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大院第一部6

接着是严军政讲话,他说:“同志们,在这一非常时期,省委常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对江城市市长的人选做出新的调整。决定由陈家豪同志出任江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这一决定是省委立足于全省改革开放的大局做出的审慎决策。

“家豪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思路清晰,能够长期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长期担负领导工作,尤其是在担任江城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这些年,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企业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利润高速增长,稳坐全省企业规模第一和利税第一的交椅,对整个西江省的经济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家豪同志懂经济,会管理,年富力强,有长期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有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省委认为由家豪同志担任新一任的江城市代市长,是完全合适的。相信家豪同志会继续发扬以往的优良作风,团结市委一班人,在以红然同志为班长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把江城市的各项事业维护好、发展好,做全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开拓创新的模范,为争取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后,他又对以韩红然为首的市委领导班子几年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整个讲话对杨明亮一字没提。谁都知道现在杨明亮成了一个晦气的词。

接着是韩红然讲话,他拿着秘书写好的讲话稿,照本宣科读了一遍。照例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说坚决拥护省委作出的英明决定,会继续在工作中搞好班子里的团结,当好班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同把江城市的各项事业发展好。

其实,他今天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对于陈家豪出任江城市的代市长,他是不同意的。因为陈家豪并不属于他们那个“洪山帮”。在他骨子里,他还是喜欢由史纯来出任市长,那样都是自己人,好配合些。

现在的官场上,市长和书记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说实话,没有几个是和睦的,大家一天到晚都要争权夺利,斗个不停。就是一个派别的,还内斗个没完,更何况不是一个派别的呢!原来他和杨明亮,大家都是“洪山帮”的人,就是有了矛盾,让顾怀远出面,调节调节就过去了,时间长了,就有分寸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有你的自留地,我有我的伊甸园,他明显地感觉到,杨明亮虽然贪,但对他韩红然还是非常尊重的。只要韩红然想办的事情,他还是非常配合的。两个人搭班子这几年,基本上没有爆发过于激烈的对抗。

而陈家豪就不好说了,他隐约觉得,马明方选择陈家豪出任代市长另有深意。

从马明方看自己的眼神里,韩红然知道他是对自己不信任的。官场上就这样,大家都是宦海浮沉多年的人,个个都是老油条,一对眼光就明白了许多。你不是他的人,想往上硬靠,是没有那个可能的,你也不要白费劲。官当到韩红然这一级,基本上可以放开了。你省委书记咋了,能拿我怎么办!我是副省级干部了,归中央组织部管,你就是再不喜欢我,总不能把我像那些厅局长一样,说免就免掉吧!你没有那个权力。最差了,你给我换个位子,不让当市委书记了,当个副省长总可以吧,当个统战部长也行啊,就是去政协和人大,照样有司机,有秘书,还是副省级。只不过实权没有了,沦落到和一帮子年纪大的老干部下象棋了。

现在无论如何他还不至于沦落到那个地步。顾怀远毕竟还是省长,他在那里盯着,就是马明方再折腾,他还是有所顾忌的,他总不能把其他的省委常委都得罪完,那样中组部一考核,大家都说他的坏话,他这个省委书记也难看。说不定是他卷铺盖走人。

现在的干部考核制度对老好人有利,对敢想敢干的人不利。就是你担任省委书记,树敌太多,也是非常麻烦的事。说不定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你的政治生命也会完蛋。你一个人,来到这西江省里才一年多,再能干,你能认识几个人,笼络几个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在这混一辈子了,我们祖祖辈辈就是这里的,你就是强龙,也压不了我们这些地头蛇啊!

韩红然现在只能是静观其变,看看陈家豪的动作再说。

等到陈家豪讲话了,他拿出讲话稿,本来想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但一看到几个摄影记者把长枪短炮对准了他,想到今天晚上,江城市四百多万人民将会从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看到他的讲话,听到他的声音,仔细打量他的尊荣。他一下子就激起了自己的表现欲。长期当领导干部,锻炼多年,他已经有充分的自信和高超的演讲本领。他骨子里特别看不起那些老气横秋的官员,离开秘书写的稿子,简直不会讲话了,语无伦次,语言干瘪,这些人都是不思进取,常年不注意学习的结果。真正有水平的领导人,是不会浪费每一次表演的机会的。群众抽出那么宝贵的时间,来听你讲话,因为你是领导干部,比一般的人站得高,看得远,你的话一定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水平,让大家从你的讲话中,受到激励,受到启发。如果你一次次都是照本宣科,说的都是官话、套话、空话、大话,长此以往,你说你在群众中还怎么会有威信!现在的新闻媒体那么多,传播手段那么发达,多好的表现自己风格的机会啊,领导干部却害怕自己出丑,不会利用,真是太不成器了。你看当年毛主席、周总理那一帮老革命,多会做宣传鼓动工作,个个都是演讲的高手。他们的讲话,都是脱口而出,整理出来,都是可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锦绣文章。能说会做,样样精通,这才是真有水平!这样的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威信当然就高了。

