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理想信念之本:认识规律_一、熟知事业来龙去脉

第三章

理想信念之本:认识规律

理想信念,首先是“理”,即规律,是在规律基础上的想,在规律基础上的念。规律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预见性,可以预知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获得。因此,树立理想信念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学习实践,帮助党员干部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熟知事业来龙去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深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认真总结、科学对待、重视学习和善于运用党的历史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的坚定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认真总结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史。习近平指出,认真总结党的事业的发展史,更好地发挥党的历史的鉴今、资政作用,是新形势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要立足于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90多年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90余年来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考验,实现社会巨变并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历史;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领导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党领导各族人民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纪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90余年来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使古老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立足于对党执政60多年来自身建设的历史。习近平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一贯重视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至十八大期间,他在中央党校先后发表《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等重要讲话,对党执政60多年来自身建设的经验作了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更大的决心抓党的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推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反腐倡廉“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方向。

三是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他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推动科学发展,就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广东调研,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习近平同志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强调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对“**”的深刻反思;二是对中国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三是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习近平还进一步概括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必须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在确保社会稳定中推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五个必须”,深化了党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指针。

第二,科学对待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史。习近平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重大意义。

一是准确把握我们党事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科学对待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强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90多年党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要求把90多年党的历史与1840年以来中国170多年历史衔接起来,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这些要求,是“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

二是正确对待我们党在事业发展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习近平同志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的失误,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党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领导人民从事着人类历史上极其伟大而又空前艰巨的事业。这一事业,举世罕见,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遇到这样那样的曲折,甚至付出惨烈的代价。而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承认纠正错误,并通过总结教训,有决心有能力纠正错误、防止重犯过去的错误。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通过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学习,会进步得更快。在学习党的历史时,对于党领导人民在探索道路过程中走过的曲折和曾经付出的惨烈代价,也不能文过饰非,而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将其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好的历史教科书。

三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在对待党的历史的问题上,一定要严肃认真、考证核实,不能凭“野史”、“戏说”、胡编乱造的东西作史料。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混乱思想,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这些东西必然也反映在新闻出版工作中:一些书刊津津乐道于党史中的消极面,仿佛只有黑暗才是“真实”,而对革命和建设中的成就采取令人不解的冷漠态度;还有一些人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大作翻案文章,“戏说”、“恶搞”历史事件和领袖人物,甚至片面地追求所谓的“价值中立”和“纯客观”;还有那么一些人,把道听途说以至随意编造的所谓“故事”大肆渲染,似乎我们党就是一个“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搞人,一批又一批整人”的“恶魔”,没做什么好事。这些错误倾向,颠倒历史是非,极易搅乱人们的历史观,会造成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其社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就是否定了历史,否定了党。东欧剧变,就是从否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开始的。这是我们共产党

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我们在对待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史时,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党的历史。

第三,善于运用我们党事业的发展史。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学习党史的目的是服务现实。

一是要善于运用党的历史,说明我们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经过前赴后继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反动阶级统治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代表人民要求改变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也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抉择。30多年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都是在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0多年来,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是要善于运用党的历史说明,我们党始终是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组织者。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最终必须通过党自身的能动实践活动来实现,即党要担负起推进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必须根据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出变革社会的新任务、新目标,适时地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政治路线。而党的建设是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党为了实施自己的纲领路线,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与任务来改进自己的组织形式、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以适应新的实践的需要。如果形势与任务变化了,党不能主动地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形势与任务的变化,就不能担当起领导责任,甚至有可能丧失执政资格。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和运用经验的历史进程。要善于运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加深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是要善于运用党的历史,说明我们党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三个自信”的带领者。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创新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倍加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深刻彰显了它的人民性、科学性、真理性,因此,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