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的工作

“喂,您好,请问是XX校长吗?您好,我们这边是环宇教育,主要做户外研学活动和少儿英文口才产品合作,请问一下校区近期可考虑转型做素质类的相关课程呢?”

“英语不是不给做了吗?”“啪”地电话挂了。

刘语诺习以为常地拨打下一个电话。

早上9点半,办公室就开始打电话忙碌了起来,刘语诺现在的工作是每天打电话,把公司现有的教育课程介绍给有转型需求的校长。

时间长压力大,让刘语诺不得不基本每天一杯咖啡来保存高效的工作状态。

说到咖啡,赵医生建议刘语诺不能喝咖啡和茶等饮品。刘语诺的家乡是有名的茶乡,这已经硬生生地断了她喝茶的生路。再不能喝咖啡,刘语诺会觉得生无可恋。刘爸爸知道刘语诺喜欢喝,也同情她,帮忙瞒着姐姐,由她去喝。

其实茶她试着喝过,确实喝完以后状态很不对,失眠焦躁,然而咖啡刘语诺也是试验过的,喝少量感觉还可以。咖啡之于刘语诺,就如同饮茶之于刘爸爸,喝酒之于嗜酒之人,想断是不大可能了。只能降低饮用次数。两三天,三四天喝一杯还是可以接受的。

之前做市场推广的时候,刘语诺因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怕自己做不好,加大了喝咖啡的频率,喝了一个月后,她感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决定断了咖啡,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不喝咖啡,如果自己是在做不好,就离职吧,另外再找钱少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所幸她挺了过去,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站稳了脚跟以后,咖啡想喝就喝,不想喝酒不喝,随心而行。

刘语诺觉得这次可能也许跟上次会是一样的,需要时间适应工作内容,然而似乎又隐约觉得不太一样,又或者刘语诺已经没有了当初没有退路的拼劲。

医生的忠告犹在耳边,刘语诺自己平常都经常放弃喝咖啡的念头,现在却要为了每日基本完不成的通时通次日复一日地喝咖啡。

刘语诺坚持了半个月,彻底地绝望和放弃了,再次提出辞职。

这段时间刘语诺认识了一个肯陪她一起加班的好伙伴,好主管T。他比刘语诺小4岁,长相帅气。他们一见如故,聊了之后才发现他们也是有一点缘分的,他去过刘语诺的大学搞过考研培训,而彼时刘语诺经常和乌龟先生出入考研培训教室。

刘语诺对于经常在工作中遇到能力比自己强又比自己小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年龄并不足以衡量一个人,他教了刘语诺很多与人相处的经验和道理。

比如说,刘语诺是热情而激进的,打电话的时候恨不能把所有的好处都跟对方一股脑子讲清楚。

T只是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听着刘语诺打电话,在其挂断电话后过来指正她的错误:“要聊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打开客户的心扉,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而不是一味的推销,任何人都怒喜欢被推销的。”

“就比说,人家给你一个苹果,你给人家一大串葡萄,这个是不对等的,你要学会等待和克制。”

刘语诺频频点头。

“你会发现其实做销售很有趣的,就是双方在博弈的一个过程。”

“利他,为他着想,永远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真实地为他去考虑,你真的学会并且做到了,工作就会特别轻松。”

可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于刘语诺这种没做过电销、电话等相关工作的菜鸟而言,真的每天的业绩都达不到要求。

直到刘语诺走的那天,T还是笑着给她一些工作上的建议:“你就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你英语不是很好吗?就往这个方向去发展,工作轻松,钱也不会很少。”刘语诺感激涕零。

可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要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她不想工作取代了她的生活,让她没办法继续写作,她现在迫切地想把作品写完,虽然目前能不能出书是个未知数,但她不想放弃;她也不想所有的宝都压在这个作品身上,万一失败了呢?

所以,找一个一天只工作8个小时,双休或者单双休的,能给她一些空余时间鼓捣文字,同时又能稳定长期干的,就是目前刘语诺需要的工作的样子。

刘语诺辞职后,在某APP上刚发了找工作的简历,竟有一百多个单位找她,另她诧异不已,根本回不过来,索性不读消息了,她填的工作意向是客服,她很奇怪,这个岗位有那么抢手吗?

