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想回家,想回城。他们对这场运动并不理解,思想觉悟没有升华到那种义无反顾的境界上。江春明常常仰天长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了动静,知青开始回城了。明月终于照到他们身上,眼看就要把家还了!

38斤粮票,15元工资。尽管是最低生活费,尽管知青中好多早就成家有了孩子,他们也在急切地盼着回家,回家是他们唯一希望。

真的要回家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整理行装,食堂里忙着蒸馒头、炸油饼,为大家准备一路上三天的干粮。

第一批回城的是无锡的老知青,有不少都是有了孩子的父母。“时掌柜”和怀孕的妻子孙兰兰也回城了,叶静目送着水泥船队缓缓地离岸漂走了,悻悻地回到宿舍等下一个水泥船队到来。

启航了!这也是人生一次新的启航。

江中的风啊真大,小风天天有,大风三、六、九。大风刮过,常常把人吹得倒退几步。

水泥船上为了让孩子和妻子能躺下身子睡一会,做了爸爸的男知青就让出了船舱,裹着棉大衣,围坐在船板上面。“时掌柜”和男知青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聊天抽烟,展望着美好的明天。

“啊哟,时平凡拉我一把。”孙兰兰挺着大肚子,从舱口爬了上来。

“你怎么上来了?上面冷,风又大。”时平凡一把将孙兰兰拉了上来。

“上来透口气,坐一会儿就下去。”

“小心点。”时平凡将孙兰兰揽在怀中,坐在船板上。

时平凡凝视着茫茫无际的夜空,小熊星座的朦胧光辉正在暗下去,北斗星座横在银河旁边,像辆翻倾的、车辕斜翘起的大车,只有北极星在北方的夜空熠熠发光。他眯起眼睛,遥望着北极星,星星的寒光并不很亮,但却非常刺眼。

“唉,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时平凡马上就要回城了,不要当什么指导员了,不久就要当上爸爸了。他情不自禁地将孙兰兰又往怀中搂了搂,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呼啸的寒风在肆虐,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船在寒风中摇晃。船从摇晃到颠簸,从上下颠簸,到左右摇晃。

“船底开裂了,进水了!”突然,有人惊恐地尖叫起来。

上面的男人疯了一样想冲下舱口去救自己的妻子,孩子。下面的妈妈和孩子一片惊慌争着涌向小小的舱口,拼命地想爬上窄窄的小梯子,乱成了一团。

水泥船本身就重,一旦进水,船体快速地下沉,还拖着前后的两条船也在下沉。两头的船老大果断地斩断了与这条船连接的缆绳。

八分钟。就短短的八分钟,那条船就沉到了滚滚江水中。多少条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命丧九泉,魂飞故乡。

时平凡和妻子被抛入了江中,时平凡紧紧地托着孙兰兰,向后面一条船游去。

“救命啊!”时平凡一声接着一声,喊得额头上青筋暴起。后面一条船的船老大,听到了呼救声,放下了一条绳索。

“快,抓紧绳索。”时平凡拼命将孙兰兰托上船。

一个浪头打了过来,时平凡已被滚滚江水卷走了。随后又出现,忽沉忽浮,漂在水面,他叫喊,扬手,却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船是不会停的。风刮着,这条阴暗的船有它非走不可的路程。

他在深处发出了悲惨的呼号。那条驶去的帆船简直是个鬼影!他望着它,发狂似地望着它。它越去越远,船影渐淡,船身也渐小了。迎风崩裂的波涛狠狠地包围着他,波峰波谷带着他辗转上下,他的脚只能踏着虚空,只能往下沉。

“时平凡——”孙兰兰哭喊着,像母兽濒死的嚎哭,一下子昏了过去。

漆黑的夜空像个塌陷的大坑,夜雾似烟,朦胧,飘忽。星星在浸透鲜血的江面上悲哀地眨着泪眼。

一切发生在黑暗中,又淹没在黑暗中。

呼啸的寒风肆无忌惮地敲打着门窗,这一夜,叶静一直心神不宁,焦急地捱过一夜,翘首以盼,等待下个船队接他们回家。她没想到等来了是惊天的噩耗!

昨晚经过樊川那个河湾时船队里一条船沉了,死了好多人呢。时平凡为了救怀孕的妻子孙兰兰溺水身亡了。

“时掌柜”死了?就是那个成天没有笑容的“时掌柜”?那个革命加拼命的时指导员?那个快要成了父亲的时平凡?

叶静惊呆了。

这一起事故惊动了省里,惊动了交通部,惊动了党中央。还有一批批知青需要回城,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一天,没有等到船队,第二天,也没有船队来。第三天,返城的知青等来了几十辆大客车。

大家拎着干粮,带着水壶,坐上大客车。

哇!知青还能坐大客车回城,享受一个人一个座位,而不是挤在水泥舱里。大家兴奋之余还有对死难者的痛惜,更多的是对死者的感谢——他们用生命换来他们眼前的福利。

愿他们在天堂不再坐水泥船,愿他们在天堂安息!

早晨出发晚上7点多钟,叶静就到江城了,一进家门就得意大声地叫:“妈妈,我们可是坐汽车回来的啊!一天就到了啊!”

母亲飞快地端出草焐子里的饭菜,终于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叶静大口地吞吃着,却发现母亲眼睛一眨不眨地盯住她看,怎么了?

母亲说:“我们两天吃不下睡不着了,以为是你们坐的船沉了,好多家长在江边等了两天,哭了两天呢。今天才接到消息。不是江城的知青,是无锡的知青,可把我们吓坏了。”

叶静笑了,说:“你们啊,真傻,死了你们在江边等也等不来,活着自己就回来了,不用等。我死了,赔一千五呢,哈,你们就是有钱人啦!”

一向温和的母亲顿时横眉竖目怒斥道:“呸!呸呸!夯货!说什么瞎话!孩子都没了,要钱还有意义吗?”

母亲还很虔诚地说:“政府对我们太好了,下了通知,所有去江边等孩子的家长,这两天不作旷工处理,照发工资。”

啧,啧啧!中国的老百姓,就是朴实,善良,最能吃苦,最能忍耐的,不就是两天时间吗?这么感恩不尽!你们的孩子下放十年!十年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