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滴滴”,随着一声小汽车的喇叭声,一辆蓝色丰田轿车停在了燕山村大队广场的凉亭旁,司机小周笑呵呵地从车里出来,拉开后车门,燕山冶建公司老总吴老二——吴松山从车里笑呵呵地钻了出来。
几个刚吃过早饭、习惯了每天按时聚在这里谈论国家大事的老爷子们,一个个笑呵呵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刚刚坐稳,今天要谈论的国家大事还没摆上桌面,就被这清脆的汽车笛声打断了,几个人抬头望去,见吴老二笑呵呵地向他们走来,坐在东侧“首席”的吴老大——吴松山的亲哥哥吴青山老爷子最先颤巍巍地站起来,笑眯眯地说:“今儿来这么早?”说着,拿起坐垫,准备往家走。
吴松山一边向众人含笑点头,一边急走两步扶住吴老大,顺手将哥哥的大衣领子向上提了提:“不着急,您坐下,我也坐下,正好今天天气还不冷,我有事找大家,想和哥哥们谈论一件国家大事,想听听各位哥哥们的意见!”
这一天是2009年农历正月初六,上午九点半多,虽然河北燕山地区在我国也属于北方,但此时的太阳暖暖地挂在东边天上,正好照在这亭子里。
这些年来,每年的今天,吴老二都要带着全家从市里开车回来,回来看他这位虽是兄长,却又似父亲的亲哥哥。
村里人谁都知道,吴老大比吴老二大二十来岁,吴老二七八岁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的身体也不好,可以说,是哥哥把他抚养长大成人的。
早些年,哥俩长得很像,都是大高个,五大三粗的,站在那里,头有点微微向后仰着,月牙眉,一双眼睛老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知道的,说他们是哥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父子。只是近几年,吴老大身板直不起来了,走路的腿脚也不似以往那么利索了。这不,过了今天老爷子就整整八十二岁了。
吴青山老爷子被弟弟扶着坐回原位,听弟弟说有事想和大家商量,便抬头看着弟弟;此时阳光正好照在弟弟的脸上,弟弟的脸越发显得红光满面,多少有点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拢着,一双眼睛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在弟弟的眼里,老爷子看到了亲切、尊重、爱戴,还好像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和请求。
常言说,知子莫若父,但吴青山老爷子就他这个弟弟而言,他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知道他长大后绝不是个等闲之辈。
十七岁那年,村里来了招兵的,他本来还不够年龄,但他天生就讨人喜欢,帮助来征兵的干部们忙前忙后,再加上个子又高,整天像个乐天派,所以被破格录取。
这一去就是十年,据说他们的部队是专门修桥、铺路的,叫什么工兵,吴家老二由一名大头兵,干到了连长,后因在一次开凿山洞的“战役”中,腿被炸伤,不得不转业回了地方,回到地方后,被分配在市里交通局任副局长。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道路交通问题被排在了最前面,这也使他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建议组建一支工程队,吸收建筑工程中的优秀人才,必要时可以让他们到国家正式的冶建单位去深造学习,同时在当地农民工中选拔优秀土行家,他说,有的时候,理论解决不了问题,老百姓的土方法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关于这一点,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
要想吸收优秀农民工,这一点对吴老二而言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他的老家就住在燕山脚下的燕山村,祖辈世代农民,自己的哥哥本身就是个修桥补路的行家、智多星,虽然岁数有些超标,但当几年领头羊还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比自己小十四岁的侄儿吴春,简直就继承了他老子的光荣传统,同时又到冶建单位学习了一年多,再加上人缘又好,在三村五里的同龄人中有一定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那些年,他们这支由市政府直接管辖的工程队,在燕山地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几年时间,燕山地区交通便利,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前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支工程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盛世工程建筑公司。
吴松山受命任公司总经理,他带领公司员工下宁波,上海,走洛阳进山西,在央企中冶集团的旗下,承接一段又一段工程,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交接验收,曾一度被评为国家级质量创优工程队。
这不,去年冬天,他们才刚刚从川西北若尔盖地区修建高速完工,据说这段高速是他们修建高速以来最难的一段工程。
这段公路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先别说海拔在三千五百多米,气候变化无常,单就地表而言,全长二十里的工程路面,竟有十里属于沼泽地带。沼泽地里暗河涌动,水草盘根错节,覆盖在沼泽之上,别说工程机械作业,就是单人在上行走,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深陷其中。
——据说这里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想想那时,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前面是茫茫草地,后面是穷凶极恶的追兵……如今想想,真的还有一种悲壮、深沉的感觉,这感觉是那么的惊心动魄,那么的感天动地!