她不知道的是目前已经没有纯客服的岗位了,都是销售岗,挂羊头卖狗肉罢了。这是她稀里糊涂去面试了两家公司得出来的经验,这些岗位都需要做业绩。

有个人事跟她说,她的简历上写的市场专员,一个月到访50,是一个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的数据。

她面试的第一家公司,是做亚马逊跨境电商英文客服。当天上午辞职交接,下午回家路上的地铁上就申请好了面试,刘语诺会选择这个工作的一个原因是T建议她不要选择销售类的工作,觉得她可能不太适合,让她选择英语相关的,以后可以在相关行业深耕。因为她英语过了六级,虽说是低分飞过,却也令许多对英语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英文菜鸟羡慕不已。

刘语诺不好意思说自己大学的专业课一塌糊涂,不是因为自己玩忽,而是大学最大的任务是养病,情非得已。英语好是意外和热爱。

那个时候乌龟先生去自习,她就去图书馆学单词,有一本单词书打开了刘语诺背单词的思路,叫《六级单词一笑而过》,用刘语诺从没想过的方法教记单词。比如跟单词做朋友,运用一切手段(不设限)来记忆单词,最令刘语诺印象深刻的是中英谐音记忆法。Merchandise——摸钱袋的,就是商品。还有故事联想记忆法。 十分精彩,总能把刘语诺逗乐。

就这样,很幸运在对的时机遇到对的书,刚好六级考试之前。一书在手,六级我有。

她每天兴味盎然地学习两个小时,居然过了姐姐刘许诺都过不了的六级。

事实证明,大学六级的证书的含金量比四级大多了。

当时在A城的时候,她干得最长久是一份工作,就是做亚马逊运营助理。一家汽车用品公司。当时刘语诺被一家公司以业绩不合格为由辞退,主管很人性的在过完年之后才辞退她,由于那时候吃的药还很多,思维迟钝,说话慢吞吞,做不好销售。

被辞退在当时的刘语诺心里不是什么多光彩的事情。而这家汽车用品公司可以说是刘语诺的伯乐了。面试的老板娘第一句话就一针见血:“大学六级不去做英语相关,太可惜了。”

刘语诺在这家公司留了下来,做了一年半,成为她简历里光彩的一笔。那是她迄今为止做过最长久的工作了。不过后来你们也知道了,由于药减少,精神状况改善。于是自我感觉良好,所遇非人又急功近利。被X洗脑说老板坏话,于是辞掉了工作。走之前,老板曾经试着挽留过她,可惜她那时候一心想成功赚大钱,油盐不进。

直到后来,她尝到创业失败的苦果,只剩下一抹苦涩的笑了。

说回面试这个,面试通过了,却不是“英文客服”的岗位,而是去做运营,说是暂时不招客服了。刘语诺才发现,又是一个底薪引流的手段。她心里虽然清楚,可并不是一个偏激的人,甚至她是随遇而安的,所以就同意了并且第二天去公司。

本以为尘埃落定,没想到世界真的很小,这家公司竟然是从前刘语诺来到D城的第一份工作的公司,刚接手钉钉群的邀请,群里赫然出现前公司老板的大名。

而刘语诺和这家公司交过手,她独立运营的时候有一款产品侵权了,后面没有办法力挽狂澜,走的时候公司还克扣了她最后一个月的底薪。刘语诺知道这是每家公司管用的手段,特别是辞职的员工,薪水能少发就少发。因为这个和这家公司有过一段过节:刘语诺威胁人事说找劳动局。最终人事说用自己的薪水对刘语诺进行补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以人事个人的名义还是公司从前也只有操作过,刘语诺也没有追根究底。

补了一千块,虽然不多,也达到了刘语诺的最低底线,刘语诺也接受了,觉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毕竟她给公司造成损失在先,刘语诺不是个不讲理的。

这里还可以讲一个小插曲。

刘语诺那段时间一直嫌弃张先生的工作薪水低,想让他换一份工作。星期天的时候和张先生一起去面试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张先生面试的是市场专员,而她玩票一样的去面试课程顾问,他们同时面试,面试他们的,就是校长。模拟现场谈单对话的时候,她把在家里培训张先生的内容用了进去。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这家机构给她抛出了橄榄枝。她过了面试,只不过那时候校区最需要的是做市场的,想让她去做市场。

她一直在劝让机构给张先生一次机会,而校长坚持张先生不合适,只要刘语诺,说如果她和老公捆绑,就都不要了,后来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记得当时刘语诺拒绝的理由是尝试和原来的公司提辞职,公司直接让转正并且对她委以重任。而事实是产品侵权,虽然刘语诺承诺如果有下次,可以以个人的名义重新申请一个账号还给公司,也挡不住大势已去的感觉。公司由于一时感动,也惜才,让她去搞PS,因为她PS做得也不错,她也懂亚马逊的规则和政策,想以后给她个亚马逊P图组长的位置。

做了几天以后,刘语诺深觉得自己是在爱不上P图,而那家英语机构也算有诚意,经过一番权衡以后,她决定接了那个橄榄枝。

面对这家公司最后一个月克扣工资的做法,樊登曾经说过:打工是最大的冒险,打工意味着你工作才有收入,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于是你不敢生病,生病就是双重的,既没了收入,又要支出。

而刘语诺不过是千千万万打工族中的一个,身上背着或多或少的债务,身世犹如浮萍,渺小如沧海一粟,又能翻出多少风浪呢?

