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二、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段话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总体判断,全党必须将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这一精辟论断上来。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走向世界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正确分析我们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拓展自己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只有在对外开放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改革开放由邓小平同志倡导并被确定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曾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生产和消费也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其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应是仅仅表现在理论形态上,而要在吸收和利用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不断发展。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主义要发挥自身优越性和发展潜力,就要吸收利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就要实行对外开放。自我封闭、偏安一隅,最终只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对外开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政策,绝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就提出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对外开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易一体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

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是机遇不是威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至今还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经济成了经济全球化中一股重要力量。中国已经和平崛起并真正走向世界,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对中国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即从认同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到认同中国的发展模式,再到认同中国自己选择的这个模式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对整个世界而言,中国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新思路的源泉。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明确把和平崛起作为一项基本国家战略。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12月访美期间,也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意义。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把和平崛起作为一项基本国家战略,旨在消除国际社会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未来走向依然存在矛盾的心态,消除国际上的疑虑,创造一个和平、宽松的发展环境。许多国家认为,中国日益强大会成为东亚安全的稳定因素,但也有一些国家又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既希望中国在周边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恐华、疑华心态。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国际上出现了“中国机遇论”和“中国威胁论”,甚至出现了针对中国发展和崛起采取的相应经济防范和军事牵制。必须承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矛

盾心态不会彻底改变,甚至实用主义倾向会有所抬头。但是过去20多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在内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的优势互补的模式,是一种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模式。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二)准确把握基本国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做出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仍然要继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第一,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要论断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是说,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也是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是因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说,这个基本国情还没有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人均产量仍处于世界后列。二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地区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与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三是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70%的人口还在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突出表现在农村。四是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一部分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于现代化水平的工业同时并存,生产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科学技术对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至少需要一百年的初级阶段中,充分利用国内外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快摆脱落后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我国现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抓住机遇,过好这个关键时期,这是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而概括出来的。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再翻两番是完全可行的。难点在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和谐社会。现在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把力量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有利于我国的持续发展。

第三,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状态。到2000年,我国实现基本小康时,尚有3 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已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而东、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上世纪末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状态。

所谓低水平,就是指我们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GDP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按照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指标划分,我国在上世纪末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时人均GDP只是800美元,虽然在2003年已超过人均1 000美元,但还只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而且人均数不等于每个人都达到这个水平,大体上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进入小康,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口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以往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指解决了衣食无虞的问题,侧重于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温饱有余。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基本小康阶段,即使在生存需要方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当时还远没有得到解决。至于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十六大报告讲小康时使用的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所以发展不平衡,是讲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总体上说,从地区

看,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则比重小;从城乡看,城市进入小康的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的比重小;从收入差距看,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很不平衡,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应当说是中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也是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按照作为从温饱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承上启下阶段的小康的要求,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社会:不仅我国人均CDP将超过3 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且要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的要求,这样的小康,才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共同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才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所追求的目标。

(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之一。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性工程,需要全党、各级政府、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深刻认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第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全面,重点在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个重要内容、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和谐社会建设是激发社会活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做到“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也体现了入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社会框架。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而且要求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时还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党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的重要体现。只有和谐的社会,才是一个合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动力和社会支持。

第三,和谐社会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各级党委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之一。能否确保社会长期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说,既是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各级党委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妥善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积极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确保一方平安,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我们在这方面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祥和的中华,稳定的中华。

第四,和谐社会建设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客观要求。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是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全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层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摆在了我们面前。当前所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于利益关系的调整所引起的。我们在加大力度,采取具体措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同时,必须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制定目标、把握导向。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大方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化解,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工作环境,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生活质量逐步提升。这正是人民群众所希望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