——也许是因为想到了红军的英勇和顽强,又或许是想到了弟弟带领工程队采用了自己的土办法,顺利地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而受到国家级奖励的缘故,吴青山老爷子此时望着弟弟,竟禁不住两眼衔满了泪花!
吴松山看着这位慈祥的父兄,原本和自己不相上下的身材,如今只苟娄成到自己的胸口,迟缓而细碎的脚步预示着他真的老了。原本想好了,到了嘴边的话却不知为什么这么也说不出来。心中有一股酸楚的感觉,他转过脸去,见张文,赵立、程三喜等几个最初在工程队干过的老员工,还有几位村里的老哥哥们都笑呵呵地看着他,吴松山忙起身和各位老哥哥们握手,各道一声“新年快乐。”
见司机小周正笑着看着自己,遂笑着说:“你去找一下村主任,让大队用大喇叭广播一下,就说我们已经到了,让公司员工都到广场来开会,公司有新的工程意向,并希望家属也参加。”
小周答应转身,正巧公司员工薛大宝从那边笑呵呵走来。小周发动了车,在薛大宝的指引下向村西头而去。
吴松山回过头向哥哥及其他几位老者笑笑,掏出手机,手指在手机上快速点着键盘,昨天他已经通知了吴春、赵永刚、张继民、侯二柱、吴庆峰等几名队长和分队长,虽然没说具体时间,但这都该十点了,一个个地也该起来了吧?吴松山将手指从键盘上抬起,摇摇头笑了。
是啊,干他们这一行的,常年在外施工,没有节假日,有很多时候,为了赶工期,过年经常就是象征性地放个两天假,想回家过年只是一个愿望。
不过今年还好,这期工程不但年前完工了,验收后还得了个优质工程奖,大家高高兴兴回家过春节。
——这算来年前二十八到家,今天是正月初六,回来也十来天了,积蓄了半年的力量也该发泄得差不多了吧?这家里的“旱情”也该得到缓解了……
吴松山笑着把手机装进口袋,顺便掏出香烟,到这半天了,他竟忘了给各位老哥哥点烟了。几位老哥哥嘻嘻哈哈调侃着,接过松山老弟递过来的大中华牌香烟,笑眯眯地在眼前倒换一下手,将大中华香烟几个字朝上,相互点燃。
这几位老哥哥,除了自己的哥哥吴青山老爷子之外,还有张文、赵立等几位在最初的工程队干过。张文、赵立想当年那也是工程队的重量级人物,什么泥瓦、木、钢筋样样精通,只是在现场临时应对方面远不及吴青山老爷子,要不咋说吴青山老爷子早些年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泥木“大掌桌”呢!如果用一句文词来形容的话,说吴青山老爷子是原燕山建筑工程公司的元老,设计工程部土建工程师一点不为过。
“吴总早。”顺着声音望去,见李四宝,薛长春两人从道上走来:“想不到您来这么早?我们还以为和每年一样,中午吃了饭再开会呢。”
李四宝、薛长春都是公司的员工,虽然在村里论,他们应该管吴松山叫二爷,但以往在公司有明文规定,上下级之间见面不得用私人称呼,即便是亲生父子,工作时间也要称职称或名字。——因为他们这个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外地职工不多,人际关系沾亲带故,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很容易陷入家族化的误区模式。
“因为今天有重要的事和大家商量,所以……”吴松山的话还没说完,大队的高音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大家注意了,大家注意了,在盛世工程建筑公司上班的员工及家属都到大队广场来一下,公司老总吴松山有事和大家商量……”接连广播了三次。
只一会儿,就有三三两两的男女老少还有闲着没事的孩子们,说说笑笑地聚拢而来。算来整个燕山村少说也有五六十人是盛世公司的员工,他们多属一线员工,年龄大多在四十到五十二三岁之间,只有十几个各类机车的司机年龄偏小一点。
这不年前刚结婚的在项目部做翻译的王浩然和他的新媳妇拉着手从那边走来了,新媳妇是南方人,个子不高,斯斯文文的,据说也是翻译,在中冶集团总部工作。
两个年轻人来到广场,立刻引起了周围妇女们的一片议论:“小媳妇长得很好,就是个子小一点。”“外边的人就是大方,看看,看看,大庭广众之下还手拉着手。”“平常你看,浩然那孩子多老实,出去念了几年大学,会说了洋话,真是的……”
“咳咳,都住嘴,瞧瞧你们,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好像自己多正经似的,谁敢说老爷们一回来,两口子没急着往一个被窝钻?现在‘旱情’缓解了?”几个女人正在叽叽咕咕地小声说着闲话,“烽火莲”似的赵亚明从那边走过来,一边把脑袋凑到她们中间说笑着,一边把手伸出来在几个女人的大腿上抓了抓,抓得女人们痒痒的,互相推推搡搡地嬉笑着躲闪着,赵亚明挤挤那双好看的大眼睛低声说:“外人面前一本正经,私下里……”
“哈哈哈……”
“笑什么呢,这么开心?”一群女人,推推搡搡忍不住哈哈哈大笑,吴春媳妇——刘红将电动车停在路边走来。女人们见刘红急急地走来,一个个止住了笑,“烽火莲”赵亚明上前说:“大嫂子,都十点多了,你不在家做饭,也跑来了?一会儿开完会,呼啦啦一大群人去你家吃饭,看你怎么办?”“没事儿,一切都准备好了,米饭也蒸上了,就等着炒菜了。”“那最好了,刚才我出来的时候还在想,要不要去给你帮忙,现在看来,我可以安心在这里开会了。”赵亚明笑着说。
几个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对他们的谈话有点蒙。难道今天开完会,吴春家还要管饭?
