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黄帝陵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寄托哀思,追忆先祖。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桥山陵前、沮水河畔,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的万余名嘉宾在黄帝陵标识碑前列队,在仪仗引导下进入祭祀广场。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击鼓鸣钟,鼓声雄浑,钟鸣悠远。
击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无比感恩。
唱《黄帝颂》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敬献花篮
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领导嘉宾和各界代表向黄帝陵敬献花篮。
恭读祭文
桥山巍丽,松柏翠凝。轩辕胄裔,肃戴虔敬,谨备尊礼,恭祭圣灵。辞曰:
赫赫吾祖,肇启八荒。
绥服九牧,铸鼎安邦。
创历定法,勋名焕彰。
仁心弘恕,德耀天罡。
千秋万代,享元祖之嘉惠;
亿姓兆民,颂人文之兰芳。
悠悠天地,包容万物浩浩无际;
泱泱华夏,相传薪火生生不息。……
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鞠躬的人群中,出现了杨永安。
乐舞告祭
龙飞华夏
人们依次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
纪念植树活动
众人种下桥山柏,以表达对轩辕黄帝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与祭炎帝陵时一样,杨沁瑶她是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之一,是志愿者。
活动结束后,杨氏家族众人与现场工作人员亲切握手。
看见杨沁瑶的杨家四兄弟却顿时紧张起来。
杨文海:“老四,这次孝恩的事,小老太太有没有说什么?”
杨文泽:“她说,只是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大家没必要大惊小怪。”
杨文江:“家庭教育?”
杨永安与众人挥手致意后,却直接走到杨沁瑶面前。
杨文深:“(小声)你们说,三叔会不会和小老太太打起来?”
杨文泽:“现在木已成舟,已经没必要打了。”
杨永安伸出了右手。
杨沁瑶也淡定地伸出右手,与杨永安四目对视,两手相握。
轩辕庙院,黄帝手植柏前
看见杨沁瑶仰望古柏,杨永安走上前去。
杨永安:“小老太太。”
杨沁瑶:“相传,这棵树是我们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亲手所植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指由黄帝纪元开始。黄帝在这里建立了部落联盟,可是呢,那时候的桥国群民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于是他们经常乱砍乱伐树木,修建房屋、烧柴取火,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就全都被砍光了。后来一场暴雨,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如猛兽,从山上猛冲下来。但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被冲得一干二净了。
杨永安望向杨沁瑶。
杨沁瑶:“对于朝逸而言,孝恩就是那片可以遮风挡雨,赖以生存的树林。三叔,你太小看程家荣的野心了,一旦盛世吞了孝恩,程家荣手里就有了朝逸的股份。他再回头来对付你,轻而易举。而朝逸自然就会成了盛世的囊中之物,你根本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杨永安:“重演靖难,非我所愿。”
杨沁瑶:“可你不是朱棣,我也不是朱允炆。”
杨永安:“那你这次帮孝恩力挽狂澜,是顺势而为,还是早有谋划?”
杨沁瑶:“两者都有。”
杨永安:“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要动手的?”
杨沁瑶:“(望向杨永安)三叔,既然都已经退下来了,就不需要好奇了。”
杨永安:“是文浚对你说的吗?”
杨沁瑶:“三叔,让三婶管好自己的家人吧。”
杨永安:“(苦笑)原来是冯敬书坏了我的事。”
杨沁瑶:“冯家在朝逸的擅权越界,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杨永安:“(惊讶)小老太太——”
杨沁瑶:“(语重心长)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朝逸都是仲华系的一部分,自然不能让他人随意染指。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想要长久生存,家人之间就必须互相扶持,守望相助。三叔,我们才是一家人,再花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搞内耗对谁都没有好处。”
杨永安:“(赞同地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冯家的事,我会妥善处理的。反正我现在一身清闲了,也乐得自在。其实来到这里,我也想了很多。虽说文江他们也是亲人,但是沁瑶啊,你是我大哥大嫂唯一的血脉,是我的亲侄女。朝逸交到你的手上,我还是很放心的。”
杨沁瑶:“从前爷爷就说,他对祖国的山山水水有不一样的感情。毕竟故土难离,旧人难舍。”
杨永安:“父亲的教诲,我从不敢忘。”
杨沁瑶和杨永安抬头仰望枝繁叶茂的古柏。
中国,上海,某住宅小区
梁查和程家骏拉着行李箱走进一栋楼
8层的电梯门打开,他们走到门牌号8002的门前。
程家骏按响门铃。
梁查:“你没带家里钥匙?”
程家骏:“(粤语大喊)阿爸!阿妈!我回来啦!”
