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美梦难圆
1990年8月3日,太阳像个燃烧的火炉,大地冒着热气,成为天然的汗蒸馆,烤红的墙壁冒着青烟,趴在地上的小狗也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舌头上流着晶莹的汗珠。然而,村民们不畏火红烈日,忙碌宽阔的田野里,仿佛密封燃烧的锅炉里,汗水哗哗地流下来,湿透了晒得滚烫的衣服,冒起一团团烟雾,很快消失于空气中。此时,知了却若无其事地欢唱着,喜鹊也在屋顶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难道今天有什么好喜事?
果不其然,陈平安家里收到了邵阳电大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全家人喜出望外,吕有姣逢人就夸,左邻右舍热烈祝贺,差良代塘闪着金光,后山随风摇曳,油茶林投来庆贺的绿光。
事不凑巧,陈平安刚好在青山村帮助大妹妹陈水叶家盖房子,妈妈为及时报喜,无畏炎炎烈日,急急忙忙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大女儿陈水叶家。虽然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但是顾不上这些,一踏进房门,就乐呵呵地说开了。“我们家可热闹了,猴崽收到录取通知书,陈水叶又建新房子,真是双喜临门,锦上添花呀。”
因陈水叶太激动而忘乎所以,差点被切菜刀欺侮,幸亏妹夫及时提醒,才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妹夫与妹妹相视而笑一番,大家都跟着笑起来,屋后的油茶林也笑了。屋顶上的砖工师傅边笑边祝贺,小外甥也抱着陈平安的大腿,舅舅呀舅舅,笑哈哈地叫个不停。
陈平安拿着通知书,兴高采烈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写得清清楚楚:“陈平安同学,经邵阳电大招生办公室批准,你被录取为我校工民建专业,请你持本通知书先于8月8、9日来校报名,且请你于9月1、2日来校报到。”通知书附有简单的学校介绍信,并加盖有“湖南省建筑总公司邵阳第四分公司职工大学”之红章。
接下来,吕有姣为了陈平安的报名费,不得不卖掉家中100多斤大豆(三毛钱一斤),才勉勉强强凑齐所需数目。因此,全家人暂时松了一口气,老屋也露出了庆贺的笑容。
8月9日,陈平安按时去邵阳电大报名,同村陈秀秀同学热情地接待了他。她与陈平安小学同桌,初中不同班,高中不同年级,而且她比他先入学一年,正在本校学习英语专业。陈平安不禁感叹起来:“咱俩真有缘分,感谢上帝的安排,又能在一起并肩奋斗了。”
“是呀,有缘千里来相会嘛。”或许她太激动而没有把握好嗓门,无意间惊叫起来,并且望着陈平安乐开了花,挂在脸上的两个忽闪忽闪的酒窝窝,犹如两个熟透的桃子,射出绯红的喜悦。
周围同学也不知是喜,不约而同地投来惊讶的目光。甚至,有个同学偷偷地打量他们一会儿,口无遮拦地赞许道:“我太羡慕他们了,真是天生的一对儿呀。”
大家一听,禁不住笑起来。当陈平安反应过来时,迅速与她转移到另外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他趁机拿出家里的各种特产,高高兴兴地分享给她。他们一边吃着花生,一边继续开心聊天,讨论有关事宜。
然后,陈秀秀同学特意请了假,不顾火红的太阳,陪同陈平安一起前往报名。他俩穿过马路,奔向车站,挤上公交车,几经转折,安全到达邵阳四公司。他望着栩栩如生的花园式学校,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当陈平安去报名时,值班招生的李老师惊讶地告知:“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呢?工民建专业已经满额,真是天意呀。要不这样,我帮你打个批条,立即返回电大总部,看能否转换其他专业?”