他扶了扶话筒,挺直身板,目光如炬,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用坚定、低沉的男中音,开始即席讲话,就他这个精神头,他声音特有的穿透力,和他今天特殊的身份,一下子把那些坐在下面,听报告已经听厌烦了的干部们打起了精神。眼皮已经闭上多时的老干部们,都像是刚吃了兴奋剂,头也不歪了,眼皮也不紧了,手上也没有小动作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听起了陈家豪讲话。

陈家豪说:“各位领导,同志们,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出席这次会议。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严军政同志,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们,驱车几百公里,亲自送我来上任。今天的会议,对于我本人,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要向省委常委会,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的各位省委常委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给了我为四百多万江城人民服务的机会。我也非常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和在座的各位和衷共济,把江城市的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工业,搞好第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江城市建成一个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刚才严部长、韩书记都做了非常好的讲话,我表示完全赞同。在这里,我主要结合省委马明方书记的谈话精神,和自己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第一: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继续做大做强我市的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好技术创新和工业改造升级这篇大文章。大家都知道,按照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能够在国际上赢得一个高速增长期,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个能够干事业的大好时代。我们江城市的经济,将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内,更上一层楼,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大的国际环境,当然,对于我们,有利也有弊,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个良好机遇,把国家的政策用足、用活,极大的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迅速缩小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建设成内陆开放新高地,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团结,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第二: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现在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整个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国际上金融资本的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一天天加快,地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村落,我们面临的竞争正日趋激烈。以前的优势,会瞬间成为劣势。我们虽然以往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和发达地区比,和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比,毫无疑问,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发扬江城人民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我们的工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实现二次创业,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只能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要搞好团结。没有团结,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不搞好团结,一个市一个单位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什么事业都干不成。我在这里先表个态,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和各位市委常委搞好团结。有事共同商量,大家群策群力,多做团结的事,不做拆台的事,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四,搞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既会干事,又要干净。我在这里先表个态,我今后一定在工作和生活中,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和身边人,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也请全市干部群众,做好对我本人和家人的监督,发现有人打着我的旗号办事情,你们千万要告诉我,不能姑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踏踏实实做事,坦坦****做人,把事业干好,把身体养好,把家人照顾好,做一个既会修身,又能齐家,还能治国、平天下的人,要发扬这种士子精神。活得潇洒,活得有价值!一辈子不进监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和司法机关打交道。每天睡觉都心情坦然,对得起天地良心!”

陈家豪的即席讲话结束后,会场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大家对他这个新市长的上任,这个套话不多、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开场白,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至少比韩红然的照本宣科,比严军政的套话连篇强,也显示了陈家豪本人,精明强干,有个人魅力的一面。现在这样有特点、有风格的干部,在官场上,总是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感觉。

会议最后,由市委副书记汪大友照例做了一番总结,他讲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套话,因为时间已经接近十二点,大家都耐不住性子了,看表的,整理东西的,交头接耳的,已经人心**。汪大友一看,大家也没有什么心思听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场,本来,他还想在省委组织部长严军政面前好好卖弄卖弄,狠狠地拍一下部长的马屁,给部长留下一个好印象,那样自己下一步才有升官的可能。

