是的。一具没有头的骸骨,旁边还有两个骷髅头。”林际说。
“这事情挺吓人的。不会是伪满洲国时期的坟墓吧,那时候日本人杀人就愿意砍头。”
这时候许小芸端着两盘菜进屋来,放到饭桌上,说:“菜好了,吃饭了!”
傅梅早已盛好饭,摆好筷子。四人围桌而坐,吃起来。
四人吃完饭,许小芸和傅梅收拾好碗筷。大家上炕,围坐在炕桌周围,傅梅倒了茶水,许小芸拿出一些苹果,削皮,分给大家。
周奶奶讲起了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杀人的故事,讲到挺晚,众人听到入迷,哪里还觉得困倦。周奶奶却接连打着哈欠,许小芸说周奶奶困了,明天听故事也不迟,林际只好回村主任黄承恩家休息。
二日一早,林际被黄承恩喊起来吃早饭。林际洗漱完毕,到桌前吃饭。大约九点,林际和黄承恩赶到村委会,县公安局李文忠局长已经在那里。李局长说,在调取近日的公路监控录像中,发现了一辆黑龙江省牌照的面包车,近日在文多县到花园村的公路上多次出现,所以初步怀疑是一个团伙作案。文多县公安局已经向上级汇报,请公安部提供近期国内活跃的盗墓团伙。
村委会里又聚集了二十个精壮农民,这都是黄承恩根据考古队征集的古迹挖掘工,这些农民都是平时在村里没有不良嗜好、人品不错的青壮年农民。考古队的土方清理需要这些人来干,平时农活很累,但是遗址发掘的活还是蛮轻松的。黄承恩带着这些人与考古队会合,坐着他们的大巴去了考古现场。二十个挖掘工人分配到考古队各组以后,按照许小芸早已规划好的方案开始挖掘。
天空上有红外旋翼无人机,用红外设备对地面进行扫描,根据数据分析出地下的道路、建筑、围墙等痕迹,各组人员开始工作。许小芸站在一个土坑里,指着断层面对林际说:“林际,根据泥层年代分界线,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地层,最上面的是当代的地层,中间的是元明时期的,下边的就是辽金时期的。因为在清朝,长白山被清朝封闭,周边地区禁止外来人进入,土层界限不清楚,所以我估计,到了清朝时期,咱们这里几乎没有人烟了。”
林际点点头。
许小芸告诉林际:“爆炸现场的尸骨和头颅,我们昨天已经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认定骨骸为1130年左右遗留下来遗骨。”
“1130年,那是金代吗?”
“正是金代初年,辽国和北宋刚灭亡不久。”
“这些人是什么人?”
“因为古墓中的文物已经被盗,没有留下文字情况,但是留下一块被炸碎的石碑,拼起来后,还能辨认出写着汉字‘石平之墓’,看来墓主人是汉人石平之或石平,他是干什么的?为何尸身和两个头颅埋在一起,现在还搞不明白?等以后挖掘出其他东西再说。”
黄承恩看着村里的后生在工地上干活,心情非常好,他对许小芸说:“多亏了你们,要不然这些后生不知道做些什么。”
许小芸说:“大家都是有腿有脚,干什么不行啊?”
黄承恩说:“你可不知道,现在村里人的土地都被征用,发了三年的补偿款。大家闲着,就开始吃喝玩乐。”
林际说:“吃喝玩乐什么?”
“你可不知道,我们村里的人喜欢玩麻将,那点钱都用在了赌博上。”黄承恩道。
“看着周奶奶的样子,她可是打不动的。”许小芸说。
“老人家那么大年纪,自然没有精力去玩麻将。可是那张德才媳妇,在她家的大院里盖了一间房子,专门设置了一桌麻将,亲戚朋友玩了好多天了,邻居们忍受不了喧闹声,纷纷来找我诉苦。都是村上的人,我倒不好意思去说。找了别人去说,那泼妇却说,就是亲戚朋友在家里玩个小麻将,又不是赌博,你还能告我啊?后来,又增加了一桌,你说气人不?”
“村民的那点补偿款,早晚就会让张德才家逗去。现在打麻将,都有牌鬼,也就是抽老千。”林际说。
“是啊,张德才的几个亲戚都是赢钱的。”
许小芸说:“黄主任,你就不能提醒大家一下?”
“我劝他们,他们得听啊!所以,我就张罗成立水果合作社 ,但是张德才说那些桃子和李子就长到树上,到了秋天,一采摘就可以了,不用经管。打麻将多好啊,没准能赢些钱!村上的农民小农意识强,只顾眼前,哪里管得了长远,年轻人个个都去张德才家玩麻将。幸亏你们考古队来花园村,能给二十人活干,要不这村子一片乌烟瘴气。可怎么办呢?”
林际说:“这还不好办?请文多县李文忠局长帮忙就得了。”
“我也想过这事情,但是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不好意思弄这样的事情。”黄承恩搓着双手说。
林际说:“这样吧,这个恶人我来做!但是你的水果合作社应该大力宣传一下!”
黄承恩说:“那是必须的!我现在已经有了五名成员,都是村里的水果大户,我想带个头,今年秋天让社员挣一些钱,这样致富以后,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
林际说:“我会关注你们的。你们成功了,我会树立合作社为典型,带动全省农民脱贫致富!”
许小芸看着航空照片,判断出这里大致是一个方形的小城寨,有城门。贾义领着一个三十六七岁、发福的光头中年人来到许小芸面前,介绍他就是邻省支援的文物工作人员,燎阳市文物所李大强,参加过许多大型古迹开发,经验丰富。许小芸与李大强握手,简单地聊了一会儿,就让贾义带着他去发掘小组。许小芸看着李大强的背影,想这样的男人,恐怕能吃能睡,要不这身板也不会壮得像熊一般。
中午,林际跟许小芸、傅梅去周奶奶家里。贾义和李大强跟在他们身后,贾义小声道,那个报社的记者专门往女人堆里钻。李大强忿忿不平地小声说,看那丫头片子的样子,也不像当考古队长的人,弄得您这么大岁数还得听小毛丫头调遣,这也太不公平了!贾义道,你不知道吧,这许小芸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找对象,专门往领导屋里钻。李大强惊讶地说,原来是这样啊。李大强长叹一声道,世风日下啊,想当领导就要贡献出什么。贾义道,就这世道,你我得适应这种环境。李大强说,贾队长,我从燎阳给您带了一些土特产,专门给你补补身子的。贾义问,是什么东西?李大强卖了个关子,到客栈我房间里看。
贾义这个高兴,这两天他推荐进考古队的借调人员,都给他带了一些东西,比如中华烟、洮南香酒。贾义被人如此对待,很高兴。他一个副领队,虽然官不大,但实惠倒不小,要不大家为何都想当官呢。今天,李大强给贾义捎来一颗长白山的野山参,贾义见到眼前一亮,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到人参行去买,不得几万元钱。贾义说,我掰下几个根须,泡在那60度的老白干里,晚上咱们就去饭店喝两盅。李大强说,为了感谢贾队长的知遇之恩,今晚他做东,到离此三十公里的镇上华清浴池吃饭洗澡。贾义说,那不行,那丫头片子管得紧,晚上不让队员出门。这样吧,我住单间,咱俩买点熟食,到我房间里咱们喝两口。两人嘻嘻哈哈地在客栈里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