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年少女养成记
1
“珊珊,真的是你!天呐,你变得我都不敢认了。”
我从来没想过会在行业会议上遇到单伟,我的前夫。“呵呵,好久不见,有什么不敢认的,还不是小女子一枚。”
“你整个人看上去太精神了,让人眼前一亮!刚才圆桌论坛你发言的时候我就认出你了,但不敢相信真的是你。”单伟眼中闪烁着诚实的目光,就是这简单纯粹的面部动态,当年让我心动不已,这是属于阳光大男孩特有的表情。但这久违的目光此刻一点儿也勾不起我的兴致,看着他一脸毫不掩饰的诧异和惊喜,我暗自庆幸“逃脱”了与他那桩曾容我不思进取的姻缘,即使什么话都不说,我也可以肯定这几年我的成长加速度是他无法企及的。
我将手中的酒杯照了照,“哈哈哈,有吗?我还真没太关注。”
“看你的样子,应该过得不错啊,结婚了吗?”一股不太明显的醋味儿悠然飘出,忽地缠住我们,像一根无形的腰条,封住我俩,但明显我和他这两本单品已不能组成同一套书籍。
中年男人之所以油腻,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关注那些个有聊没聊的闲事,从闲事没有营养的本体中抠出能展示他人生阅历丰富的线头来,施展其经验的绵长。而中年男人之所以清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张口就聊那些个与自己无关的现事,或与此刻无关的往事。油腻男和清新男,一个让人闷得慌,一个让人瘆得慌,我现在就感觉挺瘆的。
“不急,我想再把自己整理整理,再考虑结不结婚的事儿。”
中年妇女和中年少女,一个的目光用来辐射伴侣的身边,一个的目光用来照亮自己前方的路。我想这大概就是单伟所说我变了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吧。
“整理自己?什么意思,能解释下吗?”短短数年过去,单伟明显跟我不在一杆秤的天平两端,这种失衡的分量,越聊会越失衡。
“就是还不够了解自己,想多认识自己一些之后,再考虑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我不想花更多时间跟我的前夫解释这件私密的事,何况我已经感觉到我体内的厌烦情绪正在滋生。跟建平待久了,我的脾气也习得高效又粗简直(粗暴、简单、直接)。我的语态已经自然而然从聊闲天切换到谈公事的调性。
2
多年前那个沉迷网游的大龄单身少女,在聊天室遇到对同款游戏同样着迷的单身阳光大男孩,两人一拍即合,从线上聊到线下,从游戏中并肩作战到游戏外缔结连理。对,我和我的前夫是在游戏中结的缘分。因为共同痴迷的游戏,我们结婚了,婚后在一起组队打游戏的确更方便了。然后我们都舍不得丢掉自己的手柄,去洗衣服、煮饭烧菜、擦地擦鞋、修水龙头……离婚不成为结果还等什么呢。
重获自由后,我沉浸在一段长时间的失婚痛苦中,虽然现在想起来差点能把自己笑背气,当时确实是好痛苦的,尽管也不明白到底在痛苦什么鬼。一个女的,三十岁,没有事业,没有存款,还因“不宜居家”为由被抛弃了,简直是亲戚朋友眼中的极品lower,要是放在北方农村,浸猪笼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
在好心人的张罗下,我被推出去相了大概几十场亲之后,我真的相信我是个lower。我成了长辈口中从“挑人的年纪”顺利过渡到“被挑的年纪”,关键是我还没房没车,到底什么样的老实人才愿意娶我呢,大家都怀着极度的好奇和悲悯的关怀,等着看我浴火重生。不错,我重生了,不过没有按照他们的构想。
小王是我离婚后的第一个男朋友,带回家见家长那种,他是长辈们喜闻乐见的那款老实孩子,但他妈嫌弃我的经济条件,最后妈妈的乖宝宝不再主动约我吃饭看电影。小陆是在朋友生日会上认识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理想,对我也好,这次还没来得及遭遇来自父母的压力,我就先自乱了阵脚,约莫优秀的男人身边总有蝇蝶围绕吧,但我并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和现实的情况。兵荒马乱、自我作践是我那段时间的心理写照,后来我选择撤出这场优质男角逐战,尽管我当时的男朋友小陆一直站在我这边支持我。接着还经历了几个有过痛痒和无痛无痒的男朋友们,都在有缘无分的宿命论中被风吹散在了世界的不同角落。
3
我对建平的眼光一度非常信任,接着我又产生怀疑,到底我真的是建平说的那块还没来得及发光的金子?还是任何泥巴到她手里都能发光?面对这种骨子里的不自信,杨建平小姐根本没有耐心花一分钟向我阐述任何哲学原理来改变我的想法,她只照常地做着她自己,偶尔顺带捎上两三句言语来注解她的行为。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身教。建平的自信不是佯装或武装强大,是一种思想的底色,是打破原生家庭桎梏和高度自我认知后的自由状态。我跟着她朝着这个方向走,我在试图发现属于我自己的自由意志……
渐渐地,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我遇到的风景越来越美丽,我在家里说话的分量越来越重,我的意见在公司会议上越来越受重视,我的朋友越来越喜欢跟我交流,我的交往对象的规格越来越高。建平说这是我自身强大的结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也有无法避免的后遗症,因为别人对我的需求和依赖也在变得越来越多。
在拥有缓速扩张的被需求感后,我逐渐有能力看到自由意志的美感。它的美妙之处在于,我可以在我认为合适的情况下保持或改变任何关系,包括与职业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空间的关系,甚至与时间的关系。
4
“单伟,你怎么会参加这个会议,你现在的工作跟工业服务有关吗?”我把话题移回公事,这种场合本来就是为谈公事设计的,瞎聊天只会耽误工夫。
“啊,对的,我是来学习的。这是我的名片。”
“不错啊,你们公司做得挺大的。”接了单伟递过来的名片,不偏不倚,一家同行竞业公司的运营经理。我总得给点不失礼貌的反馈,这样的表达滴水不漏。尽管只是两个老熟人之间的意外相遇,我也不得不留心自己的言语,任何一次沟通都可能缔造商业艺术。
“刚才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时候,说你是你们集团公共关系方面的负责人,我没记错吧?珊珊,太让我意外了,真的没想到,你……”
“嗨,有的工作必须得安一个听上去有点规格的名字,出门才好办事儿。”我打岔到,如果我们之间还有可以聊上一阵的话题,必然是行业之内的事情,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超出就没有意义了,至少对我来说没有益处。
“我听说你们打算投放社区门店。”
“这你都知道,我们好多同事自己还不知道呢,你听谁说的?”单伟一脸诧异。
“那天在你们门店吃饭的时候正好店长在给员工开班会,我听到一点儿,有些印象,就是听得不太清楚,这不想向你咨询呢么。”去年跟建平参加一个行业大佬茶话会时,单伟他们公司董事长请教建平市场战略,建平给他的建议,大社区。
“对,我也是上个月参加公司干部大会知道的,我们明年预计先投放500家社区门店。”
“大手笔呀,厉害厉害。”现在想想,我和眼前这位男士,除了可以分享行业资讯,几乎没有其他能引起我兴趣的话题,以前居然打个游戏就能结婚,真是匪夷所思,吓死宝宝了!年轻真的好纯粹啊,连蠢都蠢那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