程雅家,客厅
围着茶几,程志远正拿着鸡毛掸子追着程家骏。
程志远:“我打死你这个臭小子!你给我站住!”
程家骏:“阿爸,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手里怎么还拿着武器——”
程志远:“(放下鸡毛掸子)那我用拖鞋打。”
啊!啊!啊!在楼梯间都可以听到程家骏的惨叫声。
程雅家,饭厅
林月芳:“(笑)家骏,今天我做了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快尝尝。”
程家骏:“谢谢阿妈。”
程志远:“(严肃)谁让你坐下的!”
程家骏看了一下程志远的眼色,站了起来。
林月芳:“等一下菜都凉了,让儿子吃饭吧。”
程志远:“(指着程家骏)无业游民吃什么糖醋小排,吃点青菜就行了。”
林月芳:“什么无业游民?”
程志远:“骏威公司倒闭了,你的宝贝儿子也已经被学校炒鱿鱼了。”
程家骏瞪了一眼梁查,于是,他也跟着站了起来。
梁查:“(赔笑)回到上海机场的时候,叔叔就给我打电话了。”
程家骏:“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小声)等着瞧……”
林月芳:“炒鱿鱼就炒鱿鱼了,怎么了?(嫌弃)三年前你也被炒鱿鱼了,而且还是老鱿鱼。”
程志远:(气得站起来)我才没有被炒!我是自动请辞好不好!你这个女人真是无理取闹!”
林月芳:“我怎么无理取闹了——”
程家骏:“阿爸阿妈,你们不要吵了。我已经找到新工作了!”
林月芳:“(坐了下来)什么新工作?”
程家骏:“我还是当历史老师。”
程志远:“你这又打算去哪间学校误人子弟呀?”
程家骏:“就是在小区隔壁的那所大学。”
程志远:“(惊讶)你要去铭仁大学教书?”
中国,上海,铭仁大学
历史系教室
梁静安:“你们有没有发现冯主任有点奇怪?以前总让我盯着沐怡,现在又说不用了。”
沈丹:“我只觉得沐怡有点奇怪。”
徐曼:“沐怡怎么了?”
沈丹:“你们没发现,沐怡最近上课可积极了,没迟到没旷课!”
徐曼:“这多好呀,幸亏沐怡还是肯听我们的话。”
梁静安:“(回头)沐怡去哪了?”
徐曼:“她说老家的亲戚来上海了,给她拿了点好吃的土特产。”
沈丹:“这个小馋猫!”
(三人哈哈大笑)
铭仁大学,卿姨小吃店
杨沁瑶和杨文泽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北京果脯。
杨永平:“不能再吃了!”
杨文泽:“二叔,让我再多吃一个好不好?”
杨永平:“(指着眼前的一个空盒)你都已经吃了这么多了——”
杨文泽:“(望向杨沁瑶)二叔,那些是小老太太吃的。”
杨永平:“(笑)哈哈!真系为食猫(粤语)!瑶瑶,你现在就住在这里啊?”
杨沁瑶:“(一边收拾桌子的书一边说)我都被冯敬书赶出宿舍了嘛,只能暂时住这里了。他毕竟是三婶的弟弟,撕破脸就没必要了。所以,额外的住宿费我当然得找三叔要。”
杨文泽:“(摇头叹气)一百多亿的额外住宿费……”
杨沁瑶:“大哥他们这次去曼谷,旷工了几天。四哥,你明天回大宅负责监督他们背家训。”
杨文泽:“我知道了。(看了一下手机)小老太太,大哥说他们现在就在楼下。”
一场你追我赶的追逐就在卿姨小吃店门前的空地上开始。
不一会,穿着运动服的杨家三兄弟就被杨沁瑶追上了。
杨文江:“(气喘吁吁)真是不认老都不行!你们两个怎么又跟着我跑?分开跑呀!”
杨文海:“我们不是来认错的吗?为什么要跑?”
杨文深:“大哥一看到小老太太拔腿就跑,我只能跟上了。”
杨文江:“唉!人生真无趣,连逃跑都是晨运的感觉……”
杨沁瑶:“你们闹够了没有!”
杨家三兄弟迅速排成一列。
这时,杨沁瑶看到沈丹和梁静安朝这边走来,急忙向杨家三兄弟眼神示意。
站在最前面的杨文江张开双臂,文海的手拉着文江的衣服,文深拉着文海的衣服。
四人瞬间变成在玩“老鹰抓小鸡”。
梁静安和沈丹看见正在跑动的杨沁瑶。
杨沁瑶假装没看见他们。
沈丹:“这不是沐怡吗?”
