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发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_二、“三十年战争”

二、“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自1618年始,至1648年终。基辛格在其著作《大外交》中说:“1618年开启的战端,年复一年地打下去,直到史学家除了以其历经的时间——三十年战争外,找不出更贴切的命名。”由于战争始于宗教之争,又是在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两大势力中展开,所以有的史学家将其称为“宗教战争”,但是这并不能概括它的全貌。如果就宗教方面来说,主持法国国家事务的枢机主教黎塞留,理应支持哈布斯堡王朝致力于恢复天主教的正统地位,但是作为现代国家制度之父,他奉行国家至上的信念,将法国的国家利益看得比任何宗教目标都重要。他的目的是,利用中欧诸国饱受战争的衰惫,从中渔利,从而为法国成为欧洲强国奠定基础。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因联姻关系,波希米亚国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1583年罗马帝国皇帝兼波希米亚国王鲁道夫二世选择将波希米亚的布拉格作为新的宫廷,并对那里的新教徒采取宽容态度。继承鲁道夫二世的是马提亚斯,1617年他任命其堂兄斐迪南二世担任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新教徒在图尔恩伯爵的率领下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并成立临时政府,由三十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敌对两派的信徒彼此对立、相互残杀。在白山战役,天主教联盟发动了一次猛烈的进攻,新教联盟大败收场,被迫瓦解。基督新教的贵族在布拉格市集被处决。在波希米亚各地,不肯放弃信仰的新教徒,财产全被充公,由天主教徒瓜分。《1648年——欧洲之战争与和平》一书写道,那时候被充公的财产重新分配,可说是“中欧史上财产拥有权最大规模的变动”。

波希米亚的宗教冲突逐步升级,演变成一场各国君主争权拓土的斗争。在其后的三十年间,丹麦、法国、荷兰、西班牙和瑞典全都卷入了这场战斗的漩涡中。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统治者贪得无厌、渴求权力,他们不惜耍手腕,争夺政治权力,谋取商业利益。三十年战争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以皇帝的主要敌国命名。一般把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捷克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当中大部分战役均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内发生。

(一)第一阶段:捷克阶段(1618—1624)

捷克保持着某些独立性的政治和宗教权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1617—1618年开始剥夺捷克。因此捷克爆发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这成为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标志。1619年6月由图尔恩伯爵统率的捷克军队将维也纳包围了,哈布斯堡王朝为迫使图尔恩解除对维也纳的围困,任命布库阿和丹彼尔指挥军队侵入捷克领土。1619年8月,普法尔茨·腓特烈任捷克国王。但是,新教联盟改变策略,开始与天主教联盟进行谈判。但事与愿违,哈布斯堡王朝与天主教联盟结盟,1620年9月初派蒂利伯爵和布库阿的军队侵入捷克,在1620年11月8日的白山战役中大败捷克军队。“1623年8月9 日,新教军1.6万人与蒂利的

帝国军队在施塔隆德进行决战。新教军战败,四处逃窜,克里斯丁逃往荷兰。9月帝国军队攻占了普法尔茨首府海得尔堡,控制了普法尔茨全境。1623年,帝国军队又乘胜攻占了新教诸侯控制下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下萨克森地区。”

(二)第二阶段:丹麦阶段(1625—1629)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地位的巩固引起丹麦、荷兰和英国的不安。1624—1625年,在法国的协助下组成了反哈布斯堡王朝军事同盟。英法两国将丹麦视为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工具,同时丹麦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把波罗的海南岸地区从德意志手中夺过来。丹麦军队和新教军队侵入德意志北部,在战争初期获得了胜利。1625年初,瓦伦斯坦提议由他资助组建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反击丹麦的入侵。皇帝采纳他的意见,先后封他军区司令、帝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升为弗里德兰公爵。1625年秋,瓦伦斯坦和蒂利天主教联盟军队联合向德意志北部发起进攻。尽管一方面哈布斯堡王朝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另一方面瓦伦斯坦采用布拉格荷籍银行家汉斯·德·威特的“以战养战”的策略,用对被征服地区征收特别税的方法供养军队,激起群众的不满,但由于这支军队训练有素,注意战略战术,再加上从有能力的士兵中提拔军官,瓦伦斯坦军队仍于1626年4月25日在德绍附近打败新教联盟军队,次年占领西里西亚。8月27日,蒂利军队在卢特尔附近击败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统帅的军队,丹麦国王惊慌失措逃到一个海岛上。1627—1628年,瓦伦斯坦军队占领整个德意志北部,并侵入日德兰半岛。瓦伦斯坦率军攻占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强攻要塞斯特拉尔松。在1629年5月12日,丹麦接受恢复原状和不再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的条件,签订了《吕贝克和约》。和约虽然签订,但新教诸侯国及其城镇居民仍受到瓦伦斯坦和蒂利雇佣军的骚扰。自1628年起,战事扩展到意大利北部诸国,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在这里进行角逐。1629年,在英、法、荷三国调解下,瑞波两国缔结了阿尔特马尔克停战协定。该协定使1617年开始的波瑞战争暂时停止,从而瑞典能够抽调军队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

