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投资

房子的事完成后,陶杰也去上学,学的都是,啊,哦,额,1,2,3这些,真是无聊,看着身边这些同学,曾经和他们一块愉快的玩耍,现在在自己眼里全是小屁孩。

下课,孩子们都在玩,陶杰自己找了个有阳光的地方,坐那回忆人生,这时那个爱欺负人的家伙,带着几个人朝着他走了过来,走到近前,呵斥陶杰,让他走开,他们要在这玩,不得不说这家伙确实比别的孩子高大些,比现在的陶杰高不少,以前陶杰没少受他欺负,现在他又来。

陶杰站起身来,看了看他,抬起双手,攥起拳头,摁了摁,没响,有点尴尬,那家伙见陶杰摁拳头,没摁响,还乐了,他也摁了两下,咯嘣..嘎嘣,并向陶杰比划了一下,同时说道:“怎么地,想打架啊”。

陶杰心说;你个小屁孩,我还能怕你,但是转念一想,跟个小孩子计较什么啊,算了。

陶杰转身离开了,那小家伙反倒得意的和身后的小伙伴们笑了起来,陶杰听到这笑声,知道以后,他们肯定更嚣张了,但也无所谓了。

无聊学校生活,让陶杰整天想着快点长大,无奈日子还得一天一天的过啊。

有一天,他发现,学校有小孩拿领袖的像章玩,这可是好东西,以后值钱的,这得想办法搞来,这不春暖花开了吗,在山上采点好看的野花,还真在一个小女孩那换来一个,好

之后摘点小青杏子,和小孩子换,像章,铜钱,小人书,啥都行。

杏子熟了,更受欢迎了,好多人都换,别看都是农村的,有好多人家真没有,有点地都种粮食,还吃不饱呢,谁载树啊,陶杰家在山沟里,倒是有不少树,这些杏下来,妈妈都舍不得吃,都拿到集市上卖,每年还能卖些钱。

之后李子,桃子,这些在当时那都是稀有的水果,比杏子可贵,孩子们更爱换了,用这种方法陶杰倒是收集了不少,好东西,但是他也知道,靠这些,目前还不能致富,只是不太浪费这段光阴罢了。

时光过得倒是快,转眼1993年了,暑假过完开学3年级了,开学了,陶杰发现一个人,这小女孩,是他们班同学的妹妹,今年来上学了,他想起这个小女孩当年是在,放学路上被山洪冲走了,很可惜,可是自己早已经记不清是哪年了,更不知道是哪天了,是救她还是不救,怎么救啊。

想了半天也没有办法,算了,还是不管了,万一救了,是不是改变了别人的命运啊,会发生什么后果也不知道。

这一天,回到家里,家里来了客人,这人认识,陶杰的堂舅,这堂舅有点本事,骑着一辆摩托,这当时在他们这地方可是奢侈品,一个村也不一定有一辆,看到他,陶杰也知道为啥事了。

他是要承包镇上的砖厂,找父亲入伙,这可是好事啊,记忆里父亲是一起干了,也挣到一些钱。

这以后有些钱了,自己也大了,做什么也好操作一些。

陶杰很高兴,等堂舅走后,他告诉父亲一些记忆中的事情,父亲听了,也决定入伙。

父亲在砖厂干,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上班,顺道带上陶杰,倒是省的自己走路了。

转眼,来年了,陶杰三年级快结束了,那天,那个小女孩,被冲走了,陶杰也有些伤心,自己知道会发生的事,没有能力改变,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1994年底,父亲分红,竟然有1万多元,陶杰有些激动,可以开始投资计划了。

陶杰知道,他们附近的乡,有一处巨大的铁矿,现在还没开发,现在老百姓还不知道,即使知道有铁矿,也还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于是,他告诉父亲,拿这钱去那个地方,承包荒山。

父亲考虑再三,还是听了他的话,于是父子俩,来到那村附近的亲戚家打听,打听下那村的情况,又问了村干部情况,然后准备些礼物,来到村长家。

这人父亲还认识,虽然不太熟,好歹是认识,好说多了,父亲只说,听说他们这里荒山多,想承包一些,造些果树,。

村长一听,是承包荒山,那有的是啊,他们这就山多,而且还都是荒山,山上啥都不爱长,没人重视,当即说了,村里正好有一处山场,愿意承包的话可以承包。

陶杰一听这么顺利,当即要父亲提出去那里看看。

陶杰曾经在这矿上工作过,知道哪里矿脉好,到那一看,虽然不是矿最好的地方,但那底下也全是矿,而且离最好的地方不远,可以慢慢谋划。

于是悄悄跟父亲说,这里可以,父亲也跟村长表示愿意承包,并表示承包成功,会感谢村长。

村长也会意,告诉父亲过两天再来,他和其他人商量商量。

临走时父亲给了村长家小孩一个红包,村长很高兴,陶杰也有点佩服父亲了,办事还是可以的。

两天后父亲带着陶杰又来了,村长很热情,告诉他们,商量好了,大家也都同意承包出去,暂定承包费3000元,30年期限,过两天开个村代会,竞标一下,就可以了,等着定好了哪天开会,再给父亲捎信儿过去,然后再来。陶杰感慨,这年月,有啥事还靠捎信儿,连电话都没有。

几天后果然有人捎信到砖厂给父亲,于是竞标那天,父子俩早早就来了,给每个人都发了包烟,可还是出岔子了,有个人也要竞标,这人村里的有名刺头,听到消息,赶过来声称他也要承包。

陶杰看出他不是诚心想要承包,就是想捣乱,捞些好处,于是与父亲商量,把他喊出去,私下聊了会,同意给他200块,让他不要竞争。那人本来就不是想承包,那山啥都不爱长,连点柴草都没,包来也没用,此时见捞到了好处,当然乐意了,就不在说什么了。

接下来倒是很顺利,当场签了承包合同,这事就算是成了。

没几天就过年了,大年初二,父亲来到村长家,给拜年,带了不少礼物,然后跟村长聊天,希望能够承包更多的荒山,希望村长帮忙联系,村长也答应帮忙,并说,有些村民是有想把手里的山,转包出去的想法。

父亲听了,表示,有人想转包的话,他都愿意承包,接下来两年父亲每年挣1万多,陆续的在那附近又包了几处荒山,只是家里没什么改变,钱都投到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