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整合与提升_一、三大战略要素的功能整合

第五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整合与提升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形象、责任、制度三大要素只有有效整合,才能构建一个系统优化、结构合理、机能高效、运转灵活的中国软实力战略。国际形象为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施展提供了前提,国际责任的承担和扩展则有效保证了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效能,国际制度是前两者发挥作用的一个平台。国际形象、国际责任、国际制度的系统运作,是构建中国软实力战略框架、优化中国软实力战略结构,提升中国软实力战略系统效能的关键。

一、三大战略要素的功能整合

基于前三章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判断,根据国际形象、国际责任和国际制度这三大战略要素的内在特质和运行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解析三者的战略互动。

1.国际形象:提供前提

在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形象已经成为一国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一般说来,一国国际形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对国际责任履行和国际制度建设的成效。

一方面,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国履行国际责任和参与国际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当中国谈到国际责任的履行和国际制度的建设时,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一国要融入国际社会,并成为国际社会中利益攸关的一员;一个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国家,是没有履行国际责任和参与国际制度建设的动机的。在一定意义上,融入国际社会,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国际相互依赖呈几何级数增加的情况下,各国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必然战略选择。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是一个国家和国际社会不断磨合和相互适应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具有良好国际形象的国家,受到尊重和欢迎的程度较高,能够为一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在客观上就会成为一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强大推动力。

另一方面,良好的国际形象可以转化为一国履行国际责任和参与国际制度建设的物质力量。国际责任的履行、国际制度的建设,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内可以提振一国公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可以吸引国际智力、资本等战略性资源的进入,为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多元化的活力。这对促进一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国际形象就成为转化成强大的物质财富创造的力量,为一国国际责任的履行和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反之,恶劣的国际形象,则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当代世界中,这就是世界各国都把本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提高到战略议程上来的主要原因。甚至有

学者提出,“形象制胜”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特点。

2.国际责任:提供保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影响到本国国家利益的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离不开各国的发展与积极合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这既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负责,更是为本国负责。如前所述,履行国际责任的一个最基本的层面是,各国都应该遵守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做一个国际社会的“合格公民”。在此之上,各国要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本地区或者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实力雄厚的大国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于上述分析,从国际责任与国际形象的互动来看,一个以积极建设性的姿态、适度合理地履行国际责任的国家,将为国际社会的其他国家起到正面示范作用,引起有关各方以及其他国际力量对有关问题的关注,并积极投身到有关问题的解决中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该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尊重与支持,树立起良好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同时,如果该国国际责任的履行能够得到本国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并能长期投入其中,将会稳步地持续提升其国际形象。在特定领域内履行国际责任,特别投入到那些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具有广泛影响的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或者是与本国短期利益相关性不大的,但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体现人类使命感和道义感的问题中,将会收到更加有助于一国国际形象提升的效果。

从国际责任与国际制度的互动来看,首先,国际责任的履行是催生国际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一个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联合国的诞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蹂躏之后,联合国的52个创始会员国决心以史为鉴,承担起避免战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缔结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宪章》,宣告了联合国的建立。其次,国际责任的履行,能够促进国际制度的发展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制度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制度内国家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切。总体来看,国际制度在有关国家(大国或者是多个中小国家联合)国际责任的积极履行过程中,其代表性、有效性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完善,在国际制度所涉及的具体问题领域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1964年10月,第二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首先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此后七十七国集团的部长级会议也强调建立新秩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主张。在不结盟国家和七十七国集团的积极推动下,1974年 4月

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标志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联合国改革进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3.国际制度:提供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国际制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运行方式上,国际制度是一种多边主义的外交形式,也就是“依据普遍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国家的制度形式”。

从国际制度与国际形象的互动来看,首先,国际制度是展现一国国际形象的立体化平台。从微观层面来看,外交官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和国家利益的代言人。在多边外交博弈的舞台,一国的国际形象首先是由该国的外交官体现的。比如外交官的言谈举止等外在因素和外交谈判水平等内在因素。从情报学专业视角来看,外交官个人或群体身上体现出来的内外素质,是形成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态势的重要参考指标。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国通过国际制度这个平台来阐述本国在特定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政策,继而在与他国的博弈中实施对外政策,以及政策产生的国际影响,经过国际媒体的传播,也会折射出一国的国际形象。其次,国际制度能够通过对一国国际行为的约束,进而对其国际形象产生引导和塑造作用。国家加入国际制度的基本动因之一是可以在国际制度中表达、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这就意味着:第一,有关国家必须遵守国际制度的“游戏规则”,限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在与有关国家的博弈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在一国与国际制度和制度框架内其他国家的互动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温和建构主义所指出的制度框架内的“共有知识”(common knowledge)。这种共有知识必然会对国际制度中的国家行为方式和国内公众产生影响,进而对一国的国际形象产生引导和塑造作用。在这方面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其成员国的在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行为上的影响。

从国际制度与国际责任的互动来看,既要看到国际制度是加入其中的成员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时,也要看到国际制度在其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地理区域范围内,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制度也是其成员履行国际责任的一种重要手段。国际制度是重要的交流平台,为有关各方对特定区域或特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磋商交流的渠道,为有关各方吸收他国的政治智慧,深化对特定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进而明确本国履行国际责任的方向。在进入行动阶段后,国际制度能够协调有关各方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国际责任,以促进有关问题更有效地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