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强调指出,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也指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同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一)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个“传家宝”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党的作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传家宝,同时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本质要求。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执政就是要兴国、强国、为民、富民。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着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二)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

作风是我们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风格。对一个人来说,作风决定成败,对一个政党来说同样如此。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关系党风、学风,影响政风、民风。人民对党的信任,本质上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信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是以每个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体现的。无数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领导干部作风好,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执政基础就稳固。反之,就必然

脱离群众、失去信任,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环境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领导干部遭受腐蚀的现实危险性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加强作风建设,其后果不堪设想,重则亡党亡国,轻则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强调,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严格遵守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是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是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是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是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是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兴衰成败。“八项规定”针对工作作风问题,从调查研究、文风会风、出访接待、警卫安保、新闻报道、廉洁从政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促进整个党风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只有抓好“八项规定”的落实,并以此带

动整个党风的转变,才能让全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直以来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执政之基。毛泽东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加强作风建设,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克服“四大危险”,进一步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切实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第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不断培养、巩固和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进一步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服务,避免和克服虚心假意地为群众做一些表面文章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人民的拥护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答应与否为出发点,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要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盼望最需求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是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要下大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要注重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帮民需、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从真正意义上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五)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四风”就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集中解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一要重点解决政绩观不正确,不敢担当,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二要重点解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三要重点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执法不公等问题。四要重点解决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弄虚作假等问题。五要解决软弱无力,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办事不公等问题。六要解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