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工程被突然叫停
尽管潜水员们面临危险,但这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的重点工程,是在为共和国寻找现代化建设的资金啊!因此,沉船上的金库还是吸引着他们。
海军潜水员在沉船驾驶台附近作业时,突然发现桅杆下有扇小门,可是潜水员怎么也钻不进去,只好向工地指挥部报告。
人们在图纸上一核对,根本就没有那个小舱室。为了弄清问题,海军打捞技术人员决定采用电割,把秘密舱室打开。
海底电割是危险作业。如果舱室附近有油气,容易发生爆炸,过去在江阴打捞沉船时就发生过类似事故。电割能手、海军潜水员周文刚,下潜到沉船舱室位置,先顺好导线,夹上割条,用潜水刀铲除海生物,然后用割条在甲板上一敲,瞬时喷出高达7 千度的烈焰。冰冷漆黑的海水,红通通的一团火焰在晃动,活像一朵珊瑚花。
周文刚心里想,据外电许多资料证明,阿波丸有3 个金库,为什么一个也找不到呢?他渴望他脚下这个秘密舱室里,能装满金银珠宝。经过两个潮水时间的奋斗,“秘密”舱室终于打开了。周文刚钻了进去。他憋住呼吸,伸手往烂泥里摸,东摸西摸,触摸到一大堆环形硬物。难道这真是金玉镯之类的宝物?在甲板上等待结果的人们更是焦急,他们围挤在绞车旁,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甲板上一片寂静,人们屏声敛气,只有绞车吱吱格格地响着,好像把人们的心越绞越紧。不一会,装着打捞物的铁筐被提出水面,吊放在甲板上。
人们一看,全都愣住了。这哪里是金玉之宝,全都是些铁夹子。
金玉之宝在哪里?人们在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设想。有人说,金银宝器装上船,肯定是在十分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人们判断,财宝可能是藏在船长室里。于是,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船长室。
海底漆黑一片,潜水员们顺着过道摸进了船长室。在船长室里,他们把所有的箱子、柜子通通撬开,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金银财宝。突然,一只封得严实的铁桶,被翻了出来。潜水员们费了很大劲,把铁桶上的螺帽拧开,再把这只铁桶从舱室内搬出来。
铁桶被吊出水面,人们七手八脚打开铁桶,倒出来一看,全是些碎瓷片。
直到这时,人们才产生疑问:这艘沉船上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金库……
在《威震海疆——人民海军征战纪实》一书中,海军作家如此写道。
其实,不仅是参战的海军官兵,所有参加、关心阿波丸沉船打捞的人士,莫不心存问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号越画越大。
千呼万唤,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了。
1980年7月2日,海面风平浪静,碧波**漾,在牛山岛海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好天气。当年全国最大的海上巨无霸、排水量2000吨的大力号浮吊船,伸出相当于上海24层国际饭店高度的巨臂,牵动着两只巨钩(每个可以起吊载重1250吨),缓缓地降到海底深处;船艏已被潜水员事先切割,并用钢绳捆绑好了。潜水员将钢绳小心地挂在巨钩上,赶紧撤退到安全位置,发出起吊信号。
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尖利的哨子声,巨臂伸展,滑轮转动,钢缆不断收紧,海面上水花四溅,船艏以每分钟一米半的速度,匀速上升。当船艏距离海面30米时,为了保证起吊安全,指挥员下达了“停吊”口令,然后,大力号浮吊船收起铁锚,被拖轮慢慢地拖到了浅水区。
三天后,在平潭岛草屿锚地,大力号收短钢缆,将船艏残块放在了海滩上,沉船浸泡在海水里35年,早已锈迹斑斑,但焊在船艏上的阿波丸三个钢字及其英文名称缩写“AAAR”,却清晰可见。
7月9日,沪救捞3号又在打捞现场找到了一只船钟,底部口径为20.2厘米、高18.9厘米。上面刻着3个大字:阿波丸,并有建造年代和所属公司:昭和17年,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这一切物证,无可辩驳地证明,阿波丸工程队打捞的,正是阿波丸沉船。
就在大家摩拳擦掌,准备解开阿波丸沉船宝藏之谜时,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一条电讯:从1977年开始的清理牛山岛渔场水下障碍物,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残骸的作业,经过三年时间,已基本完成。
正在上海奉命组建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以便为打捞阿波丸沉船提供技术支持的张智魁闻讯后,深为震惊。在《掘海人》一书中,光明日报社资深记者、报告文学家李树喜动情地写道:
张智魁以总指挥的名义严肃询问负责作业人员:
“找见资料记载的四十吨黄金,十吨白金,五箱钻石,五十箱珠宝了吗?”
“没有找见!”
“为什么不找了呢?”
“经判断没有,因此不再耗费气力!”
张智魁火了,狠狠地瞪起了眼睛。
“你们到过船长室吗?没有!到过贵宾室吗?又是没有!找到那四至六个保险柜了吗?也没有!这些极大可能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没有探到,凭什么宣布这些东西不可能存在而停止寻找了呢?你们要明白,数十吨的黄金、白金,只占很小的空间,甚至有可能焊在某舱的夹层里,你们没有去找,怎能判断没有呢?”
对方支吾,无法回答他那雄辩的,一针见血的问!
“有没有捞取全部船体计划?”
“没有,已经决定停止,公开宣布了!”
不用解释,这便是报上那则公告。他愤怒了,他还许久没有这样震怒过,这不仅对他而且对整个中国打捞业来说是一种耻辱!他痛心,他孜孜以求、劈波斩浪去追求的美好计划破产了,揭谜的设想又变成了一场梦。当然,他所着眼和追求的决不是那资料记载的大宗珠宝,而是潜水打捞向深、向细、向成熟发展突破的关键一步,它能取得重大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能锻炼一支坚强的队伍,这是比黄金更为珍贵的啊!
本来,就我们的队伍、设备、技术来说经过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彻底捞起沉船的,然而当作业需要勇敢地前进一步时,他们却“勇敢”地退却了,而且唱了一曲得胜回朝的凯歌。
他像被人重重地一击,头晕目眩!
是有意挫败张智魁当初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是害怕困难、害怕劳而无功为人耻笑或破上级指责呢?张智魁一直冥思苦想,猜测作业主持者半途而止的原因。
是啊,他理解,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那是冒风险的事业啊!胜利只属于敢于冒险进取的人,何必责怪别的人呢?他又宽慰他们,也好像在劝慰自己。
中国人并没有打破泥沙寻到底,珠宝、金银没有捞取出来,阿波丸还在牛山岛波涛之下!
这是谜中之谜啊!张智魁眼睛突然亮了:阿波丸还在,我张智魁还在,留得大海在,不怕没船捞。我一定要把阿波丸全部打捞出来!
我张智魁总有一天要揭开这谜中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