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一个傍晚,松针滴露的傍晚,郑为国敲了敲方明的房门。

方明开了门,门半开着,方明像门楔子一样,卡在门与门框之间。郑为国用眼神示意进屋谈,方明拒绝了。

郑为国转弯道:“到我房间去下,有点小事跟你聊。”

方明关了房门,挺了挺身子跟在郑为国的后面。两个标致的人,仿佛国旗手一般,在巷道里前行。

郑为国进门后,立即将门掩上:“老方,你不能这样,你不能让我给你背黑锅。”

方明说:“没法子,我真的没法子答应她。这半年来,我又跟校长交涉了N次,他不肯放过我,调动基本没戏,即便刘老师的父亲愿意帮忙,我也是调不走的。我连吃饭都成问题,答应她就是害她。”

郑为国沉默了一会儿:“你靠近传美,就是为了调动?”

方明苦涩地笑了笑:“我没有主动靠近,大家不都喜欢吃她奶奶做的菜么?我只是在吃菜的活动中了解到她父亲是劳动局的局长,私下里去拜访了一下,咨询了调动事宜。”

郑为国再次沉默!是的,远离故土,想回到家乡,走走后门,咨询下政策,方明没有错!郑为国换了一个话题:“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方明说:“明朗了,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辞职!”

郑为国睁大眼睛看着方明:“你父母同意么?”

方明笑了笑:“我都23岁了,自己做自己的主。”

郑为国又沉默了,对于他郑为国而言,辞职是无法想象的。走上讲坛,实现了祖父对自己的期许,即便不如孔子,桃李3000,贤才72,也不能放弃讲坛。郑为国换了一副语气:“老方,你不能这样,你得考虑好。工作一旦辞去,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你想想。我们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辛苦多少年才把我们培养出来,不能做对不起父母的事。”

方明眼里居然流出了泪:“老郑,我在这千里之外,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就对得起父母吗?我父亲生了重病,全家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弟弟妹妹还小,我若不回去,我简直就不是人了!孔子认为人生的完美道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连家都照顾不了,何谈治国、平天下。”

郑为国的心被扎了一下:“你跟校长谈过这事么?”

方明垂头丧气道:“他不答应我。”

“我是说关于你父亲生病的事。”

郑为国的声音陡地拔了一个音阶。

方明明显不适应:“没有。”

郑为国急促地说道:“你得把你父亲生病的事告诉他,让他帮忙调动。”

方明一笑:“可能吗?关于父亲生病的事,我在跟他交流时就谈到过,只是那时父亲的病还没有严重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凤校长说,哪个人吃五谷杂粮不生灾,你回去,你父亲的病就能好么?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你看呢?”

郑为国再次劝道:“现在情况有变啊!你得直说,天天站在他家菜地头也不是个事啊!”

方明一笑:“老郑,你的心肠真软。这样,你干不了大事。我都可以猜到他会怎么说,既然得了重病,你回去也救不活他,那你回去的意义何在?我已经跟他僵持了这么久了,如果不是家里困难,我何必这样?”

郑为国的脸色一变:“也是!”

方明话头一转:“老郑,我也知你非池中之鱼,你得想好了,你得铆足劲,一击而中,不然,你没有好日子过。你肯定会说我教学不积极,你知道老凤这么多年是怎么整我的吗?你想象不到!你如果要走,就要下狠心,吃大苦,说走就走,不能拖。一拖,名声就坏了,精神就垮了。”

郑为国拍了拍方明的肩膀:“我知道。正是因为我知道,我才担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