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建筑工地

1991年3月,陈平安等一行七人为了逃避治安队的追击,为了改变挨饿受冻的状况,在打流公司总经理邓华华的带领下离开横岗镇,准备去宝安西乡工作,从而进军新的战场——建筑工地。

深圳市因特殊原因而有明文规定,也不知道合理不合理,只有深圳海湾知道了。如果有人要经过深圳市内,就需要持有《边防证》,否则无法通过检查站,甚至有碰上查户口而被抓的危险。他们可没有《边防证》,也没有《暂住证》,谁敢去冒这个险,只有饿着肚皮,打包疲劳,沿着深圳市区外围绕行。

因此,他们为实现宏伟的目标,连续转车多次,确也费尽了周折,整整颠簸6个小时,才到达西乡盐田建筑工地,如果要是从市内直走,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西乡。不过,有失就有得,他们一路辛劳,一路风景,一路开心。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经过观察与打听,西乡位于宝安县城的中心地段,邻近深圳南头关口,交通四通发达,众多公路横贯其中,高楼密集,厂房众多,商铺林立,市场兴隆,经济发达,听说有“小东门”之称。陈平安趁机戴好眼镜,环顾四周,绿树成荫,生机勃勃,十字街头,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令人神往。

幸亏邓华华去年在此服务过,且与老板关系融洽,他们顺利加入了建筑大军。显然,他们有了新的栖身地,暗暗庆幸终于告别那种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也摆脱了治安队的追查,那种诚恐诚惶的漂泊之心终于平静下来。

突然,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吹绿了西乡大地,也吹暖了陈平安的心房,犹如滋润着飘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一枚苦瓜种子,淋浴着阳光,希望生根、发芽、开花,建筑工地中央那高高的升降机投来了庆贺的目光。

当他们去工地上班时,没有忘记昨晚邓华华的嘱咐,也没有与建筑老板打招呼,直接加入建筑队伍中,跟着老工人们老老实实干活,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能顺利地扎根下来。或许大家都有过流浪生活的经历,当然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尽职尽责地工作,完全忘记了疲劳,也忘记了时间,太阳很快爬上头顶,看来快要下班了。

工地上突然冒出个瘦高的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皮肤幽默,且生有一张严肃认真的长方形脸蛋,看似怪吓人的。据说,他是他们的工头,即所谓的工地监工,也是老板的亲侄儿。他手握着纸与笔,一边指指点点,一边来到工人身边,逐一登记名字,而且上下午各要登记一次,算是记录他们的出勤情况吧。

当然,如果你干满一天,就有5元的工资,包吃包住,加班另计。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建筑公司平时不发工资,却要等到年底才结算全年的劳动报酬,如果你平时急需要钱,就可以向公司支取部分工资,这个要看你的运气了,更要看老板的脸色了。既然如此,现实问题就来了,听说有个别在年底拿着工人血汗钱跑路的老板不是没有过,这可坑苦了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的工人们,或许深圳成立经济特区时间还不是很长,劳动制度不够健全,不然这个黑心的老板怎么能逍遥法外?所以,陈平安每每想起这个,还真有点担心,但是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务必抓住机遇好好工作,担心也是多余的嘛。

陈平安上班几天后才晓得,这个建筑老板是本地人,迎着改革开放之春风,获得了意外的成功,真所谓财大气粗,在当地很有威望。他满脸胡须,高大威壮,粗犷强悍,眼睛凶猛,皮肤黝黑,具有强有力的杀气,如果你与其初次见面,难免惧怕而后退三步。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即黑兹老板。据说,他业务广泛,不仅有房地产业务,而且有兼修马路生意,幸运获得了“马路大王”的称号。因为他家大业大,势力强悍,称雄一方,那是不争的事实,也没有人敢与他抗争,凡是远近需搞马路建设之工程,除非他自愿放弃,否则没人能拿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工人们在劳动当中总是感觉身后有人监视着,或者害怕犯事而受罚,自然没有人敢怠慢工作。因为黑兹老板的手下们一般都是他的亲朋好友,仅亲兄弟就有三个呢。他的建筑公司完完全全是一个家族企业,如果有人不听话,就有石头伺候你,或有泥巴飘落到你的身上,比如你在工作当中不经意中招,就会感到莫名其妙,难道是天上落下来的吗?不仅如此,他们态度粗暴,甚至会动手打人,却没人敢反抗过,更没有人去上面反映过。显然,无论什么人,一旦加入这个建筑公司,自然乖乖听话,绝对没有非分之想,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有一次,也许陈平安动作慢了一点,背上不知不觉多了一块泥巴呢。显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终于相信了关于这里一切的说法。

陈平安初次来到深圳打工,又有艰苦的流浪生活经历,自然觉得这份建筑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倍感珍惜。他不仅绝对服从安排,干事手脚麻利,尽职尽责,多次得到工头及老板的表扬,而且他们几个老乡都很勤劳,表现格外突出,老板看在眼里,工头记录在笔记本里。

