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其不意(二)
夜幕落下,嘈杂声消散,转眼之间村庄内外就变得寂静无声。
不过,只维持了几分钟。
“哒哒哒……”
“嗵嗵嗵……”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枪声,火光印红了夜空。
恐怖分子有备而来,不但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还使用了重机枪。
根据枪声,村子的北面至少有两挺KPV在开火。
这种机枪一般由ZPU—2枪架,以双联装的方式安装在皮卡上,用五十发弹箱或者一百五十发弹链供弹。即便采用普通的钢芯枪弹,都能打穿几百米外的半米土墙。使用穿甲弹与穿甲燃烧弹,还能够对付武装直升机与轻型装甲车辆。面对KPV洒出的弹雨,砖瓦结构的建筑物根本挡不住。
所幸,村民也早有准备。
整个白天,自从恐怖分子在清晨到达之后,马利克就把村民发动起来修建防御工事,加强村庄的防御部署。外围的村舍全都得到加固,还用沙袋在路口筑起街垒,堵死进出村庄的道路。马利克原本打算在村口挖一条五米宽的壕沟,不让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进入,只可惜没来得及。
挡不住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其他防御部署全都是摆设。
村口方向,一直有人在指挥战斗。
不是别人,就是马利克。
下午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滕梓臻就觉得很奇怪。就算马利克曾经是国家队的运动员,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见过大世面,那也不是万事通。在开始,也就是吃晚饭的时候,马利克才告诉滕梓臻,他从国家队退役之后加入叙利亚国防军,先后担任排长与连长,指挥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内战爆发之前,他已经当上少校营长,不过在内战爆发后就退役回家。因为有服役经历,还带过几百人的队伍,马利克才当上了村长,在过去几年里多次指挥村民击溃来犯的恐怖分子。村民使用的武器,就是在跟恐怖分子的战斗中缴获的,只不过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与损失。
因为保得一方平安,所以马利克在河谷地区也小有名气。
只是,这次的情况却不一样。
不到一个小时,村口就燃起大火,有人在大声喊叫,还有人在的大声招呼,让守在村口的村民撤回去。
随后,村口附近发生大爆炸。
腾起的
火球照亮了整座村庄,也同时照亮了村庄外面的敌人。
就算在几百米之外都能清楚看到,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已经推进到了村口附近,正在用重机枪扫射村口的堡垒,压制顽抗的村民。还有恐怖分子在皮卡的掩护下靠近村庄,用火箭筒对付村民守卫的房屋。
爆炸就来自一枚火箭弹,从腾起的火球看,很可能使用的云爆战斗部。
这东西其实就是特种燃烧弹,在爆炸之后产生超过两千摄氏度的高温,耗光爆点周围的氧气,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堡垒之类的防御工事,或者城市里的建筑物,用来对付村舍也不会差到哪去。
火箭弹的射程不超过三百米,才需要装甲皮卡伴随掩护。
如果守卫村庄的是正规部队,哪怕有几挺机枪,也早已击溃恐怖分子,不会让恐怖分子靠近。只可惜,村子里只有村民,能够作战的壮年男子总共不到十个,而且武器只有几支膛线都快磨光的突击步枪。至于那几支栓动步枪,就算还能用,也没有几发子弹,更像是拿着壮胆的烧火棍。在过去,只是应付恐怖分子的骚扰,问题还不大,毕竟恐怖分子不会跟一贫如洗,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村民拼命。更何况,就算打赢了也未必能获得跟付出对等的好处。洗劫一座村庄的收获,恐怕还换不回消耗的弹药。可现在,要靠几条步枪挡住数十名恐怖分子,显然是痴人说梦。
要不是提前构筑了防御工事,以及马利克等村民是退伍军人,恐怖分子也不会在村庄外面折腾这么久。
随着村口的堡垒被火箭筒炸上天,村庄外围的防线还是被恐怖分子攻破了。
白天那点时间,只够在村庄外围部署防线。
随着恐怖分子攻入村庄,场面变得十分的混乱。马利克他们没有放弃,仍然在依托村舍顽抗。虽然在下午,马利克告诉所有村民,因为收留了来自中国的工程师,所以就算是放弃抵抗,恐怖分子也不会手下留情。当时就有人提出,在村舍里面安放遥控炸弹。但是真的打起来,把家园变成焦土,却不像说话那么简单。更何况,根本就没有炸药可用,连弹药都是寥寥无几。
枪声愈发密集,到处有爆炸发生。很多村民被赶了出来
,或者是受到惊吓,从藏身的地方跑出来。有橡胶或塑料制品被点燃,弥漫着刺鼻的恶臭味。有孩子在大声的哭泣,还有女人在呼喊。
这哪里是人间,简直是地狱!
就算藏在村子南边,通过从窗户洞飘进来的充满硝烟气味的空气,都能够感受到前方的激烈战斗。
如果说在过去三个月里,城市里面的残垣断壁,让滕梓臻对“战乱”得出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那么在此时此刻,他才认清“战乱”的真实面目,知道战乱中的平民会遭受什么样的磨难。
在硝烟与战火笼罩的世界里,人命贱如土。
只有身处战乱之中才明白和平有多么珍贵!