(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1630—1635)

“北欧强国瑞典,早就野心勃勃,要统治整个波罗的海。”瑞典无法容忍瓦伦斯坦的军事胜利和德国皇权的加强。而在天主教阵营这边则发生了内讧,瓦伦斯坦被蒂利接替,任帝国军队总督位置。1630年7月6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带兵15000人悍然在奥得河口的乌泽多姆岛登陆,很快占领什切青一带,三十年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瑞典入侵时期。1631年6月,古斯塔夫·阿道夫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新教侯爵阶层缔结有利于本国的条约,当他把瑞典和新教的军队扩充到3.9万人后,开始积极进攻。1631年9月17日瑞军首次将线式战术运用至布赖滕菲尔德战役中,给蒂利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在哈布斯堡王朝内部,新教居民将瑞军看做脱离封建压迫的斗士,不断爆发了反哈布斯堡王朝起义,这加速了瑞军获胜;但不久农民很快辨清瑞军征服德意志的企图,立马调转枪口,奋起斗争,这也加剧了瑞军在德意志西南部的作战的被动地位。国难思良将,每当国难当头,皇帝好像清醒一些,瓦伦斯坦

重新得到重用。而这次复出的瓦伦斯坦,权力超过第一次。“根据与皇帝的协议,他拥有军权、政权和财权,皇帝和帝国政府不得干预。”瓦伦斯坦第一手棋就拿瑞典的盟友萨克森开刀,于1932年5月22日攻占布拉格。1932年9月,瑞典军试图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假装向奥地利进军,企图吸引瓦伦斯坦军离开,但瓦伦斯坦早已看穿其伎俩,并乘机进击萨克森,以切断其供应线。1932年11月16日晨,双方在莱比锡以西之吕岑遭遇。身患严重风湿病的瓦伦斯坦无法骑马但坚持乘车指挥,终于击毙横行一时的阿道夫。1634年9月6日,瑞军在讷德林根附近交战中失利。树倒猢狲散,其他德意志新教诸侯拒绝与瑞典结盟,反而将橄榄枝纷纷投向了哈布斯堡王朝,缔结布拉格和约,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处境艰危。

(四)第四阶段: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天主教同盟的再次胜利促成法国的参战。法国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德皇、西班牙和德国天主教诸侯在宗教上是一致的,并无宗教矛盾。但法国的国策是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在三十年战争前3个阶段,法国一直假手他国和新教联盟的力量来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待两败俱伤后,法国好从中取利。”到了1635年,法国看着哈布斯堡王朝继续强大,心里略感不安,于是与瑞典缔结圣日尔曼和约,并直接参加三十年战争。和平居民屡遭双方士兵劫掠,受到战争的极大破坏,农民纷纷组织起游击队奋起反抗。1645年瑞军在扬科夫、1648年协同蒂蕾内在楚斯马斯豪取得重大胜利,这时,哈布斯堡王朝开始主动求和,而此时由于英国、法国国内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无暇顾及外战,遂匆忙地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那时候,人们所用的武器包括了手枪、火枪、迫击炮和大炮,瑞典是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全都无法置身事外。士兵冲上战场,投入战斗,不是喊叫“圣母玛丽亚”,就是高呼“神与我们同在”。军队把德意志的大城小镇洗劫一空,又滥杀敌军和平民。战争残酷血腥,跟圣经所载的预言有天壤之别:“国与国不再拔剑相攻,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那一代的德国人在连年战祸的阴霾下成长,除了战争以外,他们仿佛什么也不懂了。人民对战事极其厌倦,盼望和平早日来临。事实上,要不是各地领袖为政治利益拼个死活,和平早就可以实现了。战争渐渐失去宗教性质,不再单单是基督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而是变得越来越政治化。讽刺的是,在幕后推动这个转变的,竟是天主教会内一个位高权重的枢机主教!阿尔芒·让·普莱西的官衔是枢机主教黎塞留。他于1624至1642年出任法国首相。黎塞留希望把法国发展成欧洲霸权。为此,他不惜逐步削弱天主教同胞——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他怎样做呢?他向德意志各邦、丹麦、荷兰和瑞典的基督新教军队提供资金,而军队当时正跟哈布斯堡家族对抗。

1635年,黎塞留首次调派法国军队作战。《和平万岁!》一书解释说,在最后阶段,“三十年战争不再是宗教之间的冲突……这场战争成为了欧洲各国的权力斗争”。天主教徒与基督新教徒之间的纷争,最终演变成天主教徒联合基督新教徒跟其他天主教徒的战斗。天主教联盟在17世纪30年代初大大失势,终于在1635年解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