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儒门小厮

林茂打开新手礼包附赠的草庐级建筑后,脑海中立刻传来了提示音。

【获得一份草庐级儒门门庭建筑。】

【获得一份草庐级餐堂建筑。】

【获得一份草庐级学堂建筑。】

【获得一份草庐级寝宿建筑。】

【获得一份会客茶亭建筑。】

脑海中一连响过数道提示后,林茂面上顿时涌起了几分喜色。

虽然提示的都是草庐级建筑,但对此刻居所都已经塌光的林茂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啊。

当然仅仅是获得了建筑还是不够的。

一想到这,林茂再次用意识唤出了系统面板。

他在儒门小铺内,又花费了几十点儒门复兴点购买了草扎儒门小厮。

林茂打量了片刻刚到手的草扎儒门小厮,微笑向空中一抛。

只见那草扎迎风便涨,竟真幻化成了真人。

不多时,小厮长成落地,竟然足足有一米九,生菜叶极为粗壮厚实。

估计一个小厮已经能顶上寻常三五个成年大汉的战斗力了。

但就是外形如此神勇的小厮,也不过是儒门建筑配套的普通侍者角色。

一想以后自己家大业大,高朋满座,林茂又从儒门小铺内购买了十数个小厮。

好在,这些小厮体型相同,但面相迥异,还是十分好辨认的。

“你们把这新山山头平一平,一会我要摆放建筑了。”

说罢,林茂便将准备摆放儒门建筑的地方大致圈了出来。

而收到指令的儒门小厮们,也连齐齐抱拳。

“是,先生。”

说罢,十几位小厮立刻冒着雨忙了起来。

此刻,他们就如同游戏里的单位一般任凭林茂驱使。

只可惜,这些小厮们的工作速度也一般,并不能快进。

林茂估摸着,按照现在的速度,也许小半天便能将自己圈定的地方给弄平整了。

林茂感受着肩头不断落下的雨滴,心中暗暗有些惊叹:

“看来这次言令还是用多了一些,这雨下得是有些久了。”

不过,他也并不介意。

毕竟,古河大旱了三年,也是该润一润了。

而且,这是自己打响名头的第一站,效果自然是越大越好。

不多时,林茂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自己此前开启的新手礼包上。

其中,关于器物,林茂已全部领取完成。

包括一只巨大的狼毫毛笔,两套儒门长衫,笔墨纸砚各少许,伞扇各一具。

当然,这些都是系统最新手最初级的器物,但其品质也远非寻常事物能比。

随即,林茂又一次感叹了,这系统赠品,份数精品,当真是无愧于儒圣降临四字。

林茂注意力再一次转移到了言令之上。

虽然言令介绍只有简单的言出法随四个字,但正是如此精简,就已经体现出了它的牛逼之处。

虽然言令作用范围不大,但架不住量多啊,刚赠送时,足足有五百条。

哪怕是用了几十条在直播间弄节目效果,用十几条去让天公爷降雨,他现在还剩了有四百多条。

只要省着用,还是能用很长时间。

当然,只靠言令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是能有诸如白虎之躯这样,直接提升自身实力的事物。

想吧,林茂将目光落向了儒门小铺。

这其中商品琳琅满目,自然也有不少关于提升自身实力的商品。

挑选了许久,林茂很快变找到了自己的所需的功法。

分别是掌法-乾坤换月手,身法-无垢脱尘法,扇功-君子劈水扇。

这些功法,不但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在关键时刻还能让自己有超凡入圣之感。

关于内劲修炼,林茂也选择了较为基础的三寸儒令劲来修炼。

作为担负儒门复兴重担的林茂,各方面提升自身实力,那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其他的武艺功法,以后再学不迟。

刚到手功法,林茂自然兴之所致,稍加练习。

这一摸索,时间便过得飞快。

不过小半日,新山山头在十几名小厮不知疲倦的努力下,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林茂在平整后的土地上整齐码放上儒门建筑。

瞬间,整个山头便有了古朴宗派在此隐世居住的感觉。

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刻画着儒门而生生平的门庭建筑。

也是整座建筑群的门脸之作。

在古朴搭建的青石之上,刻画了孔圣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的场景。

而且,门庭内,还有两座青石雕刻而成的二圣,抚须而笑,相坐对弈。

通过门庭,其后便是林茂摆放的学堂,寝宿。

虽然只是草庐级建筑,但其外观复古,风格自成一排,十分令人赏心悦目。

而此刻,新山山头也恰好飘来几朵浮生闲云,更让此处有了世外桃源之感。

就在林茂欣赏新摆放出的儒门建筑之际,龙国电台全体此刻,在此刻陷入了焦虑恐惧之中。

经过驻台专家估计,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事实。

“不好了,晴雨气象图显示,这降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

“要是再这么下下去,古河可是要发大水了。”

电台内,一位计算了古河降雨量的工作人员大声播报道。

听到他的播报,现场其他人员面上纷纷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古河大旱三年,难得下上一场大雨。

难道这雨下的要成古河大汛了?

而此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别说是古河,就是龙国任何一个地方这么下,恐怕都是要变成洪涝灾区了。

而且,这样的洪涝,根本就超脱了电台专家的常识。

他们能做的,恐怕只有束手无策了。

一念及此,众人面上便露出了无助的神情。

“不能人工听雨一下吗?”

“这个技术,咱么不是有么?”

一名工作人员小声问道。

但他话音未落,刚赶赴电台的气象专家张老师立刻反驳道:

“我在古河驻守的同事已经来电。”

“人工停雨数次未果。”

“如果古河的雨,再这么下下去,不但古河,就是古河所在的省份也要遭受百年难于一遇的大洪灾。”

“我觉得,解铃换需系铃人。”

就在众人面色愁苦之际,电台女主持忽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