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危机的考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出路

三、金融危机的考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出路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4年7月22日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1945年12月27日生效。该协定共31条,曾于1969年和1976年两次进行修改。根据该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其经营和组织原则仍保持很大的独立性,不受联合国的约束。它通过资金借贷收取利息、手续费及各种业务所得利润作为收益,所以其看似是各国政府间的官方机构,但实质上又具有企业经营的性质。各会员国派代表参加董事会,由董事会认定各国的份额,各会员国按所认份额出资,这是确定各国取得贷款和投票权的根据。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对货币基金及货币基金组织机构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1.宗旨。协定第1条从六个方面阐明基金组织的宗旨: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汇兑的稳定与自由化,谋求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基金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研究、协调和监督国际货币关系的世界性机构。2.职能与业务范围。职能之一是通过业务活动执行协定条款和监督协定的执行情况,保证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顺利运转;职能之二是利用它审批贷款和监督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权力,对中、小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施加影响。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是发放中期贷款。3.组织体制。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日常业务由执行董事会负责处理。

中国是该协定缔约国之一,于1945年8月25日批准,1945年12月27日签字。1980年4月1日恢复了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自20世纪末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也此起彼伏,各主要国家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恶化。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这些事实表明,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与制度缺陷。近年来,关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个成员国都有一定的认缴份额,这是根据每个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认购份额最高的是美国,因此美国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力。

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举行,会议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治理结构是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会议决议,发达国家需将把部分配额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配额将从43%提高到48%。这是该组织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地位有积极的作用。2010年12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理事会已批准份额改革和执董会改革的决议案,有95.32%的理事投了赞成票。根据改革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增加一倍,成员国的份额比重也将进行调整,有6%的份额将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转移。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份额从之前的3.72%上升至6.39%,超过了以往排在中国之前的德国、法国和英国,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将改革执董会,以促成一个更具代表性、全部由选举产生的执董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