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房还没有建起来之前,为了抢时间,龙金鸾只能将传统手工布鞋的制作模式以村为单位,以家庭分户制作为主,将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帮、搓麻绳、纳底、绱鞋、楦鞋、子修抹边、刺绣、包装检验等近百道工序一一分开,实行流水作业。

当她把第一批龙鞋收上来一看,龙金鸾险些晕了过去。尽管严格要求,从图案到成品鞋,各道工序、卫生条件、纳针多少、布料搭配等都清清楚楚,但交上来的成品鞋还是走了样,与图案设计规定的相差甚远。金鸾心想,宁可自己在经济上受损失,也决不能让这些不合格的鞋玷污了她心中的“信念”。这第一批龙鞋就这样废弃了,被整箱整箱地堆积在了仓库里……

吃一堑,长一智。为了提高村里姐妹们做鞋的技术,提高龙鞋的质量,龙金鸾办起了“中国龙鞋”制作技术培训班,除父亲龙兵和自己身传言授外,还聘请了几个70多岁的老奶奶亲自上阵示范、演示,以骨干带群体,凡是参与制作龙鞋的人员,必须先经过培训才能接活儿。同时,她以村域为区分,选了4个贫困户比较多的村庄作为4个加工点,明确负责人,制订了工艺制作流程,对各道工序要求精益求精。

此时,龙金鸾做龙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参加“祖国在我心中全国民间工艺品大奖赛”的事已在天华镇传开,镇党委及镇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帮助龙金鸾尽快建立中国龙鞋厂,从各方面支持龙金鸾的爱国行动。并以此为契机,动员各村有条件的妇女尤其是贫困户家庭积极参与进来,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脱贫之路。有政府的支持,各村姐妹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纷纷找到龙金鸾主动请缨,要求参与中国龙鞋的制作,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出力。

箭在弦上。龙金鸾只好再次投重金购进高档材料下放到村户,重新制作中国龙鞋……

有了父亲的教训,龙金鸾决定自己去买原材料,虽然已经买了一部分布料子,但还远远不够做龙鞋,而且有些次品料子也不能用来做龙鞋。她想:既然是做参加比赛的龙鞋,就一定要做质量好的,从第一步买材料时就要把好质量关……

这天,她刚吃过早饭,准备去镇医院找罗艳荣她们商量一下买麻的事,丈夫龙平军却叫住了她:“金鸾啊,我们厂里正准备新上一个项目,急需一大笔资金,你看能不能先支点钱给我?”

丈夫龙平军早在几年前也投资办了一个竹器工艺加工厂,开始几年,效益非常好,近两年,由于受市场的影响,经济效益也开始滑坡,濒临停产的边缘,工人的工资都没法往外发,龙平军想尽了办法也无法挽救这种局面,只好转产,但手头又缺乏资金,只好向妻子龙金鸾求援了。

龙金鸾听丈夫说要支钱,心里一惊,掠过一丝不安。她想,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早已买了做鞋的原材料,哪里还有什么钱啊!如果直接与丈夫说,非把事情搞砸不可,于是她采取了迂回策略。她问:“你们厂要搞项目?搞么事项目呀?”

龙平军说:“我们准备上一个生产药棉的设备,需要三五万块钱,因厂里一时拿不出,我想先从家里拿一点出来,以解燃眉之急。”

“生产药棉?这个项目行吗?你做过市场调查吗?人家早就生产过了,这个项目肯定不行,你别做指望了。”龙金鸾看了看丈夫说。

“这么说你是不准备支钱?家里的钱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我也有权支配呀。”龙平军也不示弱,回说道。

“钱?没钱了,钱都花掉了!”

“花掉了?做么事花掉那么多钱?”

“买做鞋的料子了。”龙金鸾不得不实话相告。

“做鞋的料子?你买那么多鞋料子做么事,做鞋用得了那么多吗?好哇,我早就听说你买了不少料子,说是做什么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龙鞋,你做生意就做生意,为么事去做那玩意儿?到时候卖不掉看你怎么办?”龙平军气呼呼地说。

龙金鸾一看,不跟丈夫摊牌是不中了,就说:“我压根儿就没想着要去卖,我无偿捐赠的。”

“你疯了你!”龙平军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么大的事事先也不跟我商量,你到底想做么事?”

“我不想做么事,我就想我们新中国成立70年了,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我想为中国扶贫事业做点事,至少让我们村里那些还没富裕起来的姐妹们一起富起来。”龙金鸾十分平静地说。

“国家扶贫关你屁事!你一个普通百姓管得了那么多吗?你做龙鞋就能帮人家脱贫了?也不怕人家笑话你!”龙平军一脸的不屑,气得嘴唇发抖。

“这你就管不着了,我决定的事是必须要做的,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何况,我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那你钱还支不支?厂里可是急等着要用啊!”龙平军晓得妻子的脾气,她决定要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人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她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晓得无法跟她论理,只好将口气软和下来,与妻子再提钱的事。

“钱我也没法支,这些钱我必须用来做龙鞋,都支给你了,我就没法去买料子了。”龙金鸾干脆和盘托出。

“既然这样,我也不管你了。你好自为之吧!”龙平军说完,气呼呼地摔门而去……

丈夫摔门而去,龙金鸾伤心不已。她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丈夫不会理解她,更谈不上得到他的支持了。在这之前,她还有着一个善良的愿望,那就是希望丈夫能够理解她,支持她。看来这只能成为一个奢望了……

她想,当初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幸好没跟他说,不然的话她真的是做不成的。现在,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丈夫想反对也已经来不及了。不管怎么样,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还得做下去,而且一刻也不能耽误,已经耽误那么长时间了,再耽误下去就赶不上参赛的时间了……

她打电话将罗艳荣几个要好的姐妹约到一起,商量着如何去买做鞋的原材料。这些好姐妹都是支持她的,而且非常理解她。如果没有这些姐妹们支持她,她真的不晓得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她将自己要出去买料子的事情跟姐妹们说了,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姐妹们也晓得她的意思,她是想这龙鞋必须做成最高档次的,不能像乡下人们平常穿的那样普通,至少质量上要绝对上乘,做工上要考究,样式上要引领时代风尚……罗艳荣告诉她,湖北英山那边有上等的好麻卖,不妨先去那边看看,如果确实像人们说的那样质量好,就可以在那儿把麻一次性买回来,至于其他的料子,等把麻买回来后再说,去上海、杭州等地都可以……

罗艳荣还告诉她,在她买麻的这段时间里,她们都可以帮忙打听一下,哪儿买最合适,哪儿有质量最好的,然后汇集各方面的信息,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买料子的地点,这样就会更全面地了解各市场材料的质量情况,不至于像父亲买麻那样盲目从事……

龙金鸾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就决定先去英山买麻,但家里的活儿还得照常干,已经放料子下去做的,如果做好了的都得按时收上来。她叮嘱罗艳荣,自己不在家的时候,要多费点心,按进度及时催促各道工序按时完工,这样才不会耽误工期……