有人朝这边跑过来,还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叫,只是此起彼伏的枪声与爆炸声淹没了喊叫声。
在爆炸火光照耀下,滕梓臻认了出来,那人就是马利克。
附近,另外几名武装村民仍然在抵抗,掩护妇弱老小向村子南边撤退。因为要逐一搜查村舍,所以恐怖分子推进的速度不是很快,这也让村民有足够的时间疏散撤离,避免了无谓牺牲。
片刻之后,马利克来到滕梓臻藏身的房屋。
“村庄马上就要沦陷了,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马利克说着就拔出手枪,递到滕梓臻面前。
一把老掉牙的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套筒上面布满了刮痕。
滕梓臻迟疑了一下,只不过还是接住手枪,拉动套筒检查了枪膛,随后还退出弹匣仔细查看一番。
只有五发子弹,不过遇到了恐怖分子,没人指望用手枪保命。
这东西主要是用来壮胆。
“出去后,你跟着巴希尔往南跑。他会带你藏起来,等到恐怖分子离开之后送你返回伊拉克。”
“你们……”
“不管有没有帮你,哪怕现在把你交出去,那些家伙也不会放过我们。”马利克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他们冲入村庄,杀害我们的亲人,烧毁我们的家园,这样的血债必须血偿。”
说完,马利克在滕梓臻的肩膀上拍了两下。
滕梓臻原本想说点什么,马利克已经招手把巴希尔叫了过来。
外面,枪声离得更近了,还有人在大声的吆喝,像是在招呼手下包围滕梓臻他们藏身的房屋。
俗话说的,大恩不
言谢。
这个时候,滕梓臻也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感谢?
为了救他,马利克搭上整个村子,上百人身陷险境,肯定不是说一句“谢谢”就能够报答的。
滕梓臻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同样知道,马利克救他,以及跟恐怖分子势不两立其实是两码事。哪怕巴希尔没有把他带回村庄,马利克也不会跟恐怖分子妥协,照样会拿起武器捍卫家园。滕梓臻没有因此感到好受一些,确实是他把危险带了过来,要不然恐怖分子不会攻打哈米米村。
可问题是,恐怖分子凭什么为一个工程师攻打哈米米村?
门口,马利克与随同到来的两名武装村民已经做好准备。需要他们先出去,把恐怖分子引开,然后才由巴希尔带滕梓臻溜走。恐怖分子不是睁眼瞎,机会是稍纵即逝,容不得半分迟疑。
“准备好了吗?”马利克问出来之后,还回头看了一眼。
滕梓臻点点头,随后还握紧手枪。
恐怖分子马上就要杀到,留下来肯定死路一条,所以不管有多么危险,只有冲出去才有活命机会。
“轰——”
就在马利克准备推开房门的时候,外面发生大爆炸。
“轰轰轰……”
还没有等众人反应过来,又连续发生几次爆炸,都十分猛烈,不过听爆炸声是在村庄的北面。
恐怖分子遭到袭击?
滕梓臻已经退到窗户旁,爆炸确实发生在村庄北面,火球还在夜空中翻滚,看上起像是遭到轰炸。
不过,更有可能是弹药被引爆了。
恐怖分子不但带来了重机枪,还有几门用皮卡运载的迫击炮。只不过,因为村民被迅速击溃,所以没用上。
随后发生的爆炸明显弱得多,听上去像是炮弹殉爆。
爆炸朝着村子里面蔓延,准确说是有人从北面发动进攻,而且一路在朝恐怖分子投掷手榴弹。恐怖分子也发现了来自后方的威胁,最后面那辆武装皮卡已经停下,车上的恐怖分子正转动重机枪,准备朝后方开火。在皮卡旁边,还有一名恐怖分子在挥手喊叫,看架势明显是一个小头目。
重机枪转动的速度很慢,滕梓臻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上。
不管发动袭击的人是谁,在重机枪洒出的弹雨面前都是脆弱的瓷娃娃,哪怕
穿着防弹衣都不管用。
其实,即便是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都防不了14.5毫米机枪子弹。
大概是发现了目标,小头目朝一个方向挥舞了几下,给射手指示目标。只不过,机枪并没有开火。等小头目回过头,发现射手被击毙之后,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颓然的倒在了皮卡旁边。
借着村子里的火光,滕梓臻清楚看到,机枪射手与小头目都是被爆头,开枪的肯定是埋伏在远处的狙击手。
混战当中,也只有狙击手能枪枪爆头。
在小头目毙命之后,皮卡旁边发生了爆炸,有人开枪击毙了另外几名恐怖分子。爆炸的硝烟还没消散,一个人就爬上了皮卡,操作重机枪,瞄准了还在向村子里面推进的另外几台车辆。
“小心!”
在大声喊叫出来的同时,马利克扑倒了滕梓臻。
“嗵嗵嗵——”
枪声响起,一些子弹打中了滕梓臻他们藏身的房屋,打穿了砖墙。如果不是马利克反应迅速,滕梓臻已经中弹倒地。
开火的那个家伙就算是友军,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扫射持续了十秒钟,枪声才戛然而止。
几秒钟后,马利克趴了起来。朝外观望一番后,他放开了滕梓臻。
恐怖分子已被击溃,恐怖组织的虾兵蟹将正在慌不择路的朝村子外面逃跑,有的甚至丢掉了武器。
几分钟后,外面安静了下来。
滕梓臻爬起来,在他准备出去的时候,却被马利克拦住。马利克没有解释,滕梓臻也没有问。
虽然恐怖分子已经撤走,但是并不等于说,杀退恐怖分子的是自己人。
在这片战乱肆虐数十年的大地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今天的盟友,或许在明天就会成为敌人。
这个时候,一个人跳上了皮卡的车顶。
没错,就是夺取重机枪,击溃了恐怖分子的那个人。
“滕梓臻,我是受外交部的委托,来营救你的特别行动人员。你是中建集团工程师,祖籍是江苏泰兴,父亲腾兴邦,母亲方素兰,你还有一个小十四岁,明年才上初中的妹妹,你的初恋女友叫……”
听到这里,滕梓臻冲了出去。
如果不是中国外交部派来的营救人员,不可能掌握他的个人信息,更加别说知道得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