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实践出真知
1992年8月15日,立秋听从年轮的安排,抱着秋风,唱着赞歌,兴奋归来,准备与酷暑交接工作,但是酷暑死皮赖脸而不愿意离去,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呀。高傲的太阳趁机挤出云层,从半空中发射出一支支金黄的火箭,大地吓得大汗淋漓而热气冲天。变压器“嗡嗡”呼喊着,夏哥呀,你醒醒吧,不要死扛了,还是顺应潮流,别做美梦了。忽然,一声秋雷轰隆隆地响起,顿时震碎酷暑的美梦,夏哥夹着尾巴逃跑了,秋弟眉开眼笑起来。一阵海风乘隙从深圳湾吹来,落叶飞舞,举祝庆贺,将要迎来绚丽缤纷的秋色。陈平安踏着雷声的鼓点,迎着五光十色的闪电,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唱着秋天情歌,风雨兼程地漫向新的工作环境,即去横岗镇大康程凯球厂上班。
陈平安顺利办理好入厂手续,胸前佩带着闪闪发光的电工厂牌,时而抚摸,时而欣赏,不由自主地喜蹦乱跳起来。此时,球厂上空跳满金色音符,厂前的榕树和风欢舞,车间机器吟唱着轰隆隆的欢歌,秋阳露出了快乐的笑脸,共同庆贺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工。
陈平安上班后服从厂务安排,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不仅要烧电焊,而且要搞水电安装,要搞机电维修,修理电动机,负责发电等工作。所有一切对他来讲,实操经验不足,势必将碰到一些麻烦,自感压力山大,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此,他无时无刻要督促自己,不忘初心,牢记邵阳电大班主任欧阳老师的教诲,牢记妈妈吕有姣的嘱咐,牢记华丰五金厂王经理的教导,坚持在跌倒中爬起,在逆流中划行,在坎坷中前进,在维修中学习,在压力中提高技能,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自从陈平安有幸成为大康程凯球厂电工后,笑在眉头,喜在心里,吕香华与陈水叶同样很高兴,秋阳露出称赞的面容,家人知晓后也来信庆贺。不过,他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按照厂规还需要试工三个月,如果老板觉得可以,那么留下上班,反之,得走人。其实,无论哪个厂,无论什么工种,都是类似的做法,不知是否合理,也不知有没有违反劳动法,只有温柔的秋风知道,也没见人站出来反对过,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呢?只有顺其自然了。
所以,无论如何,既来之,则安之,陈平安立下雄心壮志,要加油学习,努力工作,必须干出点成绩来,希望能得同事们的好感,能得到主管的满意,能得到老板的赏识,才有机会留下来工作。就算他碰到技术上的难题,也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逐一攻破技术难关,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维修好各种机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以免让人笑话,以免让家人们失望,也不失曾经许下的诺言而决不让邵阳电大的欧阳老师丢脸。
有一天,陈平安在宿舍修理日光灯的时候碰到了麻烦。说实话,三岁小孩都知道,对于维修日光灯而言,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技术。
曾记得,1987年陈平安读高二的时候,学校进行文理分科,不用考虑,报读理科。因为当时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在下。或许那是上帝的安排,他对数理化情有独钟,格外爱好,尤其喜欢物理学科。特别他在高一时制定了全面的学习计划,其中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要泡在数理化题海之中。因此物理老师上课时,他要认真听讲,做好记录。每次在做物理实验时,他全神贯注地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如果只是一知半解,就会及时提问,直到弄懂为止,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嘛。