她们见刘红没有答话,只是仰着头往凉亭里看。凉亭里除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自家的公公、叔叔外,就是公司的几个头头脑脑,他们好像在各自清点自己手下的员工。难道婶婶和妹妹他们没有来?刘红正自想着,丈夫吴春一仰头看见了她,也许吴春看出了刘红的心思,只见他走下台阶,直奔刘红走来。刘红也向前走了两步,吴春伏在刘红的耳边说了什么,只见刘红点着头,转过身推着电动车向家走去。
几个女人刚才听了赵亚明的话心里本就泛着嘀咕,现在见刘红骑着电动车急急地往家赶就更是好奇,但也不好多问,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赵亚明,希望在他那里得到答案。
赵亚明此时正伸着脖子望着刘红的背影。不是说都准备好了吗,这人都该到齐了,会议马上就开始了,刘红急急地回家干什么?刚才听吴春好像说什么,“——老邹头病了,实在没办法,就得暂时让你出去顶一段时间,等一切稳定了再说……”老邹头是谁?噢,难道是他们公司的那个大师傅老邹头,对了,她想起来了,前两天她听丈夫吴子良也说过,他们公司的大师傅老邹头这次看样子真的要退休了。难道刘红……不行、不行,刘红家里有八十多岁的公公,再说刘红是燕山村的妇女主任,每年一开春,男人们便陆续离开了家,特别是在盛世建筑公司工作的男人们,全国各地地到处跑,一去最少就是小半年,有时候为了赶工期,时间还会更长。村子里就剩下一些妇女和老人,这些年来,刘红已经不自觉地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找她拿主意。——想到这里,赵亚明的心里悄悄拿定了主意。
“滴滴,”随着一声清脆的汽车笛声,一辆红色奥迪缓缓驶过,车窗落下,吴松山老伴——盛世公司后勤部经理李秀珍从后座上探出半个头,笑着向大家挥手。
这是一个事业型的女人,一米六七的个子,说话办事那叫一个利索。听吴子良说,别看她是公司老总的夫人,工作中没有一点优越的态度,相反她担任的后勤部经理,管理工人正常的日常开销,工人每天25元的补助津贴,她不会让一分钱花得不明不白。她说;只有让工人的餐桌上,每天都有“山珍海味”,工人们才会不怕苦、不怕累。
赵亚明收回了视线,心想:看来今天的确和往年不一样,往年都是吃过午饭,吴松山随便和大家在一起聊聊一年的工作、生活……
“让开,大家让开点!”吴松山的司机小周和薛大宝抬着一张桌子走向凉亭,村长席旺财跟在后面,一边冲着前面招手,一边大声说:“吴总,您看要不要去大队部,用喇叭……”吴松山站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和席旺财握了握手,笑着说:“不必了,就在这里很好,正好几位老哥哥也在,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司机小周和薛大宝将桌子放下,吴松山伸手拉过桌子,并示意村长坐下,村长席旺财环顾了一下桌子的周围,见除了吴松山以外,吴青山、张文、赵立、程三喜等几位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再就是李顺奎等几个刚从盛世公司退下不久的老员工,他们各个表情凝重,也许是吴松山刚才的几句奉承话,让他们忽然觉得自己很重要,坐在这里,显得理直气壮。
一个年轻人,在村长环顾的目光下,觉得自己坐在桌子旁边有点不合时宜,慌忙站起来说:“不好意思,村长您坐。”
村长落座,临时会议,临时主席台算是搭建完成。小周从车里拿出一摞文件递给吴松山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