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做游鱼还是生蚝

妈妈主动提出要跟伯母去蚝场做工。伯母很高兴,把她的请求跟蚝场老板王老二说了。王老二老板想到她烂赌,名声不太好,怕招惹是非,影响蚝场的生意,不想要她。伯母为她求情。蚝老板说,让他考虑考虑再说。

王老二是王爷爷的弟弟,暖暖特意找王爷爷帮忙。

“我妈妈很想去蚝场做工,但蚝老板嫌弃妈妈以前是赌徒。妈妈现在改了,不再去赌钱了。她现在只想做工赚钱还债,养活我们兄妹。王爷爷,求您去跟蚝老板说说,让我妈妈去做工吧。”

“暖暖,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王爷爷说,“我去跟弟弟说说,这事包在我身上!”

“谢谢王爷爷!”

蚝老板看在自己大哥的分上,同意让暖暖的妈妈去蚝场做工。但前提条件是,她一定不能再赌钱,也不能偷懒,一旦发现就辞退她。

“我保证做到!”暖暖的妈妈怕蚝老板不相信,还写了保证书。

现在,妈妈每天跟伯母一起去蚝场做工,早出晚归。

妈妈的变化,暖暖很高兴。在蚝场做工,中午包吃,按天计工钱,一天有二三百元。

暖暖也想在周六周日去蚝场做工,赚钱帮妈妈还债。王老大同意帮忙。蚝场一般不收像暖暖这种年龄的人,但看在王老大的份,加上暖暖家的确是有困难,也就网开一面,收下暖暖。

当地人说的蚝,学名叫牡蛎,营养丰富。蚝对生存的环境要求比较高,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m左右的江河入海近处,咸淡水适宜,最适合蚝生存。

海潭蚝场在海潭港内,是一个天然的蚝场。这里养出的蚝个大,肉白滑嫩 ,很好吃。这里正好是遂河和九江流入北部湾处,三面环水。左边是遂河,右边是九江,中间是北部湾。还有,沿岸那密密麻麻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暖暖再熟悉不过了。

周末,很多孩子还在睡梦中,享受假日的任性,暖暖很早就跟妈妈和伯母来到蚝场了。其他蚝工也陆陆续续到达蚝场。他们骑自行车,或是开摩托车来。大多数是女工,叽叽喳喳,像一群早晨的麻雀。她们头戴竹编的斗笠,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脚穿长筒水鞋,手戴手套。爱美的女工,怕北部湾猛烈的阳光晒黑,用一块花布包着脸部,只露出两只眼睛。

暖暖的穿戴跟她们的差不多。当然,他的衣服没有花花。他也不怕太阳晒黑,他的脸太白了,被女同学叫做“小白脸”。他不喜欢“小白脸”。

海上,一艘艘装满蚝柱的船往海岸驶来,停泊在岸边,男蚝工把一排排蚝柱从船上搬下来。这些蚝船都是在早上,在潮水退后、露出蚝柱的时候,把蚝排搬上船运到海岸的。蚝柱也叫蚝排,是用水泥结成的细长柱子,上面结满了生蚝。

蚝场就在岸边。暖暖坐在矮凳子上,面前是叠成小山似的结满生蚝的蚝柱。他拿起一根蚝柱,用蚝刀小心翼翼地把生蚝从蚝柱上剥离下来。把剥下来的带壳生蚝放进一个塑料袋子里,将剥光生蚝的水泥柱子扔在身后。不一会儿,他身后的细长水泥柱子堆成“山”。前面一座黑乎乎的“蚝山”,后面一座青色的“柱山”。暖暖就在两座“山”前忙碌着。

