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生
这就是死亡的感觉吗?昏昏沉沉、轻飘飘……
在这次住院前,亦央就有一种预感,也许自己就快要离开这人世间。
在家里收拾住院行李时,亦央将自己能销毁的痕迹都做了整理,平静的与可交谈的人说最后一次再见,注销社交账号,就像恢复出厂设置一般,即便最后无人在意,也让自己留个干净吧。
而昨晚上医生趁着病发后难得清醒的时间拿出手术知情同意书,亦央签完字后,就像临行前最后的清醒,在病**静静坐了半夜,感受自己身体的疼痛,感受夜间的细风和微弱路灯下黑夜的温柔。
想点什么吧,想想过往的二十年,只留下今年的生日不能偷偷自己过了这个念想。
有什么可留念呢?父母商业联姻开始没有什么感情,亦央是两人的第一孩子,对这个孩子也只是要有一个传宗接代的交代罢了,可孩子生下来就体弱,生下来到一岁都一直在医院住着,一开始父亲责怪母亲怀孕期间肯定没有照顾好胎儿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母亲也有一些自责但是又在内心反驳自己怀孕期间没有任何不对的情况;
后来医生查出亦央是遗传病,父亲家族里隔了几代出现过这样的病症,父亲体内携带者隐性基因。
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将前面受过的气转而发泄在了父亲和亦央的身上,和父亲家族牵扯过深无法离婚也没法做什么。
所以将大部分气责怪到了亦央身上: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稳固的婚姻还让自己受到了如此多的责难。
而父亲不愿面对这个让自己在妻子和家人面前掉了面子的儿子,在对妻子道歉和好后,两人迅速安排第二胎,为了避免下一个孩子出现亦央这样的情况,夫妻二人在二胎弟弟亦望怀孕期间做了各种措施,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力求生出一个健康的继承人宝宝。
母亲怀亦望的时候亦央已经五岁了,在有亦望以前,也许只有一岁前在医院呆着的时间是好过的,尽管那时候什么都不懂。
出院后,父亲不愿面对病怏怏的儿子,也不愿回家和愁闷的母亲争吵,所以将心力放在了工作上;
母亲带着自责和每每受到父亲的责怪和周围亲友的隐隐目光而一点一点堆积的对儿子的迁怒,这也没关系,毕竟亦央没有人爱也没有见到父母爱的样子。
就这样过到亦央遗传病确诊那年,明显感受到家里气氛的变化,母亲似乎扬眉吐气。
而父亲则是恼羞,父母对亦央的态度也朝着坏的方向去,随后父母决定怀二胎,怕亦央的存在影响夫妻二人的心情,亦央又以病发的理由被送回了医院,尽管这时候亦央已经渐渐适应准备去幼儿园了。
谁也不知道,亦央偷偷见过来产检的父母,洋溢的笑容让亦央停住了脚步,其实童话书里也不是只有善良温柔爱着宝宝的爸爸妈妈,亦央在看小人书时也渐渐察觉到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亦望的到来让夫妻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期待二人生命的结合一般,亦望是在父母爱的期盼下到来的,而二人的感情在亦望出生后达到了顶点。
因为亦望是个十分健康活泼的男宝宝,母亲对亦望甚至达到了一种溺爱的程度。
毕竟亦望的存在代表着自己婚姻迈入了和谐幸福,父亲也对亦望报以很深厚的期望。
毕竟夫妻二人决定不会再要小孩了,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亦央二号。
就这样,亦望是夫妻二人殷切的期盼,付出了全部父爱和母爱的孩子,对于亦央,不幸的对照组罢了。
亦央也有过任性哭闹的时候。当然,这一招对于父亲没起过作用,对于母亲在五岁以前是有作用的。
而五岁以后,对于解决亦央的一切问题,都只有一个结果:病发回医院住着,只有夫妻二人心情好记起来大儿子或者怕邻里邻居怀疑的时候才会接他出院。
就这样到了亦央二十岁,亦望中考结束一家三口出国游玩,亦央又一次回到医院。
但是这次住院病情恶化,尽管以往恶化时父母也没有一次及时赶到,这次在国外陪伴亦望放松心情大的情况下当然是无法得到关注的。
想到这里,亦央问自己:有遗憾吗?是有的;有不甘吗?是有的;有怨恨吗?是有的,但是都没必要了,就随着这微风消散吧,就当得到的是爱与拥抱。
手术台有那么一点点冷,打了麻醉后,身体慢慢感觉到麻木沉重,亦央慢慢闭上眼睛,应该不会再醒来了……
“嘀-嘀
“孕妇受到大刺激,心情激动下造成早产,有缺氧,呼吸不畅现象,可能造成胎儿供氧不足,马上做紧急处理……”
“做好准备,预防胎儿缺氧,孕妇情况稳定后立即破腹取出胎儿。”
亦央听到模糊的声音,看来手术是成功了啊,好像有什么消失了。
但耐不住疲倦又沉沉的睡了过去,谁也不知道刚刚胎儿胎心停止了跳动,直到亦央的到来。