陈平安一听满额,而且要转换专业,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紧张起来,但是随即调整好心态,强装笑容反问:“李老师,您好!虽然工民建专业已满,难道不可以多招生一个吗?学校怎么会这样啊。”
“不行,我已经说过,满了,就是满了。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至于你去不去总部办理,那是你自己的事啦。”李老师随意瞟一眼陈平安,显得很不耐烦。
“好啦!好啦!陈平安,你不要与李老师争论了。事已至此,再争论也没有什么用的,我们要服从李老师的安排,马上回总部转换其他专业吧。”陈秀秀同学见势不妙,抢先打个圆场。
顿时,陈平安脑海里一片空白,仿佛航行茫茫大海里的轮船突然间失去了方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过,事到如今,他只得人云亦云,除了听从陈秀秀同学的建议,还有别的选择吗?显然,他唯有被陈秀秀同学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他俩迅速嘀咕一阵,紧接着重返邵阳电大总部,但是他心里也不停地反问自己,这次能换上其他专业吗?俗话讲得好,说的容易做的难,希望上帝保佑啊。于是,他们边走边商量,最终决定改为机电专业,但是他心里充满迷惑,不知道这样能行吗?
陈秀秀同学望着紧张不安的他,自然明白了一切,只好耐心地劝慰他,开导他,鼓励他,希望他要有信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时候,他望着火热的太阳,瞧着飞驶而过的车辆,抱住急跳的胸口,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当他们达到电大学校时,经与招生办公室领导协商,招生办负责人答应了陈平安的请求,迅速办理好报名手续。此时此刻,他望着校园里来来往往嘻嘻哈哈的同学们,绷紧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陈秀秀同学这次不辞辛劳地帮助他,几乎忙碌了大半天,难道不令人感动吗?说句心里话,如果这次没有她当向导,对于第一次来邵阳的陈平安来说,人生地不熟的,报名哪有这么顺利呢。
陈平安告辞陈秀秀同学后,没有忘记妈妈的嘱咐,提着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特产,比如茶油呀,花生呀,辣椒呀,茄子呀,南瓜籽呀……趁机去拜访在邵阳工作的晚爷爷。
晚爷爷、舅奶奶、舅舅吕明香及舅母望着各种绿色食品,高兴得不得了,兴高采烈地把他请进屋。然后,晚爷爷得知详情后十分惊讶,当众赞赏道:“我的孙娃子呀,你今天真的遇上了贵人了呢。”他既是倒茶,又是安排舅奶奶多做点饭,无论发如何要陈平安留下来吃饭。
大家品尝着花生,嘻嘻哈哈起来,同时都向他伸出赞赏的大拇指。陈平安受宠若惊,慌忙双手抱拳,并与大家热热闹闹一番。当陈平安吃过中饭后,舅舅陪同他去东花桥眼镜厂配了副12元的眼镜,并及时赶上了回家的末班车。
然而,陈平安回家后一想到那昂贵的学费,脑袋嗡嗡作响,整天愁眉苦脸,简直度日如年,全家似乎碰上了难以解决的难题,哪个心里不着急呢?因为对于贫寒的农村家庭来讲,要短时间内凑齐1200元学费,简直比登天还难,到底怎么办呢?这好比做几何题目,几何几何,挤烂脑壳,真的愁死个人呢。
突然,天空下起哗啦啦的雨水,好像落在他烦闷的心坎上,宛如敲打着“咚咚”的鼓点,奇迹般地敲响了他的思路,联想到正在新宁县打工的哥哥陈平阳,自己为何不去试试?或许这与四年前去长乐乡私人煤矿挑煤一样能赚点血汗钱呢。
果不其然,陈平安在哥哥的引荐下顺利地去新宁县一渡水回水湾的私矿里打短工。他一到现场,望着眼前的一切,脑袋顿时懵了。因为凡在这里上班者,全是体力活,随便挑一担矿石,估计不少于100斤,对于瘦小个矮的他,自然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他挑着矿石行走在山高陡坡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上而稍不注意,势必就会发生意外事故呀。
但是,陈平安为了挣点学费,天天起早摸黑,参与其中,就算累得汗流浃背,也顾不上这些,只得咬紧牙关干了。他每晚归来时累趴在**,简直是一条能睡死的猪,一觉睡到天亮。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开学时才结账。不过,付出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成,他打工二十来天,竟然有可观的收入,即200元工资,除去开销,还剩余180元。这是他人生驿站的第一桶金,看着这些闪光的票子,什么劳累,什么烦心事,统统烟消云散了。
“你看,这个白面书生似乎没见过钱似的,仅拿到那么一点点,就高兴得不得了。”其中一个同事与大家私下嘟嘟哝哝,时而向他投来奇怪的眼神。