现在这家公司,公司名不一样,法人是同一个,刘语诺不禁感慨,D城真的太小了!

刚坐下来没几分钟被叫到会议室,说的也是这样事情,四个字:不予录用。

她也觉得很尴尬,就赶快收拾东西走了。

刘语诺本来想给自己放几天假,无奈手机滴滴响个不停,充满**,她又鬼使神差地跑去面试了……

去面试的路上接到另外一个面试电话,是刘语诺之前翻看某招聘APP时用英文与之沟通过的老板的中国员工打来的,他说刘语诺的简历很适合他们公司英文文案的职位,跟刘语诺确定了面试时间。

刘语诺觉得这个公司的位置与她住的地方距离适中,又是英语相关,无关销售,自己之前也有过助理等相关经验,是十分符合她内心对于稳定能长期做下去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与自己喜欢的事长久相伴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于是当天下午的那场面试就黄了,虽然刘语诺承诺是二选一,可是心里有其他的打算。因为面试的这家同样写的是客服,实际上还是销售,唯一的优点就是离家近。

她心里有了主意,如果刚刚电话里的那家英语文案做不了,就去再找英语相关,但不能是销售,或者,凭借自己还稍有“姿色”,而且不算太笨的头脑,找一份轻松的前台的工作,先把小说写完再说。

从第二天开始的面试竟然意想不到的共面试三轮,笔试,口试,最后是老板亲自面试。而且每一次都是上一个面试完才通知下一个面试。让刘语诺猝不及防。

她一路过关斩将,当被问到:“为什么之前做了一年运营助理,去创业,既然后悔,失败后不回去原来的公司请求原谅”这个尖锐的问题时,刘语诺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因为她没有准备好这个答案,她有些慌乱:“公司当时赚了许多钱,可是没有给她提成,只会画大饼,离职之后还找了借口扣了她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想起来,她还是太诚实,应该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可以应付过去的。是她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吧。

面试过后,老板说最多一个星期等通知,他们还在集中面试,看来她并不是他们可以直接拍板决定要下的人选。或者他们还想看看其他的人能和他们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她当时不知道的是,等待,只是成年人的一种托词,就是婉拒。或者她太看好和渴望这个工作,觉得它是最合适的。

为了不想在等待的过程中干着急,她打算去妹妹工作的地方,黄山的一家度假酒店待几天,顺便放松心情,陪陪妹妹,一举多得。

其实黄山之行,是刘语诺早就计划好的,因为之前给妹妹微信里介绍的男孩都遭到强烈的拒绝和冷漠以待,刘语诺于是决定带个男人以游玩的名义直接杀过去。

然而就在7月份准备出发的时候,天气预报说有台风,刘语诺心急如焚,之前已经说过一次,和妹妹确定好时间,因为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开,取消了,等于谎报了一次军情。现在又得取消,两个男的,张先生和那个准备相亲的人都一致认为为了安全考虑,台风天不宜出门。

收到了妹妹刘诗诺的一张黄牌警告以及一句轻飘飘的:“不来也没关系的。”

刘语诺当时心想,完了,也许黄山之行就此无望。

然而就在8月份回A城老家的时候,刘妈妈念叨起妹妹,才知道两次取消妹妹也挺失望的,她也渴望亲情的温暖,毕竟一个人在陌生的黄山一待就是几年。刘语诺内心惭愧。

回一趟A城花了将近3000大洋,刘语诺愣是扛了下来,今年出来工作的目标本来是想把2万块还完了,没想到大半年已过,贷款出出进进,竟纹丝不动。

她也看开了,欠着钱也能生活,何必过于执着。何必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加上她和张先生已经存了一万五给小孩,刘语诺觉得是时候放过自己,尽人事,听天由命。

她本来还是计划三人行,结果那个相亲的男孩工作太忙没空,她觉得事不宜迟,就自己和张先生二人行了。

去的路上,她让张先生也准备他一个单身的堂哥的微信,此次之行的目标,就是让妹妹加上这两个微信。

然而事情的真实情况确实她难以预料到的,正如此刻她无法预料到这本书的结局是什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