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游资源
作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建德对马湖滩湿地生态园这个项目一直心存疑虑。
将金马市放到全省范围内比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有原因的。以曹建德的眼光来看,金马市前几任领导班子并非不努力,金马市数百万人民群众不可谓不勤劳不勇敢,经济发展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市范围内资源匮乏。金马市的产业以传统的农业为主,没有依托矿产资源的原材料工业,也没有凭借高科技发展起来的高精尖产业,更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装备制造业,当然更谈不到各类产业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无论如何难以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发展、经济腾飞更是连想都不敢想,摆在市委市政府班子面前最大的忧患是:金马市数百万人民群众能不能和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
省上的“大老板”之所以主张将身边爱将刘长兴下放到金马市任职,除了想给这位下属搭建一个发展平台,最大的目的在于要让金马市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必须找到制约经济发展腾飞的瓶颈,然后加以突破。作为全省的掌门人,书记同志没有权利让一个有数百万人口的省辖市自生自灭,金马市人民必须赶上全省发展前进的脚步,融入全省、全国致富奔小康的洪流当中去,这一点绝不能含糊!所以说,刘长兴来金马市任职,肩上的担子可谓不轻。
刘长兴到任以后,为了找到金马市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的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动了不少脑子。曹建德作为全市的二把手,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倾尽全力支持刘长兴书记工作的坚定信念。积多年官场仕途打拼之经验,曹建德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哪一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尤其二把手,假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非要和一把手争个高下,十个有九个都会死得很惨。所以说,从刘长兴一开始风尘仆仆走基层,辛辛苦苦搞调研,到后来问计于各界贤达,益智于广开言路,总算搞出了一个发展思路,曹建德一直是市委书记坚定的支持者。
矿产资源是造不出来的。刘长兴也曾苦笑着说:“咱这地方黄土层太厚,即使真有地下宝藏,也因为埋藏太深,我们这一代人估计发现不了,咱还是在地面上多想想办法吧。”
最终,被贴上刘长兴标签的发展思路,处于中心地位的突破点,被确定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把金马建成全省的旅游大市,让旅游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刘长兴盯上了马湖滩。
马湖滩这个地方虽有“湖”的称谓,其实却是一片干滩。民间传说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一片湖泊,水的四周有野马出没,故而称之为“马湖”,但自本地人有记忆开始,这里就是一片荒滩。之所以没能被垦为耕地,原因是这片荒滩当中泥土稀薄,地表层多为乱石沉沙。虽为乱石滩,但它是多雨季节金牛山洪水下泄,奔流向北到达天河的必经之地,所以雨涝的时候,这片滩里也能长出荒草,甚至葳蕤茂盛,只不过冬天就枯萎了。遇到干旱年份,马湖滩上的草就显得稀稀落落很可怜。正因为马湖滩是一片荒滩,不长庄稼,也不出产别的东西,所以它几乎成为被金马市人民遗忘的角落。前几年也曾有地产商想到了用这块荒滩来开发建设民用住宅,估计这里的地价会相当便宜,但后来又顾忌到马湖滩距离任何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或者县城都很远,搞了民用住宅只怕没有几个人来买,所以地产商的计划最终胎死腹中。
刘长兴作为新任市委书记在金马市境内四处考察调研,时不时就会路过马湖滩。起先,他问了问身边的人,大家差不多一样的口气,都说这块地方只能是荒滩,种地不长庄稼,盖房子没人来住,还能干啥?似乎早就形成了共识,没有再思考或者再讨论的必要,但刘长兴仿佛和谁在较劲儿,心里总有些不服气。难道老天爷将这一片荒滩放在这里,就是要让金马市人民碍眼,而不会给金马市带来任何好处?假如真的如此,老天爷岂不是混蛋一个?于是刘长兴又问身边的干部,难道金马市历任领导班子中真的没有人想过开发利用这片土地?马湖滩毕竟是金马市版图的组成部分,方圆好几十平方公里呢。干部们说:怎么开发利用?种庄稼不行,盖房子没人住,地下矿藏也勘探过,啥啥没有,除此而外还能有啥利用价值?