陈平安才不管它,自个儿捧着这一沓厚厚的人民币,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洋腔小调,那十几张大团结宛如一群美女,露出了激动的笑容,躺在地上的矿石也忘记了火热,射出庆贺的光泽。
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陈平安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妈妈为给他凑齐学费,只有拉下脸面,硬着头皮,到处借账,但是每每空手而归,全家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每个家庭都比较困难,就算别人想帮助你,也无能为力呀。
因此,求人不如求己,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坎,妈妈被逼无奈,狠心做出非凡的举动,因为除变卖家产,别无选择。陈平安看着那一连串的卖呀卖,心里好像在滴血。你瞧,家中的耕牛自然优先出手,花生或者黄豆全部被卖掉,3000多斤口粮也一粒不剩地离开了家……才勉强解决学费问题,妈妈才破涕为笑。
可是,陈平安的脑袋似乎戴上了孙悟空的紧箍咒,总是高兴不起来,而且胸窗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仿佛麻桶里的麻绳打起了无数难以理清的死结,泪水很快湿润了眼眶,乌黑的老屋看在眼里,也露出了伤心的面容。只有爸爸陈文东在一旁望着车来人往的马路,大口大口地抽着土烟,难道他心里也有解不开的疙瘩?
事情就有那么怪,刚好有个堂叔路过陈平安家,无意间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便与妈妈开玩笑说:“弟媳妇呀,你家把耕牛卖了,明年拿什么耕田,把口粮卖光了,到时候全家人吃什么呀。”
妈妈好不容易挤出一丝笑容,也不以为然地回答:“大哥,谢谢您的关心。虽然我们借不到钱,但是我充分相信,以后耕牛与粮食还能借得到的,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到哪个山唱哪支歌吧。”
陈平安听着妈妈话语,顿感心里火辣辣的痛,随即独往异处,暗暗哭泣,泪水很快粘住了他的嘴巴。这个时候,他只有伤心地抽咽着,心里一遍遍地反问自己,将来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呀。当然,也不知道他哭了多久,或许感觉哭累了,立刻擦干眼泪,悄悄返回房间,提起颤抖的笔头,写下了《妈妈》的诗歌。
妈妈啊妈妈
您是我心中的太阳
照亮了我的求学之路
村民见我就夸您
勤劳、才华、贤惠、和睦
为支持我读书
您买光了家中的口粮
我每次提醒您要好好休息
您说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您的头发白了
却把皎洁的月光给了我
您的手掌粗了
却把温柔的抚摸给了我
您的眼睛花了
却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你的心凉了
却把温暖给我了我
我不知将来如何报答
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9月1日开学了,妈妈准备一同前往。因为她想拜访一下在邵阳工作的晚爷爷,或将考虑陈平安毕业后的工作事宜吧。不过,如果她要去的话,来回一趟,势必增加了开支,那么除了他的学费外,他的生活费就难以维持一个月,她最后还是放弃了。
所以,陈平安按住悲伤的胸口,含着眼泪告别亲人,牢记着妈妈嘱咐,挑着妈妈打包好的各种特产,悄悄逃出村子。他望着山红水瘦的村庄,踏上求学的征程,老屋慢慢消失在他的视线尽头。
开学后不久,班主任欧阳老师突然找到陈平安谈心:“陈平安同学,我看过你的档案,你曾是高中优秀班干部,是学生会优秀管理人员,又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而且你这次高考分数不低,能来电大学习,真是太屈才啦……你能否担任班长职务?”
陈平安面对微笑的班主任,皱着眉头,思绪万千。曾记否,他在高二选举班干部时他的得票率最高,大家推举他担任班长,但是考虑再三后准备推辞……只得无奈地走马上任,并幸运加入了学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学习。所以,他要吃一堑长一智,务必要放弃班长一职。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陈平安没有当面反对老师,还是笑眯眯地说:“谢谢老师的夸奖,也谢谢您看得起我,好汉不提当年勇,学校能录取我,已是万幸,切实感激不尽。其实,三岁小孩都知道,我们是来校学习的,既来之,则安之,我会努力学习技术,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不会让您失望,绝不会让学校丢脸。至于您提到要我担任班长一事,您能否让我考虑几天?”