其实今天的会议,从心里说,汪大友是最应该失落的人。本来他以为,自己是最有可能接任市长这个职务的,他到江城市已经七八年了,做了四年多的组织部长,三年多的市委副书记,按照惯例,他这个资历,当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资格都有,就看上面有没有人为你说话,说白了,就是十三个省委常委里面,你有没有自己的铁杆。像他这个资历,如果和省委书记关系近了,想当正厅级干部,真的就是一句话的事。有些资历还不如他的,就是因为上面有关系,人家早就升正厅了。像他这样,七八年呆在一个地方打转转的干部,是最危险的了。你想啊,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呐!一晃你的机会就错过了。汪大友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这一次没有能够接任市长,今生今世,基本上就没有当市长的机会了。因为你的年龄已经没有优势了。唯一升正厅的机会,就是等现在江城市的政协主席滕金山年龄到限后,把政协主席的位子让给他。在地市级混,一般的副书记如果不出问题,到退休之前,都能混到正厅。好歹把你的级别弄上去,也体现了组织上对你的关怀吗!实在解决不了,就把你调回省城里的厅局机关,给你个正厅级的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干干。在省城里养老,毕竟比着在下面的地市里,更高一个档次。

现在的官场上,最重要的东西,都不会写在文件里,但官场中人,个个都心知肚明。局外的人,只要你善于分析,善于总结,也能看懂那些潜规则。看懂了,你就明白了,组织部门在动干部的时候,其实挺讲规矩的,一丝一毫,都不会马虎,你什么级别,干多长时间了,在什么地方干,应该享受什么待遇了,人家分寸把握得好着呢!

上面没人的,就论资排辈;上面有人的,就打破常规。而汪大友就比较复杂了,他是属于原来上面有人而现在上面没人的。因为他的后台老板张建功,两年前得癌症去世了。

张建功在西江省,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大佬之一。他是西江省著名的旅游城市滨海市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担任过省城江州市的市长,市委书记,后来又升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最后做了西江省排名第二的省委副书记。

在西江省里,当时最有实权的,毫无疑问是时任省委书记时光达。第二把手是省委副书记、省长顾怀远。这第三把手,就是省委副书记张建功。他是专职的省委副书记,当时才五十八岁。张建功这个年龄,就混到这个资历,整个西江省的本地官员里面,除了省长顾怀远,没有人比得上他。好多人以为,他前程远大,上正部级,是早晚的事。最差了,也能当上省政协主席。

谁料想他心强命却不强,一次例行检查,发现他已经到了胃癌晚期。到北京一家国内著名的医院住院治疗,前后三个多月,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用尽最好的医疗设备,花了上百万的钱,也无力回天,他就在医院里,与世长辞了。他入院治疗的那段时间,从西江到北京的航班上,经常可以看到,西江省大批的领导干部,大部分是厅级、副厅级干部,都是各个部门的头头,这些人都是当年受到张建功关照过的,他们纷纷带着钱,到北京看望住院的张建功。听说看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西江省驻京办只好派出工作人员,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医院门口,劝阻那些想借机闯进去的人。

张建功在西江省政坛纵横驰骋了三十多年,经他的手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少说也有几千人。而汪大友,就是张建功在担任省委组织部长时,结交的小老乡。汪大友老家是滨海市下面的一个县--虹桥县人,和张建功属于是正儿八经的老乡。原来张建功做江州市长时,汪大友已经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副处长了,曾经到江州市多次考察过干部,作为滨海老乡,两个人彼此都有印象。

六七年过后,等张建功升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成了汪大友的顶头上司,这个时候,汪大友已经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处长了。

本来像汪大友这种人,农家子弟,官场上没有人关照,虽然是在省委组织部这样的关键部门,但因为没有过硬的后台,在这样的大机关里混一辈子,极有可能在正处长的位子上,终老一生。临退休了,组织部门可怜你,送你一个副厅级的组织员,也就算是不错了。但张建功的到来,似乎让汪大友看到了希望,官场就这样,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变动,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西江省民风淳朴,在官场上的人,也热衷于拉老乡关系,当大官的,也喜欢对自己的小老乡格外高看一眼。原来张建功和汪大友是两条线上跑的马车,谁也兼顾不了谁。可现在,却成了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样,只要张建功想关照汪大友,就有的是机会了。当然,这还要看他汪大友会不会做了。老乡多了,现在想巴结他张建功的人,多了去了。你想巴结张建功,还得看人家看不看得上。

当然,汪大友会做人了。张建功刚上班第一个星期,他就到张建功办公室汇报了两次,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问题,一五一十地向张建功做了汇报。最关键的是,把几个副部长之间的关系,几十个处长、副处长的构成情况,谁是谁的人,谁和谁是亲戚,谁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拉得上关系,讲了一遍。算是第一时间把情报汇报给了领导,让领导一下子就明白了许多信息,做什么事情,心中也有数了。所以,张建功对他这个小老乡开始当自己人看。