但是,无论别人怎么说,新任市委书记刘长兴内心深处大大地不以为然。我就不信,这么大一块地方一点点用处都没有?打死也不信。
更大的问题在于,金马市找不到突破发展瓶颈的新思路。
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刘长兴书记忽然想到了一个同样地处北方的旅游景区——号称塞外江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沙湖风景区。刘长兴曾经利用休假的机会,携妻儿游览过沙湖。这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鸟、山五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了独特的秀丽景观,成为集风景旅游、观光娱乐、体育竟技、疗养避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沙湖的美,美在沙水相融;沙湖的秀,秀在湖苇相映;沙湖的奇,奇在鸟飞鱼跃。南沙北湖,沙抱翠湖,既显现出江南之灵秀,又保留了塞上之雄浑,是原始生态和人工开发巧妙结合开发旅游资源的典范。刘长兴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这个驰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的湖并非完全靠天然形成,而是借天时地利人和,引黄河水以扩大湖面,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水域,造就了塞外江南的旅游资源奇迹。要么银川人、沙湖人说起这个风景区,总是感恩于当年在宁夏区主政的某位领导人呢。
沙湖给刘长兴的启发,在于让他开阔了思路。既然金马市各方面资源匮乏,既然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着力点,那么这片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马湖滩可不可以用来做文章,做大文章?换句话说,我刘长兴可不可以在这里也搞出一个类似于宁夏沙湖那样的旅游风景区?
脑子里的灵光闪现让刘长兴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然而也吓出他一身冷汗。
不错,马湖滩的确是一片闲置的土地资源,但基础很薄弱。把它搞成一个上档次的旅游景区,无疑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或者说相当于要在麻袋片子上刺绣出壮阔美丽的图案,谈何容易?首先是大量的建设资金哪里来?虽说开发旅游资源某种程度上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但我刘长兴构想中的马湖滩旅游风景区究竟能不能搞成、搞成之后究竟有没有效益,这些都只不过是想象中的空中楼阁。面对一个伟大的构想,无论是向上级申请投入,或者向社会招商引资,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但最让刘长兴发愁的还不是资金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将马湖滩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基本的客观条件具备不具备?
按照刘长兴初步的想法,这儿要搞旅游开发,目标是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以湖泊、湿地为中心的旅游景点,然而,马湖滩在本地人的眼中,是以干旱著称的地方。旧社会这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牛山马湖,渴死寡妇”,说的就是金牛山、马湖滩一带,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因为黄土层厚,地下水位太低,凭借乡村人落后的打井技术,使用地下水几无可能,所以过去本地人的生活用水主要靠打水窖集藏下雨水,干旱年份窖藏水不够吃,就得跋涉十余公里到号称中华民族母亲河——大河的一条三级支流去汲水。所以这里水贵如油,没有壮劳力的寡妇人家吃不上水,渴死的几率高于饿死,民间也有打发叫花子“宁给一个馍,不给半碗水”的说法。在这么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非要搞出一个大规模的湖泊湿地来,是不是特别的脱离实际?是不是特别的不靠谱?刘长兴不得不认真质疑自己是不是异想天开。
但是,自从有了将马湖滩开发成旅游景区的想法,刘长兴书记的内心再难有一时一刻的宁静。他为自己这一大胆地构想而激动,他千方百计要为这一构想的合理性找到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了科学发展观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得到重视。近些年来,金牛山及其四周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山区的天然野生植物很快生长起来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不仅山变绿了,草木变得茂盛了,而且山鸡、野兔、獾等小动物也不断繁衍,下一步就该有狼和狐狸了。另一个显著的变化也许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这几年雨水也多起来了。每每到了夏秋季,雷暴雨和连阴雨都比前些年多,动辄金牛山有洪水奔泻而下,穿过马湖滩再流向北面的天河,将原有的一条水道冲刷成了河槽,只不过到了少雨季节这河槽大体处于干涸状态罢了。