老师听罢,无话可说,只有尊重陈平安的想法。最后,陈平安考虑再三,不得不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
陈平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终于弄明白邵阳电大是怎么回事?它是一所成人大学,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来校深造学习,个别同学差不多五十多岁啦。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分别来自各个县市、事业机关或者企业单位,甚至外省的也不在少数。
电大是五大之一,比如他们通过高考而录取来的叫高考电大生;来自企业单位而半工半读的委培生;白天在单位上班而晚上才来校上课的夜大生;在学校读书毕业后而直接分配到单位上班的定向生;还有学校老师停薪留职而来电大进修的函授生。显然,除他们农村来的高考电大生外,同学们一般属于来自城里条件好的家庭或者邵阳附近单位的。
不仅如此,陈平安根据小道消息得知,城里人来电大读书,完全是想混个大学文凭而已,穿着时髦,吃好喝好,无忧无虑,开心快乐。可是,他穿着朴素,吃最差的饭菜,所以总是独自跑到一旁吃饭,就是害怕人家笑话,甚至一天只吃两餐或者一餐的不是没有过啊。
在上课的时候,电视教学较多,实为放映投影。老师讲解课程时也是照本宣读,根本不像高中那样详细讲解、分析、举例、提问。只有学生举手提问时,老师才予以作答,否则很少提问。老师布置课堂作业也较少,每天要求学生下课后多看书,如果某人有机会,就去邵阳附近的企业单位看看,消化所学机电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农村来的陈平安来讲能有这个实习的机会吗?当然没有。
说实话,学校里总有些不好好读书的学生,因为家里条件好,或者有家庭背景的,完全是来混张大学文凭而已,就会觉得非常无聊,时而走出校门,到处闲逛,感觉轻松愉快。因为学校离邵阳卫校比较近,有些同学经常跑到卫校去玩,或许是与女生聊天、打牌、谈恋爱什么的,反正是稀里糊涂过日子,如果每次考试能拿到六十分,就高呼万岁。星期天,他们要么去城南公园游玩,要么去泡酒吧,要么带女朋友去逛街或者看电影,等等。
然而,陈平安来学校时仅仅带有一个月的生活费,很快要发生金融危机了。正如那句俗话,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此时他哪有不想家呢。他每晚梦游家乡,思念亲人,彻夜未眠,时时刻刻考虑该怎么办?其实,他心里有数,家里口粮已被买光,也不知道家人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哪里还敢向家里伸手呢?
陈平安经过几天的寻思与观察,偶然发现意外的秘密,即在城里捡废品是只赚不赔的无本生意。因此,他每天下课或者星期天悄悄远离学校,走街串巷,足迹遍布各个角落,挨家挨户询问,只为拾捡废品。如果他偶尔望见熟人,干脆躲得远远的,生怕别人发现秘密,否则多么地难堪呀。无论他拾得多少,都要及时卖掉,因为假设带回学校,岂不让人笑话?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一次,当陈平安从一个偏僻的巷子经过时,突然有一个穿着时髦的美女招呼他。开始,他还以为她要送其废品,心里无比激动,妄想着世界上还是女人好呀。他立刻停下前进的脚步,上前寒暄一阵。
真没想到,美女手里夹着半截烟头,嘴里吐着烟圈,微笑着问道:“亮崽,你想打豆腐吗?五块钱一次,包你满意。”
陈平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他听错了?难道城里还有这等事情?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他尽力控制好情绪,明知故问:“美女好,你家是打豆腐的吗?是不是有废品要处理?”