张建功从江州市委办公厅还带来了自己的秘书魏凌云,安排在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做了副主任。魏凌云三十岁还不到,而汪大友,已经四十三四了,他还经常拍魏凌云的马屁,时不时地请魏凌云吃饭,送些小礼物,目的是让魏凌云方便的时候,在张建功面前替他美言几句。秘书都是领导的铁杆儿,他们为你说句好话,效果就是不一样。

逢年过节,汪大友更是没少到张建功家里送礼。论年纪,汪大友也就是比张建功小七岁,张建功有的时候还是兄弟长兄弟短的,带在嘴巴上。当领导干部的,现在都有些江湖大哥的气派,见人别管年龄大年龄小,一律称兄弟,这样大家都高兴,显得亲切吗!

人家领导客气,你做下属的,却不能给你个杆子,你就不知轻重地往上爬。你得知道自己的身份,礼多人不怪,人家拿你当兄弟,你得拿人家当大爷供着,这样才稳妥。只有先学会当奴才,当稳了奴才,你才有升职的机会。

长期在机关里混,汪大友自然是知道这个规矩的,所以见了张建功,他毕恭毕敬的,公开场合叫“部长”,私下场合叫“老板”。见了张建功的老婆,年龄比他仅仅大五岁的范红梅,他感觉叫阿姨不好,那会把人家叫老了,女同志吗,就怕人家说她年龄大,不高兴。现在年龄都保密呢!叫“嫂子”吧,那不真成了和张建功称兄道弟吗,他汪大友现在还真是没有那个胆量。最稳妥的,是称呼范红梅“范局长”,因为范红梅是江州市教育局的副局长。

鞍前马后,汪大友为张建功全心全意地服务了三年,终于获得了张建功的充分信任,在张建功的提议下,他被省委组织部作为拟提拔的副厅级干部人选,上报省委常委会讨论,很快就被任命为江城市委组织部的部长。因为江城市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有些地方比省城江州市的地位还重要,所以,汪大友这个组织部长的位子,在全省十五个地级市里,也属于最好的位子了。所以,汪大友对张建功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没有张建功为自己说话,就是干一辈子,他也不会到这么关键的位子上。原来不是有句话吗,只要你好好干工作,组织上是不会亏待你的!屁话,组织是什么?在如今的社会,领导就是组织,没有领导的赏识,你干得再好,组织上也不会看得见。所谓组织,只不过是领导把个人意志变成公共意志的工具而已。

现在的官场,你只要跟对了人,其他的就简单得多了。像汪大友,只要张建功不出事,按部就班地混下去,他也能当上市长,最差了回到省城,随随便便,就是厅局长。

但可惜的是,老天没有给张建功多少时间,他的生命,到五十八岁的时候,就突然终结了。

在官场上混,没有了后台,就像是没娘的孩子,原来行情看涨的汪大友,一下子成了官场上的弃儿,谁也不待见了。

汪大友还记得,在北京的高干病房里,他见到张建功最后一面的情景。那个时候,由于长期遭受病魔的折腾,几个月的时间,原来很胖的张建功,一百八十多斤的体重,临到最后,还剩下不到七十斤,几乎变成了皮包骨。脸已经塌陷了,就是一层皮,包着骨头,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见了人,眼珠子还会动一动而已。你跟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清了,所有的人见了他,没有不落泪的。因为这个反差简直是太大了,原来身高体胖的张建功,走路都像是一堵墙在移动,而现在,大风一刮,就能把他吹跑了。

汪大友看到,礼品堆满了一屋子,什么高档的东西都有,但他什么也不能吃了。

范红梅拉着汪大友的手,不住地抽泣。

汪大友这个时候,才敢喊范红梅“嫂子”。他说:“嫂子,你一定要坚强啊,张书记已经这样了,你和小强侄子,一定要挺住啊!张书记一生,对我关照得不少,我会记住一辈子的。今后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办的,一定会帮助你们母子俩,请千万不要客气,我们今后就是一家人了。”

范红梅才刚刚退休一年多,本来想轻轻松松,享受晚年生活的,但现在老公突然发病,眼看着要去了,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老寡妇,真是说不出的伤悲,老来丧夫,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吧!

