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告别蚝壳屋

暖暖说,芳芳老师说的几种类型流动儿童,白雪姐姐属于第一种。他最敬佩、喜欢她。

白雪姐姐从小爱读书,当过留守儿童,也当过流动儿童,环境对她是有影响的,但她从不放弃学习。她也明白,像自己这样家庭环境的孩子,读书是一条重要的出路。她长得漂亮,也可以通过嫁人,改变命运。但是依靠别人不保险,还不如靠自己。

她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心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城市里的白领,过上比较安稳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父母已经吃了没文化的亏,活得太辛苦了,她不想重复他们的路。

三岁那年,白雪姐姐跟随父母来到南方。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不想她像哥哥一样读质量很差的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把她送回老家读书,他们则继续在南方打工。后来,政策允许户口不在本地的儿童,符合入学条件的,可以进入公办学校读书。父母就把她从老家转到南方读书。她从二年级开始就转来雷州半岛了。她觉得自己比哥哥冷白云幸运得多,可以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又能进入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公办学校读书。她要好好读书。

她读书一直很努力,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为了节省时间,她在学校住宿,周六周日才回家。

高二最后一个学期的考试,白雪姐姐考了全年级第三名,老师,同学们都为她高兴。下个学期就是高三了,按照她目前的成绩,发挥正常的话,她考上心仪的大学,问题不大。她也为自己开心,也有隐隐的担心。

按照以往的高考政策,户口不在本地的学生,要回户口所在地考试。也就是说,如果高考政策不变,白雪姐姐要回老家参加高考。她不想回老家参加高考。她从8岁开始来到这里读书,已经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海一河,完全习惯这里的生活习俗,习惯这里的教育方式,跟这块土地完全融在一起。老家对她来说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回去老家,她要重新调整心态,要习惯那里的教育方式。她害怕这种调整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学习成绩。

“李老师,我想留在这里参加高考,不想回老家!”白雪姐姐去教师办公室找班主任李老师,希望他有办法把她留下来。

李老师当然希望她留在本地考试,不用回老家参加高考。这不但是对她本人好,对班级、学校都有好处。

“白雪,你是我们班的种子选手,最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老师非常希望你留在这里高考。我帮你找找教育局,看看有什么办法留在这里参加高考。”

“谢谢老师!我等待您的好消息!”白雪姐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老师的身上,仿佛只要他同意,她就可以留在这里参加高考。

“白雪,你先回去吧,老师一定全力帮你!”

李老师找了校长,找了教育局局长,向一级级领导了解最新的高考政策动态。他也咨询了相关人员,得到的答案都是,户籍不在本地的学生,按相关政策只能是回原籍参加高考。

他们都很同情白雪这个冰雪聪明的美少女 ,但是又无能为力。有不少关心流动儿童的人员呼呼,打破户籍限制,改革大学招生制度,让孩子有权利选择在哪里参加高考。这个呼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改变。

李老师去白雪家找她。她不在家,在蚝场做工。暖暖给他带路。

在蚝场,李老师见到了冷白雪。她的打扮跟其他女工一样,包裹得密密实实的,只是露出脸部。北部湾的阳光把她白雪似的脸,晒得红扑扑的,显得更加漂亮了。

这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过几天就要补课了,就利用暑假去蚝场做工,赚点钱。

见到李老师,白雪姐姐很高兴,脱下脏兮兮的塑料手套,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热切。李老师知道她想要的答案,他不知道怎么开口跟白雪说他打听到的结果。

两人沉默不语。

“白雪,在蚝场做工,辛不辛苦呀?”李老师打破僵局。

“习惯了,不辛苦。”白雪说,“这里的生蚝很好吃,等会我让李老师带点回去尝尝。”

“不用!不用!”李老师连连摆手。看他的脸色,白雪猜到了几分。

“李老师,我们下个学期升高三了,什么时候补课?我能不能参加补课呢?”

“当然能!”