“他妈的,你这个乡巴老,不识时务,快点滚蛋。”美女终于明白陈平安的来意,气势汹汹地骂了一句,并且她的爱犬也非常听话,趁机前来助阵,凶巴巴地狂叫着。他见势不妙,提好废品袋,没命地开溜了。
有一个星期天,废品收购站老板因事外出,陈平安只好耐心等待,一直等到23:00,老板才踉踉跄跄回家,看样子是喝醉酒了。不过,老板酒醉心里明,迅速处理好了陈平安的垃圾事宜。当他回校时,虽然已经很晚,但又舍不得搭车,否则下个星期的生活费不好安排了。所以,他鼓足勇气,迎着秋风,随着星星指引的方向跑步前进,返回学校后时针却已指向了24点。
传达室的管理员王叔叔望着气喘吁吁的陈平安,询问好他的名字后很难为情地反问:“陈平安同学,你太无组织无纪律了,怎么现在才回学校呢?你又不是不知道,超钟归校是要受处分的。”
“王叔叔,非常抱歉,我今晚有特殊情况,回校确实有点晚,给你添麻烦了。”陈平安边道歉边在记录里写上自己的名字。
王叔叔取下眼镜,看看他,摇摇头,或许也嗅到了某些情况,到嘴的话语又咽了回去。虽然陈平安心里明白,但是佯装不知,与王叔叔打个招呼,飞回寝室,来不及洗涮,和衣而睡,疲劳催促他早早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陈平安受到了班主任的严厉批评,说什么他身为班干部,不按时归校,违反纪律,还怎么去管理别人呢?他面对老师的指责,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吞,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当场表示愿受处罚,保证下不为例。当然,也有人幸灾乐祸地说,活该,谁叫你昨晚超钟归校呢?唉,此时还有谁能理解他?只有问问飘扬在学校里的五星红旗了。
自从那晚迟到后,陈平安再也不敢去拾捡垃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同学那里打听到令人高兴的事儿。据说,邵阳二纺机需要临时搬运工,而且当场支付工钱,他毫不犹豫地去报上了名。
不过,他按照公司规定每天下午七点要准时报到,如果需要搬运,就服从安排,圆满完成任务,如果不需要搬运,就立即返回学校,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权当白跑一趟而已。从此以后,他每天开开心心去,快快乐乐回,而且收获不薄,从而解决了生活难题,何乐而不为?
其实,任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搬运扛包工作并不轻松,纯属繁重的体力活,有的重达150斤左右,对于个子矮小的陈平安来说,显得力不从心,但是为了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只有排除万难,才好不容易坚持下来。
然而,半个月后意外事故发生了,他一不小心扭伤了腰,望着高大的厂房,望着马路上来回飞驶的车辆,望着一张张奇怪面孔,只有愁眉苦脸地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了。
结果,陈平安唯有结账走人,在场人员也无奈地摇摇头。不过,他所得收入还真不少,完全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他再次望望忙忙碌碌的搬运现场后,便与大家打个招呼,忍痛挺起受伤的腰杆,悻悻离开了。
虽然陈平安受伤不轻,但是为了节省开支,竟然没去医院检查与治疗,还是去小药店买了些跌打损伤的消炎药物,艰难地返回学校。
当陈平达到学校后,虽然腰部疼痛难忍,但是望着栩栩如生的学校,望着嘻嘻哈哈的同学们,还要装着没事一样,加快了步行的速度。接下来,他每天擦呀擦,揉呀揉,希望快点好起来。
显然,陈平安一边上课,一边修养身体,一边寻找工作,如果不去勤工俭学,又要发生金融危机了。每天下课后,他去各个饭店询问,是否需要勤杂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离学校大概3公里远的一家饭店找到了洗碗的工作,即晚上八点到十一点上班,星期天可以上满一天。老板知道他是学生工,故意把工资压得很低很低。他只得忍气吞声了,如果不干能行吗?
有一个晚上,老板说客人太多,问陈平安能否加班到晚上十二点?他突然想起下不为例那句话而没有答应。老板望着他摇摇头,心里暗暗想着,这个年轻人怕累怕苦,留他有何用呢?
当陈平安第二天晚上去上班时,老板通知他不需要人了。他只好结账,立马走人。虽然他不能接受这个从天而降的事实,但是除了忍辱负重,还能怎样呢?