产房外弥漫着焦急担忧的氛围,一个高大的男子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产房大门,似乎想要透过它寻找心爱之人的呼吸,想到妻子送来时承受巨大痛苦的脸庞以及耳边粗喘的呼吸声,那呼吸声像是炸弹一样炸在心房,全世界只剩下妻子缺氧的自救。
男子紧了紧握着的拳头,告诉自己保持清醒,不能奔溃,保持镇定才能让身边的三个孩子留有一点妈妈会没事的安心。
男子的左右坐着三个小孩,左边的小男孩死死的咬住自己的嘴唇,怕自己哭出来,眼泪直直的从眼睛里流出来,憋不住气的呜咽声,他想坐在爸爸的怀里寻求安慰,想要爸爸告诉自己没事的。
但是看到爸爸冷硬的脸庞,浓浓的自责将自己包围,妈妈是为了让自己躲避转角突然冲出来的小汽车才会受伤的。
如果自己没有分心紧紧跟着妈妈过马路就好了,怎么办,怎么办……
在小男孩抑制不住自己恐慌的时候,傍边伸出一只小手紧紧的牵住他的手,双胞胎奇妙的感应,妹妹像是姐姐一般轻轻的安抚着哥哥,哥哥浓烈的不安已经快要爆炸了。
在男子右边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望一眼爸爸、望一眼产房、再望一眼哥哥姐姐,这里的气氛让他不知所措,四岁的小朋友才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有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也许是两个或者几个,这是幸福的事情,老师说幸福就是开心,开心就是笑脸,为什么没有人笑呢?
明明妈妈在摸摸肚肚的时候很幸福的。在事故发生的时候,爸爸带着小男孩去买水,小男孩听到妈妈的惊呼,姐姐的哭声,随后是爸爸抱着自己飞奔的身影,没有人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不能调皮。
都说位置的攸关生死的等待最是折磨,但是男子想只要是等待的结果是医生疲惫但微笑的示意,再承受多久的折磨都可以,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心脏在被扯痛着,没关系,妻子和孩子没事就好。
男子迎上医生,听医生讲解母亲和孩子的情况以及接下来的安排和注意事项,三个孩子站在男子身后一人一只手拉着爸爸的衣摆。
在妻子和新生的小儿子都安排好了后,男子转过身来细细的安慰身后的三个孩子,带着看了睡着的妈妈和小弟弟,“妈妈和小弟弟都没事,只是妈妈生小弟弟发生了一点点的小意外,妈妈非常坚强保护了自己和小弟弟,当然也保护了大哥哥,妈妈现在有一点点的困了,明天妈妈睡醒了你们就可以进去亲亲妈妈了,我们现在去看看小弟弟,小弟弟要在玻璃小房间里待一会儿。”
安顿好三个小家伙后,男子先去早产儿保温箱看小儿子,把小儿子的细节记住,等下陪伴妻子的时候,如果妻子醒了可以讲给妻子听。
亦央昏昏沉沉的迷糊一会儿又睡过去,不知道反复了几次,心想这次的手术反应挺大,麻药药性也有点强,不过活下来了啊……
带着这零零碎碎的念头,亦央在保温箱内度过了两日。在第三日清晨亦央终于睁开了眼睛,感觉自己的身体没有那么的沉重。
但是为什么眼前都是模糊的黑灰色,没听说术后有视觉衰退这个风险,下意识想要抬手摸摸自己的眼睛,却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劲,只能微微的扑腾一下小手小脚,感觉到肚子里饥饿难耐,翻不了身又看不清环境,嘴巴一张却怎么也说不出话语。
终于,懵懵的脑袋串联一下发现的事情:两手一握,这触感明显不是自己瘦细的双手;
眼睛灰蒙蒙看不见东西;舌头找不到牙齿;
无法翻身,动弹不了,不是麻醉不是瘫痪,单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
嘴巴连咿咿呀呀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不想验证是不是只能哭,要知道记忆里大声哭喊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再加上感觉自己很小,很软……这是已经去了阴曹地府,走过奈何桥且投胎成功了?
那是没喝孟婆汤还是那份孟婆汤失效了?在探索了自己这么久,亦央的饥饿值达到100,周围还没有动静,已经思考不了太多,开始哭了起来,亦央心理上感觉不适,印象里自己的哭泣并不会换来好结果。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有谁轻轻的抱起了亦央,放到一个温暖柔软的怀里,调整好位置后往亦央嘴里塞了一点软肉,亦央循着本能吮吸,亦央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的感觉,胃里充满了食物缓解了饥饿的灼烧感,身体被暖洋洋的气息包围,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安心的睡了过去。
好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