他们每天六点钟就起床,抓紧时间洗涮、吃早餐,六点半准时上工,下午六点半才下班,除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外,即上班11个小时。就算三岁小孩都会算,他们上班还不到五毛钱一个小时,不过比起陈平安上初二时卖冰棒一天才五毛钱收入要强多了。虽然建筑公司生活较差,但是比起他在学校读书,比起他在外流浪,不知要强多少倍啊。不仅如此,而且黑兹老板帮每个工人办好了暂住证,不用担心治安队来查户口,真的心满意足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

曾有一天下午收工时,工头仅仅留下他们七人,个个感到莫名惊诧,相互对视一番,但是沉默不言,心里也紧张起来。陈平安抱住急跳的胸口,心想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犯错而被老板开除了?

然而,工头待其他工人离开后示意大家靠近他,并笑眯眯地说:“请你们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其实是喜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他说完后做个搞笑的动作。既然如此,他们脸上的愁去终于散去。

原来,老板根据他们近期的表现,觉得邵阳人与众不同,干事积极,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自然赞赏有加,准备给予他们好处。因为公司为追赶房建进度,希望他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特意安排他们加班加点,即把第三栋厂房第一层基脚的每个房间拉土填平。

工头一边说,一边打量他们一番,又担心他们不予配合,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请他们相信老板,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不仅如此,工头还当场向他们笑容满面地承诺道:“如果你们加班一个通宵,即大约8个小时,只要能及时完成任务,就可以拿双倍的工钱,即10元。”

他们终于明白过来,人人喜上眉梢,不约而同地举手同意,并保证完成任务。工头不由自主地鼓掌一番,随即带领他们进入工地,详细布置好任务,才放心地离开了。

人往往是这样,要么不答应,一旦答应下来,千万别失言,否则就失去了诚信,别人肯定会瞧不起你的。所以,无论他们碰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接下来,他们七人经过短暂的商量,统一了思想,开始忙忙碌碌起来。他们无畏寂静的夜晚,无畏呼啸的海风,无谓冰冷的露水,头顶苍天,脚踩大地,真诚团结,密切合作,干得热火朝天。你瞧,锄头描绘着快乐的弧线,翻斗车吟唱着“滋滋”的歌曲,土方兴奋地跑进了一个又一个房间,安装在升降机顶的射灯闪出了鼓劲的光泽。

不过,他们在工作当中确也碰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月光与射灯都全力配合他们,闪着快乐的眼睛,指引着他们工作的方向。但是,说句心里话,晚上哪有白天方便呢。或许王老七患有夜盲症,不慎扭伤了左腿,但是咬紧牙关爬起来,慢慢走了几步,竟然说没事?他作为邵阳人,具有顽强的毅力,用他的话说,这点小伤算什么,大伙一边鼓掌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他望望寂静的夜空,瞧瞧高高明亮的射灯,重新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中。显然,他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好榜样,成为了他们顽强拼搏的动力,成为了他们坚信完成任务速度的催化剂。大家也忘记了夜晚,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猛烈的海风,更是忘记了寒冷的露水,撸起袖子加油干,天空传过来一阵阵欢笑声,挖土声,拉车声……惊醒了平静的黑夜,惊喜了脚下的大地。

因此,通过大家的努力,提前完成任务,赢得了夜战的胜利。他们欢呼雀跃,**鼓掌,共同吟唱《十五的月亮》之歌,海风弹奏着诗意的琴弦,月亮露出了激动的笑脸……不过,他们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认真收拾好场地,整理好所有工具,以便工头验收。突然,雄鸡一声高叫,惊醒了朦朦胧胧的晨曦,迎来了五彩缤纷的朝霞,映红了他们喜笑颜开的面容。

工头带领队伍来上班了,仔细查看了他们填好的每一个房间,望着他们满意地点点头,不由自主地伸出了称赞的大拇指。工人们都十分震惊,同时发出一片片嘘唏声,心想这般邵阳人是如何做到的呀。

接着,工头挥舞着双手,高度赞扬他们能提前圆满完成任务,真是好样的,更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然后,他实现了昨晚的诺言,不仅给予每人10元钱的加班工资,而且按照老板的指示,每人再奖励2元。结果,他们每人惊喜地领到12元现金,有说有笑地返回营地休息。

陈平安紧握着崭新的大团结,欢欣若狂,时而看一眼,时而放进口袋,时而掏出来爱摸一番,这可是他南下打工的第一笔收入呀。你看,大团结闪着喜悦的光泽,突然提醒了他,不知在横岗镇上班的妹妹与女朋友怎么样了?所以,他又支取10元,马上给陈水叶汇寄20元过去,以便解决她的日常费用之难题。