1991年元旦放假的时候,同学们乐不可支地清理东西,寝室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因陈平安第一次出远门,又来校三个多月了,当然想念家里,思念亲人,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去。不过,他摸摸口袋,又摸摸绷紧的脑壳,独自靠在床头发呆,别人还以为他是神经病呢。
正在这时,陈秀秀同学在楼下呼喊:“陈平安同学,你清好东西没有?同学们正等着你呢。如果你还不快点,就赶不上末班车啦。”
“对不起,我没有车费,不想回家了。”陈平安稍做考虑,立即下楼,实话实说。
陈秀秀同学二话没说,答应借车费给陈平安。他望着她真情的样子,实在感到惭愧,每次吃饭都是她付的钱,怎么好意思又向她借呢?大家见他磨磨蹭蹭,干脆上前扛起他就走。
“不要,不要呀,你们快放下我,我自己能走呀。”他只得举手投降,哀求他们放下他,不然羞死个人呢。同学们禁不住笑了起来,也只好饶恕了他。
接着,陈平安迅速上楼清理好东西,跟随大家奔向车站,正好赶上了末班车。大家开心地笑了。
汽车顶着呼啸的寒风,唱着嘟嘟的歌曲,行驶在坚硬宽阔的水泥马路上。陈平安时而望向车外,脑袋迷迷糊糊的,心想这已经到哪儿了?人在车上,心已到家,爸妈的微笑浮现在眼前……
由于夫夷大地进入了严寒的冬天,冬阳早已撤退,天色也早已阴暗下来,山山岭岭寂静无声,每家每户窗前都亮起了淡淡的灯光。他偷偷摸摸地潜入家里。
全家人见陈平安突然归来,十分喜悦。哥哥陈平阳急忙招呼他坐下烤火。妈妈笑容满面地问寒问暖,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你为什么这么久不回家拿生活费呢?她又摸摸他的脸蛋,看看双手,说他比以前瘦了一圈云云。虽然他在学校吃了不少苦,但是除把一切保存在沉默里,还有别的选择吗?他时而望着家人们,时而擦擦手,时而笑一笑。
吃晚饭的时候,陈平安发现只有自己饭碗里盛着米饭,他们都是红薯,心里自然有了不祥的预感。于是,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她却不说话,刚才微笑的面容顿时变了色,低着头,走到一边去了。他望着妈妈缓缓而去的背影,有点莫名其妙,难道他说错话了?
哥哥捂住嘴巴告诉陈平安说:“老弟啊,今年水稻种子搞错了,又碰上百年一遇的天干年份,晚稻大幅减产,除交清农业税,家里已所剩无几。所以,家里天天吃红薯,晚上一般不吃晚餐的。不过,妈妈看到你刚刚回来,为了不让你伤心,才勉强做一点。”
如此说来,家里今年遭遇了自然灾害,真是祸不单行,陈平安哪里还敢提生活费的事情呢?
当陈平安返校时,妈妈颤抖着双手,递给他十元钱,同时轻言细语地嘱咐他先去学校,到时把生活费寄给他。其实,他心知肚明,现在家里困难重重,几乎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刻,拿钱好比放血,哪里还有钱寄给他呢?就算天空的云朵也知道,这完全是安慰他罢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寒风敲打着窗户,发出哐哐的刺耳声,寝室被惊得直打着寒战。陈平安躺在冰凉的**,思前顾后,彻夜难眠,因为家里为他读书而操碎了心,该卖的都卖光了,而且家里已经没米下锅,哪里还有心思读书呢?再者,完全靠他自己勤工俭学来解决生活费用,真的好难好难呀。他想着,想着,心早已飞往了梦乡。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他哪能控制得住,只好用被褥蒙住头部,偷偷地流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学校的早餐铃响了。同学们好像一窝蜂似的奔向饭堂,此时的陈平安哪有心思吃早餐呢?他抱紧饥饿的肚皮,害怕陈秀秀同学发现秘密,干脆躲得远远的,暗暗地哭上一阵子。
然后,陈平安趁机找到班主任欧阳老师,直言不讳地询问学校有没有助学金?答案是否定的,老师也爱莫能助呀。他失望地返回寝室,悄悄抽泣了许久。此时此刻,室外刮着猛烈的寒风,也下起了令人讨厌的冻雨,落在了他疼痛的心窗里,心房降低到了冰点。
既然如此,美梦难圆,还是趁早告别资江吧。因此,陈平安擦干眼泪,趁机还清陈秀秀同学的车费,清理好行李,没与任何人打招呼,就偷偷地伤心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可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