所以,他对于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也非常羡慕机电维修工作。比如,有次物理老师来他班维修日光灯时,他仔细观察高三班物理老师许老师在维修当中的各个细节,视线也随着他的动作不停地移动着,就算许老师拿着什么工具,更换什么配件,连接电线包裹几层电胶布,也看得清清楚楚。因为许老师不仅教育水平高,而且维修技术好,很快就修好了。当时,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想维修日光灯比较简单,一般更换一条新灯管,或者包裹一下损坏的电线,就OK了。其实不然,他太年轻,也太天真,看的容易做的难嘛。
因为厂房到宿舍有800多米之远,所以陈平安接到宿舍管理员的维修灯管通知后,迅速带好所需工具与必需配件,骑上自行车,急急忙忙奔向员工宿舍。事不凑巧,前方有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从右向左飞速横穿马路,他顿时吓懵了。此时,以前发生的故事闪现眼前。
那是去年夏天的晚上,天气异常炎热,月亮与星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马路在漆黑的天空下寂静无声,而且有个段没有安装路灯,更加显得模糊不清。大约22:00左右,他刚好与五公里之外的吕香华拍拖后骑自行车从此经过,忽然发现前面似乎有个凸起的异物,因来不及刹车而从其表面滚过去了。但是,身后立马传来“妈妈呀,快救命呀”的哭喊声,难道刚才那异物是人?他越想越害怕,似乎身后有活鬼追着他跑,随即加快了前行的速度。第二天,陈平安从同事肖胜利那里得知消息,他房租老板的6岁小孩昨晚被车轮滚过,结果平安无事,真是祖宗有缘,也是天下奇闻……
因此,陈平安采取果断措施,立刻握紧自行车的前后刹车,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然而,由于车速过快,具有极强的惯性力,由此牺牲了一条崭新的日光灯。唉,只要人没事,一条日光灯算什么呀,幸好自己带了两条灯管,不然又要折回去,那就太麻烦了。他气打一出来,怒瞪一眼前面的小孩,拿好另一条安然无恙的日光灯,跳上自行车,唉声叹气地继续前行。
当陈平安到达宿舍后,宿舍管理员非常高兴,精准告知他哪间宿舍哪条灯管坏了云云。他放下工具箱与配件,随意擦拭满脸汗水,马不停蹄地开始操作起来。
他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及维修日光灯的经验,随即作出初步判断,日光灯两端发黑,说明它已烧坏。所以,他不用考虑,按照读高二时物理老师许老师维修日光灯的方法,立即换上那条崭新的日光灯,但是没有亮起来,怎么会这样?难道没有安装好?他又重新安装一次,结果仍然如前?哎哟,真的气死人,难道这个有意与自己作对吗?
既然如此,他不着急,左手随意抓抓脑门,右手拿个十字螺丝刀,不停地敲击着床板,三分钟后又抬头看着日光灯,偶然发现起辉器有闪闪发光的迹象,但未能起动,可能有问题,立即换个新的,也没有亮起来,这就奇怪了。他心里想着,不急不急撒,好事慢慢来,喝酒要吃菜,醉了就莫怪。
接着,他不慌不忙地再次摆放好人字梯,缓缓爬上梯子,牢牢抓好天花板,逐一检查起来。他熟练地打开灯架盖,仔细查看灯架内的线路,使用万用表测量,确定有220伏的电压,证明线路没有烧坏,也无接触不良之现象,镇流器也是好的,并联在起辉器上的电容也是正常的。既然是这样,那就见鬼了,日光灯怎么就不会发亮呢?难道真的要烧烧香拜拜佛求求神吗?不过,他从来不相信这一套,那该怎么办呢?
时间悄悄过去了一个小时,陈平安上上下下检修数次,灯管却未修好,早已累得背腰酸背痛。既然他碰到了维修难题,干脆停止操作,坐于床板上,努力思考着,仔细观察着,也很着急,如果这么简单的灯管都修不好,岂不是让别人笑话吗?他也十分担心宿舍管理员来询问,日光灯修好了吗?
此时此刻,陈秀秀同学带领他去邵阳电大报名的情形浮现身旁,建议他改为机电专业的声音回**耳边,那两个绯红的酒窝窝闪耀眼前……他不管怎么样,必须要加油修好,否则辜负了她的殷切期望,也不好面对宿舍管理员,更不好意思向厂里交差,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陈平安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后,看样子不能急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像参加高考一样要沉着应战。他从床板上猛然跳下来,左手拿好万用表,右手拿着试电笔,好好回忆,静静思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
因此,他从各个角度分析十分来钟后,怀疑灯架的线路接触不良,最后决定换上新灯架。然而,他装好后灯管仍然不亮,这就奇了怪了,难道是上帝故意捉弄他?天啦,整套灯光设备都是新的啊,怎么就不亮呢?他又着手测量控制灯管的镇流器,电阻数据也是正常的,那到底是什么故障呢?难道是万用表有问题而发生误判?他经过自测,万用表完全正常,那是什么问题呢?