在这个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当中,四川籍人员最多,竟然有四十多人,邵阳人最少,仅仅七人而已。不过,他们团结互助,开心快乐。或许他们天天受表扬,四川人却看不顺眼,总是想着法子来加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人之腹。比如有一次,他们提前完成了马路边的挖渠任务,就兴高采烈地返回棚屋里。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四川人悄悄挖崩土方,竟然填满0.5米左右,悬挂天空的太阳投来了震惊的目光。结果,由此害得他们挨批,心里当然不平衡呀。四川人却偷偷地乐,简直猪狗不如呀。

中午吃饭时,他们趁机与其论理,四川人不但不承认,反而倒打一耙,竟然无耻地说,邵阳人要不要讲道理啊,请不要随便冤枉他们。难道不气人吗?真的卑鄙无耻。四川人还不肯罢休,竟敢依仗人多势众,忽然一窝蜂似地围了上来,难道想无理取闹?难道想大打出手?

看来情况十分不妙,虽然陈平安在高中阶段跟同学们学了点武术,但是寡不敌众,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他迅速冲到屋内,找出他从老家带过来的一把小劈手。他们四川人望见闪着寒光的锋刀,顿时傻眼,个个不敢上前,总算被镇住了。因为大家出门在外,只为求财求富,只求平安如意,不想结仇结怨,更不想伤情伤义,再者身体是自己的,哪个不怕死呢。邵阳人见好就收,趁机退回食堂里,终于逃过一劫。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刚刚消停了一会儿,治安队却突然杀到,或许是冲着他们来的。夫夷人有一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看来凶多吉少啊。

当然,陈平安早已听说过,本地人最仇恨持刀行凶者。人贵有自知之明,万一自己的小劈手被治安队搜出,怎么办?他必须要紧急处理好,迅速找出小劈手,趁人不注意,扔到10米远的鱼塘里。

原来,四川人恶人先告状,悄悄报警,说他持刀杀人?然而,四川人还是失算了,因为治安队没有搜出小刀,以证据不足而离去。此事告一段落,暂时风平浪静。

“陈平安,根据我的打工经验,这次虽然我们赢了,但是下次不一定能赢啊。”邵阳人私下里讨论起来,邓华华抢先悄悄地说。

“对,现实就是这样,我真担心这般杂种肯定会伺机报复的呀。”张老六随意擦拭一下满脸的汗水后实事就是地说。

“张老六说得没有错,他们四川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我担心他们第一个报复的目标就是陈平安兄弟。”邓华华的弟弟邓小白说的是实话。

“既然这样,我希望陈平安兄弟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邓华华也支持他弟弟的说法

……

虽然邵阳的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但是陈平安没有开腔,只是静静地听着,时而望望天空,时而点头示意。然后,他干脆借故去上厕所,静下心来细细一想,老乡们说得并无道理,而且也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况且,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打架双方永远没有赢家,相互之间有仇必报,人之常情,真的害怕他们暗中报复。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他们四川人暗中报复怎么办?正如邓小白兄弟所言,第一个报复的目标说不定就是陈平安,自己务必趁机撤退为妙。

因此,虽然陈平安干活30多天,但是没要一分工资,立刻收拾好行李,与老乡们不辞而别,悄然逃离盐田工地,跑到西乡中学的建筑队去寻找工作。真没想到,心想事成,他顺利进入西乡中学的建筑工地上班,而且此处有几十个邵阳老乡,当然不怕四川人来寻仇报复了。再者,这里离盐田建筑工地有四公里之远,不易被那帮狗杂种发现,他可以安心安意地上班了。

打工就是这样,只要你是新进员工,就得比老工人多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争到好的表现,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才能站住脚跟。所以,陈平安上班后服从安排,任劳任怨,积极肯干,老板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十来天后,老板无意中发现秘密,得知陈平安有高中文化,并且学过机电,又能吃苦耐劳,在这个普通的建筑人群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准备重点培养他。老板曾当众表扬他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陈平安根本不像个怕苦怕累的白面书生,真让我们刮目相看呀。”同事们瞠目结舌,目光也聚焦于他,看来他要交上桃花运了。

果不其然,几天后老板突然通知他,不要干这种粗糙的体力活了,简直是大才小用,立刻调换工作岗位,即开始负责操作升降机。他还说要亲自教导他,如何操作,如何保养,如何维修云云。他像公鸡啄米一样点头示意,脸上也写满了笑容。同时,他心里也在想着,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天天可与机器为伴,自然与机电工作靠近了一大步,天助他也。