好在孩子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了,张小强从省警校毕业后,就被安排进了省公安厅,三十岁刚出头,就被提拔为副处长了,后来又在张建功的斡旋下,到了江州市公安局,现在是江州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兼任郊区公安局的局长,三十四五岁,就混到这个级别、这么关键的位置上,谁都知道,没有他老子的影响力,换了一般的人,根本是不可能的。

张建功死后,汪大友就知道,自己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就这样了,不出意外,混个市政协主席当当,就算是不错了。其他的,你也不要想那么多,想也没用,因为没有后台,在官场上,就是没有一切。要是张建功不死,那就另当别论了。说不定今天这个江城市的市长,就是他汪大友的了。

再说了,要是张建功不死,整个西江省的政坛都得重新布局。省委书记时光达年龄到限,走是一定的,要是中央决定由张建功接任省委书记,那顾怀远就不能继续担任省长了。因为两个本地官员,分别出任党政一把手,没有先例。所以,只能是一个走,一个留。因为顾怀远已经担任过一届的西江省长了,所以顾怀远走的可能性最大。

顾怀远走,那么留下的张建功,不是省长,就是省委书记,那样汪大友的前程将不可限量。所有跟张建功关系好的副厅级、处级干部,有些人将会升为正厅级干部,有些人将会升为副厅级干部,真是变了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呐。

在中国的官场上,一个官场大佬的生命,绝不仅仅属于他自己,甚至他的家人,而是属于一大批人,一个政治集团。从古到今,都是如此。一个官场大佬自然生命的终结和政治生命的终结,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人的命运将因此改变。所以,官场上,未可知的因素简直是太多了,解释不清的,大家就称之为“命运”。

汪大友就属于命运不济。在官场上混,要想不得病,你得有一个好的心态,知足常乐。像汪大友,原来根本没想到自己能当上副厅级干部,而结果,不仅当上了,位置还相当关键,市委副书记吗,全江城市,除了韩红然和杨明亮,就数他了,到了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有自己的专职秘书、司机,在市里,也是大人物了。出门有专车,出省随便坐飞机,吃喝嫖赌都可以报销,一辈子混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值了!他一个农村孩子,能有今天,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汪大友兄妹五个,只有他一个考上了大学,其余的都在家务农。汪大友老小,是父母的宝贝疙瘩,从小娇生惯养。你不要以为,只有有钱有势的人家才会娇惯孩子,农民也会。汪大友两个姐姐、两个哥哥,谁也没有他得混。父母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他。哥哥姐姐们,上学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被父母从学校里领回来了,说是脑子笨,上也没用,还不如早帮家里干活,或者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用。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农村孩子,放羊、割草都算公分,可以多分粮食的。

到了汪大友这里,由于他天资聪明,从小读书学习就好,所以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一直把他供养到高中毕业。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汪大友在农村小学里,还当了几年的民办代课教师。等恢复高考后,他复习了两年,才考上省里的西江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正好赶上省委组织部到学校挑人,他因为各方面表现突出,学校就推荐了他。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都包分配,他毫不费劲地进了省委组织部,踏踏实实,干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小科员,也升到了正处长。没有关系的农家子弟,在省城里能混上一个处长当当,已经到顶了,如果不是认识了张建功,他这一生,根本就到不了市委副书记这个位子上。

因为省委组织部长严军政来了,按照惯例,江城市市委、市政府是要举行一次高标准的接待活动的。盛大的午宴照例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定接待酒店--江城大酒店进行的。

江城大酒店,是江城市历史最为悠久的酒店,民国时就有了,不过那个时候,不叫大酒店,叫江城宾馆。解放后,经过历次改扩建,已经成为江城市占地面积最大,风景最优美,软硬件设施最高档,接待水平最高的酒店。韩红然当上市委书记后,嫌原来的主楼设施陈旧了,于是又让市财政拨款一个多亿,建设了一栋主楼,几栋副楼,新增加了三百多个床位,把江城宾馆的名字也改了,叫江城大酒店。市委、市政府把这里当成了指定接待地点。

国家领导人到江城市视察,通常都是安排在这里接待。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栋栋西式的小别墅,掩映在假山、花坛、葱绿的树木之中,闹中取静,很适合居住。特别是沿江的几栋楼,站在楼顶,可以眺望江边的风景。远处群山逶迤,沿江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江碧水,穿城流过,真是像一个天然的大盆景。所有到过江城市的国家领导人,都不住地赞叹这个城市得天独厚的风景。

