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你如何看待宜场小说?

中国人有官场情结,所以官场文学便应运而生,当腐败成为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一种社会现象时,一批关注现实、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为了再塑良知和正义,创作了一批揭露腐败现象的文学作品,这就是官场文学产生的背景。目前官场文学的状态是既有激浊扬清的严肃文字,也有揭露官场黑幕的猎奇作品,更有功利性的做官秘诀、做官指南,总之是鱼龙混杂。当然,要想写好官场文学作品并不容易,需要作家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和政治成熟度,更要有对整个社会历史和现实洞若观火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有勇气触碰那些最坚硬的问题。

其实按题材给小说分类很荒唐,怕是只有中国如此分类,翻看世界文学史,都是按作家对文学的贡献进行分类的,于是才有了异彩纷呈的众多主义和流派,比如普鲁斯特为文学贡献了意识流,福尔斯为文学贡献了开放式结尾,巴尔加斯?略萨为文学贡献了结构现实主义。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只可惜翻开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史,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主义”、“流派”是中国作家创造的,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文学在叙事艺术方面一直走重复和模仿的路子,包括所谓的先锋派,也不过是在国内先锋而已,根本没有逃脱重复和模仿的窠臼。如果非按中国的这种分类,那么巴尔加斯?略萨的很多作品都是官场小说,比如《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公羊的节日》等。不光是巴尔加斯?略萨,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算官场小说,只是这种伟大作品在中国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