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热心的朋友
话说戴老师在班级里一说,同学们都愿意帮忙。最后便定在下午3点在地间集合。
赵小凤中午吃完饭,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想着同学们都伸把手,自己也不能干闲着,便把教室里里外外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正擦玻璃呢,突然进来四个女同学,嘴里正议论着什么。看见赵小凤愣了一下。“赵小凤,你怎么来得这么早?”
“哇,这屋子怎么这么干净?这都是你一个人干的吗?”
赵小凤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我……”
没等说话,四个女同学便把赵小凤从窗台上拉了下来,拿出手里的包。“小凤,这是我娘给你拿的衣服,你别嫌弃,你试试。”说话的是班长李胜男。
“还有我的,我偷偷拿出来的。你看看穿着胖不胖。”胖胖的张小华道。
“小凤,我这个虽不是新的,但也没太狠穿,你试试。我想着你娘没在家,这过一阵就热了,你家衣服肯定没做出来呢。”
看着同学们热情的样子,赵小凤鼻子一酸,哽咽了起来。“谢谢,谢谢你们。”
“小凤,你别哭啊。谁家还没有点难事,咱们同学们一起帮忙,一下就过去了。”
“是啊,小凤,我和我爹说了,这两天他下河摸鱼,让他也给你家送一份去。”
赵小凤看着同学们,想起上辈子自己自卑,不敢求老师,更不想让同学们笑话。自己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干,可结果等爹回来的时候,庄稼都不像个样子了。
自家爹一天都不敢养病,强忍着疼,咬着牙下地薅草。可就算如此,那年自家打的粮食,除了上缴国家的,剩下的别说还债了,连自家口粮都不够。
从那年开始,不知道多少年,冬天不管多冷,爹都会出去捡稻穗,扬别人家不要的稻篮子。爹不仅身子没养好,也再也没抬起过身板来。风言风语,更是……
这辈子赵小凤发誓再也不会那么傻了,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看着周围的同学们,赵小凤暗下决心,她家在这没有亲戚,她娘不会交朋友,那就由她来交朋友,找帮助!
过日子不就是处个亲戚朋友吗?没事闲聊天,有事帮一把。
“你们等着!”赵小凤飞一般地往校门外跑去。
“小凤,小凤!”
“你干嘛去啊?”四人喊道。
“你们等着我!”赵小凤头也没回地往外跑。
一会儿,只见赵小凤捧了一大把野花回来,放到书桌上。又拿出一把狗尾巴草,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做出四个现代版的手捧花了。
赵小凤分别送给四个同学。“这东西虽然不值钱,但也算是我的一个心意吧,希望你们喜欢。”
王娟把玩着手里的花,开心地道:“小凤,你这手也太巧了吧,好漂亮啊!”
张小华道:“好看,我怎么没想过这样弄,我回家就找个瓶插上。这可太好看了,比买的都好看!”
“插上?对啊!”赵小凤眼睛一转。“要不然,咱们拿到城里卖去?”
“这……”四个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张小华道:“小凤,知道你着急挣钱。可这不过是野花,再好看,谁能花钱买呀?”
“是啊,小凤。这东西不当吃不当穿的,谁要啊?”
赵小凤看了看手里的花,也是,虽然好看,但人家一看回去便会了,谁能花钱买呀?
赵小凤还是不死心,想了想道:“能不能用稻草编成小篮子,编得精致点。然后把花放进去,那城里人又没有稻草、又不会干这活,看着精致,说不定就买了呢?”
“这能行吗?”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得很。
最后还是班长李胜男试探地道:“要不然咱们试试?反正这稻草野花有的是,又不花钱,不行就算了,要是行,咱们也能帮爹娘挣钱了呢?”
“对呀,对呀。”赵小凤瞎编道:“我去过县城两次,听说人家城里人都喜欢把花摆在屋里,赏玩呢。说是这样有好心情。”
“对了,小凤。你老姨不是嫁到县里去了吗?你让你老姨帮着咱们卖,人家肯定认识人多,说不定真行呢。”
赵小凤撇嘴地道:“那还是算了吧,人家躲我还躲不过来呢。”
李胜男怼了怼王娟,“你是不是傻?小凤她们家这事都多久了,她那两个姨,一个舅,哪个来了?还不就是不想管嘛!这都看不出来?昨个我爹还说呢,这……”
李胜男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忙停住了嘴。
王娟皱眉对赵小凤道:“他们怎么那么坏呢?我记得特别是你那老姨,不是你娘打小就从山东家带来的吗?又给找的婆家,怎么还不管不顾的呢?”
赵小凤撅着嘴,可怜兮兮地道:“可不是嘛,我老死得早,我娘嫁人的时候,我老姨才6岁,怕她受委屈,就把她从山东家带来了。一直到给她找了婆家,养了她那么多年,可是她嫁到县里,就再也不回来了。”
“那你三姨呢?我记得也在你家住过?”
“我那三姨也是,我爹娘把她好不容易从山东老家带来,养了好几年,婚事还是我爹给说和的呢。可还不是一样,生怕我们四张嘴拖累了她们。”
有的时候,感情牌也是很重要的,再说这本来就是事实嘛!也没什么可瞒着的。果然四个同学都义愤填膺得很。
“我呸,白眼狼!”王娟重重地冲地上吐了一口。“小凤,你别生气。等到时候咱们挣钱了,让她们眼红去!”
“对!咱们也不求她们,咱们周五下午也不上课,咱们自己骑车子去卖,好不好?”
“好啊,好啊!那咱们这几天多编一些,到时候咱们就去县里卖!”
李胜男拍了拍赵小凤的肩膀,贴心地道:“你家没车子,我驮着你!”
“成,那咱们五个说好了,周五就在咱们村头的那个水坝那见!”
“成!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几个孩子笑着算是约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