没有国家领导人视察,省级领导人就成了贵宾。严军政今天就在江城市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他入住的总统一号别墅,曾经接待过说不清的国内外贵宾,而今天,所有的这一切他都可以享受到。

当领导干部的,之所以喜欢到下面经常跑跑,也就是所谓的考察、调研,其实是有原因的。一来对于高级干部,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具体的事情,开开会,讲讲话,签发一下文件,就是工作了。时间长了也烦。于是就想到下面走走,散散心,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基层的情况。多见些人,和老百姓接触接触,也显得自己亲民,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吗!这是我党传统的优良作风,你一天到晚,呆在办公室里不出来,群众就是想见你,被一道道门岗阻隔着,也不可能啊!

二来呢,谁都知道,现在的领导干部,都是有任期的,有年龄这个红杠杠,不管是谁,你到年龄了,都得退休。你在位的时候,手中握有权力,一呼百应,想去哪看看了,秘书打个电话就全部解决了。出门有专车,有专列,甚至有专机,就看你的官够不够大,官到了一定级别,连大街上都有警察为你戒严。到了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记者跟着,你看一个菜市场,和一个清洁工说句话,握握手,都能成为新闻。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文,广播电台里有声,你说你活得威风不威风!你笑一笑,人家都说你亲民。到了地方上,你的享受,都是皇帝级的,吃的是山珍海味,什么稀奇吃什么,什么有特点吃什么。睡的地方,都是原来的国家领导人住过的,你说作为一个人,你还想什么吧!什么便宜都让你占完了,什么好东西都让你看完了,享受过了,你还不用掏一分钱,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好事,你说你不经常到下面视察视察,你不就是个傻子吗!这些东西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一纸令下,你的官位被拿掉了,退休了或者犯了错误被免职了,你看你后悔不后悔,想再往下面跑跑,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因为即使打电话,人家下面愿不愿意接待你,都不好说。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接待你,要花钱,钱从哪出?让个人掏腰包,你看哪个孙子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这就叫权在人情在,权不在一切都不在。现在的社会,现实得很!你当官的时候,不好好利用一下自己手中的权力,等退休的时候你就知道错了。还想隔三差五,到国外转一转,带着一大帮人,坐着专机,每年把地球转几圈,还有那个可能吗!

所以现在的领导干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调研、考察。中央领导,到省里调研;省里领导,到市里调研;市里领导,到县里调研。县里领导,到乡镇调研。乡镇领导,到村里调研。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把所在的地方,转个遍。现在各级组织部门都有规定,什么级别的干部,一年时间,有多少时间是在基层,都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像严军政这样的副省级干部,每年都要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是在基层。而到下面考察,转一转,都可以由秘书写进年终总结里。

到下面调研,可以白吃白住,还可以拿着纪念品,如果想受贿,也有的是机会,下面的干部,想巴结他这个省委组织部长的,不知道有多少,只是他刚来西江省一年多,有些干部的背景是清楚了,但人品到底怎么样,靠不靠得住,还摸不清。按照他的习惯,看不准的人,是不能随随便便收人家的钱和礼物的,那样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被动了。他混了三十多年,才混到这个副省级的位子,他可不想为了区区几十万块钱,就把自己栽进去了。现在有的干部,阴险得很,他们就是千方百计,想拉几个大官下水,他们浑身都是屎,已经没办法洗刷干净了,一天到晚,都害怕出事。怎么办呢?只能是多拉几个干部下水,尤其是大官,这样自己一旦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捞到几根救命稻草。如果那些接了自己礼物的大官不出来说话,自己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们供出来,要死大家一起死。那些大官害怕牵连到自己,肯定会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压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自己就又安全了。

说实话,严军政这个省委组织部长的位子,在省级干部里,属于含金量最高的位子之一了。在整个西江省里,现在除了省委书记马明方,省长顾怀远,省委副书记周智,他严军政,屈居第四,属于最有价值结交的官员之一。

自然,他来江城市调研,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是万分小心的,都想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只有韩红然除外。因为韩红然是省委常委,在十三个省委常委里面,虽然排名在严军政之后,但论实权,并不比严军政差。堂堂的工业大市的市委书记,管着四百多万老百姓,比严军政那个组织部长,所谓的管官的官,还是实惠多了。省委组织部长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自己说了并不算,还得看省委书记和省长的脸色。不像他韩红然,在江城市一手遮天,看上谁了,想用就用了,提拔成处级干部,也就是一句话。什么集体决策,在市里,就是一把手市委书记说了算。