“我的户口不在这里,要回老家参加高考的,是吗?”白雪姐姐试探着问。她想知道结果,又怕知道。

“白雪,你的成绩这么好,回老家参加高考,也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跟她猜的完全一样!白雪姐姐忍住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转过身,轻轻擦掉。

暖暖望见白雪姐姐身子颤抖。

李老师拍拍她抽搐的肩膀,想安慰她几句。

“白雪,对不起!老师没能帮到你,我……”

白雪姐姐转过身,轻轻咬住嘴唇,拼命忍着眼泪,小声说:“谢谢老师!我知道您为我做了很多事!”

“白雪,你是一颗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的!”

送走李老师,白雪姐姐继续剥蚝。她用蚝刀狠狠地剥下粘在蚝柱的生蚝,把剥光生蚝的蚝柱丢在身后。

白雪姐姐闷声不响地不停地干活。别人都停下来,擦一下汗水,喝一口水,男人们还趁机去抽一口烟,提提神。

“姐姐,喝口水吧!”暖暖倒一杯水给她。

“不喝!不渴!”

白雪姐姐头也不抬。她又拿起一个蚝柱。蚝柱上有一个巨蚝,比巴掌还大。蚝身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泥。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蚝,像个黑咕隆咚的怪物。

她狠命地用蚝刀剥它。这个黑咕隆咚的怪物却稳如泰山,紧紧粘贴在蚝排上,好像嘲笑白雪的无能。暖暖走过来要帮忙,她叫他走开,说她自己能解决。她锲而不舍地剥,巨蚝终于剥离蚝排了。她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是胜利者的微笑。

暖暖知道白雪姐姐不开心,却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默默地陪她,做一些让她高兴的事。

白雪也知道暖暖的心思。去年暑假,是她把他从中国最北带到了中国大陆最南。那时的他,还是个小不点,一脸的冷漠,就像他的姓“冷”。仅仅是一年,他的个子蹿高了,跟她一样高了。脸色也不像以前那样苍白了。他的肤色让人联想起热带太阳高度热情的拥抱,海水深深浅浅的洗礼。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露出浅浅的酒窝,给人感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暖暖。白雪叫他暖弟、暖男。连王龙海都不再叫他捞仔了,说他不像捞仔。

娓姑打电话告诉白雪的爸爸,母亲病重。暖暖的奶奶生了二男三女,两个儿子都在南方,两个女儿都嫁了人,只有最小的娓姑在老家。为了照顾父母,娓姑不敢嫁人。30多岁的她成了老姑婆,也成了父母心头大病。他们老是唠叨她,叫她快点嫁人。她不嫁人,他们死不瞑目。娓姑说,我要是嫁人,离开你们,让你们两个老人孤孤单单的,就是做儿女的不孝。所以,我不嫁人,陪你们到老。老人说,你不嫁人才是最大的不孝!

对面山的一个小伙子看中了娓姑,这回娓姑也动了芳心。两人情投意合,老人也喜欢小伙子。小伙子来求婚几次。老人叫她快点出嫁,他们亲手为最后一个女儿备嫁妆。

可是,现在母亲病了,娓姑怎么忍心去嫁人?伯伯和爸爸都想过把爷爷奶奶接来南方生活,爷爷奶奶都不肯。

伯伯和爸爸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比老家还长,已经习惯了南方这片海,融进这块土地,舍不得离开有潮涨潮落的雷海。他们内心很纠结。

高三开始补课了,白雪去找李老师,说她想转学回老家,不参加补课了。

李老师叫她下个学期再转学,那时候说不定高考政策有变化,允许户籍不在本地的学生在本地参加高考。但白雪不想等,想回老家。

她想通了,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优秀,调整好心态,在哪里高考都无所谓。只要她愿意,她可以报考南方的大学,到时又可以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还有,她想回去看看病重的奶奶,陪陪她。她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非常疼爱她。