太阳很猛,晒得皮肤好疼。妈妈和其他蚝工个个都晒得又红又黑,汗流浃背。

汗水湿透了暖暖的衣服。妈妈见状,过来给他擦擦脸上的汗水。她觉得有点惭愧,如果不是自己好赌,欠下一屁股债,儿子也不至于出来干这么累的活。

“暖暖,你累了,先休息一会吧!”妈妈望着暖暖,满眼都是怜爱。

“妈妈,我不累!”暖暖说的是真心话。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一点都不觉得累。

蚝场老板提供午餐。有肉有菜,还有生蚝做的汤。暖暖看见水边有好多白鹭。他端饭菜到离白鹭只有一米远的“蚝山”,坐在“蚝山”上面,边吃饭边看白鹭。白鹭长得很漂亮,全身的羽毛洁白如雪,红色的嘴巴长而尖,灰色的腿细而长,像苗条的美女。暖暖很喜欢白鹭。他想起学过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的白鹭多么美,而眼前的白鹭更加美,只是它们不是上青天,而是嬉戏于碧水间。它们在水中觅食,嬉戏,翱翔,凌波起舞。它们吃水中的鱼虾,也飞到“柱山”中,吃残留的小蚝。

午饭后,蚝工们继续工作。暖暖特意选了离白鹭最近的地方,累了就抬头看看嬉戏于碧波中的白鹭。从蚝柱上剥下的小蚝(蚝工一般不要太小的蚝),撬开,露出白色的蚝肉,扔给白鹭吃。白鹭争着过来吃。暖暖满心欢喜,再累也觉得开心

暖暖偶尔望望妈妈,正好见到妈妈冲着他笑,满脸的慈爱。他也冲妈妈笑笑,干劲也更大了。

暖暖剥了一天的生蚝,赚了二百元。这是他赚的第一笔“巨款”。他把钱交给妈妈,看到妈妈眼睛里的湿润,暖暖感觉自己长大了,能赚钱帮家里了。

王龙海过来叫暖暖去他家,说爷爷有事找他。

“什么事?”暖暖在路上问。

“你去了就知道呗,”王龙海说,“我也不知道爷爷找你有什么事。”

王爷爷正在抽水烟筒,钟奶奶正在做螃蜞汁。饭桌上的菜好好的,大概还没吃晚饭。

“王爷爷好!”“钟奶奶好!”暖暖亲热地叫。

“哎!”他们应得欢。

“王爷爷找我有什么事吗?”暖暖问。

“没事你就不过来看王爷爷啊?钟奶奶做了你爱吃的蛤蝼叶饭,你先吃。”

王爷爷装了一碗蛤蝼叶饭给暖暖。那香味,把暖暖的口水引出来了。

他不好意思老吃王爷爷家的东西,就撒谎说已在蚝场已吃饭了。其实蚝场不包晚餐,王爷爷没有说穿他,只是说:“蚝场的饭菜哪比得上钟奶奶做的好吃?不要说了,快吃。龙海也一起吃吧!”

“快吃吧,不要废话,瞧我爷爷奶奶多疼你!”王龙海装了一碗蛤蝼叶饭给自己。

他们对暖暖的好,暖暖非常感动,想回报他们,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报答,只能抢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跟王龙海到仙裙岛摘蛤蝼叶,陪王龙英玩,帮钟奶奶做螃蜞汁。

暖暖知道王爷爷和钟奶奶早就把他当亲孙子般疼爱,无拘无束,反而是暖暖自己心存距离,过分客气,显得拘束、生分。这样,太对不起老人家的真情了。

“真好吃!钟奶奶做的东西就是好吃!”暖暖一边吃蛤蝼叶饭,一边连连赞叹。

“暖暖现在也学会哄奶奶开心了。”钟奶奶慈爱地望着他吃饭,心满意足,叫暖暖多吃。

“暖暖,你明日不要去蚝场剥生蚝了。”王爷爷说。

“啊!为什么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我一定改!”暖暖很急。他不能少了这份工,他家缺钱。妈妈拿到他工钱的时候多高兴啊,他多有成就感啊!