经过调查研究,刘长兴充分掌握了金马市辖区自然环境和气候的现状,联系到要将马湖滩开发出来建成旅游景点的思路,他做了一番更具体更大胆的构想。
按照刘长兴的想法,马湖滩要建成旅游景区,完全可以借鉴宁夏沙湖的经验,把它弄成一个以湖泊、湿地为核心内容的景点。这样以来,解决水源就成为最大的难题。考虑到近几年本地区降水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夏秋季每每有洪水自金牛山一带奔涌而来,经过马湖滩向北而去,那么未来的马湖滩湖泊湿地可不可以采用雨季截流蓄洪的方式来解决水源问题?当然了,仅靠雨季蓄洪不见得能解决风景区所有的水资源问题,老天下不下雨,下多少雨,并不能人为控制。但蓄洪毕竟是一个思路,也可以视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除此而外,未来景区用水其余部分可以考虑引大河的重要支流——天河之水。这部分水自然是活水,只不过让它流经马湖滩而已,只不过凭借这股水在景区浩浩汤汤一番,然后再让它回流到天河下游。也就是说,这部分水取之于天河,还之于天河,并不影响国家对整个大河流域水资源的配置,金马市只不过借用一下天河的部分流量而已。
刘长兴的这个思路如果成立,未来马湖滩风景区水资源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只不过取天河水的确需要向国家大河水利委员会申请,另外,引天河水是从挺远的上游——兄弟市辖区修筑渠道、自流引水呢,还是从较近的本市辖区内采用提灌的方式、设若干级次抽水站引水,尚有待于调查论证。另外,将来风景区湖泊部分,可以采用防渗漏的工艺,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本市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也可以重复利用,净化之后的“中水”作为风景区用水的组成部分也是可以探究的节水方式之一。
有了比较完整的、将马湖滩开发建设成为以湖泊湿地为核心内容的风景区的构想,刘长兴书记大受鼓舞。于是他对于金马市未来要将旅游产业扩大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有了进一步的、更大胆的构想。除了将 “马湖滩湿地生态园”——他连未来景区的名称都给想好了——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还可以规划与之相映成趣、相辅相成的另外两项工程。一是将大河支流天河通过金马市境域的百余公里河岸建成一道壮阔美丽的风景线,修建些亭台楼阁,栽种些花草树木,开发些戏水项目,制造些文化气息,分期分批分段完成,投资不见得太大,细水长流,集腋成裘,想必也能逐渐搞起来。二是考虑到金牛山生态环境这些年有了很大改善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改善,故而花点气力将那里搞成生态森林公园也完全有可能。只要植被茂密,就可以称之为天然氧吧,有野鸡野兔,就可以称之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然后再修点上山的甬道,想办法弄哪怕一小股水从山涧一路下泻,偶尔落差大一些形成瀑布,这景区就像模像样了。考虑到建设的难易程度和投入资金多寡的不同,以马湖滩作为突破口打开局面之后,可以先搞金牛山,再积蓄力量逐步搞天河沿岸百里风景线。与这几项工程相配套,再在“马湖滩湿地生态园”、“天河百里风景线”和“金牛山地质森林公园”之间修不止一条公路使之相互连通,形成系列旅游景点,金马市的旅游资源岂不是十分丰富,建设旅游大市的宏图大略岂不是完全可以实现?不是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在搞硬件建设的同时,再动员本市一批文化人,编造些天龙、神马、金牛以及神仙鬼怪的传说故事,以增加旅游景点的神秘色彩,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这样以来,金马市的旅游开发完全可以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业绩指日可待!
刘长兴所有的想法,沟通商量要找的第一个人永远是市长曹建德。任何一项重要的施政措施,都必须首先得到党政班子的支持,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而党政一把手的沟通交流,是班子形成一致意见的必要前提。
刘长兴关于金马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不可谓不大胆,其构想不可谓不宏伟,其实施不可谓不艰难,其困难不可谓不巨大,所以,刘书记需要有人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更需要同僚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的宏伟构想,尽管让曹建德市长想想都觉得头大,但仔细琢磨琢磨你又不得不承认书记同志这样想也是被逼出来的,而且并非异想天开。还能怎么办?作为副书记、市长,行政一把手事实上是市委书记的副手,认真配合、全力支持就是了。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马湖滩湿地生态园开工奠基仪式上的小插曲——红地毯和绿油漆。灭火,消除影响,曹建德市长应该主动为市委书记分忧解愁,主动承担责任,主动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