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漫长回归路_“一国两制”

第二章

漫长回归路

“一国两制”

1949年,中国大陆乾坤已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兵团南压深圳,此时直取香港可谓探囊取物一般。林彪站在深圳河北岸遥望灯火通明的香港,向毛泽东请示部队的作战方针。毛泽东沉思良久,终于电令林彪不要进入香港,并说香港是下金蛋的地方,对即将进行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特殊的作用。

其实,英国政府以为来势汹汹的共产党军队一定会收复香港,甚至提前撤走了大部分驻港军队。四野的百万雄师在深圳河北岸轻描淡写地一番驻足、离去,却吓得英国政府战战兢兢。因此,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英国政府率先在《华侨日报》上以大标题刊登了“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

很多人难以理解毛泽东的这一举措。如果说是怕了英国,又不像,早在1949年4月,毛泽东就下令击伤了数艘闯入中国内河的英国军舰。由此,斯大林特意派米高扬来华了解新中国的内外政策。毛泽东耐心解释说:“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过去就行。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相反,若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事实的发展证明,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再一次改写了历史。

1960年5月,北京,中南海。

这一天,中南海迎来了一位来自英国的传奇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是应邀访问中国的。当陈毅以共和国外交部长和解放军元帅的双重身份接见他时,蒙哥马利笑声朗朗地提出:“

我想见见你们那位在西方很出名的毛主席,你能帮助我吗?”

当陈毅一字不漏地将蒙哥马利的原话转达给毛泽东时,主席当即哈哈大笑着表示:“好,我也很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元帅。”

中南海颐年堂。

毛泽东亲自走到门口迎接蒙哥马利。当两个人的眼睛第一次对视的时候,毛泽东一句话就逗笑了蒙哥马利:“好,我答应你现在不谈香港问题。”

原来,蒙哥马利在路过香港时曾接受记者采访,当问及香港地位问题时,蒙哥马利说:“香港是英国的一部分,与中国人无关。如任何人企图侵犯香港,我敢保证将引起战争。本人不会与中共领袖谈论香港问题。”

听闻后,毛泽东只是宽容一笑,他研究过蒙哥马利的传记,知道这位元帅的政治头脑永远比不上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面对记者的回答恰恰体现出率真的个性,这是毛泽东欣赏的。

两位性格相近的老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果然只字未提香港问题。

转瞬,14年过去了。1974年,英国首相兼保守党领袖希思应邀访华,仍是在中南海,仍是谈笑风生。毛泽东在谈笑间不失时机地提出:“香港问题在1997年应该有一个平稳的交待。”

希思一愣,随即回答说:“请主席放心,香港问题在1997年一定会有一个平稳的交待。”毛主席大笑着对周恩来说:“恐怕我是看不到喽!”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中国第二代领导人说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是陪同主席在场的,牢牢记住了主席的话。

1979年10月7日,中国领导人在外国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态,香港租约到1997年届满,中国将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

那么,恢复主权后的香港将采取何种制度呢?事实上,早在1957年4月,周恩来就表示,香港要完全按照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可以作为我们

同国外进行经济联系的基地。这些话,已经有了“一国两制”构想的萌芽。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遭受损失。这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九条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其中提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企业所有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叶剑英的谈话,进一步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第一次将这种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他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那个制度。不只是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也要这样处理。”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首先提出,并反复阐述的基本国策。1984年5月15日,中国政府总理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宪法第31条,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受到照顾。5月31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相应决议,从而将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方针给予了肯定。“一国两制”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