时间不等人,两个小时过去了,也很快要下班了,陈平安心里哪里会不紧张呢?此时,门卫室传来宿舍管理员的“咚咚”声,好像敲打着他紧张不安的心窗,到底怎么办呢?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阳光趁机从窗户挤了进来,照亮了他“怦怦”跳的心房,一阵凉爽的秋风也及时地吹来,吹醒了他膨胀的头脑,激发了他的灵感,为何不把这条新灯管安装到正常的灯架上试试呢?结果新灯管还是亮不起来。
显然,他才恍然大悟,难道这条新灯管有质量问题?难道刚才骑单车摔坏了?最后,他登上自行车,飞回宿舍,取来另外一条新灯管。因为安全第一,他再次摆放好人字梯,慢慢上爬,重新换上去。果不其然,日光灯终于亮起来了,射出了一束束快乐的光芒。
陈平安望着雪亮的灯光,欢喜若狂,禁不住尖叫一声,苍天有眼,灯管终于修好了。宿舍管理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一个箭步冲了进来,得知实情后才放下心来,同时向他伸出了称赞的大拇指。“兄弟,真不好意思,只怪我技术有限,我修了这么久。”他双手抱着,装模作样地谦虚一番。
宿舍管理员什么都不说,还是意外地笑起来,陈平安也跟着笑起来。所以,什么都不要说了,让一切都在这个笑声里。你瞧,刚换上去的灯管犹如亭亭玉立的美女露出激动笑容,马路上的汽车唱起了快乐的歌曲。
陈平安一边笑,一边迅速清理好现场,又与宿舍管理员客套一阵,带好工具箱,骑上兴奋的自行车,哼着洋枪小调,乐不可支地返回厂里。
陈平安通过这次灯管维修,必须要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以免再吃苦头。从此往后,他一有空余时间,就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逐步了解质量保证内容的指南。原来,厂家生产日光灯的时候,确实有100%的质量保证,其实能达到99%,就已经不错了。实际上,每100条新的灯管中,可能会有一两条存在质量问题,纯属正常现象。当然,厂家设有一定的保修期,并且实行质量三包,即厂方所销售的日光灯,实行包修、包换、包退。如果在保修期内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不是人为问题,那么毫无疑问地以旧换新。
他终于明白了一切,也真的无语,恰巧这条有质量问题的日光灯偏偏被自己撞上,切实倒霉到了极点。如果他在维修灯管的时候首先使用万用表测量灯管两端灯头之电阻,即可知晓新灯管是否正常,就不会闹出这种低级笑话了。不然,他今天急得团团转,累得汗流浃背,既费时又劳力,得不偿失,真是血的教训啊。
8月21日,深圳天气有点反常,前面几天下了几场秋雨,天气稍微凉快些。陈平安小时候听爸爸说过一句话,秋雨下一天,蚊子死一千。虽然这是夫夷民间的谚语,但是确也说明秋季来临时所引起的气象变化。然而,秋雨刚刚停下来,夏日行至中途后又悄悄折了回来,太阳露出刺眼的锋芒,温度好像故意与人们做对似的,竟不知羞耻地升高,大地几乎晒得皮开肉裂,室内空气急剧膨胀,机器有点受不了,轰隆隆地发着脾气,变压器也发出嗡嗡的叹气声。如果宿舍没有降温的风扇,那才叫人难受,同事们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上班无精打采,能做好各自手头上的工作吗?当然不能。
这不,陈平安一上班就接到宿舍管理员的通知,请求尽快去宿舍维修吊扇,不然员工没办法休息好。他作为本厂电工,责无旁贷,必须积极配合工作,但是在维修当中遇到了棘手的故障。当他望着这个具有故障的吊扇时,触景生情,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难忘的故事。
那是1990年,陈平安在塘渡口桂竹山私立中学复读高四的时候听说县氮肥厂从空中掉落一把吊扇的事件,碰巧有个工人中招,头部受了重伤。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个工人没有生命危险,真是苍天保佑。然后,全厂召开了安全生产大会,目的是希望职工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时期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和处理公司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从此以后,职工们自然认知意外事故猛于虎也,牢记刻骨铭心的教训,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风扇可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在向现代化进军,向电器化发展,各类事物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无论什么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务必要掌握电器的使用方法,否则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无论何人,在使用电器时必须要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如果你不与它交朋友,它就与你成为敌人。特别要正当使用风扇,排除隐患,消除故障,使其安全运行,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既然如此,他在维修吊扇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按部就班,慢慢地进行检测与维修。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陈平安查看吊扇杆的螺丝有无磨损,有无松动,吊杆安装得合不合理?牢不牢固?不然风扇修复再好,也是徒劳的,如果发生意外,作为维修人员的他,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第二步,检查吊扇的开关有没有坏掉?如果开关坏了,没有电源,风扇自然转不了。陈平安经过检测,断定开关是正常的。
第三步,因为身边没有人字梯,陈平安只好爬到二层铁架床顶,刚好便于展开工作,开始检查吊扇机头。他拆开端盖后仔细查看起来,吊扇螺杆连接部分是正常的,运行电容是好的,重新加固接线柱螺丝,以排除接触不良之故障。但是他开起电源后吊扇转不起来,使用试电笔测试,氖泡指示灯亮,说明有电压到达机头,难道是马达线圈烧了?