韩红然对严军政,虽然不像其他的人,有刻意巴结的意思,但官场上,必要的礼节还是要讲的。人家到了你的地盘上,作为地主,还是得拿出自己的诚意来。大家都是同僚,你给我面子,今后我就会给你面子。山不转水转,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有求于人家,所以,如果没有很深的矛盾,在官场上,同事之间,大家还都是挺讲规矩的。

今天的江城市委、省政府,就拿出了最高规格,来接待严军政。

江城市这边,出席宴会的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红然,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家豪,市委副书记汪大友,市委组织部长邵有为,市委秘书长范长天。

省委组织部这边,为首的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严军政,然后是部务委员、干部一处处长齐天纵,办公室主任郭斌,干部培训处处长何兵,部长秘书洪长河。大家一个交叉一个坐下来,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个小牌牌,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连座次都搞得一丝不苟,这才显示出接待水平。

严军政作为今天的主宾,他的左边,坐的是韩红然,右边是陈家豪,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亲自陪同吃饭,这在江城市,也是为数不多的。一般的客人,要么市委书记出面接待,要么市长出面接待,主要领导来一个,已经够给面子了。

酒上的是茅台,烟是最顶级的“碧江至尊”,这是江城市卷烟厂刚开发出的新产品,国内顶级的高档品牌,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比软中华都贵,属于厅级以上干部才能抽得起的烟。一条烟上千元,你说一般的老百姓,自掏腰包,谁抽得起啊!这样的烟,只能是用来请客送礼,要么是公款消费,反正属于奢侈品,和老百姓没有多少关系,你也买不起,更抽不起。除非是要请当官的办什么事情了,咬咬牙,到商店里买几条,送到当官的家里去,比送钱好看,拿得出手,当官的也不会拒绝。因为收你几条烟,给你办成了事情,属于礼尚往来,根本不属于违纪。现在的茅台酒,中华烟,还有这“碧江至尊”,实际上都成了腐败的中国社会权钱交易的媒介,像硬通货一样,在市场上流通。动不动就是几千元,属于典型的腐败烟。

吃的菜,更是高级了,什么燕窝、鱼翅、龙虾、鹅肝,都是少不了的。现在的高档酒宴上,没有这些东西,档次根本就上不去。所谓的档次,也就是价钱,一桌子菜才七八百块钱,请高级领导干部吃饭,你主家自己都会感到不好意思。上了这些东西,一餐饭下来,加上烟酒,才能上万块,说出去,也有面子。

今天的酒宴,唯一例外的是,上了一条本地碧江野生的江鱼,有一米多长,一半拿来做火锅,一半拿来豆腐焖。光是这一条野生鱼,就要一千多块。不过这一道菜,是有特点的,吃过的都说,碧江野生鱼是江城市的一个特色菜。严军政在官场上混了近三十年了,见多识广,什么菜没吃过,但对于这个野生鱼,还是印象深刻。连连动筷,吃了几大块鱼肉,称赞碧江野生鱼,味道真好!

陈家豪看他喜欢这个,特意站起来,为他夹菜。下级伺候上级,是理所应当的。

倒是汪大友和邵有为,一个是市委副书记,一个是市委组织部长,都是需要严军政关照的人,他们两个,对严军政敬了一轮又一轮的酒,严军政喝了十几杯,就不想喝了,于是让秘书洪长河帮着喝了几个。

秘书帮老板喝酒,也是理所应当,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洪长河的酒量其实也不行,茅台也就是能喝半斤。严军政现在一般都是喝个二三两,就不想多喝了。而江城市的领导又特别热情,一个个敬下来,他肯定是受不了。好在办公室主任郭斌非常能喝,白酒一般能喝一斤半,所以到哪里带着郭斌,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干部培训处处长何兵也能喝个七八两不醉,部务委员、干部一处处长齐天纵也有五六两的酒量,所以严军政今天虽然带的人不多,但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一个多小时下来,十几个人,茅台就喝光了六瓶。大家的脸上都有了变化。红红的,有的像半熟的苹果,有的像熟透的苹果。秘书洪长河,脸红得成了一块红布。眼珠子都有些发白了,眼角不由自主地出来一块白白的东西,说不清是不是眼屎。他上卫生间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后,非常不好意思,连忙用水冲干净。他知道今天自己有些过量了,前前后后,替严军政喝的有十几杯,半斤酒下肚,自己就有些扛不住了。下午还要陪领导视察,这个样子,上了电视,肯定出丑,抽个时间,他回到自己所在的房间,用手狠狠地抠自己的喉咙,把一肚子的东西全吐了出来,清洗干净,肚子里没有东西闹腾了,顿时感到好受了许多。

