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章: 责罚

一鞭下去还好,伤口平整尚可忍受,若是在鞭打中扭动一下,那么鞭子会自动分出千万条苕絮状物。

这些苕絮深入伤口,痒中带着痛,伸手去抓,非抓出一手血来,就算是鬼仙,被这鞭子的苕絮所伤,也会留下疤痕。

“你说你,干啥不好,偏偏多操了那份子心,结果换来一顿鞭子,好在君上念你还有任务在身,只赏了你三鞭子,要不然你这鬼仙,也算是尽了气数了……”马面絮絮叨叨的说着,平日他们兄弟就与这孟婆关系较好,也常常偷些孟婆汤喝,这汤,对他们鬼仙来说,不过是一碗清水罢了,平日里大可喝着玩。

“确实是我错了,待我走了,马面你就帮我顶一下班吧,记得那孟婆汤中蒜要放得多些,孜然适当,不然,味道不好。”孟婆打趣道,果然换来马面一阵哀嚎。

鞭笞之刑果然毒辣,一鞭下去,皮开肉绽,仙气外泄,待三鞭过后,孟婆已经白了脸,脸上青色符号快速耸动着,可见,这痛,深入骨髓。

“要不,先歇息几个时辰再去那阳道。”牛头收了鞭子,看面前女子摇摇晃晃起身,不免担心道。

“罢了,这阴阳道一时辰,世上一年光景,我还是早些去,早些回吧,不然,那些奈何桥上的孤魂们又该怨我擅离职守了……”

挥手和站在一旁的牛头马面告别,身影一晃,专眼间就来到阳关道。

阳关道是连接阳间与阴阳道唯一的入口,平日由君上座下的神兽啼听把守,这啼听见远处影影绰绰晃来一个人影,闻着气味竟是那日趁他休眠而扒连它胡子的孟婆,这下可好,新仇旧恨一起报,当下收了爪子,闷吼一声,便朝孟婆扑去。

这啼听虽为瑞兽,但是似龙非龙、似虎非虎,气力极大,被它这一扑,纵是那高高在上的仙君也需三成仙力来抵挡。

这孟婆受了三大鞭子,本就元气大伤,哪抵得过这神兽一扑,闭着眼睛就想硬生生接下这一扑,哪知,等了半响,那神兽竟毫无动静,睁开眼一看,这神兽缩回阳关门前,一

双铜陵般的眼睛愤愤的楸着自己。

“孟婆,那神兽可伤了你?”温润的声音在背后响起,仔细一听,倒不难辨别出这是阴阳道总司刑的声音,这总司刑平日不都跟在君上左右的么,怎的今天跑来了这里。

艰难的转过身,黑衣粘着背上的伤口,疼痛异常:“多谢总司刑相救。”

说罢,便要一鞠躬,这阴阳道最讲究因果循环,他近日救了你,你便欠了他一份业障,迟早是还的,倒不如先还了些。

总司刑晃了晃身,瞬移几米开外:“莫谢我,全凭君上吩咐,你还是尽早启程吧!……”总司刑温温润润的说道。

想必是那阴阳道君得知孟婆与那谛听有过节,特地命总司刑走一遭,为孟婆添了次助力。

再次谢过总司刑,孟婆这才在谛听愤恨的目光中正式踏上了前往阳间的路。

隆丰三十五年,政府提倡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这永丰帝虽已过而立之年,原来在其孩童时期便心智受损,虽智力与常人无异,却多了一份憨态。

当时在位的永庆帝本是追求修仙知道,倡导的是顺应自然,只道这是那永丰帝前世未赎清的业障。

说也惊奇,除了这心智受损的孩童降生外,百余名妃子竟无人再诞下龙子,民间接宣称这隆丰气数将尽,哪知这永庆帝驾崩后,留了杜曲、夫诸两位大臣共同辅导永丰帝。一文一武,倒也将整个国家操持得井井有条,虽说比不上永庆帝在位时兴盛,倒也守住了这份帝业。

一年冬天,这永丰帝照例还是要上那丹穴山狩猎的,传闻那丹穴山耸于龙脉之上,山上金属矿物与上等玉石比比皆是,甘甜泉水以丹穴山为源头,由南直北流入百万里之外的沧海,山中有一种鸟,形状犹如一只鸡,只不过身上的羽毛随着四季气候变化不断幻变出各种颜色。

头上的花冠有一簇七彩羽毛,上面隐约映衬着“善。”字,而翅膀上的花纹是一个“德。”字,背部的花纹是个“信字。”而腹部的花纹是一个“仁。”字,

该飞禽尾翼上还拖着长长的。

翎羽,煞是好看,世人皆称这丹穴山上的鸟为上古神兽凤凰。

虽这传闻无凭无据,倒一直成了历代皇家的狩猎场所,话说这永丰帝带上武将夫诸前往丹穴山,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十分畅快。

在丹穴山数月,捕获白皮黄纹老虎两只,麋鹿几头,再加上零零散散一些猎物,也算是收获颇丰,这才应了夫诸的请求,准备打道回府。

众人沿着溪边而走,这永丰帝看溪水清澈,顿时玩心兴起,索性脱了鞋袜,踏起溪水来,正玩得开心。

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快速掠过溪边的小树林,这永丰帝一看,暗道若是用这畜生皮毛做出的围脖必然是极其暖和的,当下与夫诸要了弓箭,打算亲手将这猎物擒住。

哪知这溪水内的石头长年累月被水冲涮,早就滑可脱手,这永丰帝一开弓,后劲带着呼啸而去的箭柄,踉跄一下,摔进了河里。

顿时被溪水教了个透心凉,众人哪管什么狐狸不狐狸,急忙将永丰帝护着下了丹穴山,临时住进了那丹穴镇知府家中。

这知府内子去世得早,只留下一遗孀,名叫媚娘,这媚娘不过豆蔻年华,却有着一副及其妩媚的皮囊,精致的鹅蛋脸上,一双秋眉似是而非,皮肤有如凝脂,只不过那眼角上挑,眼角丝丝煞气,定不是好相与的女子。

这永丰帝对这名唤媚娘的女子一见钟情,见不着那媚娘便魂不守舍,在那知府家中逗留了数日也不肯离去,整日便与那媚娘吟诗作对,游山玩水。

这夫诸多次劝阻,永丰帝均充耳不闻,最后还将那名唤媚娘的女子带进了宫,整日相伴。

这媚娘年纪尚轻,玩性大,妒性极强,对宫中七十二嫔妃本就心生不满,仗着几分姿与永丰帝的宠爱色越发大胆毒辣起来。

先是设计将一名宦官送与皇后寝宫中,在与通奸之罪告与永丰帝,这杜曲深知皇后心底纯良,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断不可能做出苟且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