暖暖也想回东北探望病重的奶奶,正好给白雪姐姐做伴。让一个女孩子自己回去几千公里远的老家,暖暖不放心。他长大了,也懂得保护亲人了。

白雪姐姐笑了:“去年,我把你从东北老家带来雷州半岛,现在你要送我回老家。你来这里才一年,变化太大了,从一个胆小不懂事的小屁孩,变成一个勇敢懂事的暖暖男。真是了不起!白雪姐姐真为你高兴!看来,我把你带来这里,是带对了。”

“姐姐,你就别夸我啦,我没你说的那么厉害好不好?”暖暖假装很害羞。

“你就别害羞啦。你真的是好暖人,好暖暖!”白雪说,“如果你只是想陪我回去,就不需要啦。你留下,多干活,多赚点钱,帮你妈妈还债。”

“我也想回去看奶奶。我想她了!我在她身边生活了10年!”

暖暖是奶奶最疼爱的孙子。在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奶奶给了他多重的爱。现在奶奶病重,他决定回去探望她。说不定是最后一次看她了!暖暖想起芳芳老师说过什么临终关怀。他回去陪奶奶,也是临终关怀吧?

妈妈很支持暖暖回老家看奶奶,还夸他懂事、孝顺。

“暖暖,这是妈妈刚拿到的工钱,你拿去买车票。”

“妈妈,我不要你的钱。你留着还债吧!”

暖暖看见妈妈脸色一变,马上意识到,这是妈妈身上一块还在流血的大伤疤,平时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敢揭开它,刚才自己一不小心揭了。

暖暖马上改口说:“我们没那么快回去,白雪姐姐还要去搞转学手续。我这几天去蚝场做工,赚钱买车票。”

“唉,都怪妈妈以前太好赌,害了你们!”

“妈妈,你不要再责备自己了,你已经受到惩罚了。现在,你已改过了,你是我们的好妈妈。”暖暖抚摸着妈妈受过伤的手。

“暖暖,你真是好暖心的孩子!爸爸给你起这个名字,真是起得太对了。”

有一天,暖暖从蚝场回来路上见到王龙海。龙海叫他一起去“暖海湾”看看。

潮水涨起来,他们的“秘密基地”被潮水淹没了。

两人面朝大海,坐在高高的海堤上。王龙海问暖暖:“听说你要跟白雪姐姐回老家,是不是真的?你还会回来吗?”

“我奶奶病了,我回去陪陪她。下个学期我可能在老家读书,不回来了!”

“你说的是真话?不再回来了?不跟我玩啦?”王龙海一听,“嚯”地一声站起来。

暖暖见王龙海很激动,知道他舍不得自己,暖暖的心里感到很温暖。

“如果我真的不回来这里,你……你会怎么样?”暖暖问。

“我……我很生气!你……你舍得离开我,不够朋友!”平时说话口齿伶俐的王龙海,这时因为激动,说话结结巴巴起来。

暖暖笑笑。王龙海更生气,转身不理暖暖。

“龙海,我刚才跟你开玩笑的!我还会回来的!”暖暖扳过龙海的身子。

“你这乌龟王八蛋!连我都敢忽悠!”王龙海走过来,习惯性地用力拍暖暖的肩膀。暖暖双手抱在胸前,微笑,稳如泰山般地站着,不像以前那样,龙海一拍,暖暖就晃悠,站不稳。

“哎哟,你这小子结实了,经得我的铁砂掌的考验了!”