梁静安:“(嫌弃)真幼稚!不管她了,我们走吧。”
看到沈丹和梁静安走远了,杨沁瑶才望向杨家三兄弟。
曹建辉:“不要在外面站着了,进来再说吧。”
卿姨小吃店
杨家三兄弟:“二叔好。”
杨永平:“你们都一起来了。”
杨沁瑶:“你们四个一起去帮忙进货,卿姨,尽情使唤他们就行。”
郭兰卿:“(笑)那我不客气了!你们几位来的真是时候,跟我来吧。”
杨家四兄弟跟着郭兰卿出门。
杨沁瑶:“二叔,我们上去谈吧。”
杨永平:“好。”
卿姨小吃店,二楼
杨永平:“这次去北京参加论坛不虚此行啊!小老太太,这才是带给你的礼物。(拿出协议书)”
杨沁瑶:“(笑)万事俱备,只欠你这股东风了。(接过协议书)”
卿姨小吃店后门
杨家四兄弟来来回回地搬货。
杨文海:“(兴奋)终于搬完了!”
杨家四兄弟围坐在一起休息。
杨文江:“宁静致远,这次小老太太的局我有点看不懂了。”
杨文泽:“有什么看不懂的,重组仲华系,她一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大哥去澳洲剪羊毛的时候,小老太太就已经出手把冯家名下的矿业公司攥在手里,三哥半年前去泰国种水稻——”
杨文深:“小老太太就让我顺便对孝恩摸底了。”
杨文海:“不过这次顺带着敲打盛世,也让程家荣收敛不少。”
杨文江:“你们说,如果程家荣知道自己是因为程家骏才输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荣信集团
铭仁大学副校长和两名行政主任正在向校董李铭仁进行汇报。
李铭仁签署对铭仁大学的拨款方案。
离开时,副校长的手里多了一份聘书。
历史学博士林励阳正式成为铭仁大学历史系新任教授的公告公布在学校官网。
尚未就职的林励阳开始引起校内历史系学生的议论。
中国,上海,铭仁大学
西装革履的程家骏站在铭仁大学校门前,仰望着李铭仁的石像。
程家骏想起杨家三兄弟对他说的话。
半个月前,泰国,曼谷,孝恩集团
杨文江:“程家骏先生,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林崇礼的义子林励阳了。”
杨文海:“在名义上,你将会成为我们妹妹的未婚夫,也将成为我们杨氏家族的一分子,但你的实际工作,就是前往上海铭仁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
杨文深:“你以前当过历史老师,这应该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林崇礼:“在这期间,我们将对你的身份保密。”
杨文江:“工作期限是三个月,没问题的话请在这份协议书签字吧。”
于是,签了字的程家骏就以林励阳的身份进入铭仁大学。
铭仁大学副校长室
程家骏和副校长握手。
副校长:“欢迎你,林励阳教授。”
程家骏:“谢谢。”
副校长:“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学校吧。”
走过图书馆、食堂,两人行至教学楼C栋念慈楼附近。
副校长:“林教授,这里就是历史系的教学楼。这栋楼呢,在我们学校非常特别。”
程家骏:“特别?”
副校长:“我想你也听说过,我们这所铭仁大学呢,是由香港荣信集团捐资所建的。”
程家骏:“这个我知道。”
副校长:“但是全学校只有这栋楼是由学校的另一位股东全资兴建的,这位股东就是华人企业家,新加坡仲华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沁瑶女士。命名为念慈楼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李琼女士。”
此时,在念慈楼前的广场上,他们遇上铭仁大学开展校园快闪活动,庆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杨沁瑶和两个学生站在广场中央,用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国》。
慢慢地五名拉着小提琴的学生参与进来,演奏《我的中国心》。
现场观看的师生纷纷唱和: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广场上的拿着各种乐器的学生开始参与进来。
大提琴、双簧管、手风琴、小号,大号……
指挥手入场,中国鼓声响起,开始演奏《中国人》。
学生合唱: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
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
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
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
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
曾经的苦难
我们留在心中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
未来还有梦
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
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知道
我们都是中国人
鼓声响起,身穿五四青年装的朗诵队学生进入: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密集的鼓声再次敲响,琴声管弦乐乐声再次响起。
浩气****的《男儿当自强》(将军令)响彻校园!
结束后,众多师生依然留在原地鼓掌。
程家骏深受震撼!
甚至在脑海里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种种,定神良久。
副校长:“林教授!林教授!你怎么了?”
程家骏:“(点头)铭仁大学,真的非常好!”
副校长:“我们走吧。”
程家骏跟着副校长继续前行。
杨沁瑶正在把大提琴放回琴盒。
望向程家骏的背影,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