“明日,我带你去海里做别的工,工钱照样算给你。”

原来是这样。暖暖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像个小财奴似的。

第二天,暖暖坐上王爷爷的机船去海上。王龙海开船。

“暖暖,你不是想知道海里怎么养蚝吗?我今日带你来看看。”王爷爷说。

“我以前是想,可是……”暖暖心想,现在只想去蚝场做工,没心情看海了。王爷爷好心好意带他来看人养蚝,完成他的宿愿,这样的话哪说得出口?

“你看海也是做工。我王家养蚝的地方有几处,有专人负责看。今日我给看蚝人放假,我们来顶替他巡海。”王爷爷似乎看穿了暖暖的心事。

哒哒,王龙海按爷爷的要求船开得很慢。王爷爷叫暖暖在旁边看龙海怎么开船,让他也学学。暖暖很高兴,这也正是他想的。

这时,潮水后退很厉害,海滩上养的生蚝渐渐显露出来。船直接开到养蚝的滩涂上。

王爷爷告诉暖暖,当地人养生蚝有几种方式。

一种是先把小生蚝粘在蚝柱上。蚝柱是用水泥结成的,细长条形,每根约一米长,10公分宽。等潮水退尽、露出海泥的时候,蚝工把蚝柱一排排插入海滩的海泥中。潮水涨了就会淹没蚝柱(排)。这一带有丰富的浮游生物,生蚝靠吃这些生物,一天天长大。由于是在海底,这种方式放养的生蚝,蚝壳带有好多海泥,看起来比较脏,必须清理生蚝壳上的海泥。

这种方式养蚝,最怕人偷蚝。潮水一退,插在海底的蚝排,跟那些鱼虾蟹一样,历历可见,引人口水滴答流。有些小毛贼见四周无人,就会偷生蚝。所以,潮水退的时候,就要有人看守蚝场;潮水涨了,蚝排被海水淹没了,则可以大大方方离开。

以前,王爷爷不时来海里巡查一下。后来王老二找到专人看管,叫他不要再理了。王爷爷偶尔会开船来看一下,说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出来海里玩。

王爷爷叫暖暖仔细看插在海滩涂上的蚝排。暖暖脱下塑料鞋子,下到海里,海水没到他的脚部。暖暖看到蚝排像“种”在海里,密密麻麻。每条蚝柱上粘着几个生蚝。生蚝张开壳,一些海洋生物流进它里面。壳马上闭合。

暖暖看得很入神。王爷爷也下到海里,仔细看蚝柱上的生蚝有没有生病,有没有被污染。

一些鱼在蚝排间的水里游来游去,悠游自在。暖暖伸手去捉,捉到了一条大海鱼。

王爷爷说:“鱼一生都在游动,从这里游到那里,看到了很多美景,吃了不少美食,经历了好多事情。蚝跟鱼相反,它不会游动,是营固着生活的海洋生物,一生都附着固定在某个地方。生蚝都有左右两边壳。你看,这是左壳,固着不动。这是右壳,能张开,能合拢。蚝的呼吸,吃喝拉撒,生小蚝等,都是靠右壳的开闭运动呢。”

坐在船上的王龙海突然间冒出一句话:“暖暖,你愿意做游鱼,还是做生蚝?”

这个问题暖暖从来没想过。

“我一千个愿意做游鱼。”王龙海自言自语,“生蚝一生都很闲,什么活都不用干,食来张开壳,连‘衣服’都不用换。但是太闷了,一生待在一个地方,啥风景都没见过。游鱼虽然辛苦,也有危险,但乐趣也多。所以,我愿意做一条快乐的游鱼!”

“做游鱼,做生蚝,都由不得它们啊。紧要的是,要适应环境,融进去。”王爷爷说,“它们不像人一样有的选择。”

暖暖觉得他们的话很有道理。

“暖暖,你是一条游鱼,从北方山区游到南方的海里。你适应环境了吗?你喜欢雷海港吗?”

王龙海这句话如果放在以前,暖暖肯定说不适应。但是,现在不同了。

见暖暖不说话,王爷爷接过龙海的话:“暖暖是个聪明的侬仔,他已经融进去了。是不是?”

“是的!”暖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