“嘿嘿,跟你‘海龙王’在一起没有两下子怎么行?”暖暖望望脚下澎湃的海。

“哈哈,说的也是!不愧是我兄弟。走,我带你去玩摩托艇。说好哈,晚上,你要吹笛子给我听,就吹那支《大海啊,我的故乡》。”王龙海亲热地搂着暖暖的腰,暖暖把手搭在龙海的肩膀上。

伯伯得了严重的风湿病,不能再下海捉螺了。伯母在蚝场老板王老二的蚝场做了好多年工,彼此的关系还不错。她试探着说想入股蚝场。王老二看她老实、能干,当是报答她这些年的忠诚,同意了。伯伯、伯母和白云哥,把这些年打工的钱凑起来,再借一点,终于入股王老二的蚝场,成了蚝场的一个小小的股东,全家人都在蚝场做工。

暖暖非常羡慕伯伯一家。但是,他知道他们家目前最重要的是还清妈妈欠下的赌债。等还清了赌债,他们一家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的。

王爷爷,钟奶奶,还有王龙英,都知道暖暖要回老家了。他们都问过暖暖同一个问题:你还会回来吗?

暖暖说:“会回来的!我也舍不得你们。”

暖暖更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他知道钟奶奶爱吃螃蜞汁,每一餐都少不了它。

他白天在蚝场打工,晚上跟爸爸或是王龙海去红树林捉螃蜞,拿回来钟奶奶家做螃蜞汁,做了好多放在瓦罐里。

王爷爷叫暖暖到八月才回老家。因为,八月休渔期结束,渔船才可以出海捕捞。

暖暖听王爷爷讲过,为了保持海洋生态平衡、有利于鱼类繁殖后代,也为了节约渔民劳动成本,国家规定在某个时间段,某些海域禁止出海捕捞。从六月份开始,暖暖就很少见王爷爷出海了。爸爸现在也到蚝场做工了。

八月一日,休渔期结束,又可以开始出海了。

王爷爷出海,捕捞了很多海产品。回来剖开红鱼、墨鱼、马鲛鱼、金枪鱼等,用海盐腌,放在院子里晒。还没进他们家,老远就闻到浓浓的海味。

幼儿园也放暑假了,王龙英不肯回爸妈的家,说要跟暖暖哥哥玩,把新学的雷州童谣念给他听,让他学雷州话。

这是八月的一天,暖暖和白雪姐姐要回老家了。

暖暖去王爷爷家向大家告别。龙英不懂什么是分离,奶声奶气地念她新学的童谣给他听。龙海把暖暖拉到一边说,你一定要回来!不回来你就是乌龟王八蛋!然后走进自己房间。一言不发。

王爷爷和钟奶奶给暖暖准备了一袋袋晒干的鱼虾干、沙虫干、蚝肉干、瑶柱等海货,说是山里人少吃海味,拿回去分给村里人,让他们都尝一尝。

钟奶奶把她做的螃蜞汁装进一个个矿泉水瓶里,再把装螃蜞汁的瓶子放进一个大编织袋里打包好,让暖暖当手信(礼物)带回去。那些日子,她每天都做螃蜞汁,暖暖还以为是留着给她吃,没想到是给他做手信。

回老家的前一天晚上,暖暖躺在**抚摸着古老的蚝壳屋墙。他在这座散发着海洋味道的蚝壳屋住了一年,如今要离开它了。

白雪姐姐也是,躺在**翻来覆去睡不着。

伯伯、爸爸、龙海,还有阿黑、阿白,送暖暖和白雪姐姐到车站。暖暖坐王龙海的车。龙海今天开车非常慢,落在最后。坐在伯伯车后的白雪姐姐不时向他们挥手,叫他们快点跟上。

车经过雷海湾时,暖暖叫王龙海停一下。两人面朝大海,眺望他们的“暖海湾”,还有那片难忘的红树林。

去年,白雪姐姐把暖暖带到雷州半岛,他们经过雷海湾时停留,暖暖第一次见到大海。那时也像现在一样,天海茫茫,茫无际涯。海波轻**,阳光倾洒,波光粼粼,暖意融融。帆船穿梭,鸥鸟高翔。

这里的海景依然很美,变的是时光,是心境。

“假如你奶奶叫你留在老家陪她,你会留下来吗?”王龙海又问这个问了很多次的问题。

暖暖不语,恋恋不舍地望着眼前的海。这片海给他太多温暖的回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