第四步,陈平安把吊扇取下来,拆开马达封闭的外壳,检查马达与转子轴承正常,运行线圈的电阻也正常,确实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因他发现转子轴承位有点松动,怀疑端盖轴承位有点磨损,起动时会发生扫**,引起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形成不可避免的阻力,从而造成吊扇卡死而转动不起来。他根据在189工业区华丰五金玩具厂上班时与王经理学到的维修经验,采用锋利的钢刀,斩花轴承位,以减少轴承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大大增强紧密度,重新装配好吊扇,开起电源,却仍然不转,怎么会这样呢?
本来,吊扇没有日光灯线路那么复杂,就是两条电源线而已。陈平安维修时该测的也测了,该查的也查了,该用的招数都用上了,虽然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运转不起来呢。他望着门口的宿舍管理员,希望他此时千万不要进来,如果发现这个难堪的情形,岂不要耻笑自己?
然后,陈平安看看挂在天花板上的吊扇,又瞧瞧宿舍前后左右,一时悟不出所以然来,而且越看越糊涂了,心里没底了,也无脸见人了,到底是什么故障呢?不达目标,决不罢休,这是他在邵阳电大学习机电时所立下的诺言,更何况他试工三个月还没过呢。
陈平安被逼无奈,只得另想办法,务必要维修好,不然不好交差。虽然他身边没有人字梯,但是也要想办法爬到屋架的横梁上看过究竟,希望有奇迹出现。当他爬上横梁后,眼睛一亮,发现了异常情况,可恶的老鼠咬断了零线。首先,他按照标准作业,麻利地接好零线。然后,他从半空中跳下来,立刻打开电源开关,风扇高兴地旋转起来。他情不自禁地笑了,日光灯也闪出了庆贺的白光。
当宿舍管理员望着旋转的风扇时,一边高兴地鼓掌,一边情不自禁地说:“陈平安师傅,你不愧是大师傅呀,大大地为你点赞。”
“兄弟呀,让你见笑了。”陈平安双手抱拳,惭愧不已。其实,这算什么技术呀,真的羞死人啦,不就是维修好一个简单的风扇吗?
当然,别人没有看到维修过程,也没必要知道维修过程,只看表面现象,只看维修结果,哪里知道陈平安遭遇的麻烦呢。陈平安望着快乐运行的风扇,心里暗暗感叹着,只有辛勤的汗水知道他的维修之苦,也只有窗户挤进来的阳光知道机电工作的艰辛呀。
因为陈平安没有工作经验,在维修当中吃了许多哑巴亏,那么怪谁呢?怪只怪自己维修水平太差劲。如果他把机头的两根电源线拆出来,打开风扇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完全就可以判断出空中断线的故障。他再仔细回忆学过的理论知识,根据以往的实际操作经验来分析,如果要是断了火线,那么用试电笔测试时不会发亮,故障显而易见;如果断了零线,用试电笔测量时,不管火线,还是零线,试电笔的氖泡都会有暗暗的发亮指示,因为存在感应电压,势必造成误会,那就不奇怪了。如果他拆出风扇开关的电源线,并在机头端接二根线头,然后在开关处测量线路电阻,同样可以判断线路是否正常?这又是刻骨铭心的教训呀。
显然,陈平安通过这两次维修,有了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电工技术员,并不简单,看的容易做的难,不做不知道,一做就吓一跳,实践出真知嘛。
总而言之,他现在还是一名初级电工,只是懂点皮毛,最多算是一个学徒而已。所以,他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充满毛刺,充满坎坷,充满艰辛,必须要艰苦努力,勤奋学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慢慢走上电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