什么好酒好菜,一旦过量了,都成了祸害。现在的应酬,对于像洪长河这样的人来说,就是糟蹋钱,活受罪。他是领导秘书,只是个官场上的小人物,能经常出席这样的活动,是幸运,也是悲哀!他是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交换,换来领导对自己的器重,以求得今后仕途上的发展。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吃的都吃了,该喝的都喝了,大家都很尽兴,于是在严军政的提议下,宴会就结束了。

韩红然和陈家豪陪着严军政,从餐厅走到一号楼的门口,双方握手告辞。汪大友和邵有为,一直把严军政送到三楼的总统套房门口,殷勤备至。汪大友是想等晚上人少的时候,到严军政房间里专门坐一坐,加深些感情。而邵有为,这两天什么也不干,他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陪好严军政。作为组工干部,他知道,一个市委组织部长最关键的工作之一,就是和上级领导--省委组织部长搞好关系,这是最基本的。

而邵有为目前和严军政的关系,还仅仅是工作关系。因为严军政刚调来西江省一年多,和下面的市级组织部长都没有深交。大家只是开会的时候,见见面,握握手,有的连话都没得讲过。而领导干部下来视察,却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而现在人家专门下来视察,送到你门口,你还不知道抓住机会,搞好关系,就是你的不对了。现在的官场上,什么组织纪律,党纪国法,其实都没有人际关系重要。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好。你不主动巴结上级领导,难道还等着上级领导巴结你。那可能吗?

下午,汪大友和邵有为陪着严军政看了几个点。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地点看望了全体干部职工。参观了市委组织部的干部培训中心,到新建的市委党校,看了看占地五百亩,面貌焕然一新的新校区。到城中街道办事处,看了看基层的情况。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晚宴韩红然和陈家豪都没有陪同,按照惯例,副省级领导来了,韩红然只陪同吃一顿饭,其他的,由对口的副市级领导出面接待。除非是省委书记和省长来了,韩红然才天天陪。

吃完饭,邵有为安排,在江城市有名的“都市之星夜总会”里,包了一个豪华的总统包厢,这个包厢,自然是江城市最上档次的。“都市之星夜总会”,是韩红然的儿子韩大壮和几个高干子弟投资兴建的。光是装修,就花了三千多万,是江城市最豪华、最有档次的夜总会。这里的小姐不用说都是最漂亮的。俄罗斯小姐、黑人小姐都有。像总统包厢,一个晚上下来,酒水加上包厢费用,就要七八千块。一般的人你是消费不起的。

自然,严军政作为高级干部,这些娱乐场所按说是不能随随便便来的。但地方上的同志太热情,硬是要安排,那也只好入乡随俗,就算是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吧。

夜总会的小姐,他们自然是不会叫的,因为传出去,就不好听了。邵有为安排人从江城市歌厅团找了五六个小姑娘,个个都是二十岁刚出头,身材好,年轻漂亮,能唱会跳,这个工作,办公室主任方冬梅早已经做好了。

唱歌跳舞,玩到十二点多,大家看严军政很尽兴,才放了心。邵有为看严军政对一个叫胡丽丽的姑娘很是关注,上上下下,看了很多次,两个人连续唱了几首合唱,又跳了几曲舞。严军政抱着胡丽丽,大肚皮都要顶着人家小姑娘的肚子了。邵有为就知道,严军政对这个胡丽丽有点意思。

他就把市委组织部的办公室主任方冬梅叫过来,趴在耳朵边上,悄悄地说:“你去给胡丽丽说,有个任务,让他今天晚上,好好陪陪部长,回头我把他调进市委党校,解决事业编,你看她干不干?”

方冬梅伺候邵有为已经好几年了,知道他的脾气,他想干的事情,总要千方百计帮他干成。当下级的,就是上级指到哪里,你就打到哪里,没有任何话要讲。方冬梅很快就做通了胡丽丽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