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上美国医院
1 这个老美怎么回事
一天早上,我正在楼上看书,忽听楼下老友在哎哟哎哟的叫。急急忙忙下楼一看,老友躺在门前爬不起来了。我忙轻轻扶她起来,哪知她一条腿不吃劲儿了。我心说坏了,这条腿出问题了。我忙叫老伴来,把老友抬在沙发上坐下。老友说她进门不小心,被门槛绊倒了,让我老伴给她抹上点红花油就行了。我一看,她的美国老伴杰瑞还在玩电脑呢。后来才知道,他耳朵不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我很生气,大声吼他。他看我脸色不对,匆匆跑来,半跪在沙发前,问他的老伴。听了两句,他又跑去鼓捣电脑,你说气人不?事后想想,他是在网上找医院。这美国老头不像中国北京老头儿,老北京都知道,骨头有病去积水潭,脑子有病去天坛、宣武,顶不济也知道北大、协和。这个杰瑞还要上网去查,查什么?打个电话叫急救车不也行吗?真是急死人,这个老美,不知怎么想的。
杰瑞这老家伙,倒是遇事不慌。他在网上查到一家医院,又把医院地址输入导航仪,就出发了。他也不抱病人,任由老友抱住他的脖子,好在他个子高,老友就那么吊在他身上,出了门。
幸亏杰瑞作好了准备,在导航仪指引下,汽车跑了20多里地,顺利地到了医院。我又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个老美这样解决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遇事不慌,能自己解决,就自己办了。
2 老友进医院
汽车停在医院骨科门诊部的大门前,立刻,穿着白衣的医生助理推着一辆小车走来,她把老友扶下汽车,坐在小车上,直接推进检查室,为老友做检查。门边柜台前,有工作人员招呼病人家属,把病人的证件、保险单等资料登记在电脑上。医生助理检查完,就把病人推进一个大房间,请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那个大房间用白布隔开一个个小房间,房内有病床和各种仪器。门外有一个小客厅,备有沙发、饮水机、图书杂志,供病人家属休息。我们就坐在这里等消息。不一会儿,杰瑞来了。他拿来一张纸,连说带画,告诉我们,老友骨折,要留在医院做手术。
我们忙去看老友,她注射了止痛药,脸色好多了。她说,那一跤,把股骨头摔碎了。医院正在给她找材料,明天就可以做手术,换个不锈钢的股骨头。站在她身边的医生,是个30来岁的壮汉,笑着说了几句话。老友翻译过来说,他说你们不要担心,过不多久,我就会像小鸟那样飞翔的。听了这话,我们不由得笑了,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了。
出了医院门,才想起看看周围的环境,这医院是互相连接的三座三层小楼,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四周是松树、草坪,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回到家,家里少了一个人,没有warm home(温暖的家)那种气氛了。看杰瑞有些沉闷,想安慰他,又不知说什么。想起电子词典,用它替我说:没事的,上帝保佑你。
3 这老太太 真行
入院第三天,医生为老友做了手术,为她换上一个不锈钢的股骨头。这个手术不算大,也不算小,刀口也有20厘米长。术后第一天,医生限量使用止痛药,伤口疼得老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身在异乡,独自一个躺在病**,身体不能动,伤口钻心疼,两眼瞪着天花板,咬着牙忍着疼,任凭泪水往下流,硬撑到天明。这个74岁的老太太,真行!
第二天,我们去看她。穿过医院宽敞明亮的走廊,来到住院部。这是一个圆形的大房间,中央是护士和医生的办公桌,周围是一个个病房。老友的病房有10多平方米,一张宽大的病床,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自动调节高低。床边是各种仪器,还有一个卫生间。每间病房的设施都一样,没有高级、普通的分别。老友气色不好,但见了我们还是笑了。吃了几口我们送去的中国菜,胃口好多了。
这里的医生护士工作认真,按时过来为老友量体温、测血压、输液、翻身……对病人家属,态度也很友善。医院还为病人和家属准备了各种可以冲泡的饮料,品种很多,如中国绿茶、英国红茶、柠檬茶、奶茶、咖啡,还有各种点心、面包,随你取用。
手术后第三天,老友就下了床,扶着支架,一步一挪地活动。第七天,转移到康复中心。第14天,回家了,架着拐杖,站在厨房做饭了。第30天,她就开着汽车到处跑去了。你说这个老太太,棒不棒?
4 医药费谁来付
在美国,很多人都买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有很多品种,保险内容各不相同。保险内容多,保费就高,反之,保费就低。一般是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支付医药费的80%。如果你买了第二份保险,第二家保险公司再为你支付剩余部分的80%。你个人负担的医药费就所剩无几了。如果你没有保险,没有工作,年龄在65岁以上,就由政府全额负担你的医药费。如果你没有保险,又有工作,那就麻烦了。我在洛杉矶有位朋友,不知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检查、化验、输液,四个小时后,回家了。第二天,还不好,又去医院,还是检查、化验、输液,回家了,这才好了。这里的医院,病人来了,就给你治疗,不会先要钱。我朋友想,输了两瓶液,还能要多少钱?到月底,医院账单寄来了。一看,惊呆了,居然开价12000美元。后来,有人给他出主意,说你每月只有1000美元工资,属于低收入,去找医院的社工谈谈,让他们少收点。于是,我的朋友找到医院的专职社工,和他谈了自己的收入情况。那位社工,根据自己调查的情况,和医院的各个部门协商。结果,我的朋友,只交了1000美元,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