陈平安迅速返回宿舍,戴上眼镜,主动配合老板的教导,半个小时就学会了。老板看着上下平衡运行的升降机,非常满意,希望他好好干,并承诺将来不会亏待他的。他心里像灌了一瓶蜂蜜似的,乐得合不拢嘴,同事们也投来了庆贺的目光。此时此刻,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升降机听话似地上升下行,混凝土搅拌机弹起了“嗡嗡”的琴音,工地上拔地而起的高楼射来喜悦的光芒。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晚上,陈平安情不自禁地漫步西乡中学里,望着皎洁的月光,望着花园式的学校,触景生情,油然而生,无论儿童往事,无论校园故事,无论南下深圳的流浪生活,都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闪现眼前。既然如此,他才忽然想起,也该给家人或同学写信了,尤其要给横岗镇的女朋友写信。

陈平安立即返回宿舍,兴奋提笔,一口气写完好多封信,只差没给女朋友写了,干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好考虑一下怎么样给女朋友写信。于是,他放下笔头,望着窗外的路灯,一边欣赏美丽的夜景,一边静静地思考,到底要怎么给她写信呢?他俩相处的朝朝暮暮如潮水般向他涌来。当他去湛江砍甘蔗时,她曾写信说,希望他去深圳找她。可是,他真的去找她了,却又帮不上忙,到底是真帮不上忙,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当他身无半毫时,她也无动于衷,难道她真不看见吗?当他……他回想起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左左右右,心里总觉得不爽。况且,这个时候恰巧有一个美女走进了他的心房,名叫唐香香,身高一米七,也是本县老乡……

然后,他又重新提笔,首先向吕小英简单说明了现况,然后倾诉不幸,甚至发起了牢骚。比如,上天真的不公呀,尽管他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总是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虽然具有高中文化,也学过机电,但是无用武之地,只有搞建筑工作的命,自感丢人现眼,确实配不上她……过去的请过去,没有必要再提起……

半个月后,陈平安收到吕小英的来信。或许她文化比较低,根本没看懂他的心情,只是安慰他不要怨天怨地,或是命运的安排,凡事要淡定,开心快乐每一天。既然他不适应建筑工作,干脆不要在西乡中学建筑队干了,虽然那里工资不错,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却去做建筑工作,会让人瞧不起的,还是进厂有面子,要求他早点回横岗镇去找工作……

陈平安看完信后,望着校园里活蹦乱跳的学生,思绪万千,左右为难,仿佛处在十字路口,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她是假装不懂还是真没看懂?最后,他权衡左右才下定决心,准备返回横岗镇。但是,上次流浪的生活告诉他,不管何人,出门在外,如果身上没钱,那是万万不能的。因此,他无论如何要坚持一段时间,等待时机支取到工钱,到时再作打算吧。

一个月之后,建筑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即这个拥有二百来人的建筑队伍里突然有五十来人发起高烧,不知道是传染病,还是食物中毒,只有天上的云朵知道。你看,他们上吐下泻,咳嗽不止,令人作呕,而且传染速度非常惊人呀。

陈平安十分害怕,必须赶快想办法走人。但是他身无半分,怎么走得动呢?如同缺少油料的汽车怎么前行呢?天啦,他要想办法拿到钱才行,到底谁能帮到他呀?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了。他经过深思考虑,突然想出妙计,假冒女人手笔,伪造了一封书信,署名为吕小英。主要内容说,他妹妹陈水叶被人骗走,务必请假前去寻找……请求老板发发慈悲,支点工资,以解决燃眉之急。

真没有想到,老板信以为真,根本没仔细看字迹,爽快答应了陈平安的要求,轻而易举地支取到50元。

临走时,老板再三嘱咐陈平安,他去寻找妹妹是大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事情当然要办好,但是只身前往,也要注意个人安全,希望他办完事后要立即返回西乡上班。老板还向他承诺,如果他能提前返回上班,到时候打算要他帮忙管理水电安装事宜,做好日常维修云云。

陈平安听完老板的话后表面满口答应,心里却一阵酸楚,且矛盾重重,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环视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看着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学生,听着建筑机械吟唱着轰隆的歌声,还真有点舍不得呀。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犹如高考中的单项选择题,能且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显然,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办事,绝对不可婆婆妈妈,陈平安必须当机立断。再者,他还有另外的想法,既然他要想搞电工,就要在厂里搞,因为厂里机器多,知识面广,发展潜力大,既风光又体面,何乐而不为?如果他在这建筑队搞电工的话,技术含量少不说,风里来雨里去,整天脏污污的,何必要受这个罪呢?正如吕小英所言,这样会让人瞧不起的……当他拿到支钱后,便与老板客套几句,挥手告别。

陈平安从西乡中学撤出来后,也来不及与追求他的那个女孩唐香香打招呼。因为他们以前相会时都是她主动来找他,他当然不知道她在何处,去哪里与她打招呼呢。再者,由于老乡阿东无意间见到她与人约会,他本就对她有点感冒,也不想再见到她了。所以,他除了遗憾,别无选择,迎着灿烂的阳光,抱着矛盾的心情,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